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思想内涵;(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2. 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2. 文中某些词语的解释和翻译;3. 对课文深层次思想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2. 参考资料:关于《岳阳楼记》的背景资料、相关评论和分析文章;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亮点和难点;(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深入解读《岳阳楼记》;(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1)请学生背诵《岳阳楼记》;(2)结合课文,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短文,介绍作者、背景、文学价值以及自己的学习感悟。
岳阳楼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熟练地疏通课文。
3、查阅资料,了解范仲淹的生平、思想,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三、教学准备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27.岳陽樓記范仲淹課型:教讀課執教人:苟小琳教學目標:二、教學重點: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彙。
三、教學難點: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四、媒體選擇與組合五、教學過程:(一)名樓導入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
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岳陽樓記》成為寫景狀物抒發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們就來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二)多媒體示圖解題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台。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台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
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
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寫記,並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
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三)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四)研習新課。
(五)分析文章最後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七、課堂小結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
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後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分析《岳阳楼记》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分析《岳阳楼记》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对《岳阳楼记》的深层次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理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阳楼记》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岳阳楼记》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深入学习《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理解其内涵。
(2)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岳阳楼记》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影响。
2. 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了解岳阳楼的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写作特色,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岳阳楼记》的写作特色。
2. 领会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3.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背景、重点字词及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4.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课文背景、重点字词及写作特色。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精神品质,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重点字词的背诵情况。
关注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区或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作业布置:1. 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 熟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九、课堂评价:1. 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为《岳阳楼记》的第一课时,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
教案: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及文章主旨。
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
熟练背诵课文,并能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翻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
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文章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背景。
介绍作者范仲淹及其创作《岳阳楼记》的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理解文章主旨。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探讨文章的魅力。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分析文章的结构、情感、哲理等方面。
5.背诵课文学生集体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6.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背诵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3.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3.教学改进: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昔者庐江县有隐士,姓范名仲淹,字希文。
景佑中,为庆历四年,春,二月,丁丑,范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名士范仲淹的背景及成就。
2.通过阅读《岳阳楼记》了解古代江南水乡的风景和历史文化。
3.学习毛泽东诗词《才鹤鸣》中对范仲淹的评价。
4.通过本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古文《岳阳楼记》的内容。
2.学习掌握一些古词句的含义。
3.了解范仲淹的人物形象及诗词文章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Step1导入1.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为后续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播放范仲淹的简介视频,让学生对范仲淹的背景及成就有大致了解。
Step2阅读与理解1.全班朗读课文,了解全文结构。
2.分段阅读,学习掌握一些古词句的含义。
3.带领全班分析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
Step3诗词欣赏1.播放毛泽东诗词《才鹤鸣》,听完后谈论毛泽东的评价为何如此高,让学生思考诗词与文章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首诗歌赞美范仲淹,体现出范仲淹对唐代文化的重要贡献。
Step4拓展学习1.在课下为学生准备一些唐代诗歌和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2.推荐学生去探访岳阳楼,了解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5课堂总结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2.总结范仲淹的人物形象及他的诗词文章特点,让学生理解范仲淹对古代文化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古文《岳阳楼记》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的经历和成就。
2.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思考和思维。
3.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采用诗歌、歌曲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下作业,全面了解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通过调查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次学习的认识和体验。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能够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思想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背景,即岳阳楼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岳阳楼的现状。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岳阳楼为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岳阳楼记》与其他文章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岳阳楼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岳阳楼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岳阳楼记》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岳阳楼记》中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对《岳阳楼记》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态度。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掌握《岳阳楼记》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岳阳楼记》中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2. 提高对《岳阳楼记》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让学生自主翻译《岳阳楼记》,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探讨《岳阳楼记》中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2)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岳阳楼记》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阳楼记》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和主旨思想。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3. 进行《岳阳楼记》的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岳阳楼记》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
3. 运用对比分析法,将《岳阳楼记》与其他文章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反馈,针对性地讲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岳阳楼记》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学习文章融情于景、类比、对比等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岳阳楼、洞庭湖景色的图片或实景资料。
