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连云港市中医院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一、背景医疗事业是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核心制度是医改的重要内容。
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是对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工具,是推进医改的持续性监督和督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介绍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二、编制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编制,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广实施。
督查表根据医疗核心制度的重点内容和实施要求,围绕医疗质量、医院管理、医生行为等方面列出检查项,具有系统化、科学化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督查表重点检查医院管理、医生行为等方面,要求检查人员分别对医院的制度、管理、服务、诊疗、护理等内容进行核查,同时开展医生执业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的检查。
督查表的编制体现了医疗核心制度的方向和目标,对督查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三、执行实施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要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按照医改的重点任务进行核查;2.科学检查,根据医改思路和医疗实际制定检查内容,充分考虑检查对象的特点;3.突出实效,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整改问题,促进医改的顺利推进;4.加强沟通,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检查对象,利用督查工作激发被检查单位参与医改的积极性。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点:1.确定督查组成员,督查工作要由专业人员或资深医生承担;2.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检查项进行抽样和核查;3.坚持实地检查,不断深入了解检查对象的实际情况;4.坚持问题导向,督查不是要找出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5.推广应用,要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广应用,提高医改的整体效应。
四、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是医疗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是对医改工作的监督和推进。
督查表的编制和实施要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整改问题,促进医改的顺利推进。
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医疗核心制度督查表的实施,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医改工作。
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检查表
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检查表检查时间: 被检查科室: 检查人签字:
检查内容标准检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1、医生交接班制度有交接班记录本,要求每班有记录且书写规范。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有科室大查房记录本,每周 1~2次,三级医师参加查房,有记录。
3、疑难重危病例、死亡病例有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能够管理及时讨论并记录,至少有3名以上的副高人员参加发言。
4、核心制度知晓情况科室是否有相关的核心制度材料;医生对核心制度名称的知晓情况。
5、病历质量管理 (1)是否及时打印、签字(包括上级医师签字);(2)是否及时完成手术记录、有术者签名;(3)中等以上手术是
否有术前讨论;(4)诊疗常规落实情况(检查项目是否合
理,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方案是否合理,高值耗材
和贵重药品使用是否合理);(5)医保、合疗病人是否有
医患协议书;(6)化验报告单是否及时粘贴。
6、临床用血管理输血申请单书写是否规范;是否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是否检测输血全套;是否符合输血指征;是否履行输血审
批手续。
7、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记录本; 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1次并有记录。
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问)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
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医疗部门核心制度督查表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疗部门核心制度的督查表,以帮助有效管理和监督医疗机构的运作。
2. 督查内容以下是医疗部门核心制度督查内容的详细列表:2.1 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政策的合规性- 岗位职责和职业资格要求的明确性- 员工招聘和培训机制的有效性- 员工考核和绩效评估制度的公正性2.2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流程和预算管理的规范性- 资金使用和报销制度的合法性- 资产管理和固定资产清查的准确性- 收支明细和会计凭证的记录完整性2.3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医疗行为和医疗技术规范的遵循性- 病案管理和医疗记录的规范性- 患者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医疗事故管理和投诉处理机制的规范性2.4 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 药品和器械采购和使用的合规性- 药品库存和灭失管理的准确性- 药品和器械质量监控和溯源制度的有效性-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程序的规范性2.5 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性- 医疗废物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的规范性- 紧急事件和灾害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医疗装备和供应质量管理的规范性3. 督查评估督查评估应采用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督查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督查组应编制调查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4. 督查结果处理医疗机构应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督查结果及其处理情况应做好记录和备案,以便监督和评估。
5. 结论本督查表提供了医疗部门核心制度的督查内容和评估指标,有助于保障医疗机构的规范运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督查过程中的问题应及时纠正,以确保医疗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和大众福祉。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督查指标和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分级护理制度(一)定义指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分级护理管理相关指导原则和护理服务工作准,制定本机构分级护理制度。
