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肤溃疡(最新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84.07 KB
- 文档页数:53
溃疡名词解释病理学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疾病,其病变特征是在组织或黏膜表层出现出血、坏死和溃烂。
它通常会在皮肤、消化道、生殖道等部位出现。
溃疡的形成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例如感染、创伤、化学物质等。
此外,还有许多疾病的发展也会伴随着溃疡的出现。
溃疡的形成是病理学的一种复杂过程。
其基本路径为炎症、坏死、溃烂等过程,其中炎症是导致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身体受到伤害或感染时,炎症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在此期间,白细胞、血管、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会呈现一系列的反应,导致组织局部的水肿、充血、疼痛、发热等症状。
随着炎症的发展,溃疡的形成过程也开始启动。
坏死是溃疡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伤害或炎症时,坏死是常见的细胞死亡方式。
坏死细胞会释放细胞内存储的物质,并吸引更多的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当这些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聚集在一起时,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和其他活性物质,从而引发组织的溃烂和溃疡的形成。
感染是溃疡形成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当感染发生时,免疫细胞会通过吞噬和毁灭入侵细菌的方式进入炎症部位。
然而,感染可能会导致炎症过度反应,从而造成组织坏死和溃疡的形成。
溃疡的症状各异,视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其中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瘙痒、发红、水肿、流脓、发热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溃疡,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外用药物(如氧化锌、双氧水等)以及手术切除等都是治疗溃疡的主要方法。
在预防溃疡方面,以下措施可能有所帮助:1.避免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烟熏食品等。
2.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3.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黏膜受伤。
4.注意生殖器卫生,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疾病,其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遭受伤害或感染时,我们应该注意护理炎症部位并积极进行治疗。
此外,保持身体健康以及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有助于避免溃疡的发生。
压疮科普宣教小知识导言:压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在长期卧床患者中尤为常见。
了解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压疮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定义压疮,又称床疮或褥疮,是因长期持续压迫导致的皮肤及组织损伤的慢性伤口。
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瘫痪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中。
二、分类根据压疮的损伤程度,压疮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1. 一期压疮:皮肤出现红斑,不会消退,但无破损或溃疡。
2. 二期压疮:皮肤表面已有溃疡,表现为浅表溃疡或水泡,通常周围有红暗色皮疹。
3. 三期压疮:此时溃疡深层损伤到皮下组织,可以看到肌肉和其他深层结构,但不包括骨骼。
4. 四期压疮:严重的压疮损伤,损及骨骼和骨髓。
此阶段压疮呈现黏膜表面。
三、发生原因压疮的发生原因非常多样化,但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 长时间继续坐卧不动,造成持续压迫某一部位,减少血液循环并使得皮肤缺氧。
2. 摩擦和剪切力:当身体滑动时,皮肤表面与床单或其他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和剪切力,使皮肤更容易受损。
3. 湿度:患者出汗或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皮肤的水分会被吸收,造成皮肤脆弱,容易损伤。
4.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的弹性和抵抗力都会下降,容易形成压疮。
四、预防措施预防是压疮管理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1. 移位:在卧床患者中,每隔2个小时左右进行一次体位转换,减少同一部位受力时间。
2.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经常更换床单和衣物,并确保皮肤处于干燥状态,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 营养补充: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平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提高皮肤的弹性和抵抗力。
4. 使用特殊床垫:使用适合病患的床垫,如空气垫或减压床垫,以减少局部压力。
五、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压疮,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
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1. 清创和清洁:拭洗患处,去除污垢和坏死组织,保持创面的清洁。
慢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法来源:创新医学网作者:李宇轩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四川成都6 1 0 0 7 2 )【摘要】慢性皮肤溃疡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身心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中医药外治法因其易于操作、疗效良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因此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较大意义。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 / 2012-01,检索词为“慢性,溃疡,皮肤,治疗”,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
