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
魏明伦和董卿的忘年交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和央视主持人董卿是多年的忘年交朋友,当年董卿刚进入央视主持西部频道节目时,曾邀魏明伦去当嘉宾。
节目结束后,董卿对魏明伦诚恳地说:“我工作经历不长,免不了出错,您可要帮助我哟。
”魏明伦微笑应道:“友谊归友谊,如果你有了错,我是绝不客气会指出的,甚至还会捅到媒体上,到时你总不会怪罪我吧。
”董卿立即说:“能得到您这样前辈的指点,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呢。
”这一不成文的协议,使得两人的友谊日渐加深,凡是董卿主持的节目,魏明伦几乎必看,逢年过节,两人都要打电话或发短信互致问候,董卿也少不了向魏明伦请教有关方面的知识。
2010年2月28日,是虎年的元宵佳节,央视一套在当晚播出了虎年元宵晚会,魏明伦打开电视后,见董卿在主持节目,就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中间,董卿现场背诵了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shu)。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当董卿刚背了“花市灯如书(shu)”后,魏明伦就皱起了眉头,自语道:“这孩子,怎么会背错了呢?”欧阳修这首诗词应该是“花市灯如昼(zhou)”,而董卿却错念成了“书(shu)”。
一向对主持人念错别字深恶痛绝的魏明伦,觉得有责任纠错。
于是在第二天,在没有向董卿打招呼的情况下,立即通报给了媒体,为董卿纠错。
魏明伦对媒体说:“这首词并不生僻,一个有正常文学修养的人,都应该知道。
而董卿作为一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在公共场合念错字,是不应该的。
这对观众,特别是上学的孩子,有误导作用。
”全国很多家媒体都刊登了董卿念错字的消息。
一时间,对董卿的批评铺天盖地。
魏明伦看到媒体对董卿的批评后,又怕董卿接受不了,就准备打电话安慰她。
但转眼一想,一个出色的主持人,就应该是文采型的,媒体的批评,对董卿的成长有益无害。
魏明伦决定静观其变。
转眼到了3月5日,魏明伦突然收到董卿发来的短信,内容是:“魏明伦老师:您好!好久不见,一切可好?首先,对您指出我在元宵晚会上的错误表示感谢。
魏明伦变脸观后感600字魏明伦变脸观后感魏明伦作为综艺节目《变脸》中的一位选手,以其卓越的技巧和出色的表演让众多观众为之惊叹。
他的出现,不仅为《变脸》增色添彩,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盛宴。
在观看他的表演后,我深受触动,有了许多感悟与思考。
首先,魏明伦的变脸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变脸源于川剧变脸,是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
通过面部快速变化动作,将不同的面具迅速更换,达到不同的效果,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惊喜。
魏明伦在节目中展示出高超的技巧,他的手法非常灵巧、准确,每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练习。
他变脸迅速、连贯,没有丝毫犹豫和错乱,展示出了他对这项技艺的深厚理解和娴熟掌握。
在我看来,魏明伦的变脸技艺不仅仅是技巧上的高超,更是他对角色和情感的精准演绎。
其次,魏明伦的表演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在观看他的变脸表演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虚拟世界。
他的表演犹如一场精心设计的故事,每一个面具的转变都紧扣着情节的发展,让人过足了瘾。
在他的表演中,面具的变化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变化,更是他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揭示。
他通过面具的变换,展示了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状态和内心矛盾,让人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交织与碰撞。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仅仅能欣赏到精湛的技艺,更能深入感受这些角色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再次,魏明伦的表演给人以启示。
