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一、考点、热点回顾1、固体物质的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B 黄色固体:硫粉S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2、生成沉淀的颜色A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C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3、溶液的颜色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E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4、气体的颜色A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二、典型例题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淀乙 沉 淀 C 滤 液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过滤② 过量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⑤ 过量 盐酸加热蒸发 固体丁(1)A 物质的化学式 。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1)一、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其实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固体颜色:黑色固体:Fe(粉末)、C、CuO、MnO2、Fe3O4;红色固体:Cu、Fe2O3;绿色固体: Cu2(OH)2CO3;蓝色固体:CuSO4·5H2O;淡黄色固体:S(硫磺)。
⑵溶液颜色:蓝色溶液:CuCl2、CuSO4、Cu(NO3)2;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Fe(NO3)2;黄色溶液: 、FeCl3、Fe2(SO4)3 、Fe(NO3)3。
⑶火焰颜色:蓝紫色火焰:S在O2中燃烧;淡蓝色火焰:S、H2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CO在空气中燃烧;亮蓝色火焰:CH4在空气中燃烧。
⑷沉淀颜色及特征:白色沉淀:BaSO4、AgCl、CaCO3、BaCO3、Mg(OH)2、Al(OH)3 等;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能溶于稀硝酸、稀盐酸并放出气体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 等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还原CuO、Fe2O3 、Fe3O4,CO还原Fe2O3、Fe3O4);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CO还原CuO)。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写出上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物质已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答案】Ca(OH)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H2O 灭火【解析】【详解】(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则乙为碳酸盐,所以为碳酸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此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由图可知甲+乙→丁+戊,戊+己→乙和丙,又因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甲为氢氧化钙,乙为碳酸钠,己为二氧化碳,戊可以为氢氧化钠,丙为水,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丙为H2O;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等。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__(填序号).A 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B 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C 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答案】CO2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ABCD【解析】【分析】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问题。
(1)写出化学式:A是_____,单质甲是_____;(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3)化合物乙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_____的生长。
【答案】CaCO3 C CaO+H2O=Ca(OH)2,化合作物茎叶【解析】【分析】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碳酸钙,C为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单质D为碳,E为氢氧化钙,化合物乙为硝酸铵,F为氨气,据此解答。
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CaCO3,C为CaO,B为CO2,单质D为碳,E为Ca(OH)2,化合物乙为NH4NO3,F为NH3,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A是CaCO3,单质甲是C;(2)反应C→E,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合物乙为硝酸铵,是一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作物茎叶的生长。
故答案为:(1)CaCO3,C,(2)CaO+H2O=Ca(OH)2,化合,(3)作物茎叶。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答案】H 202 22H O 通电 22H ↑+ 2O ↑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解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通电 2H 2↑+O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1.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 1) A物质的化学式。
2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 ,钢盐B 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3 .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 NaCl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 KOH 溶液,固 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 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6. 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甲沉淀溶解 过量 NaOH Wft 过滤一③过量 BaCl 2溶液丙沉淀过量 Na 2CO 3溶液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滤液C 中的溶质是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2)写出C-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D, F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 B, C, D, E7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HCl、NaOH、MgSO4、NaCl溶液中的一种。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可以推断出固体是Na2SO4的物质是?A.滴加过量的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B.滴加过量的HCl,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滴加少量的KSCN,有暗红色的溶液产生D.滴加过量的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为鉴别Na2SO4和其他助剂的鉴别题。
根据Na2SO4和BaCl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可以看出,当Na2SO4遇到BaCl2时会产生BaSO4沉淀,因此,选项D正确。
2.以下哪个化学重要指标与Y金属一元素有关?A.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序数C.电子亲和能D.电负性答案:B解析: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电子亲和能为29.6 kJ/mol,电负性为1.22。
其中原子序数是一个区分元素的重要指标,因此选项B正确。
3.以下哪种现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A.挥动点燃遇火B.碱性溶液变红C.加入铜片发生反应D.柳叶并环型胶管吸气答案:B解析:本题为鉴别H2和其他气体的鉴别题。
其中,挥动点燃遇火和加入铜片发生反应等都是H2气体特有的现象,可以用于鉴别H2气体。
而碱性溶液变红不是与H2气态反应有关的现象,因此选项B错误。
二、填空题1.以下有关酸碱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____。
答案: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解析: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HC 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在该反应中,酸溶液是HCl,而碱溶液是NaOH,在相应的摩尔比下可以完全反应。