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有关慢性皮肤溃疡及慢性皮肤创面治疗的临床实验性研究。
排除标准:1. 重复研究,2. 个例报道。
结论通过引用近年文献12 篇,以药物剂型为基础进行综述,可知以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皮肤溃疡,中药外治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 skin ulcer, CSU)又称难治性溃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因复杂、迁延难愈、愈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它包括血管性溃疡、压迫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及感染性溃疡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类创面尽管不能迅速致人死亡,但是由于它发生在体表,在肉体和精神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慢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目前无特效药物及疗法。
西医治疗多常用的清创术、皮肤移植、抗感染或给予维生素类和锌治疗等方面基本停留在等待伤口自愈阶段,这些方法对病程短的早期溃疡效果较好,但对年龄大、病程久的慢性溃疡疗效则较差。
因此,对慢性皮肤溃疡的处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药以生肌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正如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所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本病的中医治疗,应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
”中医药外治疗法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尤其对创口晦暗、肉芽组织不鲜者,疗效更佳。
目前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外用药内容丰富,现以常用外用药的剂型为基础,将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综述如下:1 中药剂型1.1 油膏邹连琦等[1] 自拟活血生新膏,将120 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按顺序均衡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0 例,使用活血生新膏),对照组(60 例,使用生肌玉红膏)。
下肢慢性溃疡 (臁疮 )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下肢慢性溃疡属于中医“臁疮”的范畴,又名“裙边疮”、“裤口疮”、“老烂脚”,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外侧的部位,本病初起之时,在皮肤表面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或结节,后迅速发展为豌豆大小的水疱、脓疱,随着病情发展向皮肤深处形成溃疡,患者先痒后痛,继发破溃,形成溃疡后久治不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对于臁疮这种疾病的认识始于宋元时期,中医药治疗臁疮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低复发等优点,本文从中医角度对臁疮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中药配方处分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臁疮的病因病机臁疮多因久站、负重远行等原因导致人体的气血耗伤,致使中气下陷,引发下肢经络不畅、局部出现气血瘀滞,下肢肌肤失养,患者本身又存在正气不足而湿热邪盛的情况,当下肢皮肤因蚊虫叮咬、意外伤害以及湿疹等多种原因导致破损时,易诱发臁疮,在《华佗神医密传》中曾写道:“臁疮有内外之异,因脏腑有湿毒,乃外发为疮、亦因打扑抓磕或遇毒虫恶犬咬破损伤而形成疮者”。
导致臁疮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为“邪实”及“正虚”,风、湿、热、毒、瘀诸邪相搏使然,以“虚”为本,“虚”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因虚致瘀、因瘀致腐、因腐至虚,气血亏虚、血瘀阻络或湿热下注积聚,进而血败肉腐形成了溃疡。
二、臁疮的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配方处分中医根据臁疮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两个症型:湿热下注型,气血亏虚型。
2、1湿热下注型多见于臁疮初发的患者,湿热蕴结患者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导致出现湿热症状,患者的疮面色暗或疮面上附有脓苔(坏死组织),疮面久溃不愈、脓水浸淫并秽臭难闻,患处及周围有肿胀和灼热感,痒痛兼具,患者舌苔黄腻、脉细数,严重时会有发热的全身症状。
方选三妙丸或萆薢胜湿汤随证加减。
此型当分湿重、热重或湿热并重,湿重者用四妙散,加重薏苡仁用量,热重者酌加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忍冬藤、连翘、蒲公英等。
湿热并重加土茯苓、马齿苋,《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祛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临床观察前言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慢性皮肤难愈合创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大小不等的溃疡,以长期不愈合为其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功能紊乱和解剖缺陷,病程一般超过4周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一种皮肤疾病。
在世界许多国家,慢性皮肤溃疡己经成为严重降低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1],其严重性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慢性皮肤溃疡属中医疾病“臁疮”范畴,是皮肤科学、外科学常见、多发的病种之一,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愈合、愈后易复发,甚至可能癌变[2]的特点,并以皮肤溃疡形成后短时间内出现“疮渍而脓清,异臭色黯”的典型特征。
