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5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二、重点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三、课前导学1、阅读书本p68,并在家试着用手电、镜子等演示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演示发现:光从一种射到另一种时,光会,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2、如右图所示光的反射光路图中,法线是,入射点为,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3、镜面反射定义是O 漫反射定义是四、课堂导学内容1:光的反射演示(教师实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内容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同学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照图甲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背景板竖立在镜面上,背景板是由左右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0N转动,ON垂直于镜面.(1)使背景板成为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BAN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 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2)将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的情况,并分别测出入射角与反射角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 实验次数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第一次30 30 第二次45 45 第三次 60 60结论: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4)若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
(5)当你通过镜子看到另外一位同学时,另一位同学能否看到你?内容3:1、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2、完成光路图:画出反射面120° 150° 60° 45。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5-2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目录 (1) (3) (5) (8) (10)一、平面镜1.平面镜(1)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如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一些平面的玻璃、表面十分平整的金属面等。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光源S向周围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S',人感觉光好像是从点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但实际上光线在镜面发生了反射,并没有到达镜子的后面,镜子后面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因此是虚像。
虚像实际并不存在(不能在屏上显示),因此画虚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要用虚线表示(如下图所示)。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正立的虚像;②无论远近,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
(4)平面镜成像的两种作图方法①用反射定律作图(如图甲所示),先画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任意的入射光线,用反射定律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再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另一条反射光线,最后作出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所得的交点S',即是点S 的像。
②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如图乙所示),过点S作一条与镜面垂直的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O,再在另一侧截取与SO等长的线段OS',S'就是S的像。
【易错提示】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因此没有光从虚像上射出来,不能用光屏承接。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
二、球面镜1.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如下图所示。
反射面是球面的外表面的镜属于凸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内表面的镜属于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发散,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该凸面镜的虚焦点。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1)一点:光的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2)两角a)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αb)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β3)三线a)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如图中的AOb)法线:经过入射点O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它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如图中的ON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2.光的反射定律1)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口诀】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2)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a)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b)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例如,一般说儿子长的像父亲)c)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光的传播方向相反,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光沿着什么线路入射,也能沿着什么线路返回”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面平滑;知识点二、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特点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S与S’大小相等)2)“等距”: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s1=s23)“垂直”:像、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如AB⊥镜面4)“虚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5)“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的左右是相反的【口诀】大小相等,距离相等,线面垂直,左右相反,像为虚像。
2.虚像的特点1)虚像是正立的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3)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虚像同样能够被人观察到或用照相机拍摄到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附:平面镜成像作图思路4. 凸面镜、凹面镜和平面镜 面镜概念 作用图示举例 共同点凸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 被凸面镜、凹面镜和平面镜反射的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凹面镜 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反射式望远镜、医用头灯、探照灯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叫平面镜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穿衣镜、潜望镜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 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1) 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AO ) 2) 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OB ) 3) 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NN’)4)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 ,即∠θ1) 5)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B ,即∠θ2)SS①随意作出2条光线②分别根据反射定律 作出反射光线③反射光线反向延长 线的交点记为S ’点SS ’3.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口诀】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速大角大。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5-3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折射目录 (1) (2) (3) (6) (10)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直射:当光垂直入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斜射(如下图所示):①光从空气斜射人水、玻璃等其他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其中,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③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现象中,光线方向颠倒时,光传播的路径不变。
【方法点拨】当光斜射到空气与另一种物质的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简化记忆成:空气中的角始终大。
3.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人从岸上看水中的鱼(河底),总感觉它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如下图所示。
人看到鱼射出的光经过水面的折射后进入人眼,而人只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就感觉鱼的位置变浅了。
注意此时人看到的鱼是虚像,并非实像。
而实际上鱼要深一些。
从水中看岸上:岸上的树,人、楼等变高。
这也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原理解释: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人眼看到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位置变高了。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到盆底深度变浅;潜水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P72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识别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直线传播要分辨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需要从这三个概念入手。
光的反射指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如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
光的折射指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到另一种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没有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池水看起来变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