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的好帮手──ACDSee》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九课图像处理的好帮手——ACDSEE 简介l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ACDSEE浏览图片的常用技巧,打开查看图片,浏览所有图片的缩略图;2、了解图片格式种类及特点,知道目前流行的图片查看与处理软件。
3、掌握ACDSEE图片工具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功能:裁减、旋转、调整大小等。
情感与价值:、通过图片处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识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l 重点:使用ACDSEE软件浏览和处理图片。
l 难点:图片格式的区分与及特点的理解l 教学过程一、引入(3分钟)3.14在西藏发生了一件严重的事件,我们看下西方某些媒体网站对这件事情是如何报道的,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师:他们对这些图片做了什么手脚?(生:剪取了图片的一部分,进行断章取义)很好,大家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真相,就不会相信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中伤和污蔑。
用计算机处理图片相当方便,功能也很强大,但是西方某些媒体将这些技术却用到了歪路上,我们应该将这项技术用在正道上。
比如前几节课我们为了制作网站,收集了许多资料,其中一部分是图像资料,同学们有的是网上下载的图片,有的是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是自己的绘画作品。
可是有些图片并不太理想,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些处理才行。
要处理图像,首先要侦察一番,看一看这些图片,下面我们就查看一下这些图像。
新课学习1、看图答题——图像查看的方法(10分钟)老师把我收集的一些图像发给大家,让大家看一下,大家会不会看图呀?(生:会)图像查看很简单,我给大家几个问题,请大家边看图片边思考一下。
(板书:图像查看)问题:1) 你是怎样打开一张图片并查看的?(学生回答时板书:大图查看)2) 你能一下子看到所有图片吗?(学生回答时板书:小图浏览)学生演示:有多种答案。
看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winxp资源管理器的进行查看,还可以通过Acdsee查看,ACDSEE大家还比较陌生,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它是一种什么软件(板书:ACDSEE)简要介绍Acdsee的主要功能:查看图片、管理图片、处理照片(相关网址:/products/acdsee/)2、比较实验——图像格式的分类(10分钟)下面请大家再次观察下这些图像的图标有几种?(生:三种)不同的图标代表不同的文件类型或格式,这些图片分别是BMP格式、JPG格式、GIF格式,它们是几种最常见的图片格式,当然也有其它格式的图片。
《使用Acdsee软件处理图像》教学设计吴忠市第三中学马永贵【教材分析】《使用Acdsee软件处理图像》是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处理图像素材,通过训练获得处理图像素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图像处理操作水平,从而为完成更精彩的多媒体作品提供资源与技术保障。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对图像处理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本课比较适合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同时学生在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兼顾全局,关注个别,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第3单元第3课时1、调整图像质量。
2、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ACDSEE中调整图像质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改变图像色彩、亮度、层次的方法与技能。
②通过学习ACDSEE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把图像处理成不同效果的方法与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处理,体验和感悟图像处理的一般过程;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体验图像处理带来的乐趣。
②能根据需求对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区分艺术创作和“恶搞”的差异,尊重他人隐私和名誉,健康合理的使用图像加工技术。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熟练利用ACDSee调整图像质量并完成滤镜效果的处理任务;难点: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正确的处理。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任务驱动入手,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故在设计中将学生已了解的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及其学生最关心的图像——照片结合起来完成的多媒体作品《影集欣赏》,来吸引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究ACDSee的应用,去解决问题。
启动 ACDSee要启动 ACDSee:∙执行以下操作之一:∙双击桌面上的ACDSee图标。
∙单击开始| ACD Systems | ACDSee 10。
关于 ACDSee 用户界面ACDSee 用户界面提供便捷的途径来访问各种工具与功能,利用它们可以浏览、查看、编辑及管理相片与媒体文件。
ACDSee 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浏览器”、“查看器”以及“编辑模式”。