历代医家将慢性皮肤溃疡发病原因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节、情志内伤、阴阳失调三个方面;二是外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及外来伤害两个方面。
在病机方面历朝历代医家众说纷纭。
中医学按照病情发展规律将慢性皮肤溃疡归纳为三期:1、溃疡前期:外感六淫邪毒侵袭肌表,致使局部皮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创面主要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出血、紫暗等。
若邪毒与气血相搏结,局部气血瘀滞与经络阻塞愈发加重,溃疡将愈加深重。
所以,病性属实,病势较急。
2、溃疡中期:邪正交争激烈,余邪尚留经络肌表,血腐肉败而成脓,耗伤气血。
此期邪壅于内,正气虚损,证属虚实夹杂,病势趋缓。
3、溃疡后期:气血亏耗日久,经络空虚,肌肤失于荣养,腐肉难祛、新肌难生,故以正虚为主。
总之,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腐、瘀、虚”。
由腐致瘀,由瘀致腐,虚、瘀为本,腐为标[3-4],三者互为因果,交互作用。
治疗方面,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对溃疡面不同阶段,皮肤科施以相应换药治疗。
根据溃疡三期,则临床治疗分别确定为祛腐期、祛瘀期、生肌愈合期[5],并施以生肌玉红膏、苍竭膏、生肌象皮膏、活肤膏、复黄膏、红油膏、珍珠膏、九一丹、八二丹、三七丹、五五丹、九转丹等,收效较好,但是见效缓慢、疗程较长,而传统丹药多为汞制剂,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且易引起过敏[6]。
皮肤溃疡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皮肤溃疡是一种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长期不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表面疾病。
皮肤溃疡一般是由创伤、微生物感染、肿瘤、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或先天性皮肤缺损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组织缺损。
皮肤溃疡一般是由创伤、微生物感染、肿瘤、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或先天性皮肤缺损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组织缺损。
创伤性溃疡通常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引起的微生物感染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结节或肿瘤溃疡、免疫异常引起的。
血管炎性溃疡是由动脉或小动脉炎引起的循环或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坏死,如静脉曲张、麻风性溃疡等。
有许多疾病导致皮肤溃疡。
1、细菌性疾病:疖子、痈、蜂窝织炎、汗腺炎、皮肤结核病、痤疮、皮肤炭疽、鼻疽、皮肤白喉、坏死性痤疮、贫瘠脓皮病、麻风病、热带溃疡分枝杆菌性溃疡、游泳池肉芽肿、口腔结核病溃疡。
2.真菌性疾病:孢子菌病、皮肤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抱子菌病、曲菌病、足菌肿放线菌病、奴卡菌病、黄癣、脓癣、皮肤毛霉菌病。
三、病毒性疾病:手足口病,口蹄疫。
四、寄生虫病:皮肤阿米巴病,皮肤蝇蛆病。
5.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疮疹、梅毒、软下疮股沟肉芽肿、性病淋巴肉芽肿。
6、变应性皮肤病:固定药疹。
7、血管炎及血管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硬红斑、坏疽、脓皮病、致死性中线肉芽肿、闭塞性动脉硬化、淤塞性皮炎、雷诺病。
8.物理疾病:射线性皮炎、冻疮、褥疮。
9、职业皮肤病:铬镍、钠、锌、钴、盐酸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均可引起皮肤溃疡。
10.自身免疫疾病:白塞病。
11、肿瘤:湿疹样癌万房外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皮脂腺癌、章样肉芽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毛鞘癌纤维肉瘤、增殖性红斑、疣状癌、多发性浆细胞瘤。
12、其他:持续性肢端皮炎、结节性脂肪坏死、脂肪肉芽肿、足穿透性溃疡、阿弗他口腔炎坏疽性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
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53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压迫性溃疡13 例16个创面,创伤性溃疡17例18个创面,静脉性溃疡11例13个创面,糖尿病溃疡12例13个创面用MEBO治疗。
结果:治疗14 d愈合37个创面, 21 d愈合8个创面,28 d愈合12个创面,超过28 d愈合3个创面;死亡1例,失访2例。
结论:MEBO 治疗慢性溃疡总体效果好,可作为首选药物,同时对不同病因的慢性溃疡疗效也有差异。
标签:湿润烧伤膏;慢性溃疡;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是由一系列创伤和疾病因素所导致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最常见的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1]。
笔者于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患者5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3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共60个创面,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8~95岁,平均(45±6)岁。
具体资料见表1。
1.2治疗方法1.2.1 治疗原发病应首先治疗原发病,使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
如糖尿病性溃疡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而压迫性溃疡则应将创面悬空,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没有全身感染,尽量不用抗生素。
1.2.2 创面的处理首先用酒精清洗创面,用干棉球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残留药物,用蚕食的方法清除坏死组织。