在他的表演过程中,我看到了他对角色和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他不仅仅是在通过面具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更是在通过这些角色的表演展示出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认知。
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角色中,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去探索和塑造自己,在面对不同的情境和困难时,跳出自己的局限,收获更广阔和具有深度的人生体验。
最后,魏明伦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舞台表演既有精湛的技巧,又有情感的体现,使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心灵的撩拨。
他的表演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让观众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巴蜀鬼才魏明伦魏明伦杂文内容简介作者蛰居巴蜀小城,半生从事戏文。
姓魏,但这姓魏。
但这个姓字不能简化。
一半委。
魏明伦杂文一半鬼。
姓氏注定委身于鬼。
写起戏来有些鬼聪明。
鬼点子。
鬼狐禅。
总爱离经叛道。
闯关探险。
偶尔到文学届客串几场。
就有了些从内涵到形式皆独树一帜的鬼话。
其鬼话也总不离人间烟火。
鬼眼儿盯住多灾多难的中国。
鬼胎里坏着一片责任心。
几分使命感。
鬼头鬼脑思考人的价值。
神的奥秘。
官的沉浮。
民的忧乐……本书将作者的鬼话收为一集。
皆为杂文。
文风辛辣。
值得一读。
书名,巴山鬼话。
ISBN,7806768998。
页数,23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作者简介。
1941年生。
巴山蜀水人。
童年失学。
九岁从艺。
半文盲台上演唱川戏。
小学生台下自修文学。
屡受各种政治运动压抑。
改革开放初期脱颖而出。
计有八部大戏。
一卷杂文。
一打碑赋。
半本口记。
几个电影。
以及散文。
歌词。
楹联等等鸡零狗碎出笼。
作品数量较少。
但没有粗制滥造。
建国五十年。
工龄五十年。
前三十年。
戴过许多侮辱性的“帽子”;后二十年。
补了许多荣誉性的“头衔”。
但是。
生死相随。
名副其实的身份只有一个——作者。
基本信息·。
条码:9787806768990·版次:1。
内容推荐。
魏明伦编著的《巴山鬼话》是四川“鬼才”魏明伦杂文代表作的结集。
上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
一版再版。
此次出版。
作者作了修订。
与时俱进。
收录了新创作的《台北识李敖》。
《有幸谁不幸》》等诸篇。
将其命为“壬辰版”。
魏明伦的杂文尖锐。
大胆。
泼辣。
显示出他对时事。
对社会。
对思想。
对精神自由的独立见解;而富有古典修养的文学底子。
也赋予其杂文出众的辞采。
英气逼人。
一起来翻阅《巴山鬼话》吧!。
内容简介作者蛰居巴蜀小城,半生从事戏文。
姓魏,但这个姓字不能简化,一半委,一半鬼。
姓氏注定委身于鬼,写起戏来有些鬼聪明、鬼点子、鬼狐禅,总爱离经叛道,闯关探险。
偶尔到文学届客串几场,就有了些从内涵到形式皆独树一帜的鬼话。
“民间思想家”魏明伦谈戏曲创作11月28日起上海大剧院举办的川剧精品展演,三部大戏《好女人•坏女人》、《变脸》与《巴山秀才》均出自魏明伦之手。
这位被余秋雨誉为“民间思想家”的“鬼才”颇为风趣地说:“如果多点像我这样的人,戏曲大概就不会消亡了。
”“角儿制”是忘“本”现象魏明伦坦言现在戏曲院团有一难,难在没好的本子,于是沉寂低迷。
他称其间原因太复杂,首先是编剧难度大,虽然其他文学样式也各有难处,但舞台对剧本的限制更多。
其次是创作效益低,又是“角儿制”“明星制”吃香,于是,编剧就成了只是为角儿写戏的附庸。
魏明伦指出,戏曲从元明清的“编剧主将制”发展到晚清的“角儿制”,是一种忘“本”现象。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千军易得,一本难求。
他衷心希望戏曲界给剧作家更多一点理解和扶持。
他说自己从小学三年级后就再未进过任何学校,但这辈子和戏剧的缘分太深,从9岁上台演戏迄今已有51年戏龄。
经过各种各样的波折,过早地忧患人生,由于难离戏剧,招招不离人间烟火,戏戏坚持独特见解,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以“性别”为剧作分类魏明伦最近编了一个4卷“精品书系”,其中一卷杂文随笔,一卷碑赋,还有两卷是戏剧,分别名为《好女人与坏女人:魏明伦女性剧作选》以及《凡人与伟人:魏明伦男性剧作选》。
这样以男性题材和女性题材来给自己的剧作编选分类,魏明伦也真算“怪”得可以了。