浏览器1、可以查找、移动及预览文件,可以给文件排序,也可以访问整理与共享工具。
2、“浏览器”由窗格组成,大多数窗格不用时可以关闭。
3、您可以打开、关闭窗格,将它们移动到屏幕的不同区域,将它们叠加到其它窗格上,还可以将它们驻靠到“浏览器”的边缘。
查看器1、“ACDSee 查看器”播放媒体文件,并使用完整的分辨率一次显示一张图像。
2、通过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双击关联的文件类型,可以直接打开“查看器”,再次双击退出。
3、位于“查看器”窗口底部的状态栏,显示当前图像或媒体文件的有关信息。
编辑模式1、您可以在 ACDSee 的“编辑模式”中打开图像,以使用编辑工具与效果来调整或增强它们。
2、“编辑模式”还包含一个状态栏,显示正在编辑的图像的有关信息。
3、“工具/使用编辑器打开/编辑模式”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编辑图像”功能:轻松管理记忆ACDSee 相片管理器2009 可以让您快速地查看和寻找相片,修正不足,并通过电子邮件,打印和免费在线相册来分享您的收藏。
快速查看图片再也不需要坐等某张图片打开,ACDSee 9是最快的浏览图片软件。
让图片适合屏幕尺寸,通过缩略图查看图片,并且全屏查看。
整理一切掌握您所有的收藏。
拖放相片到Windows®文件夹,增加关键字和评级,编辑您的数据和创建属于自己的类别。
按照您的喜好给图像指定尽可能多的类别却不会占用计算机更多的空间。
一次性对图片批量重命名,旋转和调整大小。
新功能!立刻让您的图片变得有序。
课题:用ACDSee软件处理图片学校及姓名:南航附属初级中学周丽丽■教材分析图片是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用到最多的素材之一,但通过拍摄、扫描、截取等途径获得的图片并不一定能够作为素材直接使用,这时就需要学生具有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的技能。
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图片处理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本节内容重点讲解了图片的加工,是对上节图片获取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内容以ACDSee软件为主要工具,主要讲述图片的色彩调整、图片的放置和裁剪、图片的格式转换以及添加图片的特效。
通过对图片的一系列加工处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图片获取内容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图片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获取图片的各种方法,学会了根据主题需求获取所需的图片,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备条件和知识基础。
本节内容是对上节内容的延伸,实践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经过一学期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乐于自己去探究和尝试。
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对图片的处理,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②掌握利用ACDSee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如调整图片亮度,调整图片大小,对图片进行旋转、裁剪,转换图片格式、去除红眼等)③掌握利用ACDSee软件给图片添加特殊效果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针对具体任务的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相应的任务②通过同学互助解决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会利用图片来表达思想,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图片作品②体验自己探究成功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4.行为与创新①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包括其图片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复制权等②初步尝试运用ACDSee软件设计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性的图片■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五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初识ACD see_云南版
一、初识ACD see
课次第1次计划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
生授课地点微机
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ACDsee软件,认识ACDsee软件界面。
2、学会使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运行与退出ACDsee软件。
3、认识ACDsee文件菜单。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体验自主、协作、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和一些简单基本操作。
难点:认识ACDsee软件进行图像的复制与移动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启动Acdsee5.0,初识它的界面
1、从“开始“菜单中启动ACDsee。
方法:
开始――程序――ACDsee,启动ACDsee弹出ACDsee的窗口,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识一下ACDsee的窗口。
2、认识Acdsee5.0界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对照我们打开的Acdsee的界面,认识Acdsee 窗口的各个窗格,三分钟以后,老师请同学上来认一认窗格。
3、退出Acdsee。
单击关闭按钮,退出Acdsee.
