4.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优秀教案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进教室准备工作:课件多媒体,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很高兴,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这节生物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动画,不知道同学们看完这部短片后,有没有想我一样觉得深受感动呢?我想短片其实反映的是说我们亲爱的长辈们,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我们的陪伴而已,同学们说是吗?相信很多同学们都已经想起我们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甚至想起自己日渐衰老的爸爸妈妈,我们不禁发问,人为什么会变老呢?我们能不能不要变老呢?短片中最后那位奶奶还是孤独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也不禁发问,人的寿命为什么会如此短暂呢?我们的生命能不能没有尽头呢?也许这些问题,同学们以前也曾经思考过,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衰老和生命有一个全新的体会!标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板书本节课标题)新课推进:谈到衰老,或许有同学觉得衰老和自己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我还是青少年阶段,我还在发育长身体呢,什么衰老和我没关系,同学们觉得是这样嘛?没错,同学们是处在青少年阶段,我们整个人体当然没有衰老,话说,我也觉得高中阶段的同学们可是一生中最有朝气、最有激情、最有生命力的阶段了,虽说如此,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作为多细胞生物,我们整个人体可是由很多很多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同学们此刻整个人体自然没有衰老,可是构成我们人体的细胞呢,这些如此繁多的小家伙,它们,有没有衰老、甚至死亡呢?同学们可以举例说明吗?请同学回答,提醒下,我们身体上有什么细胞会老化脱落吗?这位同学,皮肤!头皮屑!很好,请坐!还有什么吗?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个知识点,血液有什么细胞呢?好,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对,血细胞也在不断的衰老和死亡,红细胞寿命约120天,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只有10天左右,很好,请坐!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如果没有,就引导,大家平时用小刀不小心会怎样,没错,一些意外伤害会杀死一些细胞。
高一生物必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1.说教材1.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教材高一生物必修本第6单元第3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
因此,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对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有个完整的认识。
同时细胞衰亡机制的研究与生物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细胞衰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细胞的衰老及凋亡是细胞必须经过的阶段,因此,本节内容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1.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2.1认知目标: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1.2.2能力目标: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1.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关注社会问题1.3说教学的重、难点1.3.1教学重点: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2、细胞凋亡的含义1.3.2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对与高一的学生来讲比较容易混淆,因为我把教学难点定为: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细胞坏死的区别1.4课时安排:1课时1.5教具:多媒体课件,过滤网(解释细胞膜通透性)2.教材处理2.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内容,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本节的内容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从容说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生熟悉的是个体的衰老,细胞的衰老是看不见的,那么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呢?细胞衰老有哪些表现呢?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细胞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细胞的凋亡与死亡有什么关系?这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了本节内容的主线。
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学生每天都会遇到许多老年人。
本节的“问题探讨”,围绕学生熟悉的衰老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衰老的问题。
“问题探讨”所配的小图,是一幅老年人在晨光中锻炼的生机勃勃的图景,其寓意是身体的衰老不等同于心理的衰老,老年人的生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仅应该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应该为他们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学生并不是很清楚。
许多学生会认为细胞衰老就会导致个体衰老。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的确如此。
但是对于多细胞生物,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都有细胞衰老或死亡,也都有新细胞在产生。
在旁栏的相关信息里,教科书以人为例,介绍了人体细胞的更新率,以及几类细胞的寿命。
当然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教科书从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几个方面的变化介绍了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衰老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对细胞衰老机理的阐明仍处于假说阶段。
教科书以小字的形式介绍了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供学生选学。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不要过多发挥,但应该教育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也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关于细胞衰老的学习内容里,教科书安排了“资料搜集和分析”,请学生通过查阅报刊、上互联网,或者走访政府有关部门(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和养老院等方式,搜集有关社会老龄化的资料,讨论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
课时作业(二十)[学业水平层次(A)]1.关于细胞凋亡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凋亡开始时,细胞皱缩,细胞膜破裂B.凋亡小体包含染色体片段和细胞器C.凋亡小体是细胞膜内折形成的泡状和芽状突起D.凋亡细胞最终被周围细胞吞噬消化【解析】细胞凋亡分为三个阶段。
开始时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消失,内质网和染色体都发生变化,但细胞膜依然完整。
伴随着核膜破裂,染色体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并与一些细胞器聚集后被内折的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膜表面形成泡状和芽状突起,即凋亡小体。
在细胞凋亡的第三阶段,脱离的凋亡小体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 A2.下列与细胞凋亡过盛有关的疾病或现象是()A.儿童早衰B.老年人行动迟缓、抗病力差C.肿瘤的发生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答案】 D3.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A.蝌蚪长到一定程度后尾巴消失B.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C.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D.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解析】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正常死亡。
A、B、C中提到的都是细胞正常死亡(细胞凋亡),只有D中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 D4.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健康的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D.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解析】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的正常生命现象。
在健康的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的死亡,是受机体基因组调控的细胞正常的死亡。
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缺少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引起的。
胚胎发育期细胞的衰老并不代表机体的衰老,从整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答案】 A5.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3、4节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3、4节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衰老(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①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②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不同步的;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细胞衰老的特征(3)细胞衰老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2.细胞的凋亡(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又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①完成正常的发育。
②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③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细胞坏死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1)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2)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3)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4)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答案(1)×(2)×(3)×(4)×1.造成个体衰老各种表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如表所示个体衰老表现对应的细胞衰老原因皮肤干燥、发皱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头发变白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老年斑细胞内色素的积累无力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吸收能力下降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是什么?提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细胞的死亡过程,但二者的死亡机理不同。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有利于个体生存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一个被动的、对个体生存有害的过程。
二、细胞的癌变1.癌细胞(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主要讲述了细胞的衰老及细胞编程性死亡这两个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此外正常的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在不断的衰老,最后死亡,这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凋亡;但如果在细胞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或中断那么其死亡成为坏死。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是细胞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细胞凋亡的概念理解难点: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学情分析:本节课前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所以对抽象的细胞生长发育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每一个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但是微观抽象的细胞衰老又是怎么样的呢,是否能通过研究细胞衰老,凋亡来延年益寿呢等等这些问题都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与此同时,学生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学生以上的特征,我将运用一些图片等来创设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及衰老细胞的基本特征,举例说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学生能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培养合作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展示的实例提问,培养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同学正确理解细胞衰老,衰老是生物界普遍的正常现象。
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策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取问题讨论法,同时兼用了分析资料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创设一定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积极思考问题。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一)教材分析(二)目标确定依据《标准》和教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列举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说出细胞凋亡的概念、原因和意义;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2.能力目标:进行与“生物体衰老与凋亡”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尝试根据资料探究细胞衰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形成关爱老人的意识和习惯。
二、内容处理与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料分析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提示作用。
如果仅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去教教材”,那么上述课程目标难以完全实现,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设法调整和补充相关内容,“用教材来教”。
“细胞衰老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至今有多种学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处理为选学内容,可安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课外阅读,不做硬性要求。
如果有学生课堂上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就介绍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适量增加相关的生物学史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前人的探究性实验,加以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社会老龄化”“细胞凋亡”等内容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事先确定要收集的资料的方向和主题,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搜集,然后将资料加以整理和归类,以便上课时使用。
本节课课堂学习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设计思路见下表。
三、教学过程与反思评价(一)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教学过程(二)资料分析与探究的教学过程(三)课后反思与评价“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部分知识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被安排在结尾部分。
由于临近期末,时间紧张,加之该部分内容中所谓的“知识点”较少,所以有些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总是“匆匆而过”,有的甚至将其与细胞分化、癌变等知识合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