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作业指导书通用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软件测试作业指导书1. 概述软件测试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其测试能力和质量保证水平而设计的。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软件测试作业,并解释作业的要求、流程和评分标准。
2. 作业要求2.1 任务描述本次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软件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2.2 功能测试要求2.2.1 环境搭建学生需要搭建适当的测试环境,包括安装所需的软件、配置测试用例数据库等。
2.2.2 测试用例设计学生需要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主要功能,并确保每个测试用例具有较高的覆盖率。
2.2.3 测试执行学生需要执行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结果。
2.2.4 缺陷管理学生需要及时发现并记录系统中出现的缺陷,并进行分类和跟踪。
2.3 性能测试要求2.3.1 环境搭建学生需要搭建适当的性能测试环境,包括配置测试服务器、安装性能测试工具等。
2.3.2 性能测试计划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性能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负载模型等。
2.3.3 测试执行学生需要执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结果。
2.3.4 性能分析学生需要对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3. 流程指导3.1 功能测试流程3.1.1 环境搭建根据作业要求,学生需要搭建适用的测试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
3.1.2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书,学生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并确保用例具有较高的覆盖率。
3.1.3 测试执行学生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结果。
在执行过程中注意记录和管理发现的缺陷。
3.1.4 缺陷管理学生需要根据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和跟踪,并及时通知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3.2 性能测试流程3.2.1 环境搭建学生需要搭建适用的性能测试环境,确保测试服务器能够模拟所需的负载。
3.2.2 性能测试计划学生需要制定性能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场景和负载模型。
生效日期版 本2024.07.02
A
名称
备注
钢网张力测试计玻璃片治具
左手
右手
序号
版本
修订原因
修订人
编制:贺红胜
核准:批准:
高温手套
2.测量钢网的四角及中心数据(如左图所示)。
棉手套
指套
5.钢网印刷时刮刀压力固定值为:8KG(不得私自更改)。
六、修订记录
4.钢网使用次数规定:印刷五万片板之后需重新评估钢网能否使用。
3.钢网张力过小易引起少锡,偏移等印刷不良,张力太大会拉尖会缩短使用寿命等,所以检测钢网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接地手环
5.不合格的钢网严禁上线。
6.将钢网张力测试最小值数据填写于首件记录上。
五、工艺要求
防静电手套
1.370MMX470MM钢网测试标准:厚度:0.1MM 张力下限=25N/CM,上限=50N/CM。
1.钢网上线前需仔细检查钢网有无变形,破裂等问题。
裸手
2.钢网上线前测试钢网张力。
3.钢网下线后测试钢网张力。
4.钢网张力测试不合格需通知品质跟领班确认。
三、治具
口罩
四、作业内容
佩戴物定义
防护眼镜
文件编号页 次SOP-工D-0021
第1页, 共1页
一、图示:
二、工具
适用产品的名称及编号贴灯类数码管及彩屏产品(通用)工序名称
钢网测试作业指导书
作 业 指 导 书
将钢网(PCB 接触面)朝上平放测量钢网的四角及中心区域
张力测试
表单编号:QER-工T-003 REV.A。
仪器测试公司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仪器测试公司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并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仪器测试公司的员工。
2.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1 保养和检查-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电源、传感器和连接线等。
- 清洁仪器设备,并避免使用腐蚀性和易燃物质。
2.2 操作程序- 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操作方法。
-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吃喝和吸烟,以防止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污染。
2.3 故障处理- 如果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员工应立即报告给相关责任人。
- 不得自行维修或调整设备,除非经过授权并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
3. 测试质量管理3.1 校准和验证-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记录校准和验证的结果,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2 数据处理- 在测试过程中,确保正确处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准确记录结果。
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紧急撤离路线和灭火器材的位置等。
- 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并知晓如何应对突发事故。
5. 结束语本作业指导书的目标是确保仪器测试公司的员工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能够遵守规范操作程序,并关注测试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预防。
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我们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测试服务。
以上为仪器测试公司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敬请遵守。
测试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测试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测试团队有效规划和执行测试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手册。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测试团队所需的详细步骤、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测试过程高效、准确地进行。
本文档适用于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以及其他测试相关人员。
二、测试环境搭建1. 确定测试需求:与项目相关方一同确定测试的目标和需求,并明确测试范围。
2. 确定测试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等,根据具体测试需求进行配置和预留。
3. 搭建测试环境:依据测试需求和资源配置,搭建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并保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测试计划制定1. 确定测试任务和时间表:根据项目进度和测试需求,确定测试任务并安排时间表。