魏明伦说,大家都知道他善于写女人,《潘金莲》和《中国公主图兰朵》名气还挺大,这次他只带了最新创作的《好女人•坏女人》参加上海艺术节,而另外则选了两部男性题材的剧作。
他介绍,获得中国艺术节大奖的《变脸》曾来过上海,演水上飘和狗娃的还分别获得了白玉兰主、配角奖;另一部《巴山秀才》则讲一位书呆子利用省试机会,在考卷上为民书写冤状、伸张正义的故事。
戏剧魅力不输影视谈到上海艺术节即将上演的京派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魏明伦评价,可与此前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媲美。
他认为,好的影视可以改编成戏剧,好的戏剧同样也可以改编成影视,关键是要出好作品。
慧心利口丁本秀-—“鬼才"魏明伦家有贤妻今年65岁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魏明伦有“鬼才”、“戏妖"、“怪杰”之誉.谁叫他姓魏呢?“魏”的一半就是“鬼"。
说的话,做的事,写的文都透出些鬼气。
魏氏剧本,与众不同,台上能演,台下能读.他将剧本加入很多描写成分,形成介于小说与剧本之间的读物形式,易于为年轻人接受.尤其是他对潘金莲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坏的女人"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论,认为她是个被苦难环境推下深渊的好女人,让众多女性产生共鸣.是否生活中的魏明伦很讨女性喜欢?他非常明确地表示,除了夫人之外,自己不是个受女性欢迎的人。
“她相貌不错,心肠不坏,与我先结婚,后恋爱"魏明伦的夫人叫丁本秀。
如果抹去岁月留下的皱纹,能想象当年丁本秀的美丽模样.“鬼才”之《小鬼补白》云:“吾妻丁本秀,家庭主妇型,比我小九岁。
她文化不高,相貌不错,脾气不小,心肠不坏。
‘文革’与我先结婚,后恋爱,生育两个儿郎.小吵小闹过日子……”在遇上丁本秀之前,“鬼才”不知相过多少次亲,一面之交的事就更多了.人家看上他的,他又看不上;他看上的,人家又不满意,总是高不成低不就。
丁本秀是四川荣县旭水人,上世纪60年代末,丁本秀进入自贡川剧团,当时她20岁不到,是一个活脱脱的四川辣妹子,她皮肤白嫩嫩,眼睛水灵灵,全然是当演员的料。
可领导偏偏让她在剧团里摘后勤,先是管服装,后来又管票务。
她一进剧团,就见有个打杂的矮身材戴着眼镜儿,但为人风趣幽默,透着一股子才气。
怎么会是打杂的?丁姑娘心里起疑,一打听,别人告诉她,那个人就是“才子”魏明佗,“反右”高潮时,偏向诗人流沙河,明日张胆地说流沙河的《草木篇》没有毒,为“右派”鸣冤叫屈,为此被打入底层。
第一印象,丁本秀就感觉这个魏明伦虽然身材矮小,但却有胆略和义气,有了一丝好感。
后来接触多了,更觉得魏明伦谈吐不俗,能说善辩。
特别是在那样冷漠的环境中,他意志仍然坚强,为人很乐观,一点儿都不消沉。
张艺谋,大名鼎鼎大导演,无需多说。
魏明伦者,乃被誉为“巴蜀鬼才”的大剧作家是也,名气虽不及张导,终归也当得是乓乓响一个当代著名人物。
这两人原不沾边,只因今年四月里魏明伦写了篇《全国山河一片“张”》,刊登于《新民晚报》上,故而就把他们俩扯到一块说了。
都知道,张艺谋近些年除拍电影,还分身到其他多项艺术门类参与执导制作,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比如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比如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多》,更还有一场接一场不断推出的大型山水实景印象系列,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印象”,引出了魏明伦的批评文章。
五个“印象”我一个没看,不感兴趣,正如魏明伦文章所说:那是商业化的山水灯光人海团体操。
像这样的商业操作,将自然山水稍加修饰,突出精彩,再加上些人文风俗,把貌似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搅和一块,弄它一个两个未尝不可,有人喜欢又能赚钱,没什么不好。
只是弄得多了,同一个口味同一个风色到处复制到处铺开,有点招嫌了,生厌了,因而,魏明伦该文观点我是基本赞同的。
可却不料,说管说,做管做,说别人头脑清醒,轮到自己头脑就发热,魏先生自己竟也同样落入了这么个不愿见好就收的自我得意怪圈里。
今年五月,我来到岳阳,看过岳阳楼出来,在广场上看到块巨石,上面刻了洋洋数百字一篇文字,题为《岳阳楼新景区记》。
几句一读,文句很熟,不免就想,难道又是魏明伦写的?忙看落款大名,果然就是。
近三年在全国游走,三进四川重庆,已看到好几篇城市赋了,都是魏明伦手笔,如内江的《大洲广场赋》(魏是内江人)、德阳文庙前的《德阳赋》、遂宁的《遂宁赋》、宜宾的《宜宾赋》、绵竹的《绵竹赋》,还有成都的《府南河碑记》、《交子赋》,重庆的《山城轻轨赋》、《夔门大桥赋》,等等。