清除时注意保护周围的血管组织,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清创后用碘伏对创缘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用无菌纱布蘸干,在患处外涂MEBO ,厚度1~2 mm,4~6次/d, 换药时将溃疡口的分泌物和药物用棉签擦净再放新药,1周为1个疗程。
2 结果应用MEBO 2~3 d,创面分泌物增加,残留的坏死物质开始软化,4~6 d坏死物质基本脱落,1周后分泌物减少,可见肉芽组织生长,创缘有上皮生长,创面周围轻度充血。
创面较小者很快愈合,创面较大者逐渐缩小,直至愈合。
皮肤溃疡保持干净定期换药皮肤溃疡是指皮肤局部组织发生溃烂、坏死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皮肤溃疡的治疗过程中,保持溃疡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保持皮肤溃疡的干净,以及定期换药的注意事项。
一、保持皮肤溃疡的干净1. 清洗伤口:每天都要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溃疡处的伤口。
在清洗时,要注意用棉签或纱布轻轻擦拭溃疡表面,以去除伤口上的污物和分泌物。
2. 消毒伤口:在清洗完溃疡后,需要用适当的消毒药水或药膏来消毒伤口,以预防感染。
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碘伏、酒精等,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要根据医生的建议。
3. 使用敷料:在清洗和消毒后,可以使用敷料来保护伤口。
选择合适的敷料要根据溃疡的大小和情况决定,常见的敷料有纱布、膏药、透气敷料等。
敷料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干净。
二、定期换药的注意事项1. 更换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一般情况下,皮肤溃疡的敷料需要每天或隔天更换一次。
更换敷料的时间要固定,避免频繁更换或延迟更换,以免影响伤口的康复。
2. 洗手:在更换敷料之前,务必先洗手,以保证手部清洁。
揉搓双手至少持续20秒,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3. 废弃物处理:更换敷料后,将旧敷料和其他废弃物正确处理。
将废弃物放入密封的垃圾袋中,并妥善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4. 观察伤口:在更换敷料时,仔细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明显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增多等,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5. 注意个人卫生:在定期换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将细菌或污染物带入伤口。
可以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结:保持皮肤溃疡的干净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的清洁、消毒和敷料更换,可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定期换药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皮肤溃疡的治疗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确保每一步都按照医嘱进行。
皮肤慢性溃疡负压引流(VSD)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皮肤慢性溃疡(ICD-10:L08.-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8)症状及体征1、溃疡多位于结缔组织致密、血运相对较差的部位,如胫前、踝跟及足部。
2、原因多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瘢痕化严重或早期处理不当导致,甚至伴有贴骨瘢痕,血循环差,如污染较重清创又不彻底等。
3、病人多为老年人,而且溃疡本身常不影响其生活,因此病人及家属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正规、系统治疗。
4、合并骨、关节、钢板、肌腱等外露,用换药等非手术治疗无法解决。
5、邻近关节的皮肤溃疡,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致关节僵硬强直,甚至炎症波及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
6、病程较长、全身情况差或有其他并发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8)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18-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2、有手术适应症,无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临床路径。
六、术前准备:必须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2、住院生化、免疫3项、血型鉴定、乙肝两对半(根据病人意愿酌情选择);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4、X-ray片了解骨关节情况。
七、选择药物:1、原则根据微生物检查选择抗生素。
对于无微生物检查患者,结合创面情况选择抗生素;2、预防性用药为术前30分钟;3、术后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对于预防用药为手术后3-5天;4、冲洗优先选择生理盐水,对于有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冲洗的抗生素,原则上持续7-10天。
八、手术日期:为入院后第三日九、麻醉方式:臂丛、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十、术后住院恢复:1、手术后当日回病房,石膏固定,患肢抬高,观察患肢血供,并记录。
皮肤溃疡症状原来是这四种皮肤溃疡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类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就会引起人体其他疾病的形成,对于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了解皮肤溃疡的症状,并及时治疗对于人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一、皮肤溃疡有哪些症状?临床上可以根据皮肤溃疡的发展,分为静脉曲张性、结构性、压百性和恶性溃疡四种:1、静脉曲张性皮肤溃疡,呈园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坚硬呈斜坡状;腔浅,基底高低不平,有脓性分泌物。
2、压白性皮肤溃疡,褥疮最常见,好发于尾骶、髂骨及踝部,溃疡园形,边缘硬韧降起,呈漏斗状缺损,创面肉芽组织松驰,分泌物稀薄,有恶臭。
