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公布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参照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9.56 KB
- 文档页数: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确定201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09.29•【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施行日期】2013.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确定201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根据《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3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3〕135号)要求,我局确定了144名201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专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的重要载体,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项目负责部门和依托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开展评估、考核和指导工作,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各建设项目依托单位要根据《201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附件1)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必要支持,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依托单位按要求填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任务书》(附件2)一式5份(A4纸单面打印、普通装订),并加盖公章,于10月30日前寄送至我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同时将任务书电子版文档发送至受理电子邮箱。
项目任务书格式已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http://)上发布。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人发〔1996〕58号【发布部门】人事部(已撤销)卫生部(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1996.06.14【实施日期】1996.06.1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人发〔1996〕58号)为进一步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科学合理地评价和使用人才,培养造就跨世纪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和中药技术人员,在总结“八五”期间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九五”期间继续在全国遴选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每人选配一至二名继承人,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培养,以达到继承学术经验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现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有关实施细则和指导老师名额分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下发。
1996年6月14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继承工作),是指遴选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
其任务是: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和中药技术人员。
二、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第三条指导老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受聘(包括返聘)担任教授、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老中医药(含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专家。
老中药专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老民族医药专家中,少数未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但具有主任中医(药)师水平并具备其他各项条件的,也可作为指导老师的遴选对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3.02.28•【文号】国中医药发[2003]9号•【施行日期】2003.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快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我局组织制订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本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可直接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取得联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13号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26联系电话:************6591496965063322转6702或6701传真:************联系人:张为佳陈梦生附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人才是基础,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临床队伍,特别是一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保障。
为了加快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拟在全国选拔200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成长为新一代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整个中医临床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扩大中医药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誉。
医院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为了继承整理我院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我院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根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培养目标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组织领导考核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考核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成员xx三、考核组成员职责考核组组长负责考核管理工作。
副组长负责考核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医务科负责学习计划、教学内容、学术水平、实践技能方面的考核与管理工作。
人事科负责思想道德、劳动纪律的考核与继承人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继承教学要求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按照《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教学协议书》签订时间起计算。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1、学习方式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其中:3年跟师学习不少于216天(每周不得少于1.5天),3年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90天(每周不得少于2天),集中理论授课时间5-6个月。
2、教学内容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经典理论学习要采取自学研修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
中药专业继承人应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以及2008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等经典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以下是 7 条关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1. 咱先想想,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药专家,那可都是活宝库啊!他们的学术经验不传承下去,那多可惜呀!就像一本珍贵的秘籍,不传给后人,那不就浪费啦!比如李老中医,他的方子那可是超级有效的,不把他的经验传下来能行?咱们得赶紧实施这个继承工作,让这些宝贝经验代代相传!
2. 你说为啥要搞这个继承工作?嘿,你想想看呀,老专家们的本事就像璀璨的星星,不抓住可就溜走咯!好比张老专家的针灸手法,那简直绝了!要是没人学去,不就太遗憾了吗?所以啊,必须认真搞起来,让年轻一代把这厉害的本事都学会!
3.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这可是无价之宝啊!要是不做好继承工作,那不就如同让宝藏深埋地下吗?就像王专家的独家推拿技巧,那是多少人的福音呀!咱们得赶快行动,让更多人受益呀!
4. 哎呀呀,这个继承工作太重要啦!老中医药专家们的智慧就像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呀!比如说赵老的那套辩证论治思路,多厉害呀!不传承下去,大家不觉得亏吗?一定要加油干呀!
5.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呀,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陈老的那些用药心得,不接着跑下去怎么行呢?咱们可不能掉链子啊!
6. 你晓得不,这个工作的意义大着呢!那些老专家的经验就像是魔法棒,能创造奇迹哟!就像刘老的养生疗法,多神奇呀!不把它好好继承下来,我们能安心吗?赶紧动起来呀!
