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6
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摘要: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逐渐凸显。
从当下日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况出发,分析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并寻找提升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关键词:日专生、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提升策略一、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大学的升学率不断提高,与之相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在就业地上,国内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及薪酬不错的大多分布在华南及沿海等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区域优势,机会较多,许多日语专业大学生对到华南及沿海等地区就业意愿较高。
根据调查表明,日语专业毕业生虽有乐观的就业前景,但有一个前提条件:人才的综合素质要高。
企业需要的并不是只有单一语言技能的应聘者,而是需要既会日语、又有一定知识面和技能的、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如今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虽说日专生就业前景乐观,但仍需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二、就业个人影响因素影响日专生就业的个人因素分可以为三个大类:性格、能力和价值取向。
进一步细分为学生个性,个人兴趣,个人信念,个人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以及个人价值取向六个因素。
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所说,兴趣爱好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重要驱动力。
大学生选择了与兴趣爱好相符的职业,其创造力和行动力会大大提高。
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强弱也是学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专业素质强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有足够的自信,足以推动他们主动选择翻译、日语教师等日语相关职业,更好地在岗位上传授日语知识和运用日语礼仪。
同时,口语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是各企业希望学生在就业前就具备的能力。
企业最关注的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分别是沟通能力(15.98%)、工作态度(14.18%)、口语能力(14.18%),而学生所重视的学习成绩只占了 1.27%,排在第十位。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2日本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郑 倩 周 丽 邓思静【摘 要】日本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早,现已形成立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其就业指导体现出专业化、信息化、全面化等特点,这大大提高了日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日本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一、设有独立的就职部日本的大学普遍重视大学就业部门的设立,绝大多数大学内部都设有直接负责、管理大学生就业、择业相关工作的部门。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日本国内90%以上的大学已经开设校级大学生职业指导机构,40%以上大学设有院(系)级别的就业指导机构。
日本高校的就职部收藏有以往毕业生的就职活动报告、就职单位名册、招聘表和公司报告等资料,此外还举办就职说明会。
日本大学内部设置的就业择业指导机构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起就通过开设“现代企业论”等职业相关综合课程为他们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对就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第二学年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相关调查,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方向性的联系相关就业体验企业使学生在实际体会中更深一步了解未来从事的工作。
总而言之,在日本,就业指导是大学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个持续性过程。
二、聘请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日本高校一般设有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而日本对指导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也较高,一般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咨询学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通过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来推动大学就业相关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
就业指导人员对不同专业大学生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择业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单独或集体的形式与校内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关于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专业的咨询。
也可以就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就业工作流程、掌握的企业信息等方面向专业的指导人员进行交谈。
三、注重职业能力教育日本高校强调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外,也注重学生在职业观与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教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高校一贯强调“教育必须陶冶人格为目标”,这对于培养大学的健全人格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留学完没找到工作怎么办?现如今国内外就业形势都不太好,日本就业情况更不容乐观。
那如果去日本留学毕业以后没有找到工作怎么办?总不至于灰溜溜地回来吧。
那小编就来教教大家怎么做去应对这些就业危机。