3、结构性皮肤溃疡: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边缘潜行,底部肉芽苍白,有淡黄色稀薄脓性分泌物,少味。
4、恶性皮肤溃疡:不规则形,边缘隆起,外翻呈菜花状,基底不平,易出血,分泌物腥臭。
★二、皮肤溃疡长时间治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皮肤溃疡属于一种比较常发的皮肤类疾病,当皮肤溃疡在肌肤上形成之后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甚至是伤害。
有的人会认为,皮肤溃疡仅仅是一种皮肤病,即便在身体上患发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危害性,为此就会弃疾病于不顾,任身上的疾病不断发展,直至非常严重的地步。
皮肤溃疡是由于真皮或皮肤深层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缺损,是一种皮肤慢性感染性溃疡,由于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差,血液循环障碍及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从词义上讲顽固性皮肤溃疡有欠妥帖,它的病变就程度不同直接涉及到了肌肉、神经、筋膜、血管等组织,如病情恶化会破坏深部肌肉与韧带甚至骨组织,成为多组织受损的深部顽固性溃疡,引起炎性损害,而又络患性地引起相互粘连性损害,或沿肌腱、筋膜、韧带等潜行损害到远方,使其液化坏死或变粗、变硬、变短,弹性下降,易造成机体外观畸形甚至致命。
皮肤病专家指出,如果患发在身体皮肤上的皮肤溃疡没有在疾病患发后进行科学治疗的话,会不断的发展,直至非常严重的地步,到那个时候这一疾病不仅会危及着人们肌肤的健康,而且还会引起身体上有其他疾病的同时形成,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建议人们,在病发后一定要及早治病。
什么是皮肤溃疡怎么防治皮肤溃疡一般是由外伤微生物感染肿瘤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那么你对皮肤溃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皮肤溃疡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皮肤溃疡的介绍皮肤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此处泛指中医外科疮疡类溃后长期未愈者。
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皮肤溃疡的临床表现一、静脉曲张性溃疡呈园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坚硬呈斜坡状;腔浅,基底高低不平,有脓性分物。
二、结构性溃疡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边缘潜行,底部肉芽苍白,有淡黄色稀薄脓性分泌物,少味。
三、压白性溃疡褥疮最常见,好发于尾骶、髂骨及踝部。
溃疡圆形,边缘硬韧降起,呈漏斗状损,创面肉芽组织松弛,分泌物稀薄,有恶臭。
四、恶性溃疡不规则形,边缘隆起,外翻呈菜花状,基底不平,易出血,分泌物腥臭。
根据临床实践观察,慢性皮肤溃疡有如下特点:①溃疡多位于结缔组织致密、血运相对较差的部位,如胫前、踝跟及足部。
本组有86例位于此部位,占总数的71。
07%。
②原因多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瘢痕化严重或早期处理不当导致,甚至伴有贴骨瘢痕,血循环差,如污染较重清创又不彻底等。
③病人多为老年人,而且溃疡本身常不影响其生活,因此病人及家属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正规、系统治疗。
本组病人平均年龄71岁,多数因为合并有湿疹、导致皮肤剧烈瘙痒才来就诊。
④合并骨、关节、钢板、肌腱等外露,用换药等非手术治疗无法解决。
⑤邻近关节的皮肤溃疡,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致关节僵硬强直,甚至炎症波及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
⑥病程较长、全身情况差或有其他并发症。
本组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62例、糖尿病35例,心脏病高血压病65例,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81例。
由于这些疾病的存在,严重影响溃疡的愈合或治疗效果。
皮肤溃疡的危害1、慢性皮肤溃疡是由于创伤、挤压伤、皮外伤等直接伤害了人体,而再感受毒邪,造成气血运行失常,导致皮肤溃疡,又不能做好皮肤的保护或远离刺激环境,久治不愈,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皮肤慢性溃疡精选题A1型题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慢性压疮的病因()A.局部长期受压B.慢性感染C.局部失神经支配D.高血压E.糖尿病2.下肢溃疡有窦道与骨髓相通,有异物存留或有死骨存在,分泌物为脓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核性溃疡B.真菌性溃疡C.梅毒性溃疡D.慢性骨髓炎性溃疡E.放射性溃疡3.下列慢性溃疡创面的修复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覆盖B.血运丰富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C.加强局部清创换药,改善局部条件D.加强全身营养E.手术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4.深达皮下组织的小腿前外侧溃疡,宜选择的移植方式是()A.刃厚皮移植B.中厚皮移植C.全厚皮移植D.带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移植E.真皮片覆盖5.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压疮的好发部位()A.腹部B.足跟部C.大转子部D.骶尾部E.坐骨结节部6.多次复发的小腿慢性溃疡,保守治疗无效,治疗方式应考虑()A.加大抗生素用量,全身营养支持B.大隐静脉剥离术C.局部彻底清创D.清除不健康肉芽,游离植皮E.皮瓣移植修复7.有关小腿慢性溃疡的手术治疗措施,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彻底清除局部坏死组织B.肉芽创面全厚皮片移植C.术后保持功能位固定D.深在溃疡,选用肌瓣移植修复E.术后卧床,抬高患肢8.乳腺癌放射治疗导致的胸壁皮肤慢性溃疡,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皮肤软组织扩张B.局部皮瓣转移修复C.游离皮肤移植D.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E.皮管移植修复9.对骶尾部较大的压疮创面,为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减少复发,修复方法宜选用()A.薄断层皮片移植B.厚断层皮片移植C.邻位的随意皮瓣转移D.动脉皮瓣或肌皮瓣修复E.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10.长期瘫痪卧床者,骶尾部压疮手术前数周必须注意的是()A.观察创面B.定期清创引流C.纠正负氮平衡D.选择血供充分的皮瓣E.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3/A4型题(1~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37岁。