2.学生准备工具书和纸质笔记本,整理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洞庭湖的图片资料或实景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结合自己事先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岳阳楼”或“洞庭湖”。
3.简介作者及文体特点。
4.展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正音正字。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有疑难之处作记号,然后交流讨论。
3.小组内互相翻译并纠正错误之处。
4.全班交流,教师予以点拨。
5.学生齐读课文。
6.教师小结。
三、品析美文,探究主旨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写了哪些景色?按什么顺序写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何作用?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2.学生齐读课文。
注意体会感情,欣赏语言美、意境美。
3.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表现在哪些语句上?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予以点拨、补充和完善。
4.教师小结。
5.学生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6.布置作业:整理文言词汇,归纳主旨。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一」钱梦龙教学目的:一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百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吾谁与归?”(变序句)“则有者矣。
”(长定语句)“其必曰乎。
”(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设想:一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指导自读)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岳阳楼记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岳阳楼记》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屈原的生平和他对岳阳楼的赞美。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岳阳楼记》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岳阳楼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岳阳楼的外观和历史地位,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30分钟)
分段阅读《岳阳楼记》,在每一段结束后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讲解文化背景(15分钟)
4.讨论主题和观点(20分钟)
5.写作训练(25分钟)
要求学生选取一处景点,用屈原的赞美之词写一篇游记。
鼓励学生运
用屈原在《岳阳楼记》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和
表现力。
6.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岳阳楼记》和相关资料,并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文章主题和观点的理解,并谈谈自己对屈原的赞美之词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1岳阳楼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标,它是湖南岳阳市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地点。
自唐代杜甫诗《登高》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以来,岳阳楼便被历代文人墨客所传颂,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明代张家界的辛弃疾更是在其所著《岳阳楼记》中,赞叹这座建筑的卓越之美。
本篇教案教学设计将详细讲解如何利用《岳阳楼记》来进行语文教育教学。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辛弃疾的《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技巧,同时了解岳阳楼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学生将能够在阅读此文的同时,发现作家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及构思,还能够明白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对历史的涵义。
二、教学方式及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主题式探究的教学方式,以阅读与理解为核心,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积极探究。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教师导读与学生阅读在进行本篇文献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此文。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全文,并解释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式,通过了解句子结构、词汇用法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文本分析在学生阅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辛弃疾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语言技巧,如对比、借代、比喻、排比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由学生主导讨论。
例如,通过分析辛弃疾在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何会用某些词语或过渡语句。
3.历史知识介绍《岳阳楼记》中,辛弃疾提到了岳阳楼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桓公坐于春台之上,发于华胥之情。
这些名字和句子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教师来介绍这些历史知识。
这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4.小组讨论在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和历史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和同学交换彼此理解和感受,一起探讨文章背后的涵义和文化内涵。
岳阳楼记八年级语文教案岳阳楼记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岳阳楼记八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岳阳楼记八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二、教法分析1、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
这篇文章较浅易。
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2、语文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最优化。
多媒体VCD在教学中的运用,无疑给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使教学内容更鲜活,教学更富生机,教学过程将创生更多火花。
它还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
它对阅读教学有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职责是激活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使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3、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情况和本文的特点,本设计拟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博大胸怀,并从中发展自己的朗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阶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正确的朗读课文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3、理解文中“心忧天下”的思想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正确的朗读课文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心忧天下”的思想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导入师:当我们读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时,我们为张养浩关心民间疾苦之心所感动,这似乎代表的是所有读书人的心声。
所以当我们再次诵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让我们共同走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2、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世称“范文正公”。
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3、朗读训练自由朗读--------听范读-----------齐读。
提示:注意语言的停顿、字音的正确、情感的变化。
4、文意疏通师:同学们以小组讨论课文前两段的大意。
(小组讨论,请同学说大意。
)明确:谪、作(写)、政通人和、具、属、浩浩汤汤、大观、然则、迁客、骚人。
这些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应特别注意。
(具体可参照课下注释)小结:修建岳阳楼的背景、滕子京的政绩: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写作此文的原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总领第二段的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从空间表现盛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表现盛景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课后训练反复朗读此文,感受文章的情感。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2、理解文中“心忧天下”的思想二、教学重点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心忧天下”的思想五、教学过程1、文意疏通师:让我们齐读第3、4自然段,领略一下岳阳楼的风光。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
(3)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豪情壮志。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岳阳楼记》全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岳阳楼记》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
3. 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岳阳楼记》中一些特殊文言文词汇的理解。
2. 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岳阳楼记》的译文和注释,以便学生参考。
2. 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制作课件,展示《岳阳楼记》的图片和相关内容。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岳阳楼记》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目聆听《岳阳楼记》的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阳楼记》的文化价值。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岳阳楼记》。
(2)学生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心得体会的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中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体会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