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可以这样做:1.申请留在日本找工作为目的的“特定活动”签证大学或者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找到工作,可以申请这个签证。
“特定活动”签证的有效期是半年,最多可以更新1次。
这个签证要点有三个:①毕业学校开的推荐书② 证明自己在做就职活动③ 在就职活动期间的生计问题持有这个签证也可以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打工(每周28小时以内)。
2.结婚,申请日配、永配、、定住者和家族滞在签证和日本人结婚,申请「日本人配偶」签证。
和永住者结婚,申请「永住者配偶」签证。
和定住者结婚,申请「定住者」签证。
和留学生,就劳签证者结婚,申请「家族滞在」签证。
3.自己创业开公司,申请「经营?管理」(旧「投资?经营」)签证4.继续上学,保持「留学」签证:但是不能继续上语言学校。
可以继续上专门学校,大学,大学院。
很多人认为大学毕业之后,不能去专门学校来继续「留学」签证。
其实没有这样的规定,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大学毕业之后继续读专门学校也是可以拿「留学」签证的。
需要专门学校以上的学历。
如果没有学历,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
工作内容是翻译,海外业务等用语言能力的工作,需要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其他工作都需要10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从事IT工作,即使没有学历,工作经验,如果有入管局任何的相关IT资格,也可以申请就劳签证。
其实日本就业现状跟中国形势差不多,许多大学生为了提早适应职场生活早早地开始兼职。
因此,即使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工作也不要紧,至少拥有赚钱的能力,就可以在任意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发展下去。
天道六步曲服务体系由六大步骤和36项子模块组成,核心内容包括留学理性规划和背景提升、考试个性化辅导、文书创作和学校申请、套磁和面试、签证辅导及后期服务、海内外求职。
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将对中日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就业挑战和创业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两国就业创业政策的实施情况。
在将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并提出启示和建议,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中日两国的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中日毕业生、就业政策、创业政策、比较研究、挑战、创业环境、政策实施、优劣势比较、启示、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加,中日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愈发凸显。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就业创业政策的差异性备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
中日毕业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他们面临的就业挑战和创业环境也存在着差异。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日毕业生也面临着更具竞争力的就业环境。
研究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可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跨国人才的流动和合作。
通过深入比较中日两国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可以为中日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两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分析两国政策的异同之处,深入探讨其优劣势和效果。
通过对中日两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也可以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指导,促进中日两国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日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日本企业在全球的拓展,以及国家战略的发展,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那么,日本大学毕业生最喜欢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又该如何去选择呢?一、就业状况分析日本大学的教育制度是以“博学、广识、实用”为宗旨。
在此基础上,日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留学的目的地。
比如日本高校的专业设置里就会有“学术研究”、“文教研究”等选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教育”。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学习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能直接进入职场的又有多少呢?日本国立人才市场曾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过调查,发现43%的本科生选择去金融行业就业;14%的本科生选择在商业等领域工作;6%的本科生选择进入 IT行业;2%的毕业生认为去了科研机构等单位会有较好的发展机会;而在其他职业方面并没有什么显著优势。
二、求职技巧在申请大学毕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求职。
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求职活动,并都会有自己的面试机会。
所以,在这一阶段,大家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机会。
三、日本就业政策日本经济不景气,加上日元贬值,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日本劳动力成本也随之上升。
政府通过推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等方式来缓解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业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并不适合当下劳动力成本过高的现状。
因此政府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
以企业为中心、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以增加日本劳动力就业机会为目标、鼓励企业提高员工技能和技术革新,对日本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四、建议日本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主要是为了就业所需。
