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0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要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专题四仿用、变换句式——形神兼备,巧妙变换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实质上与修辞格“仿拟”近似。
变换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
2017年高考创新题型中出现的逻辑推断题与仿用句式结合起来考查。
在此类题型中“仿用句式”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和例句完全不一样,对内容的理解则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
2018年全国Ⅱ卷又对仿用句式进行考查,考查恢复传统形式,提供例句与材料进行仿写。
变换句式全国卷未做考查。
本专题把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放在一个专题,是因为仿用句式要求“形神兼备”,其中“形”里面就有修辞。
又因为修辞一般不单独设题(江苏卷有时会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分析判定修辞。
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各种类型。
仿用句式题类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基本类型后,统一讲解仿用句式题的通用解题技巧。
变换句式的复习,在让考生简单了解考情的基础上,采用逐个题型突破的形式进行。
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解析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仿写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37分)1.(2018·江苏)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3.(2018•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时间:60分钟分值:72分)题组一选用句式1.根据语境,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①出来吧,你们!②你们出来吧!(2)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烈悟到: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①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②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A.①②B.①①C.②①D.②②解析第(1)句考查了倒装句式的运用及其表达的不同语气,“出来吧,你们”与“好像带着很大的气”相照应,相一致。
第(2)句“他们分明是在创造”总领“他们创造着……创造着……并在这创造中……”,构成总分关系,显得有层次性。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语气表达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及语言表达准确和得体的能力。
B项是一个否定反问句,表达十分强烈的肯定语气,当然不够“委婉”;C项是个陈述句,但“无疑”一词所表达的语气很肯定,也很强烈;干扰性较大的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此较强烈的。
只有A项是一个疑问句,以疑问语气表达一种询问、提醒,双向选择,语气最委婉。
答案 A题组二仿用句式3.(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D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D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考点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分析示例特点。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②巧分材料词句。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 [2018江苏卷]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
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
④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答案:D。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 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答案】C特立独行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古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身体体验,努力实行的。
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A、B项。
“耳提命面”,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
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耳提命面”。
排除D项,因此答案选C。
“顿悟”,指猛然醒悟。
“领悟”,就是体会,解悟。
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选“领悟”。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18-2019年高考备考专题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纲解读考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考点阐释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得当,并能辨明优劣,通常也结合仿用句式进行考查。
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用句式主要是针对所提供的语境进行句子的仿写,它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所给例句的内容和形式,所仿写的句子要满足内容、形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的要求,综合考查多方面的能力。
考情观察1.对句子的修辞和形式要求较高,一般在题干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修辞和句式的要求。
句式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内容上往往选择当前的社会热点或与学生密切关联的实际运用问题,常与修辞中的比喻、排比、对偶等结合考查。
2.考生应注意加强这两个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的综合性语言表达题的训练。
分析解读这两个考点是近年来江苏卷的高频考点,其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查重点,2014—2017年连续四年针对此考点直接命题,均为选择题,难度不大。
考生应熟练掌握七种常见修辞手法,熟悉各种句式的功能以及各种题型的特点;应努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应加强对仿句及生动语言与平实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同时应注意加强对这两个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的综合性语言表达题的训练。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两个考点还经常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结合考查。
考生要注意近年来江苏省《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的题型导向。
命题探究答案 B A.将“一带一路”比喻成“引擎”;B.“及时雨”实核心考点①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②辨认明喻、暗喻和借喻。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阐释“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有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的运用。
从考题形式上看,现在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简答的形式在第Ⅱ卷中考查,从命题角度上看,命题中往往不是单一命题,小的考点之间相互兼容,“选用句式”“修辞知识”或与“仿用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或与“变换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或与语言的连贯、病句的修改联合考查。
从考题的选材上看,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理念、哲思,关注新闻材料、生活材料。
选用句式在第I卷出现,常与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等综合出题。
仿用句式,通常是给出一个例句或画线的句子,要求仿照例句形式和修辞特点,另起话题再造句子。
题型主要有接力式、插入式、命题式和开放式。
真题精析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4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②以曹雪芹为主语【参考答案】(4分)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考点】考查句式的选用和变换【思路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短句→长句,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三个短句除用作母版的那个,其余两个都得调正语序。
2.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参考答案】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考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在卜而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而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而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更倾向于哲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保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D④②B.③®®®D.3.(3分)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任翻飞。
②芸毂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卜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国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雪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3分)对卜.而-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南,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 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更多优质资料请关注公众号:诗酒叙华年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时间:60分钟分值:72分)
题组一选用句式
1.根据语境,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①出来吧,你们!
②你们出来吧!
(2)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烈悟到: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①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②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
A.①②
B.①①
C.②①
D.②②
解析第(1)句考查了倒装句式的运用及其表达的不同语气,“出来吧,你们”与“好像带着很大的气”相照应,相一致。
第(2)句“他们分明是在创造”总领“他们创造着……创造着……并在这创造中……”,构成总分关系,显得有层次性。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语气表达最委婉的一句是( )(3分)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及语言表达准确和得体的能力。
B项是一个否定反问
句,表达十分强烈的肯定语气,当然不够“委婉”;C项是个陈述句,但“无疑”一词所表达的语气很肯定,也很强烈;干扰性较大的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此较强烈的。
只有A项是一个疑问句,以疑问语气表达一种询问、提醒,双向选择,语气最委婉。
答案 A
题组二仿用句式
3.(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
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
答案(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4.(2014·湖北卷)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
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4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有两点,这两点似乎较容易,但考生很容易忽略对“义”的描述,这个“义”也体现在例句中,前例一句中有图形括号里注明的“并列”二字,这是隐性要求。
同时还要做到语气流畅,表意连贯、自然,不能为押韵而破坏了语言的正确结构。
答案(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后人跟随前人走字义相背可意会
5.(2014·山东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根据节日特点、对仗结构和平仄相对的规律来选择词语,组织答案。
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