2. 制定测试策略:根据产品特点和测试目标,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数据准备等内容。
3. 制定测试资源需求:根据测试任务和测试策略,明确所需的测试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等。
4. 编制测试计划书:将上述信息整理成测试计划书,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任务、时间表、测试策略和测试资源需求等内容,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批。
四、测试用例设计1. 确定测试目标和需求:根据产品和项目的特点,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需求。
2. 制定测试策略:根据测试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指标。
3.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策略和测试需求,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向测试、逆向测试、边界测试等场景。
4. 确定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用例的设计,确定相应的测试数据,并进行准备和整理。
5. 评审和优化:将设计的测试用例进行评审,修正和优化,确保测试用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测试执行和记录1. 执行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各项测试任务,并记录相关结果。
2. 缺陷管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时需要及时记录、分类和跟踪,并进行缺陷管理,包括缺陷提交、修复和验证等。
测试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一份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的重要文书。
它通常包含了学科内容的梳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关于化学实验的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实验目的和背景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1.2 实验背景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本次实验将以A试剂与B试剂的反应为例,研究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性质和产物生成情况。
第二章实验器材和试剂2.1 实验器材- 烧杯- 养鸡蛋器- 试管- 酒精灯- 温度计2.2 实验试剂- A试剂- B试剂- 蒸馏水第三章实验步骤3.1 实验前准备根据实验所需,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3.2 实验操作步骤1) 将A试剂与B试剂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形态。
2) 分别将A试剂和B试剂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它们的变化。
3) 将A试剂倒入养鸡蛋器中,观察其对鸡蛋的影响。
4) 将A试剂与B试剂混合,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生成的产物。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步骤,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4.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实验中的规律和结论。
对于产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进行解释和推断。
第五章实验注意事项5.1 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试剂的直接接触。
5.2 实验环境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5.3 实验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物和实验器材正确处理,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6.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做出更多的贡献。
页码 1 / 5修订记录修订日期修订内容页次版本核准审核制定文件发行章严成郑晓强页码 2 / 5一、目的﹕本说明书提供百格测试之依据,确立正确使用方法,确保精准度,进而保障质量。
二、范圍﹕适用于本公司氧化,电镀品,印刷品表面附着力测试。
三、內容﹕3.1通用操作步骤:A.准备好工具(百格刀、毛刷、放大镜、胶带和测试品)B.将待测产品放置平稳取出百格刀在客户指定的测试位置横向划一刀,然后再纵向划一刀使之与原划痕交叉并垂直表面划出10×10个1mm1mm×1mm1mm的小格,用毛刷刷去划痕周边的油漆毛削C.往网格上帖上胶带用手指按压,直到胶带完全与涂膜密合。
(请均匀的按压胶带的粘帖部分。
如有气泡,应按压挤出气泡),静置 30s后手拿透明胶带的一端与涂膜面成60度,再瞬间撕起胶带进行剥离页码 3 / 5D.观察撕起的胶带百格处油漆脱落之状况,根据客户要求作出判断并记录3.2(舜宇光电)支架电镀品:1)确认样品外观和百格刀情况;2)用百格刀在待测样品表面划出、用百格刀在待测样品表面划出10×10个1mm1mm×1mm1mm的小格(具体数视产品大的小格(具体数视产品大小而定),每条划线应深及涂层的底;小而定),每条划线应深及涂层的底;小而定),每条划线应深及涂层的底;3)用毛刷将划线边缘的粉末或丝状物清除干净;4)将3M 600胶带一端从百格的边缘慢胶带一端从百格的边缘慢平贴在百格上面,用橡皮擦力拭胶带平贴在百格上面,用橡皮擦力拭胶带平贴在百格上面,用橡皮擦力拭胶带表面,使胶带充分粘接;5)静置30s,然后然后左手压住产品右捏住胶带自由端,与表面呈60°,迅速拉起胶带;6)同一区域,重复测试3次3.3(专用检测仪器操作)测试方法A.试片必须按ISOR1514及ISO2828的规定制备。
页码 4 / 5B.将试片放置在有足够硬度的平板上。
C.手持划格器手柄,使多刃切割刀垂直于试片平面。
组别No工位号准备好待测样品,将线材靠端子一头10CM处打上结套在拉力计钩子上;用测试专用钳子夹住被测端,并确认夹牢不会脱落且未夹到线芯部位;按下拉力计表面的“归零”按钮;记录下拉力值即是端子压着抗张强度(拉力)及端子与胶壳保持力。
安全注意事项:制定修改①修改②3、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如有1PCS 不合格,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整工艺参数。
3.04.0231.81.51.52.02.01.51.51.52.01.5A25032512L815/816C1301/1302A2541/25422543/2544C2521/2522C2363/2364序号A2001A2011/2012B2513A2501A2502型号A1251拉力标准最小保持力(Kg.f)0.5文件编号FJ-WI-Q-001版 本A/0端子压着抗张强度端子保持力(单PIN)适用产品连接器21、每次测试拉力前,应先将推拉力计表盘检验项目端子拉力/保持力端子组作 业 步骤钳子GB174652、测试过程中,钳子与拉力计应处于同一注 意 事 项拉力计MIL-STD-1344A,2007指针归零后才开始测试作业。
水平面,避免横向或竖向拉。
水平方向,以25mm/minute 速度拉拔直到端子压接部位与每次不低于5PCS;用钳子夹住端子时注意用夹牢,双手应紧握住钳子,避免钳子掉落砸伤手(脚)。
2、长期生产使用的端子产品每次做首件确认时需进行拉力测试。
检 验 作 业 指 导 书年 月 日年 月 日1、新端子试作时,首批测试样品不得低于30组,生产过程中每隔2小时需抽测一次,测试过程中注意身后是否有其他人员,避免向身体体部位拉拽,以免造成人身伤害;东莞市锋杰电子制品有限公司1批准审核设备/仪器参考依据22AWG 524AWG 线材出现脱落或端子与胶壳出现脱落;线材规格116AWG/1.0MM 2≥10.8Kg 26AWG补充事项:≥5.4Kg ≥3.6Kg ≥2.0Kg4≥9.0Kg ≥7.2Kg 2014 年 04月 01日218AWG/0.75MM 2320AWG/0.5MM 2修改内容62.0测试方法:水平方向,以25mm/minute 速度表盘读数:单位N/Kg归零按钮胶壳脱落端子脱落01项计表盘上于同一个备注制作刘荣。
