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两句 有什么作用?
1、点明季节 2、用“燕子”“梨花”两个典型意象 渲染出秀美明丽的春景。 3、奠定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 调。为下片人物的出场和“斗草”作了铺 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 声”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从视觉,听觉上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 美,绘声绘色。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 景,充满闲情逸趣。
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 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 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收到了虽少总多、耐人悬想的效果 人物的关系?
以秀美明丽的春景烘托青春活力的 少女。
3、下片在塑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
“新社”指的是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 神,祈求丰收,陆游有诗句“萧鼓追随春社近”,可知在宋代,春社是 个很隆重的节日。燕子双双对对,叽叽喳喳地飞回来了,正赶上热闹的 春社,雪白的梨花在东风的吹拂下片片飘落,清明节也很快要来临。词 的开头交代了时令气节,以象征吉祥和春天的燕子开头,为全词定下了 欢快的基调。
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 形象?
①下片塑造了闺阁少女朝气蓬 勃、天真活泼、纯洁无暇的形象。
②写斗草活动,却有意避开了 对斗草场面的的正面描写,通过神 态、心理、和场面描写来刻画人物。
③形象生动充满青春的欢乐气 息。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 女子的?
①神态描写:笑:巧笑→笑从双脸生。 ②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 今朝斗草赢。
•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 李清照
•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 晏殊
•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