因此,对于在日留学生和在日工作人士来说,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学生心理和实际的规划,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措施,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未来大学毕业后也能获得不错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要做好毕业后回国和留日工作打算规划。
各国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深度关注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经济不景气,工作机会锐减,欧美各国失业率飙升。
裁员潮的涌现令大量本来有工可做的雇员失去饭碗,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更备受考验。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尤为如此。
新年伊始,国务院便出台七大措施扶助大学生就业。
本期深度关注我们把视线转向国外,看看世界各国政府、高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如何多管齐下,共同为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国外大学生就业心态法国:兴趣先行大学毕业生找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视的是什么?在法国大学生们的答案中,“工资收入”这一因素的排名相对靠后,不过,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法国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按照重视程度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工作令自己感兴趣、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在公司发展的前景、工作中有自主权、个人生活与工作达到平衡。
工资收入在大学生们考虑就业时排名第六位。
俄国:不介意改行俄罗斯是一个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极高的国家,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很高,跨入大学校门只是被看作成年生活的起步。
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
他们往往在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再进行相关专业的再学习和再培训。
瑞典:不求高薪面对劳动力“买方市场”,瑞典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找工作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过去,一些著名企业上门求才,大学毕业生则待价而沽。
现在形势变了,一个招聘岗位往往引起二三百人前来应聘,竞争异常激烈。
瑞典大学毕业生也不再对薪水提出过高要求。
印度:甘心低就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其余除了部分人决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
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货员、大学生司机。
巴西:先就业后择业巴西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迅猛,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2023年日语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日语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1一、日企数量大幅攀升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在沪的日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
据的《上海日资企业要览》记载,日本企事业单位常驻上海的代表机构为617家,日资企业为2967家;而该刊记载的代表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083家,日资企业数量为3234家。
两项相加,截至底,上海的日本公司和代表处达到了4300多家。
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共有日资企业7000多家。
日企增多了,吸纳劳动力数量自然也增多。
据测算,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
二、日企人才需求旺盛从专业的日语人才服务机构上海创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日资企业招聘需求旺盛,每个月都有400多项岗位需求委托。
和去年同期相比,日资委托猎头招聘的比例增加了,这表明一些高端职位正在向本地人才招手。
根据上海创价交流部长郑军分析,日企在快速消费品、制造业、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一些金融方面的岗位需求量也有增加,原因是部分日本金融和保险公司进入了上海。
另外,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
三、日语是入职门槛李小姐曾经是一位护士。
两年前,她计划转行到日资企业做文秘,但日语是最大的门槛。
如今,经过两年培训,通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的李小姐已经到一家日资企业上班。
日语是进入日企的一大优势,日语专业人才求职相对容易,一般能得到人才机构至少三次推荐。
目前,上海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只有十几所,培养的总人数不过几百人,难以满足日资企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量。
当然,仅仅会日语是不够的,如果应聘高级岗位,还需具备多方面素质。
人们普遍认为,日资企业的工资要低于欧美企业,事实并非如此。
创价曾对日资企业薪酬进行过不完全调查,发现日语专业的学生起薪一般为3000元左右,高于其它语种的学生。
[摘要]为明确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首先对国内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日语专业建设提出见解。
研究发现,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涉及多个行业,企业更希望招聘复合型日语人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业务能力有所欠缺。
因此,日语专业建设需要丰富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
[关键词]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9-0186-02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我国双边、多边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完备、创新能力卓越、国际视野开阔、跨文化沟通能力出众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类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日语教育者也应该审时度势,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号召,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我们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