外伤造成左小腿前侧约10cm×3cm慢性溃疡1周,深达皮下组织,可见新鲜肉芽创面,未见骨暴露。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臁疮今天整理中关于臁疮的知识。
臁疮是指发生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
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裤口疮、裙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俗称老烂脚。
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的后期并发症。
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处,与季节无关。
相当于西医的慢性下肢溃疡。
本病多由久站或过度负重,而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瘀停脉络,久而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疮口经久不愈。
其临床表现为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病的后期并发症之一。
初起出现小腿肿胀、色素沉着、沉重感,局部青筋怒胀,朝轻暮重,逐年加重,或出现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湿疹等一系列静脉功能不全表现,继而在小腿下1/3处(足靴区)内臁或外臁持续漫肿、苔癣样变的皮肤出现裂缝,自行破溃或抓破,糜烂、滋水淋漓,溃疡形成,当溃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边缘趋稳定,周围红肿,或日久不愈,或经常复发。
后期疮口下陷,边缘高起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滋水秽浊,疮面周围皮色暗红或紫黑,或四周起湿疹而痒,日久不愈。
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或并发出血。
严重时溃疡可扩大上至膝下到足背、深达骨膜。
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蕴毒深沉而导致癌变。
中医认为臁疮是本虚标实证,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消除下肢瘀血是治疗的关键。
可以从内治和外治来进行论治。
内治上,湿热下注证,其证候表现为小腿青筋怒胀,局部发痒,红肿、疼痛,继则破溃,滋水淋漓,疮面腐暗;伴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方宜二妙丸合五神汤加减。
红肿疼痛重者,加赤芍、丹参;肢体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
气虚血瘀证,其证候表现为病程日久,疮面苍白,肉芽色淡,周围皮色黑暗、板硬;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无力;治宜益气活血,祛瘀生新;方宜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加减。
外治上,初期:局部红肿,溃破渗液较多者,宜用洗药。
如马齿苋60g,黄柏20g,大青叶30g,煎水温湿敷,日3~4次。
溃疡名词解释溃疡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溃疡又称腐蚀性损伤、红斑、糜烂或者脓疱,是一种由病毒,真菌或者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炎症。
由于溃疡多发生在外观显著的部位,因此也常常被称为“外伤”。
溃疡的病因是由于某种形式的外部伤害,或由于病毒、细菌或真菌的感染引起的外部刺激。
另一方面,溃疡也可能是由于内部源导致的,比如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或免疫系统紊乱等情况下,皮肤可能会发生溃疡。
溃疡有不同的形式,从小点到大斑,尺寸从极小到非常大,变化也可以非常多样。
溃疡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湿疹,它具有涩痛感,可以引起瘙痒,表面会出现泡沫状的结构,会有分泌物和脓状物,也可能伴有红斑状的皮疹。
此外,也可能出现溃疡侵袭性糜烂,这种病症表现为皮肤变成黑色,肿胀,疼痛,像烧伤一样。
溃疡的治疗可分为抗生素外用药物疗法和药物给药疗法。
药物外用疗法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可以消炎抗菌,常见的有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氯霉素,抗病毒药物,包括连甲硫氧嘧啶,甲环霉素,抗真菌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抗细菌药物,包括二氯沙星,尤其是酒石酸头孢哌酮。
药物内服疗法,根据溃疡的不同类型,最常用的是抗生素,如头孢替丁,二甲双胍,氟苯尼考,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甲硝唑,抗病毒药物,如连甲硫氧嘧啶,甲环霉素,抗真菌药物,如拉米夫定,抗细菌药物,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溃疡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抓挠,保持湿润,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品,避免蔬菜油等刺激性质的物质接触皮肤,避免太阳暴晒,局部用外用抗病毒药物的敷料涂抹溃疡等。
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不同的溃疡有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了确保治疗溃疡的效果,正确诊断,正确使用正确的药物是必须的,而正确的护理方法也会对溃疡的痊愈极为重要,在进行治疗前应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溃疡能够尽早消失。
慢性皮肤溃疡临床观察前言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慢性皮肤难愈合创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大小不等的溃疡,以长期不愈合为其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功能紊乱和解剖缺陷,病程一般超过4周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一种皮肤疾病.在世界许多国家,慢性皮肤溃疡己经成为严重降低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1],其严重性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