当然这些都写在川渝境内,作为顶着“巴蜀鬼才”名头的大戏剧家,写家乡景家乡事为家乡留赋留记,那是理所当然正常事,尽管同一文笔见多了会乏味,但终归无可厚非。
魏明伦简介及代表作,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作家,曾做过演员、导演、编剧,魏明伦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年受聘为长安大学兼职教授。
代表作品:《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他的作品多样,涉及戏剧、电影、歌词、楹联、随笔、杂文等。
生平简介:魏明伦1941年生,四川内江人。
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
魏明伦是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级编剧。
国家特贡专家。
文化部优秀专家。
四川省魏明伦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戏曲文学戏本。
《易胆大》与《潘金莲》双双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巴山秀才》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巴》剧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1985年底《潘金莲》问世,引起社会各界大讨论,争议扩大到港台欧美。
全国几十个剧种,二百余个剧团纷纷争演《潘》剧,并由香港影视剧艺社、台湾国立复兴剧校移植上演。
近年《潘》剧连续参加台湾第十四届国际艺术节、新加坡第四届国际华族文化节的境外演出盛会。
剧本由海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单行本出版多种,英译本在美国发行,又被选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大系》、《八十年代文学新思想丛书》、《中国现代派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大系》。
1992年,《夕照祁山》获第六届振兴川剧调演优秀剧本奖,名列第一。
剧本由《中国作家》与香港《大成》杂志发表。
魏明伦闲话个子不高名气不小的“鬼才”魏明伦,说话爽直而富激情。
不愧是在剧团里呆了大半辈子的人,一张嘴表情和手势一样丰富,让人心里暗暗点头:这的确是个有能量的人。
二十年作品自评魏明伦介绍说,“精品书系”共4卷,其中两卷是戏剧,一卷杂文随笔,一卷碑赋,这次出版了前三卷,碑赋部分还在注评当中。
先说起戏剧,魏明伦说:“我比较善于写女人,《潘金莲》和《中国公主图兰朵》是我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戏,超过了我所有戏的总和,虽然这两出戏可能并不是我自己认为最成熟的。
”这次的两卷戏剧,是把男性和女性题材分开的,名为《好女人与坏女人:魏明伦女性剧作选》以及《凡人与伟人:魏明伦男性剧作选》。
在男性剧作中魏明伦最推崇的是自己的《变脸》和《夕照祁山》。
他介绍说:“《变脸》当时囊括了中国电影界所有大奖,而我的剧本比电影的文学性要强,并且还多了一条线索。
《夕照祁山》在海外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海外报刊都予以全文发表。
从某种意义上讲,《夕照祁山》是《潘金莲》的姊妹篇,当我重新审视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最坏的女人潘金莲之后,又更加斗胆地重新审视中国家喻户晓的最‘神’的男人诸葛亮。
海外对这个剧本的评价是:如果你要了解魏明伦不可不看《夕照祁山》。
但是,这个戏当时的演出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看来作为阅读的剧本更成功。
”《鬼话与夜谈:魏明伦杂文随笔选》是他多年来的文集。
谈到杂文,魏明伦半是自嘲半带得意地说:“我是苦吟派,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把握力求少而精,自认为次品少。
杂文写得也少,但是每发表必有相当大的反响,因此,我的杂文发表的往往都是有删节的,有的发了以后我一看都不认识了,包括我原来出过的那本《巴山鬼话》,各种版本尤其是盗版不计其数,但是在篇幅和内容上各有删节。
这次的《鬼话与夜谈》基本没有删节,终于保持了我作品的原貌。
”他总结说:“这套书把我近二十年来几个方面的重要作品、代表作品都收进来了。
”对现代戏剧的看法半生与戏剧相连,对戏剧感情深厚的魏明伦坦言:“简言之,现在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
魏明伦的赋作十五篇01远古鸿濛,天赐邛海,当代西昌,人扩湿地。