活动二:浏览图像
令,观察图像的变化。
讨论:说说“移动到”和“复制到”的功能有何不同?。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作者:雷竹林单位: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中学点击:257评论:14举报:0网评分:2018评分人次:21终评分:444《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兴庆区掌政中学雷竹林【教学时间】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第6节课(公开课)【教材分析】《图像处理——ACDSee》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初中《信息技术》9年级(上)第3节的内容,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学会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像;(2)学会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像的格式;(3)学会用ACDSEE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
前两个学习目标上节课已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完成第三个目标——用ACDSEE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
【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乐于探索,因此比较适合探究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兴趣、环境等因素,他们在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要关注个别,兼顾全局,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问题:其一,这一教学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学生只是基于兴趣地乱改,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意识。
其二,一小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有事可做,因此可在完成基础任务后,布置进阶任务给这批学生。
【教学内容】第3节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1、裁剪和缩放图像。
2、调整图像质量。
3、对图像进行效果修理。
【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ACDSEE对一张图片进行裁剪和缩放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EE获取图片某一部分或改变图片大小的方法与技能。
2、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 EE改变图像色彩、亮度、层次的方法与技能。
3、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滤镜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EE 把图像处理成各种各样的效果(如油画、浮雕、铅笔画等)的方法与技能。
第二章第一课图片浏览利器——ACDSee教学目标:1、熟悉图片浏览利器ACDSee的界面及其主要功能2、学会利用ACDSee全屏或固定比例查看图片。
3、知道如何利用ACDSee美化图片。
教学重点:图片浏览利器ACDSee的界面及其主要功能教学难点:利用ACDSee美化图片。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
阅读P29-32页,思考以下问题:1、浏览利器ACDSee的界面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如何利用ACDSee全屏或固定比例查看图片。
?3、为什么要用固定比例查看图片?二、师生议评,每14人为一小组,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共同交流、讨论、探究,以达成共识。
三、课堂练习1、打开ACDSee软件,进入主界面,熟悉其主要功能。
2、在你的电脑上用ACDSee以8%的比例查看图片。
3、利用ACDSee为你喜欢的图片添加特殊效果。
四、教学反思第二课ACDSee操作技巧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ACDSee软件管理图片文件、批量更改图片的名称2、知道如何在ACDSee中转换图片的格式。
3、会使用ACDSee制作电子相册。
教学重点:1、利用ACDSee软件管理图片文件、批量更改图片的名称,并转换图片格式。
2、ACDSee制作电子相册。
教学难点:ACDSee制作电子相册。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
阅读P33-37页,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批量更改图片的名称?2、如何在ACDSee中转换图片的格式?3、如何使用ACDSee制作电子相册?二、师生议评。
1、每14人为一小组,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共同交流、讨论、探究。
2、教师巡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指导总结。
师生交流讨论以达成共识。
三、课堂练习。
1、为自己喜欢的图片重命名,以便你以后快捷地查找到这些图片。
2、用ACDSee制作电子相册。
四、教学反思。
能工巧匠—ACDSee图象处理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ACDSee中图片裁剪、旋转、曝光、添加文字等基本功能。
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利用ACDSee调节图片亮度及添加文字。
2、较熟练掌握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及自定义旋转。
情感目标:1、在软件探索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评价中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2、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旋转、添加文字。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对图片裁剪【环境与素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计算机中安装IE(5.0以上版本)。
2、制作带有问题图片的网页,准备一些经恰当处理过的图片,准备好学生上交作业的共享文件夹。
【教法及课时】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探究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展示“福布斯2007年名人榜网页”师:这是老师的学生做的网页,网页的主题关于“布斯2007年名人榜网页”。