...感谢聆听...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慢性皮肤溃疡属中医疾病“臁疮”范畴,是皮肤科学、外科学常见、多发的病种之一,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愈合、愈后易复发,甚至可能癌变[2]的特点,并以皮肤溃疡形成后短时间内出现“疮渍而脓清,异臭色黯”的典型特征。
历代医家将慢性皮肤溃疡发病原因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节、情志内伤、阴阳失调三个方面;二是外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及外来伤害两个方面。
在病机方面历朝历代医家众说纷纭。
中医学按照病情发展规律将慢性皮肤溃疡归纳为三期:1、溃疡前期:外感六淫邪毒侵袭肌表,致使局部皮肤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创面主要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出血、紫暗等。
若邪毒与气血相搏结,局部气血瘀滞与经络阻塞愈发加重,溃疡将愈加深重。
所以,病性属实,病势较急。
2、溃疡中期:邪正交争激烈,余邪尚留经络肌表,血腐肉败而成脓,耗伤气血。
此期邪壅于内,正气虚损,证属虚实夹杂,病势趋缓。
3、溃疡后期:气血亏耗日久,经络空虚,肌肤失于荣养,腐肉难祛、新肌难生,故以正虚为主.总之,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腐、瘀、虚”.由腐致瘀,由瘀致腐,虚、瘀为本,腐为标[3-4],三者互为因果,交互作用。
治疗方面,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对溃疡面不同阶段,皮肤科施以相应换药治疗。
根据溃疡三期,则临床治疗分别确定为祛腐期、祛瘀期、生肌愈合期[5],并施以生肌玉红膏、苍竭膏、生肌象皮膏、活肤膏、复黄膏、红油膏、珍珠膏、九一丹、八二丹、三七丹、五五丹、九转丹等,收效较好,但是见效缓慢、疗程较长,而传统丹药多为汞制剂,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且易引起过敏[6]。
...感谢聆听...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皮肤溃疡是由外伤(主要包括武器伤、烧伤、冷伤、冲击伤、化学伤、放射损伤等),局部因素(主要包括异物与坏死组织存留、局部血循环障碍、创面神经损伤等),全身因素(主要包括体质因素、并发症、大血管硬化等)和其它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局部皮肤组织缺损、免疫力下降、代谢障碍、缺血缺氧、各种修复因子缺乏(或升高)、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肉芽组织增生不良,伴有不同程度感染而形成的坏死组织堆积,且缺乏自愈倾向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慢性皮肤溃疡愈合是一个动态变化且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可划分为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组织塑型期。
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主要采取创面清洁换药、植皮、手术、介入、控制感染、消除水肿,机械及酶学清创术,各种类型敷料(如亲水胶、藻酸盐、活性炭、水凝胶和银等)加压包扎治疗,以及促进上皮细胞扩散和增殖等方法,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应用抗生素创面换药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有限;手术、介入、植皮治疗损伤大,而且高昂的医疗成本、普及应用较为局限;外源性生长因子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新型敷料、创面负压吸引等治疗手段应用于溃疡创面,虽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但生长因子对血管疾病等方面限制使用,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其应用安全性也需要深入考证。
...感谢聆听...回医学是祖国传统医药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回回药方》是回医学代表性著作。
慢性皮肤溃疡属于回医学“金疮”范畴。
《回回药方》载:“扎里奴思膏药方,此药方生肌,能治金疮、刀箭所伤"[7]是治疗金疮的代表方,主要由回医特色药物檐木阿黑云、兀沙吉、安咱鲁的、赛迪油、甘草等组成,全方具有清疮毒、净血道、消肿痛、化瘀腐、敛疮面、长肌肉之功效。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祛腐生肌、抗炎镇痛等。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回药扎里奴思膏具有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功效。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药扎里奴思膏对慢性皮肤溃疡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为临床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感谢聆听...慢性皮肤溃疡是皮肤科、外科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顽固难治性疾病,其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质量。
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都十分局限,为了攻克慢性皮肤溃疡这一顽疾,我们基于传承和弘扬回医药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开拓和发展回医药事业,立足宁夏回汉人民对回医药的迫切需求,努力开发回医药文化瑰宝,以《回回药方》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代表方剂扎里奴思膏为立题突破口,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应用研究,以科学论证《回回药方》的临床经验和优势技术,为进一步研发回药,并为丰富回医药理论,构建回医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感谢聆听...临床实验前,制定慢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等,将回药扎里奴思膏应用于临床,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扎里奴思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例、常规清创换药组(简称对照组)30例,治疗组外用回药扎里奴思膏治疗,对照组外用凡士林油纱条治疗,根据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溃疡创面改善情况并积分,按照疗效判定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统计回药扎里奴思膏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科学分析其临床疗效。