在此背景下,除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外,高校的学科专业应遵循服务需求导向与社会需求逻辑(李立国,2017)。
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高等教育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检验标准,以学生评价为优先(钟美荪、孙有中,2014)。
因此,日语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只有从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了解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个人的求职需求,才能更好地建设日语一流专业。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教学反馈、企业招聘标准三个方面总结了日语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就业去向王延红等(2019)对于广东省韶关学院的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0%的毕业生在日企就业,67.2%就职于非日资企业。
一、日本就业现状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国家。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遇到了就业问题的困扰,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
从1998年开始,日本就进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冰河时代”,并逐渐形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21世纪初日本出现泡沫经济之后,青年就业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一)、失业率持续上升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许多日本出口商选择削减员工和缩减生产规模,以应对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成品需求量的降低,导致日本失业率持续上升。
2009 年 6 月,日本的失业人数达到348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 万人。
据日本劳工部门统计,2008 年10 月-2009 年 1 月,约13.1万人被解雇,只有0.6 万人来自占日本工人多数的传统全职岗位(一般是终生雇用)。
剩下的12.5 万人是非正式工,他们属于劳动服务公司,或者只签了短期合同,工资低、福利少,缺少失业保障。
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2009 年7 月失业率直升至5.7%,连续 6 个月攀升,创下历史新高。
与日本失业率上升相伴而来的是求职者的寒冬。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从2009 年6 月份的情况来看,每100 位求职者仅有43 份工作供应,而5 月份每100 位求职者还有44 份工作供应。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容乐观1.毕业生就业内定率呈下滑趋势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至2009 年2 月 1 日止,春季毕业的大学生就职内定率为86.3%,比2008 年同期下降了2.4 个百分点。
这是近5 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
所谓内定,通俗地讲就是用人单位在学生毕业前便对其承诺“毕业后接收你来这里工作”。
但是由于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从2008 年秋季*本文为辽宁省科技厅项目(2009401025)和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BRK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外大学生兼职现状与特点调查报告1.美国大学生的兼职生活美国大学学费之昂贵是众所周知的,私立大学每年学费与食宿加起来差不多要三四万美元。
但美国的大学生并不会以学费的高低为由选择是否应该做兼职,实际上。
他们对于工作和学习的界限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显。
在校园内外做兼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挣钱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极度崇尚金钱和独立的国家。
但除此之外,由于美国的用人单位一般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很多学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毕业后找工作最大的障碍;如果能及早准备,有意识地利用假期到一些公司实习,从中积累经验,那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就有更大的胜算。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之——哈佛大学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兼职机会。
如哈佛的学生就业办公室(seo)建立了—个全校性的数据库,校方或非校方的雇主都可以在此公布其针对哈佛学生的招聘广告。
学生既可以去seo办公室,也可以登录seo网站查询招聘信息。
另外,学生也可以注册seo的免费电子邮箱服务,这样每天就能收到关于薪的招聘信息的电子邮件;同时,学生也可将其自身条件和感兴趣的工作等资料输入数据库,以便于雇主和他们直接联系。
美国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1600万本科生中有78%的学生在打工,他们平均每星期工作30小时。
统计数字还显示。
23%的全职学生、53%的兼职学生每周工作35小时以上,但学生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对学生而言,学习期间的实践活动不但带来了经济利益,更是对专业学习的补充和检验,也是一种职业训练,让他们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对于职业的需求,为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确定了方向。
2.法国大学生的兼职生活在法国,大学生边读书边打工的情况很普遍,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学生们都会选择在校内外打工。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同国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采取了各种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进行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一、背景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大学生发现他们在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不仅对个人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困扰,而且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