你们听过福布斯名人榜吗?生:有师:简单介绍福布斯名人榜,你都认识图中的那几位名人?生:姚明,刘翔,张艺谋,章子怡,巩俐,周迅,李宇春,徐静蕾师:指出:“网页中的图片放在站点下的images里,站点里图片发现变化,网页刷新后,会发生相应变化。
”请同学帮助这位同学修改网页,让网页变的更漂亮。
(取学生最关注的明星为素材,从素材上吸引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介绍中给学生进行一个爱国教育。
)二、重温旧知,掌握新知1、师:发现有同学看网页头是转过来的?2、分析2张图片,分别是90度和任意角度的图片,学生演示:90度旋转的图片的旋转(重温上节课对图片90度的旋转,也解决了“对图片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新知识。
)3、师:能否用刚才的90度旋转方法来处理另外一张图片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学生活动求助方式:可请桌面上的“小助手”帮忙;可结合课本;可相互讨论;可向老师求助三、学生示范,突破重难点出示处理好旋转的网页1、师:再看看已经处理好任意角度的图片,这张图片与其他图片协调吗?生:周围的一圈是不要的,所需要的是图片中间的这块。
《人物之美——用ACDSee处理图片》教学设计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这些图片漂亮吗?通过欣赏图片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二:引出本课的内容同学们知道哪些软件能够用来处理照片呢?(PhotoShop ,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处理照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本领,用ACDSee 来处理图片。
二、任务驱动,探索新知一、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两张图片。
同学们看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图一,色彩暗淡,图片中的板凳是倾斜的.图二,色彩亮丽,图片中的板凳是正的)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通过ACDSee 这个软件,让第一张图片变成第二张图片的样子。
2分钟二、本领一:使用“冲印”模式调节图片的曝光及色彩教师演示:在“冲印”模式下,调节“常规”设置中的“曝光”、“高光增 强”、“填充光线”、“对比度”、“颜色”等几项参数,具体设置如19页图4.3所示。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观察之后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操作的情况,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7分钟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对下面这张图片实行处理。
让学生自主的调节“常规”设置中的各项参数,观察参数不同的变化会让图片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最终确定处理效果,记住自己设置的参数。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上台演示。
8分钟三、本领二:在“编辑”模式下调整图片的角度教师提示,学生通过课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上台演示,师讲解如何调节“旋转”参数。
观察分别勾选“裁正调整的图像”和“保留调正的图像”两个选项,图片的效果。
试一试: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处理这张图片。
说一说你是怎么确定调整的角度的。
7分钟四、本领三:给处理后的图片添加边框和特殊效果单击“添加”中的“边框”选项,在“边框面板中设置边框的大小及颜色等参数。
教师提示:先添加边框,保存之后再添加特殊效果。
3分钟试一试: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处理这张图片并添加边框和特殊效果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
图像筛选处理的好帮手——ACDSe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如何筛选和浏览图像;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查看的几种模式;
3、学会用ASDSee简单的处理图像:调整大小、裁剪、旋转、曝光等基本功能。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讨的能力及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制作以运动会为主题的幻灯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2、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图像的查看方式及浏览的模式。
难点:图像编辑器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作品评价法、巡堂辅导法、归纳总结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引入设计新颖,通过制作以运动会为主题的幻灯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直接运用到生活中,学中玩,玩中学。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
3、本节课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使用了分层教学。
不足之处:
如果可以把知识点升华,或设计一些知识点迁移,设计一些其他的例子做,让学生把知识学以致用,开拓思路就更好了。
第三节《使用ACDSee管理图像》教学设计一、导入任务驱动导入——为学校做宣传片(导语)同学们,来到光智中学已经快一年了,过去的一年里,除了紧张忙碌的学习,学校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元旦联欢会、篮球比赛、足球赛、花样绳操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我们青春的岁月留下五彩缤纷、难忘的回忆。
想到一句话:光智是我家,人人爱护她。
今天同学们就一起来为我们共同的家——光智中学做一个简单的宣传片,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了解她吧!首先,认识制作电子相册软件——ACDSee图像处理软件。
它不同于Word、Excel,ACDSee处理对象——图片。
生齐读ACDSee软件简介、功能。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初步了解ACDSee操作界面。