...感谢聆听...临床研究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自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外科收治的慢性皮肤溃疡病例60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参加本次研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1.2一般资料分析1。
2.16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1。
2.1.16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年龄、性别总的分布情况表160例患者年龄性别分布(n,岁)性别n 18~3031~5051~6061~7071~80总计(%%)男38310691063.3%女225394136。
7%总计608%6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中年龄最大者为80岁,最小者为18岁,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有24例,占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总数的40%。
发病率最高为51~60岁的患者,而51岁以上的患者,男性为25例,占总发病率之41.7%;而女性患者为14例,占总发病率之23.3%。
...感谢聆听...1。
2。
1。
2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表2两组患者性别分布(n,%)组别n男女χ2P治疗组3020(66.7%)10(33。
3%)对照组3018(60.0%)12(40。
0%)合计6038(63.3%)22(36.7%)0。
2870.592由表2可见:经χ2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1。
2。
1。
3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表3两组患者年龄分布(n,岁)组别n年龄分布18~3031~5051~6061~7071~80χ2P治疗组3046866对照组3047775合计6.3110。
989由表3可见:经χ2检验,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4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情况表4两组患者平均年龄(n,岁)组别n平均年龄t P治疗组3054。
40士17。
409对照组3053。
63士17.296合计600.1710.865治疗组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54。
40士17.41岁;对照组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53.63士17.23岁.经t检验,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两组患者病程与分布表5两组患者病程与分布(n,月)组别n平均病程1~33~66~99~1212~3636~12ZP治疗组308。
23士15.412202222对38.47士220312照组019.612合计64422534—0.0760.939由表5可见,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在病程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3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面积与分布(溃疡以创面两径乘积cm2表示,窦瘘以深度cm表示)1。
2。
3。
1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面积与分布表6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面积(n,cm2)组别n<1010~2021~30ﻩ>30χ2P治疗组对照组3030791273589合计6016198172.1250。
54760例患者治疗前共有85处创面,其中最大者为82cm2,最小者为4cm2,窦瘘最深者6cm。
经χ2检验,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3.2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平均面积情况表7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平均面积(n,cm2)组别n平均面积(cm2)t P治疗组3020.883士15.7741对照组3022.067士15。
7785合计60-0.2910.772由表7可见,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最大溃疡面积78cm2,最小溃疡面积4cm2,平均溃疡面积20.883士15.7741cm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最大溃疡面积82cm2,最小溃疡面积6cm2,平均溃疡面积22。
067士15。
7785cm2,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溃疡平均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感谢聆听...1.2.4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与伴随相关疾病表8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与伴随相关疾病(n)组别n外伤烧伤手术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与血栓性静脉炎长期卧床其它(感染、骨髓炎等)ZP治疗组301136955对照组3001551045合计6-0。
1290。
898由表8可见,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与伴随疾病及手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
5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分布情况表9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分布(n)组别n 头面颈部上肢胸腹部腰背部骶尾臀部会阴部下肢ZP治疗组3025453110对照组301653609合计60311989119—0.0980.922由表9可见,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6两组患者证候分型及病理分型情况表10两组患者证候分型及病理分型(n)组别n 证候分型病理分型正虚血瘀Ⅰ型Ⅱ型χ2P治疗组30301713对照组30301812合计606035250.0690.793由表10可见,两组患者证候分型均为正虚血瘀型;经χ2分析,两组患者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