二、中国的情况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大学生人口的国家,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在各个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职业规划和求职指导服务。
其次,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在科技和互联网行业。
此外,政府还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美国的情况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首先,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在实习和项目中的实际操作。
此外,美国政府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另外,美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也非常成功,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四、日本的情况日本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就业市场,在大学生求职方面也有一套独特的系统。
首先,日本政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实训和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日本的企业文化非常注重长期稳定的就业关系,许多日本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会进行实习和招聘活动,这有助于他们更早地融入职场。
五、国际经验和启示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实习。
其次,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联动,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最后,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陈瑞武曲铁华摘要:从宏观上全面介绍了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微观上详细介绍了日本高等学校中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程序、内容;提出在重新认识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活动性质基础上,重新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支援和服务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一、日本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职业指导模式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其经济发达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才作用的发挥。
日本自然资源非常缺乏,人才资源几乎是唯一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培养人才、珍惜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是日本全社会的共识。
因此,不管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
高校也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予以高度重视;政府则将其当成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福祉与保障事业来看待,提供全方位的无偿服务;社会则将毕业生看成是需要帮助的群体,为其顺利就业进行专业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看成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应届毕业生。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日本采取的是全国统一步骤,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一括采用制度”,即我们说的统一就业制度。
与美、加等西方国家以咨询为中心的就业指导模式相比,日本的就业指导是一种以就业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提供用人信息,着眼点是直接帮助学生找到一个用人单位,其效果主要通过就业率来衡量。
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在对待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形成合力,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政府、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分别从不同侧面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形成了立体的指导、援助和服务体系。
二、形成影响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的社会背景1.经济高度发展,劳动力需求旺盛。
日本大学生の就職現況Apr 27th 2010 21:351998年から、日本は就職氷河期に入った。
この春に卒業予定の高校生、大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は、厚労省と文部科学省の調査では昨年12月1日時点で73・1%。
前年同期を7・4ポント下回り、調査を始めた1996年以降で最低。
換言すれば、日本大学卒業生は毎年クォーターが職を捜すことができない。
たとえ苦労して各種の試験を通じて仕事を探し当てても、感じが理想的ではないので働いて3年内の辞職者が30%に達った。
どうしてこのような現況が現れた?この現況に対してどんな措置を取る?これから、私はこの2つの問題に対して簡単に説明をする。
まず、この現況が現れた原因。
1、企業の資金は国外に流れた。
現今のグローバル経済下で企業は大量の資金を海外に投げた。
当地で工場を創立したので、自国の労働力の雇うことを減らした。
これは一つの重要な原因である。
2、国内企業はコストを下げるためにもう新しい従業員を雇用しない。
世界範囲での競争の中に勝つように、かならず生産コストを下げ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コストを下げる主要な方法は減俸したり、労働報酬を減らしたりする。
従って、人員を削減したことを始めて、同時にもう新しい卒業の大学生をも雇わなかった。
これも一つの原因である。
もちろん、このような状況の出現はたくさんの他の原因がある、ここにいちいち列挙してあげない。
次に、日本の大学生就職状況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政策について説明する。
1、政府の政策。
就職の問題は日本で厚生労動省が責任を負ったのだ。
この省は全国の主要な都市で「学生職業センター」を設置した。