古今交融之胜境,天人合一之净土。
白马非马,邛海非海。
有海之浩荡而无海上风暴,有海之深沉而无海滩浒苔。
此海成因,引历代方家争议;这般密码,待将来巨擘破译。
蜀川第一淡水湖,华夏独有白鹅浪。
蓬勃生物链,博大母亲湖。
滋润沃土,哺养生灵。
浪淘汉唐元明清,水育汉彝回藏蒙。
涛声依旧,土风俗青龙祭海;世情巨变,高科技卫星航天。
嫦娥奔月,羲和赶日。
太阳城,月亮城。
升火箭,举火把。
日月凌空,何如则天之曌;火焰叠字,符合神农之炎。
熊熊火把,滔滔邛海,节日特许玩火,假日愈加弄潮。
水火到此相容,矛盾到此化解。
酷暑到此降温,肃秋到此减寒。
严冬过此匆匆而遁,阳春留此依依不舍。
何处无湖,湖上可有如此天光云影;何地无城,城中可有如此鹅浪鹤波。
繁华都市,幽静湿地,神秘湖泊,毓秀山峦,四位一体,双美两全。
距离如咫尺之近,往返似俄倾之间。
西昌特色浓郁,邛海个性鲜明。
夷人方言,土产海子。
梨园赞语,独门活儿。
商家俗话,别无分店;学究雅词,自辟町畦。
市民云集,游客簇拥。
同胞南腔北调,外宾英语俄文。
景区雅俗共赏,湿地晴雨俱佳。
奇花异草之福地,珍禽灵鸟之天堂。
地道仙境,天然氧吧。
鹭鸟遐思,水乡梦幻。
白发化作忘忧草,红颜绽开含笑花。
花解语,鸟知音。
呢喃欲唱流行曲,啁啾似咏朦胧诗。
海鸥起舞,空中芭蕾;候鸟踏波,水上探戈。
白鹤亮翅,球星虎跃;黄鹂开嗓,超女莺歌。
画眉呼唤美眉,柳丝吸引粉丝。
燕翔静海,雌雄比翼男闺蜜?鹰击长空,巾帼单飞女汉子!彩铃响竹筏,手机拍艄翁。
棕蓑遮雨,恍若彝装查尔瓦;黄花成对,联想赛美朵洛荷。
苍松稳坐,苍髯高僧入禅定;白莲独卧,白领剩女练瑜伽。
迷住异乡驴友,醉煞巴山秀才。
飘飘渺渺,串演穿越剧;沸沸腾腾,忽闻交响乐。
白鹅来也,高潮来也!千簇白毛浮绿水,万双红掌拨清波。
时而悠悠缓缓,时而浩浩荡荡。
追寻广陵涛,赶赴钱塘潮。
无人不称奇,有风必鼓浪。
百代准时,千秋守信。
义鹅曾经沧海,神马岂是浮云?逝者如斯水水水,今人若梦鹅鹅鹅!心驰神往,痴迷湿地之魅;兴尽悲来,痛忆邛海之殇。
魏明伦《黄河颂》原文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魏明伦最出名十首诗
《酒歌》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酒歌与我结奇缘,酒是情人诗是友。
《巴山鬼话》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巴山鬼话惊天地,蜀水龙吟泣鬼神。
《变脸》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变脸绝技惊天下,川剧奇葩誉世间。
《潘金莲》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潘金莲是个悲剧人物,她的命运令人同情。
《易胆大》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易胆大是个英雄人物,他的事迹令人敬佩。
《中国公主杜兰朵》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中国公主杜兰朵,美丽善良又聪明。
《好女人·坏女人》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好女人是天使,坏女人是魔鬼。
《魏明伦短文》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短文虽短,意味深长。
《魏明伦对联》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对联虽小,寓意深远。
《魏明伦辞赋》
作者:魏明伦(现代)
诗文:辞赋华丽,气势磅礴。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变脸》教案1关于本文作者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
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变脸》等。
[ ]关于《变脸》《变脸》是作者1997年创作的。
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
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
本文中涉及的几个人物是:水上漂、狗娃以及人贩子。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故事情节。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斟酒()糍粑()抠痒()安逸()阴霾()打鼾()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而显得混浊。
[ ][ ]盘缠:路费打牙祭:吃久未曾吃的丰盛的饭菜3、词语积累。
