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一 发现 北方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语文专题一第4课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应用体验之旅训练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罡.风(ɡānɡ)呕.吐(ōu)擂.鼓(léi)憎.恨(zēnɡ)B.惶.乱(huánɡ) 脸颊.(jiá) 证券.(quàn) 创.伤(chuànɡ)C.干瘪.(biě) 隧.洞(suì) 绯.红(fēi) 迷惘.(wǎnɡ)D.砂砾.(lì) 齑.粉(jī) 取缔.(dì) 粗犷.(kuǎnɡ)解析:A项,“呕”读ǒu;B项,“创”读chuānɡ;D项,“犷”读ɡuǎnɡ。
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垣报酬涵养荒冢B.倾泄搀扶沉缅骸骨C.疲乏瘦瘠荫郁蹂躏D.车辙稀蔬怠慢伎俩解析:B项,倾泄—倾泻,沉缅—沉湎;C项,荫郁—阴郁;D项,稀蔬—稀疏。
答案:A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都指出,美国要降低对华贸易赤字,根本的问题不是________人民币升值,而是如何提高本国的储蓄率,并放宽对自身产品的出口限制。
(2)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美国大规模________草原,形成了强烈沙尘暴,迫使居民大迁移并造成成批农场被废弃。
(3)国家文物局局长做客人民网时说:“今天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最________和最严峻的、最紧迫的历史阶段。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经过无数艰难________之后的必然选择。
A.强迫开辟艰苦摸索B.强迫开垦坚苦探索C.逼迫开垦艰苦摸索D.逼迫开辟坚苦探索解析:“强迫”指施加压力,使服从;“逼迫”指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
据语境美国让人民币升值是步步紧逼,句(1)应用“逼迫”。
“开垦”指翻耕荒地使之成为可以种植的土地;“开辟”有开拓、拓展之义,对象通常是抽象事物。
北方艾青【课前导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
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
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1996年5月5日,艾青走了,这位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被聂鲁达先生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的人民诗人却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人们再次聆听来自《北方》的声音,去感受诗人那颗真诚的赤子之心,感受他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
【自主学习】1、正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辨形(给下列每组字组词)3、同义词辨析4、词语解释【合作探究】1、结构透析2、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背景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
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
“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
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在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言语”与“姿态”也“永远不会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诗包括题记在内,可看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记,交待了本诗的写作缘起;诗的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
板块二颂歌的变奏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
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第1课时发现北方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迸.着血泪()罡.()风擎.火()呕.心沥血()科尔沁.()颓垣.()荒冢.()脸颊.()诅.咒()笳.笛()沉浸.()骸.骨()贫瘠.()擂.着大地()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擂.鼓()载.负()打擂.()一年半载.()塞.外()驻扎.()瓶塞.()挣扎.()敷衍塞.责()扎.腰带()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心沥血(ǒu)()咒(zǔ)()气(òu)()丧(jǔ)()纽(shū)刀()(zǔ)()歌(ōu)()碍(zǔ)()肥(òu)()骨(hái)颓()(yuán)言简意()(ɡāi)齐()公(huán)弹()(hé)绵()(ɡèn)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
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
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高中语文北方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遨.(áo)游荒冢.( zǒng)溘.(hé)然长逝B.颓垣.( yuán )诅.咒(zǔ)虚与委蛇.(shē)C.慑.(shè)服悖.(bèi)逆挟.(xiá)私报复D.粗犷.(guǎng) 剽悍.(hàn) 沆瀣.(xiè)一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思忖赋予人才倍出食不裹腹B.装潢向往原形毕露以逸代劳C.幅射迷团欲盖弥彰察言观色D.臆测奥秘剑拔弩张以德报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辩论会上各班选手纷纷上台大放厥词....,他们的精彩辩论,赢得了在场听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B.反动军阀动现把无辜的老百姓捆绑起来,滥施刑罚,如此凶恶地吊民伐罪。
真是罪恶滔...天.。
C.这家国有企业的领导,在濒临破产的时候,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D.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B.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
