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25 MB
- 文档页数:36
耳-颞骨的CT扫描常规1扫描前的准备1.1按一般步骤准备。
1.2 颞骨岩锥的结构复杂而精细,扫描时多采用薄层或高分辨率重建。
扫描中保持不动是关键所在。
因此一定要取得病人的良好配合,保持头部固定不动。
1.3 注意去除病人头上的发卡和耳环等。
2耳-颞骨的扫描技术2.1 轴位扫描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一致,下颌稍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嘱病人保持不动或采用必要的固定,使整个扫描过程中两侧岩锥的内部结构能对称的显示在一个平面上。
扫描基线:常规采用听眶线垂直台面,自外耳孔中心向上20mm。
2.2 冠状位扫描2.2.1患者仰卧或俯卧在检查床上,头置于扫描架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头尽量后仰或前伸,摆成颏顶位或顶颏位。
2.2.2扫描基线:常规先扫一副定位片,根据观察的侧重点,常用与听眶线呈105o角的扫描基线,也有用与枕骨斜坡平行的改良冠状位,即与听眶线呈70o角的扫描基线。
自外耳孔前缘开始以2mm层厚向后扫描。
3 扫描参数同头部扫描参数,扫描层厚可采用薄层1-2mm。
若重点观察外耳道或中耳软组织结构或内耳听道时,则需要用层厚、层距3-5mm,软组织重建算法,同时观察软组织窗及骨窗。
对于桥小脑角区的听神经瘤,可采用8-10mm层厚扫描。
颞骨的高分辨率CT扫描参数扫描野:16-20cm矩阵:512×512层厚:用超薄层厚1-2mm层间距:1-2mm电压:120-130kv电流:100-120mA重建算法:用骨重建算法4 耳部CT图像的摄影技术4.1若重点观察骨结构时,必要的骨窗单侧照片;重点看软组织结构时,必要的软组织窗单侧照片。
4.2如果做了CT定位扫描,则定位片一定要拍摄下来,供分析图象时参考。
4.3对于高分辨率图象,必须用骨窗(W:4000,L:600-1000)和软组织窗显示拍摄。
若用颅脑参数扫描的图象,则用一般的软组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