盐雾试验的作业指导书标题:盐雾试验的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盐雾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或者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盐雾试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试验操作。
一、试验前准备1.1 确保试验设备完好:检查盐雾试验箱、喷雾器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试验设备没有损坏或者漏水的情况。
1.2 准备试验样品:选择适当的试验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没有污垢或者油脂。
1.3 校准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前,对盐雾试验箱进行校准,确保试验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二、试验操作步骤2.1 设置试验条件:根据试验标准要求,设置盐雾试验箱的温度、湿度和试验时间。
2.2 安装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放入盐雾试验箱内,确保样品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相互干扰。
2.3 启动试验设备:按照试验标准要求,启动盐雾试验箱,开始试验。
三、试验过程监控3.1 定期观察试验样品:在试验过程中,定期观察试验样品的表面情况,记录任何异常现象。
3.2 调整试验条件:如果发现试验条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及时调整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3.3 记录试验数据: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试验时间、试验条件、试验样品情况等。
四、试验结束处理4.1 住手试验设备:在试验结束后,住手盐雾试验箱的运行,关闭喷雾器等设备。
4.2 取出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从盐雾试验箱中取出,检查试验样品的腐蚀情况。
4.3 处理试验样品: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洗、检测等。
五、试验结果分析5.1 分析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试验样品的耐腐蚀性能。
5.2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材料或者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5.3 撰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
结语:盐雾试验是一项重要的环境试验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纪录。
6.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试块抗压报告等。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且不少于10个;2.当对同批构件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4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3.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4.测区的布置应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5.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宜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
6.测区尺寸为200mm某200mm,相对的两个200mm某200mm方块应视为一个测区。
7.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回弹测试、数据计算及修正均与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相同。
(四)操作的注意事项1.操作回弹仪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应与测试面垂直。
2.超声声时测量时,换能器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耦合是十分必要的。
3.同批构件的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构件种类相同;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五)超声声速值的测量与计算1.超声声时值的测量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呢,在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布置三个测点。
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且发射和接受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宜直线上。
浇筑面超声测点图2-1-1超声测点布置2.声速值计算声速值按照下式计算:vltmtm式中:v-测区声速值(km/);l-超声测距(mm);(t1t2t3)3。
一、适用范围仪器/工具/材料本作业指导书适用用该工序的操作员以及技术员。
1、berger测试器二、作业流程2、标准片1、按照《设备开关机作业指导书》将设备开机,启动SCLOAD 软件,显示下面界面作业事项一、作业前注意事项1、着装是否正确2、检查工具、耗材是否缺失3、熟悉baccini测试系统2、打开强光开关,将Test2设备上的“MAN STEP AUT" 按钮打到MAN手动状态二、作业中注意事项1、在测试时,操作员工禁止眼睛看脉冲光源3、将标准电池片放到测试台上,按一下设备上的“OPEN-CLOSE CLAMPS"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按钮,此时机械手夹紧电池片,然后再次按下该按钮,此时机械手松开。
2、探针要压在电池片的电极上,光强在970-1050,室温要求在20-26度之间,超出此范围时通知工艺工程师。
3、电池片由于某些原因要重新测试时,要重新建立一个文件夹。
4、探针下面的碎片要发现立即清除,并用洁4、按一下设备上的“OPEN-CLOSE PROBE"按钮,探针正好压在电池片的电极上净布将探针台面附近擦抹干净。
5、探针发现不能压在电池主栅线上时,立马通知设备工程师。
6、测试用标准电池片属于易碎物质,要轻拿轻放。
版本01Goldpoly专用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测试作业指导书适用部门电池文件编号编制制程制造文件发放原因批准适用对象作业员确认签名适用工序测试部门页码1日期5、点击黄色的测试按钮,进行测试6、按电脑上的测试参数按钮会显示一下对话框,按Monitor cell 后面的“…"按钮,跳出一个对话框后按“Edit"按钮,再按“Calibrate"按钮,跳出一个对话框后按“ok"按钮三、作业后注意事项1、流程卡填写是否正确2、工艺卫生是否做好顺序检查7、 以Isc为校准对象,我们输入标准电池片的短路电池值,按“OK”按钮1、工夹具是否完好无缺,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版本01文件名称测试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编制制程制造文件发放原因批准适用对象作业员确认签名适用工序测试部门页码2日期8、按一下对话框《Monitor cell 对话框》中的“ok"按钮,关闭对话框9、按一下对话框《Edit Monitor cell对话框》中的“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