C.从中西医结合到完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
D.在诺贝尔这共计只有6句话的自传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值得人们深思和回味。
二、语段精读5.诗中的“沙漠风”该如何理解?答:6.作者爱北方悲哀的土地的原因是什么?答:7.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三、拓展延伸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1938年初选自《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版8.这首诗的“手推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它有何特色?答:9.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答:10.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2022优化方案练习】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第一专题第二模块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1.给下面的诗句标出停顿。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答案: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2.诗中“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
看到祖国的衰败,诗人苦苦地追寻,反复地追问,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内心的悲伤是无以言表的,真要把心呕出来了。
3.写诗需要炼字。
如果把“我喊一声,迸着血泪”改为“我喊一声,带着血泪”,把“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改为“随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可以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可以。
4 北方1.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2.能够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诗句的含义,揣摩诗歌的意境。
3.能够运用意象传情的艺术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诗集《北方》《向太阳》等。
在延安解放区,创作《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
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出版。
另有诗论《新诗论》《艾青谈诗》等。
2.探寻背景本诗写于1938年2月。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艾青成了逃亡的难民,先是从杭州逃到老家金华,然后带着妻子,从金华逃往武汉。
在这一时期,艾青陷入了迷茫、悲哀与绝望之中。
面对荒凉的村庄、遍地的饿殍,面对人民的痛苦生活,他以深沉的忧愤、饱满的激情写出了《北方》这首震撼人心的杰作。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科尔沁.(qìn)颓垣.(yuán)咒诅.(zǔ)笳.笛(jiā)骸.骨(hái)瘦瘠.(jí)(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义辨析(1)疲乏·疲惫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疲劳、劳累过度”的意思。
异:“疲乏”侧重于无力、困乏,缺少足够的精力,语意较轻;“疲惫”侧重于非常疲乏,语意较重。
判断正误:①缺铁或者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都容易导致人们的疲乏..感。
(√)②经过一整天的紧张备考,考生已经感到很疲惫..,晚餐时间不宜太晚,在6点到6点半比较合适。
(√)(2)沉浸·沉迷同:二者都指沉浸在某种境界之中。
异:“沉浸”指浸入水中,多比喻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是指(对某种事物)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
判断正误:①年轻英雄沈星的离去让战友们不舍,也让沈星的家人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②英国发生令人发指的凶杀案,自小沉迷..暴力的少年巴特拉姆,处心积虑杀害沉睡中的母亲,并放火焚烧母亲的尸体。
北方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遨.游(áo) 荒冢.(zǒng)科尔沁.(qìn)溘.然长逝(kè)B.颓垣.(yuán)诅咒.(zǔ)悲.哀(bēi) 虚与委蛇.(shē)C.慑.服(shè) 悖.逆(bèi)塞.外(sài) 挟.私报复(xiá)D.粗犷.(guǎng) 剽悍.(hàn)光辉.(huī) 沆瀣.一气(xiè)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忖赋予人才倍出食不果腹B.装潢向往原形毕露以逸代劳C.幅射谜团欲盖弥彰察言观色D.臆测奥秘剑拔弩张以德报怨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
春天,丁香怒放,;夏天,树木欣欣向荣,;秋天,;冬天,,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③亭亭玉立④青翠欲滴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A.②④⑤⑧⑨ B.①③⑥⑦⑩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⑦⑨4.文学常识填空。
艾青,浙江金华人,中国作家,作品有、等。
二、课堂练习北方(节选)艾青不错,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发觉[学习目标]: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忱,了解中国新诗进展的轨迹。
2.把握本诗所表现的酷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绝望和生气。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作者介绍(学案)二、同学朗读诗歌,思考研讨问题:l.诗人带着满腔的热忱急迫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哀思的声音?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奇特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缺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苦痛,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秀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方来抒发自己肤浅的爱,以及沉痛绝望的心情。
