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师承总结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跟师年度总结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肛肠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
故大多数情况下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
3年前我有幸能师承于我院名中医江海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
通过3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
江老师在“仁心、仁德、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
理论来源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
当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
成都骨科医院
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管理制度
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
为有独到经验和专长的名老中医选配继承人,是培养新一代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
为加强对继承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由院务会、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确定。
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一项特殊的教学工作,应以跟师实践、培养专业技能为主,做到传授与自学、实践与理论、继承与整理相结合。
三、继承期限为三年,继承时间从实际带教算起。
若指导老师中途因故停止带教,继承人学习两年以上者,可继续自学研究,参加出师考核;不满两年者,经医院研究可转跟相应专业指导老师学习。
四、师生应共同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包括学习内容、主攻方向。
继承人每周跟师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不少于两天,并另行安排两天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其他时间用于自学和研究。
五、继承人要建立带教志,每次随诊或操作应有记录,并及时整理成周记或半月记。
对指导老师每月进行的专题讨论或病案讨论及时作出书面小结。
继承人应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撰写导师学术经验的论文,期满提交结业论文,以备答辩和出版选用。
六、继承人应确保跟师时间,确保继承工作质量。
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期满临床疗效或操作技术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水平。
七、医院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继承工作实行淘汰制度,继承人不能“一榜定终身”,对检查考核不合格者,及时予以淘汰更换。
成都骨科医院
2006年1月20日。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
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
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
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
200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
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
从2010年至2012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
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期:1147-1149.陈善国.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19期:27-29. 陈善国.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21期:33-34. 陈善国.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期:246-247. 陈善国.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战略思考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举措(一)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和科技水平的优秀代表卓越的临床疗效必然蕴含着高水平的科学内涵。
(1)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2)名老中医之所以成名,得到社会认可,首要的条件就是临床疗效好,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名老中医的独到之处,就是善于把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本质,巧妙地构思,严谨地思维,准确地遣方用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
这些都是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总结、提炼这些鲜活而实用的经验,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水平既科学又实用。
(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属于研究型继承,是从科研视角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研究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上的飞跃。
(1)中医学术的发展,需要对名老中医经验进行继承与发扬。
(2)为了做好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工作,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共同做出决定,先后分四批为2000多名老中医专家配备了继承人。
(3)师承工作与研究型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的是行为的主体都是名老中医,不同的是其定位、目标与方法各有区别。
师承工作,属于高层次、非学历继续教育,是经验的传授;研究型继承,属于科学研究,是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提炼。
师承与研究型继承的区别,见表1。
(4)研究型继承虽属于继承的范畴,但通过个性、共性规律的总结提炼,蕴含了大量创新内容,是继承发扬的最佳模式之一。
表1 师承与研究型继承的主要区别(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有利于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和临床水平提高研究人员从研究视角审视既往的经验,并加以分析提炼,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一、引言名老中医承载着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与丰富实践,他们的学术经验与临床技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全面梳理和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形成系统的学术传承体系。
2. 培养一批具备名老中医学术素养和临床能力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3. 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1. 学术资料整理与挖掘(1)搜集和整理名老中医的著作、论文、讲稿等学术资料,建立名老中医学术资料库。
(2)对名老中医的临床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独特的诊疗思路与方法。
2. 学术传承与培训(1)举办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邀请名老中医及其传承人授课,传授学术经验与临床技艺。
(2)组织中医药人员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研讨会,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学术交流。
3. 临床实践与应用(1)鼓励中医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高临床疗效。
(2)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模式。
4. 宣传推广与国际交流(1)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
(2)加强与国际中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走向世界。
四、时间安排本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分为以下阶段:1. 第一阶段(X个月):完成学术资料整理与挖掘工作,建立名老中医学术资料库。
2. 第二阶段(X个月):举办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培养一批传承人才。
3. 第三阶段(X个月):组织中医药人员开展临床实践与应用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模式。
4. 第四阶段(持续进行):加强宣传推广与国际交流工作,不断提升名老中医学术影响力的国际地位。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工作计划的实施。
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医案记录
以下是一篇关于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医案记录的文章:
名老中医是指在中医领域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老中医,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医案,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成果,许多中医机构和学术组织开始进行医案记录和整理工作。
医案记录是指将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治疗经验和方法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人学习和借鉴。
医案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病情描述、治疗方法和效果等。
通过医案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名老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许多中医机构和学术组织都在进行医案记录和整理工作。
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开展了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程,对全国范围内的名老中医进行了深入调研和采访,并对其治疗经验和医案进行了记录和整理。
这些医案记录不仅可以用于中医学的教学和研究,还可以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总之,医案记录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和整理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的优秀传
统,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科左中旗中医院肛肠科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学术经验工作计划及措施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
1.学习方式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其中: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
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
5-6个月。
2.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
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三年。
具体起止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
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肛肠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求
(一)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二)继承人在学习期间,不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不得接受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其它任务。
(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
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经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
得少于1.5个工作日,要对继承人撰写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临床病案进行批阅、指导,批语须在100字以上。
(五)继承工作的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科室负责进行。
主要考核继承人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和独立临床时间。
继承人应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平均每月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
四、考核指标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负责进行。
主要考核继承人的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时间。
继承人考核合格,上报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