二、新课(一)图像的浏览——查找图像(方法5种)时间(3+2+2)既然我们要做电子宣传片,首先得有照片素材,那相片在哪里保存呢?我们怎样才能从电脑里快速浏览并查找到照片呢?好,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P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像处理软件——12ACDSee。
(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内容,读后回答问题。
时间3分钟)ACDSee快速浏览图像的5种方法,分别是哪些?并列举出来。
师分别找学生来回答(你来说一下)(好,同桌补充……这样回答地更准确更完整)(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的?请大声回答……)①“文件夹”②轻松快选按钮③设置类别、级别④自动类别的参数⑤排序方式师简单点评,并演示操作步骤。
(二)图像格式的转换(师导语)同学们观察这组图片,我们发现有的图片后缀名bmp、jpg、gif、不同的地方适合的图形图像格式也不一样,常常需要对图形图像格式进行转换。
(大屏显示所有图片)示例:在ACDSee中,如何把bmp图像转换成jpg格式呢?(师提示操作步骤)用“工具”菜单——“转换文件格式”①同学们自己在电脑上试一试②老师找一学生演示操作过程(三)图形图像的调整(ppt课件展示组图——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照片)下面请同学们先观察这3幅图,哪个好?(太暗、太亮都不好)曝光不足———暗处缺少细节,没有层次曝光正常———照片细节清晰,层次分明曝光过度———高光处没有细节,出现一片“死白”图1→曝光光线→光线(图像调整一)军训图2→方向角度→旋转(图像调整二)玫瑰图3→取其精华→裁剪(图像调整三)抢篮板(4)学生练习打开“2017.3.27\学生练习光线→和谐石、餐厅开放日旋转→校园一隅、自习课裁剪→誓言1、誓言2(四)美化图像(1)加文字→以玫瑰为例(2)加特效→以玫瑰为例(镜像、浮雕、水滴等)(3)学生练习:打开“2017.3.27\学生练习”加文字→篮球赛加特效→玫瑰花(五)成果展示E:\2017.3.27\gz,从中任意找10幅照片,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来做电子宣传相册。
A.浏览图片的速度B.转场的各种效果C.使用的背景颜色D.以上均是4.在ACSSee中,关于浏览图片,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双击图片文件可以进入图片浏览窗口B.选中图片,按回车键也可进入图片浏览窗口C.从图片浏览窗口返回ACDSEE的主界面,可单击工具栏上“浏览”按钮。
D.从图片浏览窗口,双击不能返回ACDSEE的主界面5.ACDSee不可以浏览的文件格式是()A.音频文件B.JPEG图像文件C.视频文件D.文本文档6.使用ACDSee,浏览图片时,浏览下一张图片可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A.自动 B.下一个 C.前进 D.浏览7.关于ACDSee,下列说法中描述错误的是()A.使用阴影/高光工具可以修正相片过明或者过暗等细节问题B.支持浏览音频或视频等媒体文件C.只能从数码相机获取图片,不能从扫描仪获取图片D.可以对图片文件进行编辑处理8.在ACDSee中要对图片进行整理,不可能实现的操作是()A.选择图片,单击工具栏中的“设置评级”按钮B.选择图片后用鼠标将其拖动到“管理”窗口相应的类别中C.选择图片,单击工具栏中的“设置种类”按钮D.利用“Ctrl+Shift+4”打开“整理”窗口9.在使用ACDSee浏览图片时,想自动浏览图片,需要单击的按钮是()A.浏览B.前进C.下一张D.自动播放10.在使用ACDSee时,不能完成的功能是()A.播放音频/视频B.转换图片文件格式C.制作多媒体作品D.为图像制作特殊效果11.关于在ACDSee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鼠标放在图片上即可进行快速预览B.可以使用日历快速查看图片C.使用相片自动分类,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D.以上说法均正确12.在ACDSee中,使用搜索功能查找图片可使用的方法是()A.工具搜索B.视图搜索C.Ctrl+Shift+4 D.Ctrl+Shift+213.进入ACDSee图像浏览模式后,选择菜单下的“编辑模式”命令可以启动编辑模式进行图片编辑。
图片浏览软件ACDSee5.0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ACDSee5.0的作用;(2)理解几种常用的图片格式;技能目标:(1)学生能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2)学生能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所生活城市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2)用ACDSee转换文件格式;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文件的多种格式;(3)根据应用的场合对图片进行格式转换;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导学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教学网进行教学教学后的反思:上ACDSee5.0这节课,我选择的主题是“爱我南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内容呢?从生活环境、情感、态度方面考虑是因为以学生生活的城市为背景,集中整理出该城市的文化特点,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这方水土风情,增强学生对所生活城市的热爱。
此外,在扩展练习中,布置了用ACDSee编辑春游留影的电子相册(所需素材在E︰\“春游照片”)这样一个任务,春游照片采用的都是本班学生春游时的留影,进行这样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一张张照片的翻动,展现的是自己朋友、同学及老师的身影;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该软件管理自己的照片,应用于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特点是:一、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晰,重点突出,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信息技术所学软件与实际应用、生活需要结合起来,让学生很清楚,今后在管理自己的电子相册,给他人看收藏的图片时,可以使用该软件;比起翻阅相册有更多的效果,更方便快捷。
三、课件的运用。
课件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学生进机房后,就能看到各种南京风貌图的交替出现,给学生展现了“爱我南京”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给学生使用了“学案”,完成较快的学生允许超前完成后面的任务操作,培养学生规划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情感上主动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图像处理的好帮手──ACDSee》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以往学习这一课时,都是老师先选取几个图片,进行一下示范,然后学生“依瓢画葫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各个功能用一次,等遇到真正需要处理的图片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功能。