学生が卒業した後、もし一定の時間でまだ適当な仕事を探し当てなければ、中心に組織されて研修を行ったり、各種の実習活動を参加したりする。
これらを通じて、彼らの実践能力を高めて、就職する自信を強めてきた。
2、働く決まりについての政策。
企業は労働保障法を厳格に守った。
各地の労働局は雇用機会均等に対して、法規に違反することに対して監督と指導を行った。
3、学校の政策。
学校は就職についての資料室を設置した。
就職についての情報を提供した。
就職指導授業を設置したり、時々就職についての講座を行ったりした。
求人企業の要求によって大学生に対して指導、検査、模擬試験を行った。
学生を組織して採用側の職場に行って実習した。
4、大学生自身。
この数年来、大企業に夢中になる大学生はだんだん減ってきた。
これは彼らにある程度にいくつかの就職機会を増加した。
中小企業もいいよと言った卒業生はますます多くなってきた。
以上の叙述を通して、みんながすでに日本の就職現状に対して大体了解したと信じている。
それでは、日本の就職現状と対策は我が国に何かヒントを与える?まず、大学生の就職問題を解決するために、社会と政府一緒に努力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学校は卒業生の就職指導についての管理活動を完全にするべきで、できるだけ早めに大学生の就職指導体系を作り上げるべきだ。
卒業生は要して正しく自己を知って、顔を下に置いて、低い姿で社会に入るべきだ。
お粗末な金融財政政策が惹起する深刻な学生の就職難(就職内定率とンフレ・デフレの関係)<<作成日時:2011/01/09 23:10 >>ブログ気持玉0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 コメント0~Japanization: austerity measures by the government,BOJ's deflation target caused the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job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Japan ~2011年が明けましたが、新年早々就職活動に励む学生の姿が報道されるなど昨今の学生の就職難の状況は、昭和恐慌時の就職難よりも過酷な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ほど異常な事態となっています。
一部の経済評論家は、この悲惨な学生の就職難を評して、学生の能力の問題や労働慣行の問題にすり替えたお粗末な議論を展開していますが、実に無責任極まりない態度であると言わざるを得ません。
というのも、新卒大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は、日本のマクロ経済指数(消費者物価指数)と密接に連動しているからです。
就職内定率(大学生)のデータは厚生労働省・文部科学省「大学卒業予定者の就職内定状況調査(10月1日)」(1995年以降)、ンフレ率のデータは総務省統計局の消費者物価指数(コゕコゕCPI)の時系列データを用いると以下のようなグラフが得られます。
このグラフを見ると消費者物価指数(コゕコゕCPI)と、新卒大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は連動していることがわかります。
また、同様に消費者物価指数(コゕコゕCPI)と大学卒業予定者の就職内定率(10月1日)のデータを用いて散布図を描くと以下の図が得られます。
横軸は「ンフレ率(コゕコゕCPI):食料(酒類を除く)及びエネルギーを除く総合」、縦軸は「大学卒業予定者の就職内定率(10月1日)」です。
相関係数を計算したところ、0.764607となり、消費者物価指数(コゕコゕCPI)と新卒大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には強い正の相関関係にあることが分かります。
ンフレ率(物価上昇率)が上昇すれば、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は改善されますが、ンフレ率(物価上昇率)が下落すれば=デフレ率(物価下落率)が上昇すれば、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は悪化するのです。
読者の方の中には、消費者物価指数と学生の就職内定率の関係について承諾しかねる方もい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が、一般物価の中には人件費が含まれているという重要な事実を忘れてはなりません。
一般物価が継続的に下落するデフレーションになると、企業の収益が圧迫されるため、企業はコスト削減や投資を控えて利益を捻出するようになります。
企業にとってみれば、新卒大学生を採用するということは将来に向けての投資そのものですから、一般物価が継続的に下落する経済状況下では新卒学生の採用を絞り込まざるを得なくなってしまうのです。
企業の経営資源は(人、モノ、金、情報)と言われます。
貨幣以外のあらゆる資源の価格が下落する異常なデフレ経済下で新卒大学生の就職難が発生するのは、ある意味当然の帰結です。
学生の就職難を解決するために”貨幣”以外の要因である企業経営者、学生、既存社員等を責めても問題は解決しません。
学生就職難という問題の本質ではないからです。
では、この深刻な学生就職難という問題をどうすれば解決できるのでしょうか?学生就職難という問題の本質は、経営資源(人、モノ、金、情報)における金(カネ)の相対的価値が高くなりすぎているデフレーションというマクロ経済要因を是正するしかありません。
日本国内で貨幣の価値を操作できるのは「日本銀行」と「政府(財務省)」だけです。
特に中央銀行である日本銀行は金融政策を通じて「一般物価の安定」に責任を持つ組織です。
しかし、日本銀行、および政府は物価の継続的な下落であるデフレーションを放置し続けてきました。
日本銀行の白川総裁は2010年10月にようやく重い腰を上げて包括的金融緩和を実施しましたが、その規模は非常に小さなものに留まっており、デフレ脱却は2012年以降と予想されています。
デフレが続く限り、学生の就職難が終わることはないでしょう。
また、一方の政府(財務省)も愚かな菅政権の下、97年の橋本政権で立証されたにも関わらず、内需を激減させる消費税の増税等を主張しており、到底まともな経済対策を望むべくもありません。
「日本銀行」と「政府(財務省)」による金融財政政策と人々の生活は密接に関連しています。
以下の記事は、就職活動中の学生さんをお持ちの親御さんにも是非理解していただきたい内容ですブランド=铭柄/品牌,名牌世界ブランド=世界铭柄/ 世界名牌カルテゖエ/(Cartier)/卡地亚カシオ/卡西欧、タグホヤー(TAG Heuer)/豪雅エルメス(Hermes )爱马仕セコー/精工、シチズン/西铁成、オメガ/(OMEGA)欧米茄ブルガリ(BVLGARI)宝加利****************コカコーラ/可口可乐ぺプシー/百事ケンタッキー/肯德基マクドナルド/麦当劳*********************●奔驰/ベンツ(Benz )★梅赛德斯-奔驰/メルセデス?ベンツ(Mercedes-Benz )●保时捷/ポルシェ(Porsche)●宝马/ベーエムヴェー(BMW)●奥迪/ゕウデゖ(Audi)●大众/フォルクスワーゲン(V olkswagen)●丰田/豊田(Toyota)●马自达/マツダ(Mazda)●欧宝/オペル(Opel)●雪铁龙/シトロエン(Citroen)●斯柯达/シュコーダ(Skoda)●本田/ホンダ(Honda)●福特/フォード(Ford)●沃尔沃/ボルボ(V olvo)●雷诺/ルノー(Renault)●标致/プジョー(Peugeot)●斯巴鲁/スバル(Subaru)●精灵/スマート(Smart)●日产/ニッサン(Nissan)●绅宝/サーブ(Saab)●路虎/ランドローバー(Land Rover)●克莱斯勒/クラスラー(Chrysler)●罗孚/ローバー(Rover)********************名表:ロレックス/劳力士、●西亚特/セゕト(Seat)●大发/ダハツ(Daihatsu)●三菱/ミツビシ(Mitsubishi)●铃木/スズキ(Suzuki)●捷豹/ジャガー(Jaguar)●现代/ヒュンダ(Hyundai)●起亚/キゕ(KIA)●菲亚特/フゖゕット(FIAT)★阿尔法罗米欧/ゕルフゔロメオ(Alfa Romeo)●雪佛兰/シボレー(Chevrolet)●蓝旗亚/ランチゕ(Lan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