2.原则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个级别。
3.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变化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4.患者护理级别应当明确标识。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一)定义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值班和交接班机制保障患者诊过程连续性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部门以及提供诊疗支持的后勤部门,明确值班岗位职责并保证常态运行。
2.医疗机构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医院总值班外,单独设置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
总值班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3.医疗机构及科室应当明确各值班岗位职责、值班人员资质和人数。
值班表应当在全院公开,值班表应当涵盖与患者诊疗相关的所有岗位和时间。
4.当值医务人员中必须有本机构执业的医务人员,非本机构执业医务人员不得单独值班。
当值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时应当在指定的地点休息。
5.各级值班人员应当确保通讯畅通。
6.四级手术患者手术当日和急危重患者必须床旁交班。
7.值班期间所有的诊疗活动必须及时记入病历。
8.交接班内容应当专册记录,并由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共同签字确认查对制度(一)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医疗器械设备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xx医院医疗核心制度检查表检查科室:日期:年月日检查者: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情况是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7分)对首诊医师负责制度是否掌握(提问)2。
5 对转科、转院流程是否掌握(提问) 2 在转科、转院过程中,危重患者是否有医护陪同(查看转诊本)2。
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8分)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否掌握(提问) 2 入院48小时内是否有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看病历) 2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或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内容是否充实(看病历)2 主治医师每周查房是否大于2次及主任医师每周查房是否大于1次(看病历)2疑难病例讨论制度(8分)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否掌握(提问) 2 病区是否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2 是否有三级医师及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讨论并发言(讨论记录本)2 讨论记录是否规范(有无记录发言人具体意见、有无总结意见、字迹是否易辨识、有无记录医师签名)(讨论记录本)2会诊制度(11分)对会诊制度是否掌握(提问) 2 急会诊是否在10分钟内到场(抽查)2。
5 常规会诊是否在48小时内完成(看病历) 2 会诊医师是否是主治医师及以上资质(看病历) 2.5 会诊记录是否规范(会诊记录项目填写是否齐全、病历摘要是否详实、会诊目的是否明确、会诊意见是否明晰、字迹是否易辨识、有无医师签名,会诊意见是否在病程中体现)(看病历)2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7分)对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是否掌握(提问)2。
5 抢救设备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2 抢救药品是否齐全 2 抢救药品是否在效期内 2 是否能提供抢救预案及流程 2 抢救记录是否及时完成(查病历,6h以内) 2 医师对抢救设备操作是否熟练(现场考核) 2.5 对昏迷病人的处理流程是否有缺陷(对照危重病抢救流程汇编P19,提问、查看病历)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分)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否掌握(提问) 2 手术医师是否经过手术权限审批 (查资料) 2 是否按手术权限进行手术(查病历) 2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情况是否此次访谈对象姓名: 此次检查病案号: 总得分:备注:1、检查对核心制度是否知晓、掌握时,应访谈至少2名医师; 2、检查项目需查阅病历的,至少抽查2份病历;3、现场检查时,检查者需在检查情况的“是”“否”项上打“√"。
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医疗核心制度自查记录科室: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分值主要检查内容扣分标准核心制度1项不了解或基本不掌握,每人每项扣2分,掌握不全或有明显缺陷每人每项扣1分扣分核心制度知晓情况抽查科室的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各1人对医疗核心10分制度的掌握情况,每人考核2项。
首诊负责制抽查科室的2位医师对首首诊负责制不了解或不掌握每10分诊科室、首诊医生负责制度人扣1.5分,概念不清、掌握不的知晓情况。
全每人扣1分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每份扣1分;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与住抽查科室2份在院病历(住院医师病程记录内容相同或基10分院两周左右病历),检查查本不异,每发觉1次扣1分;主房制度落实情形。
治医师每周查房少于2次、主任医师每周查房少于1次的,发觉1次扣1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0分检查疑难病例讨论本每缺一级医师参加每例扣1分。
讨论记录不规范(未记录发言人具体看法、讨论无总结看法、字迹潦草不易识别、无记录医师签名等),每例扣1分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检查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内容包孕病情小结(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诊疗)、抢救10分经过(主要抢救措施、转归)、构造抢救者天分、组织者签名。
病情一处缺陷扣0.2分,抢救经过一处缺陷扣0.5分,非主治及以上医师构造抢救不得分,无组织者签名不得分。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记录内容一处缺陷扣0.5分,缺检查死亡病例讨论本,包括一级医师发言扣1分,无死亡原10分记录内容、三级医师发言、因不得分,无小结不得分,无主出生缘故原由、讨论小结持人签名不得分。
交接班制度值班记录(白、夜班)(10分)1.内容完整、确切(4分)10分2.交班内容值班有应答(4分)3.值班者签名(2分)4.填写完整(2分)值班记录(白、夜班)1.内容一处缺陷扣0.5分2.一处缺陷扣0.5分3.一处未签名扣0.2分4.一处缺陷扣0.1分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0要求符合原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符XXX住院病案首随机查5份病历,不规范病历,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每份扣0.5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