7.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绝对是件超级重要的大事!这就好比给中医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呀!比如胡老的祖传秘方,不传承可不行呀!咱们一定要尽全力让这工作圆满成功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全力以赴去做好,让中医的瑰宝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XX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XX,XX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2001年评为XX省名中医,2004年评为XX省教学名师,XX省“十五”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常务委员。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XX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13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XX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1965年7月毕业于XX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从事医、教、研工作51年,对父辈的脾胃学说研究创见多有继承和发挥,尤其对脾胃气机出入的认识,发前人所未发,将脾胃气化学说应用于临床,一方面可对一些疑难病症提出新治法、新思路,提高中医疗效;另一方面对于危重病症,以“保胃气”作为首要治疗目标,纠正目前临床普遍存在的“只重指标,不重整体疗效”的对症用药弊端。
XX教授善将经方与时方并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善以脾胃为中心,灵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解决临床诸多复杂病症;善用对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尤对脾胃病颇有造诣,如对消化性溃疡、胆汁返流性胃、食管炎、胃癌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等,疗效肯定。
目前仍坚持每周6个半天门诊,月门诊量约500-600人次,深受广大患者欢迎XX教授提出脾胃气化学说,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国医大师张学文作序的《XX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2016年5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脾胃学术界首次针对脾胃气化提出的新学说。
该学说不仅溯本归源,从阴阳入手,将脾胃气化概括为“升降有度、纳化相因、燥湿相宜、出入有序”16字,其中以燥湿相宜为体,纳化相因为用,升降有度、出入有序为气化的运动形式;而且对于脾胃气机出入的认识,多有创见,是对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XX脾胃气化学说”2015及2016年二次列入国家继教项目,培训人数400余人;作为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共举办2次,培训人数400余人;“《难经》脉法研究与应用培训班”中培训人数共200余人,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及学员的热烈欢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实施⽅案的通知⽂号:国中医药办⼈教发[2015]24号颁布⽇期:2015-07-28执⾏⽇期:2015-07-28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有关省、⾃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学:为加强国医⼤师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国医⼤师在中医药⼈才培养中的作⽤,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才队伍建设,我局将组织开展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
为做好项⽬的组织实施⼯作,制定了《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实施⽅案》(以下简称《实施⽅案》),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实施⽅案》是组织开展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的指南和依据,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有关单位组织⼯作室⼈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有关单位要协调明确⼯作室的依托单位和⼯作室负责⼈,为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三、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周期,由各⼯作室根据前期开展的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作室建设项⽬完成情况,结合本《实施⽅案》要求⾃⾏确定,原则上不超过3年。
四、有关依托单位按《实施⽅案》要求,填报《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任务书》(附件)⼀式5份(A4纸单⾯打印、普通装订),于8⽉17⽇前寄送⾄我局⼈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同时将任务书电⼦版⽂档发送⾄电⼦邮箱scjjc@。
五、在执⾏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与我局⼈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联系。
联系⼈:曾兴⽔黄峰联系电话:010-********邮箱:scjjc@附件: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任务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15年7⽉28⽇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实施⽅案为贯彻落实《医药卫⽣中长期⼈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深⼊开展第⼆届国医⼤师学术经验传承⼯作,我局2015年将组织开展第⼆届国医⼤师传承⼯作室建设项⽬。
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第一批:刘渡舟、赵绍琴、颜正华、孔光一、施汉章、金起凤、宋孝志、刘弼臣、董建华、王绵之、王子瑜
第二批:程士德、聂惠民、张吉、唐玉秀、徐连霈、王世成、李肃卿、孟广义、杨甲三、