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要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的内涵,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遵循以上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从任务驱动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由于教材中设计ACDSee这一课,主要是为了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处理图片,所以我的设计也是与网页联系起来的,通过发现网页中图片的不合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ACDSee的应用,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宁波市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九课(P48-P53)。
《图像处理的好帮手》是宁波市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九课的内容,其中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学会用ACDSee浏览图像;(2)学会用ACDSee管理图像;(3)学会用ACDSee 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
前两个学习目标我们已经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用ACDSee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在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还相当强,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且乐于探索,因此比较适合探究的教学模式。
另外也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家庭环境等因素,他们在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要关注个别,兼顾全局,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问题:其一,这一教学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学生只是基于兴趣地乱涂乱改,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意识。
其二,一小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有事可做,因此可在完成基础任务后,布置进阶任务给这批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ACDSee中图片调整大小、裁剪、旋转、曝光等基本功能,有能力的同学可尝试了解ACDSEE中魔棒、边缘模糊、添加文字、底片处理等功能。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利用ACDSee调整图片大小、对图片进行裁剪及翻转、调节图片亮度等。
2.初步了解利用ACDSee进行具有艺术性的图片合成及处理。
情感目标:
1.在软件探索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评价中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5.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调整大小、裁剪、旋转、调节图片亮度。
教学难点:根据图片情况正确处理图片的亮度。
【环境与素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计算机中安装IE及ACDSEE4.0。
2.制作带有问题图片的网页,准备一些经需要处理的图片,设置好学生上交作业的FTP 文件夹。
【教法及课时】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了主动探究的愿望,有的同学平时从不思考问题,也在周围同学的帮助下去尝试操作。
有的同学在需要裁剪的图片的处理上,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本意是就把多余部分裁剪掉,因为网页上的背景色与图片的背景色都是黑色,看不出来这个图片少了一半,但学生通过思考,运用了ACDSee中的克隆功能,将其中的刘翔,从一个变为三个,不仅将多余的部分遮住,还让图片更具有创意。
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听课老师的评价让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产生了一些疑惑: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基本任务,一个进阶任务,在我的本意,是担心有的同学基础比较好,很快完成了基础任务后会无事可干,因此,希望用进阶任务一方面可以控制课堂纪律,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分层教学。
但是,由于班级、学生的情况不同,因此进阶任务是否完成并无要求。
而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我选择的班级恰好是一个比较活跃,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班级,因此我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这个环节所留的时间就比较多,因为我认为一堂真正的主动探究的课,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停下来等待老师的讲解。
如果是这样,那还能体现什么主动探究呢?而学生的反应,应该说也证明了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很多平时坐着等老师示范的同学,都自己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的兴趣是前所未有的高涨,下课了还舍不得离去。
但听课老师却认为,这个环节停留的时间过多,显得课不够流畅,上课前就应该先给学生做好铺垫,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先给学生示范一下,让学生能够很快完成任务……
那么,是不是公开课就只能按照预先的步骤“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不能出现学生真正探究问题的情况呢?学生依瓢画葫芦地完成了课堂任务,是不是就学到了主动探究的精神?公开课上,学生出现的唯一目的,就是配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