怡然自得睡眼惺忪蹑手蹑脚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收留的事情。
2、如何看待水上漂和狗娃的冲突?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于命运的抗争。
二人的冲突,固然有性格的因素,而更多的是两个人命运的冲突。
3、如何看待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我们不能够对它加以简单的否定。
水上漂后的所作所为也具有一些否定和破除重男轻女思想的性质。
4、如何看待帮腔人在剧中的作用?帮腔人有着叙事人的身分,它可以是作者、观众或者剧中人的代言者。
它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
5、本文剧情的转折点是什么?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是本文剧情的转折点。
三、问题研讨。
1、学习本文,要体现人物语言的特点,以及对于塑造人物有什么帮助?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与戏剧有关的知识,并与同学们交流。
邓添天: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文艺评论基地研究员。
魏明伦坚信,出色的剧作家应是出色的思想家,没有惊世骇俗的思想写不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他自称艺术上的违法户,只要有利于争取现代观众的技法,他都奉行拿来;反之,倘若不合时宜,他就摒弃。
他的头脑无禁区,无偶像,无顶峰,他坚持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
他的川剧剧作虽脱胎于传统戏曲,但所持的思想、观点、技巧都与传统戏曲相区分开来,呈现出了鲜明的现代审美意识。
魏明伦剧作与部分传统戏曲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价值取向相悖,追求现代精神。
可以说,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现代精神是魏明伦川剧生命和价值所在。
抽掉这一母题,魏明伦剧作将不复存在。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倡导现代精神。
中国奉行帝王制、宗法制、家长制数千年,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嫡系大过旁系,女子三从四德……等级森严、认知僵化,尊卑贵贱早有规定。
而尊卑贵贱决定对错高下,人们唯有服从并习以为常,此生才能确保无事。
封建制度与现代精神不相关,而魏明伦偏要倡导平等、民主、自由、公正等精髓。
他的创作不理会历史定论,对待历史人物客观公正。
在《夕照祁山》中,他选择诸葛亮杀魏延,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误杀另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忠臣误杀忠臣的一段史事,试图展现一代贤相诸葛亮的复杂性格以及剖析蜀国走向衰落的悲剧成因。
诸葛亮,这个被历史定位为完美的人物也有当局者迷、看不清现象、决策失误的时候,也有普通人的一面。
同样,魏明伦也是女性的知音,他对女性比较谅解。
在他为数不多的川剧作品中,还将历史上最有名的出墙红杏潘金莲请上前台。
魏明伦笔下的潘金莲,不再是封建伦理道德下偷情杀夫的荡妇。
他从人的角度给予潘金莲极大同情和关怀。
剧中,潘金莲与武大郎的结合源于张大户的乱点鸳鸯谱。
矮小丑陋窝囊无能的武大郎无法保护妻子,魏明伦剧作现代审美意识文/邓添天使妻子受尽屈辱,满足不了她对爱情和婚姻的憧憬和需求,这才逼得她铤而走险,从挣扎到沉沦,从无辜到有罪,付出惨痛代价,沦为人们现行说法的反面典型。
中华世纪坛赋
魏明伦
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百万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
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
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
浪淘何物,功歸誰家,文化乃常青樹,科學乃聚寶盆,創造人間福祉,推動歷史車
輪。
駛至近代,國難當頭,百年憂患,敵愾同仇,聚散沙成鐵塔,變弱者為健兒,東方巨人如睡獅驚醒,民族魂魄化火鳳涅槃,挽狂瀾於既倒,建廣廈於廢墟,轉過運蒸蒸日上,升國旗冉冉淩空,
朗
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倍增使命感。
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