第三批:孔光一、王琦、王洪图、刘燕池、吕仁和、徐彭龄、姜揖君、聂慧民、郭志强、商宪敏、颜正华
第四批:聂惠民、孔光一、刘燕池、谷世哲、武维屏、田德禄、郭维琴、肖承宗、周平安、陈淑长、王沛、王琦
第五批:王庆国、刘景源、鲁兆麟、尉中民、姜良铎、徐荣谦、臧福科、李曰庆、杜怀棠、孟宪坤、田金洲、庞鹤、金哲、
刘大新、王素梅、韦企平、高思华、牛建昭、彭建中、
宋乃光、唐启盛。
XX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XX,XX中医药大学教授,XX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40年12月生,1965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1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1965年7月原XX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99年被评为XX省名中医,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学术上,主张“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致力于发挥”。
在学术思想上总结出慢性肾脏疾病证治“五论”:一是慢性肾病以“脾肾为本”论;二是慢性肾病病机“虚、湿、瘀、毒”论;三是多途径治疗与治法交替论;力推“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原则,主张补泄交替,敛散交替,补脾益肾交替等;四是方药择用参考“中药与方剂药理”论;谨守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功效主治原则;参考现代药理与应用实验检测指标等;五是善后调理“重视脾胃”论,慢性病症顾护脾胃于临证施治之始终。
临床上,50余年来从未离开临床诊疗实践,擅长中医内、儿科疾病诊治,尤善肾系病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辨证论治。
制方用药上,善于相反相承,以补配消,以塞配通,以温配清,以降配升,创制出“肾衰泄浊汤”(年使用量已达11万余袋)、“肾药Ⅲ号”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等有效制剂及方法,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及社会效益,且具有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独特医疗风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10年11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XX传承工作室”,历年来坚持开展四项工作:①“专家门诊”,每周出诊四个上午,每个上午限号35至40人次,常常被患者称为“一号难求”、“秒杀约号”,年诊疗7000人次左右,患者来自全省及全国各地,每每“慕名而至”。
②开设“传承讲座”,每月1-2次,传授肾病理论与临床知识、诊疗经验体会。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站总结2018年,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高屋建瓴,开展了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项目,遴选确定首批68个工作站,我院获批为胡铁城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盱眙工作站。
10月28日,“胡铁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盱眙工作站”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陈晓虎、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费忠东、盱眙县卫计委主任葛云、江苏省中医院处处长陈理、盱眙县中医院院长何占德出席活动。
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陈晓虎、盱眙县卫计委主任葛云共同为工作站成立揭牌,并签署了三方建设协议书。
工作站的基础设施符合考核要求,有整体的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科室设置符合二级中医院的要求。
工作站有工作人员3名,其主治中医师2人,中医师1名,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2人,三人的专业方向符合胡铁城老专家的专业方向,其中2人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委员。
工作站的负责人从事临床工作已满10年,符合建设标准要求。
1、成立了师承教育管理小组,负责临床带教计划的实施和落实、考评、协调、指导等。
2、每年组织工作站会议,反馈工作站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3、明确学习任务,定期开展对跟师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1、开展巡诊巡讲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到乡镇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义诊、查房、科普宣传活动,以推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推广。
XX年到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开展巡诊、巡讲活动8次,胡铁城工作室人员到我院开展巡诊、巡讲活动共计8次,此举深受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确定继承人3名,XX年跟师学习21天,制定了跟师学习和计划,以明确继承人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任务等。
今年每人撰写跟师笔记10-20篇。
临床经验5篇,圆满的完成了年度学习任务,达到了基层工作站建设项目的年度考核标准。
1、由工作站负责人负责收集老中医专家医案、处方、学习笔记、读书临证心得、、专著等资料。
2、成立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小组,负责收集、临床诊疗方案、经验方或技术方法,遴选老中医专家的优势病种,目前已经好3个方面——胃脘痛、咳嗽病、不寐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于公布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名单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人事局,市直各有关单位:按照市卫生局、市人事局下发的《关于印发〈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临卫中发〔2008〕11号)要求,经市卫生局、人事局共同审核,现确定我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名)和继承人(33名),予以公布。
全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统一上岗带教,进岗时刻为2009年5月1日。