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无望和恐怖。
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
期望愈高,绝望也愈重。
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哀思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盼的祖国到底在哪里?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觉”,诗人到底发觉了什么?明确:发觉了“这不是我的中华”,发觉了“你在我心里”。
三、总结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猛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争辩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见: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
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第1课时发现北方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迸.着血泪()罡.()风擎.火()呕.心沥血()科尔沁.()颓垣.()荒冢.()脸颊.()诅.咒()笳.笛()沉浸.()骸.骨()贫瘠.()擂.着大地()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擂.鼓()载.负()打擂.()一年半载.()塞.外()驻扎.()瓶塞.()挣扎.()敷衍塞.责()扎.腰带()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心沥血(ǒu)()咒(zǔ)()气(òu)()丧(jǔ)()纽(shū)刀()(zǔ)()歌(ōu)()碍(zǔ)()肥(òu)()骨(hái)颓()(yuán)言简意()(ɡāi)齐()公(huán)弹()(hé)绵()(ɡèn)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
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
高中语文专题一祖国土发现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苏教必修3苏教文本4~5 发现 北方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析(1)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迸.( ) ②罡.风( ) ③擎.( ) ④噩.梦( ) ⑤科尔沁.( ) ⑥颓垣.( ) ⑦荒冢.( ) ⑧脸颊.( ) ⑨咒诅.( ) ⑩沉浸.( ) ○11骸.骨( ) (2)给多音字注音①⎩⎪⎨⎪⎧擂.鼓 打擂. ②⎩⎪⎨⎪⎧ 塞.外 堵塞. 木塞. ③⎩⎪⎨⎪⎧ 挣扎. 扎.营 扎.腰带 ④⎩⎪⎨⎪⎧畜.生 畜.牧 ⑤⎩⎪⎨⎪⎧ 载.负 记载. 2.辨形组词①⎩⎪⎨⎪⎧ 罡 昙②⎩⎪⎨⎪⎧ 擎 挚 掣 ③⎩⎪⎨⎪⎧ 噩 厄 ④⎩⎪⎨⎪⎧ 呕 抠 讴 殴 ⑤⎩⎪⎨⎪⎧ 沁 泌 ⑥⎩⎪⎨⎪⎧ 矮 倭3.词语释义①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淳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暗淡·黯淡二者都有“暗,不明亮〞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暗淡〞着重指具体的暗,多用于形容光线等昏黑不明,也可形容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黯淡〞常指抽象的“暗〞,用于心情、情绪。
例句:①________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②他这几天,心情________,郁郁寡欢。
(2)阴郁·忧郁·抑郁“阴郁〞可以指天气阴晦沉闷;气氛不活泼;不开朗。
“忧郁〞指心情忧伤、愁闷。
“抑郁〞指心有怨愤,不能诉说而烦闷。
例句:①________的天气令人烦躁不安。
②对这些无理的指责,他________难平。
③想到暗淡的未来,他显得非常________。
(3)惶乱·荒乱·慌乱“惶〞,恐惧;“惶乱〞指因内心恐惧而产生的紊乱。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北方》最新同步教案《北方》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2.进一步体会爱国的复杂感情和辨证关系。
3.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从小生活在江南,对于中国的北方你有什么直观的感受?那么五十多年前的著名诗人艾青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子的呢?二、整体感知1.自读诗歌。
2.正音3.诗人眼中,北方是什么样子的?(悲哀的。
本诗一开始就明确了诗人的感情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悲哀、忧郁、沉重)4.我们眼中的北方是……而艾青眼中的北方是悲哀的,为什么呢?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艾青,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
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本诗歌写于1938年2月四日潼关,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华北、东北早已沦陷,就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寒冷的冬天,流徙途中的艾青,面对荒凉的村庄、遍地的饿殍,面对人民的痛苦生活,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北方》。
高中语文《北方》学案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北方》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北方》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北方[学习目标]:1.了解艾青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
2。
通过意象分析法,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3。
