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 格式:docx
  • 大小:35.52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篇一:李银河坚称“异性恋”:王小波活着没后面的事儿

新京报讯(记者伍勤)近日,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中年妇女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

对此,昨日下午,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李银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侣称作“他”,并表示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李银河称,“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并解释“他”作为Transsexual跟女同性恋者的区别在于,“拉拉”生理性

别是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也是女性,并且爱的是同性恋女性,“而他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却是男性,他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博文中还交代了伴侣曾经对她的追求过程,以及两人的相恋过程。文中提及工人阶级出身的伴侣为她写的情诗,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之所动。她说,“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据介绍,两人已同居17年。因为伴侣喜欢儿女亲情,他们从福利院收养了被父母遗弃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男孩壮壮。现在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在这篇“回应”发布的几小时后,李银河对于自己在文中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又做了一个补充声明,表示之所以强调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对话

“王小波如果还活着,也不会有后面的事”

昨日,李银河的博文发表后,立即吸引各方关注,有网友表示理解祝福,也有人表示困惑不解。李银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她并不是同性恋者,也没有改变性取向,她是和跨性别者相恋的异性恋女性。

新京报:你这篇博文的发表算是“出柜”吗?

李银河:我不认为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出柜”。出柜指的是同性恋者公开了自己此前的同性恋身份。而我并不是一个同性恋者,我是一个和跨性别者相恋了的异性恋女性。新京报:这么多年来从未公开过和伴侣同居的事,出于什么考虑?

李银河:我其实并没有刻意隐瞒,圈内人,熟人都知道我和他生活在一起。对公众,我一直没机会也没必要公开,并且他也不太希望私生活被曝光过多。

新京报:有源于你和王小波的爱情被公众过度神话了这样的压力吗?

李银河:王小波如果还活着,也不会有后面的事了。我并没有改变性取向。新京报: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日后会公开吗?

李银河:会在我的自传里写出来,这是我生命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想要隐瞒。新京报:你一再强调自己是个异性恋者,但是和跨性别伴侣生活在一起是把他作为异性看待吗?

李银河:是的,我一直把他当做一名男性,和他的相处与和男性的相处无异。新京报:那从生理上能接受他是女性身体吗?

李银河:事实上他在生理上也做过一些手术。

【人物简介】

李银河

社会学家,性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前研究员。代表学术著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同性恋亚文化》等,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退休后出版杂文集《我的生命哲学》、《我的心灵阅读》和《我的社会观察》。为作家王小波的遗孀。

篇二:王小波致李银河

《王小波致李银河》

爱到深处这么美好。真不想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银河,你好!

我收到你的信了。可是我仍然闷闷(: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不乐,只有等你回来我才高兴呢。

你要我告诉你我过的什么生活?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这种生活可真难挨。北京天气很冷,有时候天阴沉沉的,好象要开始一场政治说教,可真叫人腻歪。有时我沮丧的直想睡觉去。

说实在的,我没有像堂·吉诃德一样用甜甜的相思来度过时间,我没有,我的时间全在沮丧中度过。我很想你。

我好像在挨牙痛,有一种抑郁的心情我总不能驱散它。我很想用一长串排比句来说明我多么想要你。可是排比句是

头脑浅薄的人所好,我不用这种东西,这种形式的东西我讨厌。我不用任何形式,我也不喜欢形容词。可以肯定说,我喜欢你,想你,要你。

总之,爱人和被人爱都是无限的。

你走了以后我写了几页最糟糕、顶顶要不得的东西,我真想烧了它。快考试了,没有时间再写啦。我写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男孩子之后想道:“我要和他一起深入这个天地,

一去再也不回来。”我总也写不好爱情,什么热烈和温情也

到不了我的笔端,我实在是低能透啦。我觉得爱情里有无限多的喜悦,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坚定。

篇三:读这七个人的七段话,让你理解王小波的伟大

编者按:曾几何时,全中国的大学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王小波生前两获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在海外华人文学界获得普遍称誉。但当其期望进入内地文坛体制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难。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为

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王小波热”成为了一件争议巨大的

课题,然后这也让更多人认识了王小波。现如今,很多人都把王小波杂文中的一些段落当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或是警

示语,但对于现在的阅读者来说,王小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希望你能从下面七个人对王小波的评价中,继续寻找自己的答案。1.新浪读书:#411王小波祭日#王小波(195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