附件1: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附件2:病案整理本、月工作记录本、跟师学习月度考核本、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本及年度考核表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主题词:中医药学术继承名单通知抄送:省卫生厅临沂市卫生局办公室2009年3月31日印发共印50份附件1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指导老师:20名单连美丁元廷崔连光周学云陈权张志发任继东徐磊刘加池秦元廷段道文陈勇王兆法朱发珍胡秀珍范玉义孙勇刘乃存高泽起刘丰华李江涛李震孟凡志王德强周超周华元朱法永陈则润苗德光姚军苏红梅郑昊张宝华程振伟付庆霞周斌杨真志吴昌宏刘忠民朱元东陈燕张子强杜现臻肖波王明军刘秉周刘永春王平尹兰华李雪梅李晓云尹玉霞张红附件2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病案整理本继承工作带教单位:指导老师:启用日期: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继承人病案整理表讲明:1、病案整理能够是成功的病案,也能够是失败的病案,重点突出中医辨证论证内容,要言简意赅,幸免堆砌资料,缀文冗长。
2、按语及体会要突出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中医临床诊疗的体悟,以阐发学术思想,探讨中医理论,提出新的观点,揭示治疗规律,突现关键,提取精华。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月工作记录本继承工作带教单位:指导老师:启用日期: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跟师学习月度考核本继承工作带教单位:指导老师:启用日期:跟师学习月度考核表备注:指导老师签字:带教单位意见:年月日(盖章)年月日注:该表由带教单位有关考核人员按月如实填写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本继承工作带教单位:指导老师:启用日期: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表备注:指导老师签字:继承人所在单位意见:年月日(盖章)年月日注:该表由继承人所在单位有关考核人员按月如实填写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教学年度考核表继承人指导老师继承教学单位年月日年度考核表。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善国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唐伯亮是乐至县人,男,汉族,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
尤其对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
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江市名中医》称号、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
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善国医师简介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
200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
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
从2010年至2012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
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1.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期:1147-1149.善国.2.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19期:27-29. 善国.3.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21期:33-34. 善国.4.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期:246-247. 善国.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记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划跟师笔记继承工作教学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指导老师:卢桂梅主任医师继承人姓名:秦敏启用日期:2008-09邓奎,男,71岁,因“腰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牵扯痛6月余”入院,中医诊断“腰痛”。
近日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小便色黄,大便难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辩证为肾阴亏虚证。
治则为补肾固本。
桑寄生1包续断1包宽筋藤1包威灵仙1包延胡索1包三七1包乌药1包怀牛膝1包黄柏1包忍冬藤1包连翘1包甘草1包钩藤1包3剂,水冲服,日一剂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腰府失养,经脉淤滞,不通则痛。
腰痛辨证,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
辨治的关键,首先宜分清标本先后缓急,审邪正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以本虚为主者,治宜补虚为先,兼顾祛邪;邪实为主者,治宜祛邪通络为主,兼以补肾固本。
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骆文明,男性,49岁,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伴行走不稳5月余”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微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治则为养阴通络,活血祛瘀。
地龙1包僵蚕1包钩藤1包赤芍1包丹参1包田七1包沙参1包麦冬1包郁金1包全蝎1包黄芪1包太子参1包甘草1包3剂,水冲服,日一剂记录人:秦敏中风的病机为肝阳暴亢,阴虚风动,风火挟痰上犯脑窍,横窜经络。
缺血性中风为风、火、痰、瘀阻滞脉络瘀塞;出血性中风则为血溢脉外,滞留成瘀。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厥”。
邓伯荣,男,60岁,因“四肢乏力3年余”入院,中医诊断“痿证”。
近日痰多,泡沫样,夜甚,影响睡眠,口干欲饮,汗多,头痒,舌淡红苔白,脉细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证。
治则为补气健脾养阴。
党参1包麦冬1包沙参1包丹参1包钩藤1包地龙1包赤芍1包蒺藜1包黄芩1包枳实1包宽筋藤1包田七1包鸡血藤1包甘草1包3剂,水冲服,日一剂《素问·痿论》篇云:“治痿者独取阳明”。