环境测试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环境测试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环境测试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测试人员对软件环境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一、测试目标1.1 确定软件的最低硬件要求在环境测试中,首先需要确定软件的最低硬件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空间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测试不同硬件配置下的软件性能和稳定性,可以确定软件的最低硬件要求,以便用户在购买和安装软件时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1.2 确定软件的操作系统要求软件的运行环境通常与操作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测试中需要确定软件的操作系统要求。
测试人员应该测试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软件能够在目标用户的操作系统上正常运行。
1.3 评估软件的网络要求对于需要联网功能的软件,环境测试还需要评估软件的网络要求。
测试人员应该测试软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连接性和传输速度,以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网络条件下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二、测试方法2.1 安装和配置测试环境在进行环境测试之前,需要先安装和配置测试环境。
测试人员应该按照软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安装和配置。
同时,还需要安装必要的网络设备和软件,以便进行网络方面的测试。
2.2 运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环境测试不仅要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正常,还要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人员应该运行各种功能测试用例,检查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硬件配置和网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2.3 进行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环境测试中的重要一环,测试人员应该测试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和硬件配置下的兼容性。
通过测试不同环境下的软件兼容性,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兼容性问题,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三、测试报告和评估3.1 生成测试报告在环境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该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指导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指导书一、概述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bug,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现场测评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它通过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对软件进行全面测试,以验证软件的功能性、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指导您如何进行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1. 确定测试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测试工作。
2. 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试人员能够按时参加测试,并提供必要的测试环境和设备。
3. 准备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编写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和稳定性测试用例等。
4. 招募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的需求招募合适的测试人员,确保每个测试人员都具有一定的测试经验和技能。
5. 准备测试工具:根据测试的需求准备相应的测试工具,包括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缺陷管理工具等。
6. 进行培训和演练:在测试正式开始之前,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帮助测试人员熟悉测试流程和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三、测试流程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的测试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测试准备阶段:在测试准备阶段,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测试的正常进行。
2. 功能测试阶段:在功能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将根据测试用例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范。
3. 性能测试阶段:在性能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将对软件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速度、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等。
5. 缺陷整理和反馈: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整理测试结果,将发现的bug和建议反馈给开发人员,以便及时修复和改进。
安全作业指导书测试(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OA号【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班组(底座组、平台组、壳体组、自检组、叶轮组、电气组、库房组)请按以上班组名称进行填写【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厂内机动车为外部取证,其有效期为()年?【单选题】(5分)A.2年B.3年C.4年D.6年正确答案: C5、起重机(地面遥控)操作为内部认证,其有效期为()年?【单选题】(5分)A.1年B.2年C.3年D.半年正确答案: A6、总装厂电气实验人员必须持有()证【单选题】(5分)A.高压电工证B.低压电工证C.登高证正确答案: B7、吊装偏航齿圈需使用使用()旋转吊环螺钉、四腿吊带,使用前检查完好性,确认点检是否异常【单选题】(5分)A.M16B.M18C.M20D.M24正确答案: D8、空间狭小处,照明不良处,高处作业及()以上的力矩紧固需安排2人配合作业;【单选题】(5分)A.150NB.200NC.250ND.300N正确答案: B9、叉车叉运台车,每次只允许叉运一个运输台车,运输途径路线,()米范围内不得有人员靠近?【单选题】(5分)A.1.5米B.2米C.2.5米D.5米正确答案: B10、润滑手动调整过程梯台踏步与轴承需保持()厘米的距离防止与触发板剐蹭?【单选题】(5分)A.20B.30C.50D.60正确答案: B11、变桨电机吊运至安装面时,辅助装配人员需站立在被吊物(),禁止在被吊物()调整、穿螺栓;【单选题】(5分)A.A正面、下方B.B正面、侧方C.C侧面、下方D.D侧面、侧方正确答案: C12、准备轮毂运输工装时,操作人员与行车作业人员必须采用()的形式进行安全确认【单选题】(5分)A.手势+指挥B.B手势+口令C.C口令+指挥D.手势+形体正确答案: B13、安装柜间焊合人员禁止左右垂直作业交叉作业,需相互沟通站立在侧面;【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14、机组自检包膜使用美工刀,禁止使用不带刀架的美工刀,美工刀刀刃伸出3厘米即可或使用伸缩式美工刀防止手部划伤【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15、高于基准面2米以上作业必须穿安全衣,安全绳低挂高用。