2.在化学上,我们可以用方程式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例如NaCl(aq) + AgNO3(aq) → AgCl(s) + NaNO3(aq),其中____是反应物,而AgCl是生成物。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 、②BaCl 2、③Na 2CO 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 2、Na 2CO 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 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223BaCl Na CO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解析】【分析】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碳酸钠反应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不能除去,离子沉淀完全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氯化钙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就应该先排除碳酸钠的的影响,即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详解】加入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Cu(OH)2ΔCuO+H2O.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2)A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3)由C转化为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答案】FeCl3复分解反应 3CO+Fe2O3高温2Fe+3CO2【解析】【分析】红褐色沉淀B为氢氧化铁,则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C为氧化铁;氧化铁再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则金属单质D为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物质E应为氯化银的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结合A溶液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和钠盐的滤液;综合所述,可判断溶液A中含有氯离子,即氯化物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则物质A含有氯离子和铁离子,因此物质A为氯化铁。
【详解】(1)红褐色沉淀B为氢氧化铁,则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C为氧化铁;氧化铁再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则金属单质D为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物质E应为氯化银的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结合A溶液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和钠盐的滤液;综合所述,可判断溶液A中含有氯离子,即氯化物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则物质A含有氯离子和铁离子,因此物质A为氯化铁,化学式为3FeCl。
(2)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点睛】红褐色沉淀B 为氢氧化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 ,物质E 应为氯化银的沉淀。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
(3)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O 做建筑材料 CaO+H2O=Ca(OH)2【解析】【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生石灰,所以A是CaO,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H2O,C与F元素组成相同,F会转化成C,所以F是H2O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O2,氧气和水可以互相转化,D会转化成水、氧化钙,所以D是CaCO3,氧化钙会转化成的B会转化成水,所以B是Ca(OH)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根据推断A是CaO;(2)D是CaCO3,它的一种用途是:做建筑材料;(3)A生成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过滤漏斗引流 Mg(OH)2+2HCl=MgCl2+2H2O 2KOH+CO2=K2CO3+H2O,K2CO3+CaCl2=CaCO3↓+2KCl(或Ca(OH)2+CO2=CaCO3↓+H2O) KOH、MgCl2、CaCl2【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可知:加入足量的水,溶解之后,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A,可以推测白色沉淀是两物质反应产生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或者是碳酸钙;向白色沉淀B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E,若无其他明显的现象,说明该白色沉淀B 为氢氧化镁;将无色溶液A分别取样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钾或者是碳酸钠使得酚酞变红,另取样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溶液C;可知该白色沉淀D为碳酸钙;因此溶液中存在CaCl2,可得无色溶液A中没有Na2CO3;经过综合分析可得:白色固体混合物含有KOH、MgCl2、CaCl2;而没有Na2CO3;代入验证可得推导正确。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 ﹣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答案】Fe 3O 4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2222H O 2H +O ↑↑通电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解析】【详解】 (1)A ﹣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 是一氧化碳,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 是氧化铁,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 是水,F 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 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 是氧气,D 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 ,所以D 是铁,G 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 是Fe 3O 4;(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23CO+Fe O 2Fe+3CO 高温;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3)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2.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俗称是_ ,(2)C的化学式为__ 。
推断专题常见的突破口:(可能在题干中、框图中、问题中)一.常见沉淀的颜色白色沉淀: CaCO3BaCO3 AgCl BaSO4Mg(OH)2Al(OH)3----….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沉淀:Cu(OH)2二. 常见固态物质的颜色:①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一般不考虑)②黄色固体:S③白色固体:KClO3KCl CaO P2O5NaCl Na2CO3…………..④黑色固体:C、CuO、MnO2、Fe3O4铁粉(均不溶于水)⑤紫黑色固体:KMnO4三、常见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常见的气体Fe、Cu、Zn------ CuO、Fe2O3、CaO、Fe3O4------- O2、H2、N2、CO2、CO、CH4-----四. 常见有色溶液的颜色:①含有铜离子(Cu2+)的溶液为: 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②含有铁离子(Fe3+)的溶液为:黄色如:FeCl3 溶液、Fe2(SO4)3溶液③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 浅绿色如: FeCl2 、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五. 要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1、CaO 氧化钙生石灰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NaCl 氯化钠食盐NaOH 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碱面(家中的)C2H5OH 乙醇酒精CO2 二氧化碳干冰(CO2固体)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2、【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水垢、蛋壳、贝壳、珍珠、钟乳石的主要成分CH4甲烷(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Fe2O3氧化铁(三氧化二铁)铁锈的主要成分,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HCl 氯化氢气体(盐酸中的溶质)(钢、生铁的主要成份是铁)六.化学之最: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5.、最轻的气体:氢气6.、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7、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9、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金属之最】: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元素③.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④.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⑤.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⑥熔点最低的金属:汞七、常见的有毒的物质:CO、CuSO4、NaNO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Hg、甲醛(福尔马林)、甲醇、黄曲霉毒素(食物发霉产生)聚氯乙烯八、溶于水放热的常见三大物质1、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CaO+H2O==Ca(OH)2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NH4NO3)九、几个特别之处:1、具有还原性的三大物质:C 、CO 、H2C + 2CuO2Cu + CO2↑3C + 2Fe2O34Fe + 3 CO2↑CO2 + C 2CO 3CO + Fe2O32Fe + 3CO22、加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NH4HCO3 NH3↑+ H2O + CO2↑3、特殊的分解反应4、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CO和CO2KMnO4和K2MnO4、Fe3O4和Fe2O3H2O2和H205、黑色物质间的转化:3Fe + 2 O2Fe3O4 4CO + Fe3O43Fe + 4CO26、红色变成黑色、黑色变成红色的转化:2Cu + O22CuO C + 2CuO2Cu + CO2↑3CO + Fe2O32Fe + 3CO2 铁生锈的过程:黑色变成红色7、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⑴碳酸盐和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⑵铵盐能和碱性物质反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一.突破口出现在题干中1.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1) A + HCl → B + H2O + CO2↑ (2) B + AgNO3 → AgCl↓+ C(3) C + CuSO4 → BaSO4↓+ D (4) D + NaOH → E↓+ NaNO3(5) (5) E + F →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B、C、D、、E 、F 。