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学科的宝贵财富。
为加强我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和中医药技术人才,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继承工作任务是继承、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研究、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技术。
第二章、指导老师与继承人条件第三条指导老师条件本院国家、省、市命名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和进入名医馆的名老中医药专家,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第四条继承人条件(一)热爱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医德医风好。
(二)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自愿跟师学习者。
(三)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针推等专业毕业生,来院后均可跟师学习。
(四)上级主管部门另行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遴选程序第五条指导教师遴选由符合条件的专家本人申请,填写《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申报表》,科室主任签署意见后交科教部。
第六条继承人遴选由本人申请,填写《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申报表》,所在科室主任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交科教部。
第七条科教部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并上报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后公布。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八条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从院长办公会议批准之日起开始。
师承工作实行动态式管理,批准一对,开始一对。
三年为一个周期,如在师承工作中未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阶段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第九条指导教师与继承人要签订教学协议书,并制订各年度教学计划。
第十条继承教学期间,继承人所在科室原则上不安排与继承学术无关的工作。
指导老师所在科室应保证其专心带教。
第十一条在继承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指导继承人临床操作以传授自己的经验和专长,教学工作不得因故中止或延长时限。
关于公布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人事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卫生局、市人事局下发的《关于印发〈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临卫中发〔2008〕11号)要求,经市卫生局、人事局共同审核,现确定我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名)和继承人(33名),予以公布。
希望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认真做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带教单位和指导老师做好带教、考核等各项工作,继承人要认真做好病案整理、月记、月工作记录等各项工作,其跟师学习月度考核、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病案整理、月工作记录、统一采用附件二的格式。
各带教单位组织指导老师及其继承人签订《老中医药继承教学协议书》(一式三份),并于2009 年4月20日前报市卫生局中医科。
本通知及附件可在临沂市卫生局网站()下载。
全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统一上岗带教,进岗时间为2009年5月1日。
附件1: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附件2:病案整理本、月工作记录本、跟师学习月度考核本、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本及年度考核表
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中医药学术继承名单通知
抄送:省卫生厅
临沂市卫生局办公室2009年3月31日印发
共印50份
附件1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20名
单连美丁元廷崔连光周学云陈权张志发任继东徐磊刘加池秦元廷段道文陈勇王兆法朱发珍胡秀珍范玉义
孙勇刘乃存高泽起刘丰华
继承人:33名
李江涛李震孟凡志王德强周超周华元朱法永陈则润苗德光姚军苏红梅郑昊张宝华程振伟付庆霞周斌杨真志吴昌宏刘忠民朱元东陈燕张子强杜现臻肖波王明军刘秉周刘永春王平尹兰华李雪梅李晓云尹玉霞张红
附件2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病案整理本
继承工作带教单位:
指导老师:
继承人:
启用日期: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继承人病案整理表
1、病案整理可以是成功的病案,也可以是失败的病案,重点突出中医辨证论证内容,要言简意赅,避免堆砌资料,缀文冗长。
2、按语及体会要突出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中医临床诊疗的体悟,以阐发学术思想,探讨中医理论,提出新的观点,揭示治疗规律,突现关键,提取精华。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月工作记录本
继承工作带教单位:指导老师:继承人:启用日期: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跟师学习月度考核本
继承工作带教单位:
指导老师:
继承人:
启用日期:
跟师学习月度考核表
备注:
指导老师签字:带教单位意见:
年月日(盖章)
年月日
注:该表由带教单位有关考核人员按月如实填写
临沂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本
继承工作带教单位:
指导老师:
继承人:
启用日期:
独立临床(实践)月度考核表
备注:
指导老师签字:继承人所在单位意见:
年月日(盖章)
年月日注:该表由继承人所在单位有关考核人员按月如实填写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
年度考核表
继承人
指导老师
继承教学单位
年月日年度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