测试作业指导书第一章:介绍1.1 背景测试是软件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测试,可以保证软件的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1.2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测试人员提供一份详尽的测试指导,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指导书中将包括测试的步骤、工具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测试工作的全面、系统和高效性。
1.3 受众本作业指导书的受众主要为测试人员,包括测试工程师、测试组长以及测试项目负责人。
同时,本指导书也适用于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等相关从业人员。
第二章:测试准备2.1 测试目标在进行测试之前,首先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测试目标可以是发现软件的缺陷、验证软件的功能、评估软件的性能等。
测试范围可以是整个系统、某个模块或者某个功能点。
2.2 测试计划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关键。
测试计划中应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资源需求、测试的时间计划、测试的风险评估等内容。
测试计划需要经过项目经理和测试负责人的审核和审批。
2.3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的建立对测试工作至关重要。
测试环境需要与实际生产环境保持一致,包括硬件配置、操作系统、网络环境等。
在搭建测试环境时,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数据的真实性。
第三章:测试执行3.1 测试用例设计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覆盖软件的所有功能和边界条件,并具备重现缺陷的能力。
测试用例设计可以使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方法。
3.2 测试工具使用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测试工具来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测试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安全测试工具等。
在使用测试工具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
3.3 执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阶段。
在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记录测试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同时,需要保证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和完整性,以确保测试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产品测试作业指导书1. 背景介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测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对产品进行系统性、全面的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旨在为产品测试人员提供指导,确保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测试准备在进行产品测试前,测试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2.1 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规格文档,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要测试的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方面,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2.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资源的分配等。
确保测试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2.3 搭建测试环境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测试需求,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
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的配置和准备。
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范围,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产品的各个功能和场景,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编写易于理解和执行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
3. 测试执行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人员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步骤:3.1 测试环境准备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包括检查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网络的连接和通畅等。
3.2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工作。
测试人员应该准确地按照测试步骤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发现了问题或异常,应该及时记录并向开发人员反馈。
3.3 缺陷管理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产品的缺陷或问题,应该准确地记录并进行缺陷管理。
包括录入缺陷信息、分类和优先级的评定、分配缺陷修复任务等。
4. 测试报告在测试结束后,测试人员需要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测试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4.1 测试概要对测试的范围、目标、过程等进行简要总结。
4.2 测试结果对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通过的用例数、失败的用例数、未执行的用例数等。
测试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测试作业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测试作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测试作业指导书,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完成测试任务。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测试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执行测试任务。