九 年 级 化 学 上 册 推 断 题 精 选1. X 、Y 、Z 、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X 、Y 、Z 为单质, Z 为红色固体, 甲、乙、丙为氧化物, X 、丙为黑色固体。
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Z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有一瓶气体, 它由H2.CO 、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化学式回答问题:(2) 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
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 可不填满)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3.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 三种元素组成,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牙膏中的摩擦挤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其流程图为: ① ② ③加碳酸钠高温 加水 溶液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它试剂自选), 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仿照(3)所示, 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5)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 。
5.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A 是只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B.C.E 、F 均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单一气体。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问题。
(1)写出化学式:A是_____,单质甲是_____;(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3)化合物乙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_____的生长。
【答案】CaCO3 C CaO+H2O=Ca(OH)2,化合作物茎叶【解析】【分析】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碳酸钙,C为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单质D为碳,E为氢氧化钙,化合物乙为硝酸铵,F为氨气,据此解答。
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CaCO3,C为CaO,B为CO2,单质D为碳,E为Ca(OH)2,化合物乙为NH4NO3,F为NH3,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A是CaCO3,单质甲是C;(2)反应C→E,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合物乙为硝酸铵,是一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作物茎叶的生长。
故答案为:(1)CaCO3,C,(2)CaO+H2O=Ca(OH)2,化合,(3)作物茎叶。
2.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uSO4、Na2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某同学完成探究,探究流程如图:(1)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可能有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CuSO4、Na2SO4 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O3+2HNO3=Ba(NO3)2+H2O+CO2↑【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能溶于稀硝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
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
23.天然气燃烧: 24。
煅烧石灰石:
[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
(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
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3)据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0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8KOH + ↑
(4)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灭,因为镁能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单质)和白色(化合物)两种固体。
(5)NaOH溶液可以吸收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有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由此,请你写出氯气和熟石灰反应(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二、知识点考察
1.寻找明确的“题眼”快速推断
[典型例题1]
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F气体产生,将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加热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只用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D. ;E. ;F. 。
[典型例题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甲为单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乙为;丙为。
(填化学式)
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种)。
[跟踪练习1] 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
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
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
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固体,C和E在高
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
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甲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甲:________ ____;
C+E→丙+D: ____ ____。
[跟踪练习2]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
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
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
(l)B的化学式为。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3)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
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
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
一种相同元素。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典型例题3]
A~G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4]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
中B是一种气态氧化物、D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 、Y 、B ;
(2)写出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 a ,②Z→
D 。
2.推断过程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
[典型例题4]下列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含有金属钠离子的盐,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A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判断的理由:
①;
②。
(3)D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跟踪练习]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
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4)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5) 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3.推断与计算综合
[典型例题5](2007石景山期末试题,37题,5分)
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 装置I 的作用是 。
⑵ 装置Ⅱ是CO 2和H 2的反应装置,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不写反应条件)。
⑶ 装置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
反应类型为 。
⑷ 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 2的来源是CO 2和H 2O ,若产生896 g O 2,消耗
1012 g CO 2,则同时消耗H 2O g 。
4.没有明显的突破口时要联想具体物质的性质
[跟踪练习1]
右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
乙、丙、丁分别为Mg 、BaCl 2、Na 2CO 3、HCl 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