有表情地诵读这首诗[学习重难点]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方法]:诵读法。
以学生反复朗读为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导学过程]:[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一举成名,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
2、字词载()负颓垣()荒冢()脸颊()骸( )骨沉浸()[文本研习]:一、初读课文1、听录音,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
明确:北方是悲哀的。
2、听读完文章后,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明确:忧郁、悲哀、沉重。
二、再读品味1、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1.4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规范训练苏教必修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1。
4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规范训练苏教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噩.梦(è)罡.风(ɡānɡ)擂.鼓(léi) 惶.乱(huānɡ)B.骸.骨(hái)笳.笛(jiā)荒冢.(zhǒnɡ)颓垣.(yuán)C.干瘪.(biě) 纤.绳(qiàn)熏.黑(xūn)勒.进(lēi)D.迷惘.(wǎnɡ)绯.红(fēi)蹂躏..(róu lìn) 齑.粉(jī)解析A项“.惶〞应读huánɡ.答案 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恶梦骸骨干瘪呕心沥血B.惶乱荒冢沙砾骇人听闻C.纤绳勒进菲红断壁残垣D.坯芽苦楚蹂躏沁人心脾解析A项恶—噩;C项菲—绯;D项坯-胚。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________的歌.②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太精彩了,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地________了他的声音.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________出了一点道理。
A.疲惫淹没琢磨B.疲乏湮没捉摸C.疲惫湮没琢磨D.疲乏淹没捉摸解析疲乏:疲劳。
疲惫:非常疲乏,多用于书面语.淹没:大水等漫过物体。
湮没:被别的东西遮住而显不出来.琢磨:反复思索。
捉摸:猜测,预料。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发现北方——滴血的爱恋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笳.笛(jiā)塞.外(sài)无垠.(yín)病入膏肓.(mánɡ) B.颓垣.(yuán) 荒冢.(zhǒnɡ) 罡.风(ɡānɡ)根深蒂.固(dì)
C.沉浸.(jìn) 瘦瘠.(jí) 创.伤(chuānɡ)长吁.短叹(yū)
D.骸.骨(hái) 擂.胸(lèi) 浑.浊(hún)处.心积虑(ch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迸着擎住颓垣疲乏
B.车辙惶乱绿阴刻画
C.瘦瘠恶梦笳笛咒诅
D.遐思斡旋黧黑阴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________地呼吸,/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②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________。
③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________/
与最古老的种族。
A.困苦崇尚坚苦
B.悲苦崇敬艰苦
C.困苦崇敬艰苦
D.悲苦崇尚坚苦
4.“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两句诗中的词序是作者为追求意境的奇逸、浓郁而有意错置,按正常的顺序重新调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泉流暗石壁,露滴秋草根。
B.石壁流暗泉,草根滴秋露。
C.暗泉石壁流,秋露草根滴。
D.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二、课内阅读
阅读《发现》,完成5~7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5.如何理解《发现》一诗中“迸着血泪”的“迸”字?
答:
6.如何理解“是噩梦挂着悬崖”?
答:
7.“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三、一法一练——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分析诗歌的意象内涵,一要理解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典型的传统意象,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如“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
二要分析意象的比喻义及象征意义,如《北方》一诗中的第一节用具体的意象揭示了北方的悲哀;沙漠风单独成行,卷去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留下一片灰黄和沙雾,带来了恐怖;村庄、山坡、河岸、颓垣、荒冢,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行人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驴子的眼睛悲哀,耳朵疲乏。
诗人把这些意象用浓缩的诗句引进形象的表述,去诠释北方的悲哀,表达作者对祖国现状深重的忧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答:
答案
1.B 2.C 3.C 4.D
5.这里的一般用法可以用“流”,但作者用了一个“迸”字,有两个特点:一是多,二是急。
表达了作者当时眼中流泪、心中滴血的悲痛心情。
因为理想太美好,而现实又太残酷,巨大的反差促成了这种激情的迸发。
6.“噩梦”比喻当时祖国现状的黑暗、恐怖和令人失望。
噩梦本来就可怕,更何况在悬崖上,使人于恐怖中产生绝望,表明了祖国在军阀混战中已经残破得不成样子,所以诗人痛苦地喊:“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7.将“青天”、“风”、“大地”拟人化,用征询的形式,将心灵的无比愤懑化作情感的直接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极度痛苦和失望之情。
8.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土地”可以看做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