通过本指导书,测试人员将了解到测试的目标、测试环境的准备、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数据的准备、测试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关键步骤,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三、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是否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
2.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3. 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平台、不同浏览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
4. 安全性测试:测试软件的安全性,包括防护措施、漏洞等。
5. 用户体验测试:测试软件的易用性、界面设计等。
四、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环境等。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设备等。
2. 安装和配置测试所需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等。
3. 配置网络环境,确保测试环境能够正常联网。
4. 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数据集等。
五、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基本单位,用于描述测试的输入、操作和预期输出。
编写好的测试用例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执行测试任务。
以下是测试用例编写的步骤:1. 确定测试的功能点和场景。
2. 根据功能点和场景编写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
3. 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覆盖度,覆盖各种可能的情况。
4. 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测试用例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六、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数据是进行测试的基础,准备好合适的测试数据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环境,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指导书
1. 背景介绍,指导书会对软件测试现场测评的背景和意义进行
介绍,以便测试人员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现场测评以及其重要性。
2. 测评准备,指导书会详细介绍测试人员在进行现场测评前需
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测试环境、确定测评范围、制定测评计
划等。
3. 测评流程,指导书会逐步介绍软件测试现场测评的具体流程,包括测试人员如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
果等。
4. 测评工具,指导书会介绍测试人员在现场测评中可能会用到
的各种测试工具,包括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以及如
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5. 结果分析与报告,指导书会指导测试人员如何分析测试结果,并撰写测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测试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改进
建议等。
6. 注意事项,指导书还会列举测试人员在进行现场测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安全注意事项、数据保护注意事项等。
7. 案例分析,为了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现场测评的实际操作,指导书可能会附带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以供参考。
总的来说,软件测试现场测评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测试人员系统地进行现场测评工作,确保测试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通过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提高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拉力试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拉力试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拉力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材料的拉伸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拉力试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拉力试验。
一、试验前准备1.1 确定试验目的:在进行拉力试验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材料的拉伸性能还是进行其他性能测试。
1.2 准备试验材料:根据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试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检查试验设备:在进行拉力试验前,需要检查试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二、试验操作步骤2.1 安装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固定在拉力试验机上,确保样品的位置正确,避免出现偏差。
2.2 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试验要求设置拉力试验机的参数,包括拉力速度、试验温度等。
2.3 开始试验:启动拉力试验机,开始施加拉力,记录拉力和变形数据,直到试验结束。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3.1 处理试验数据: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将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拉力和变形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等指标。
3.2 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材料的拉伸性能,评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3 撰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拉力试验时,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2 保持设备干净:定期清洁试验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3 遵守规定:在进行拉力试验时,要遵守相关的试验标准和规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应用5.1 优化材料设计:通过拉力试验的结果,可以优化材料的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
5.2 质量控制:拉力试验可以用于质量控制,检验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3 研究材料性能:拉力试验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可以为材料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结论:拉力试验作业指导书是进行拉力试验的重要参考资料,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