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轮复习课时训练3.1.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十三讲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钠的性质及用途。
2.Na2O 和Na2O2的性质及用途。
3. Na2CO3 、NaHCO3 、NaOH的性质及用途。
4. Na2O2 与H2O、CO2 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碱金属元素【考纲要求】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2.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3.焰色反应。
碱金属元素基础知识一.金属钠(可保存在中)1、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跟非金属反应:(O2、Cl2、S)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与H+反应(H2O、酸、盐溶液)①钠与水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现象及解释:浮:熔:游:产生气体,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嘶红:②钠与盐酸离子方程式:③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方程式:(3)与有机物反应(醇、酚、羧酸)与乙醇化学方程式:二、钠的化合物1、Na2O2:颜色状态电子式: 用途:与H2O 、CO2化学方程式2、Na2CO3 与NaHCO3Na2CO3 俗名:色态:溶解性:热稳定性:NaHCO3俗名:色态:溶解性:热稳定性:Na2CO3 和NaHCO3分别与酸反应速率:V(Na2CO3)V(NaHCO3)三、钠及化合物之间的关系Na2O2Na Na2O NaO H Na2CO3 NaHCO3(方程式写在背面)四、碱金属元素包括()1、递变规律: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失电子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单质的还原性,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性.2、锂与氧气化学方程式:钾与氧气化学方程式: 3、焰色反应 操作步骤:将 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与原来颜色相同,蘸取待测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钠为 色, 钾为 色(需透过 ),用 洗净铂丝.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钠着火燃烧时,可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 ) ①泡沫灭火器 ②干粉灭火器 ③水 ④沙土A .①②B .④C .②③D .①②③ 2.在下列反应中,22O Na 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 A .2322222 2O CO Na CO O Na ++B .42222 MnO Na MnO O Na + C .↑+++2242422222 2O O H SO Na SO H O NaD .O H O Mn Na H MnO O Na 22242285210 1625+↑+++++++-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A .烧碱B .聚乙烯C .漂白粉D .氯化铵 4.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 .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B .用玻璃片靠近在玻璃导管口燃着的硫化氢的火焰,玻璃片上附有的固体呈现黄色C .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D .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5.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候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候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候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 .NaOH B .32CO K C .32CO Na D .3NaHCO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第二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2018·北京高考)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 +O 2===Na 2O 2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 +S 2-===Ag 2S↓+2Cl -C .Na 2O 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D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3.已知钠能与水、乙醇等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反应,将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是( )①水 ②NaOH 溶液 ③0.1 mol/L 盐酸 ④0.1 mol/L FeCl 3溶液 ⑤乙醇 A .④③②①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①③④②⑤4.(2018·广东月考)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 )A .NaAlO 2和稀盐酸B .NaHCO 3和Ca(OH)2C .NaOH 和Al 2(SO 4)3D .HCl 和Na 2CO 35.(2018·郑州质检)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B .332C .673D .690 5题变式5-1.200 ℃时,11.6 g CO 2和H 2O 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 ,则原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 )A .5.8B .11.6C .23.2D .46.45-2.在一定条件下,使CO 和O 2的混合气体26 g 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 2O 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质量增加14 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和CO 的质量之比是( )A .94B .11C .76D .67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O 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不变,有H 2放出B .溶液的pH 增大,有O 2放出C .溶液中c(Na +)增大,有O 2放出 D .溶液中Na +数目减少,有O 2放出6题变式6-1.将Na2O2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⑤Ca(HCO3)2溶液A.①②③④⑤ B.①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6-2.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6-3.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含酚酞)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一段时间后,红色一定消失的是( )①H2O2②HCl③SO2④Cl2⑤NaHCO3A.①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6-4.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②Na2O ③Na2CO3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双项选择题7.(2018·上海高考)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习任务1钠的性质及应用一、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二、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1)2Na +Cl 2=====△2NaCl(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2)4Na +O 2===2Na 2O(现象:银白色固体变暗)。
(3)2Na +O 2=====△Na 2O 2(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与水(滴有酚酞)、酸、醇、盐溶液反应(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现象:浮、熔、游、响、红)。
(2)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3)钠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CH 3CH 2OH ―→2C 2H 5ONa +H 2↑(现象:沉、慢)。
(4)钠与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uSO 4+2H 2O===Cu(OH)2↓+Na 2SO 4+H 2↑。
三、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四、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高考全国卷Ⅱ,13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CO 2具有氧化性。
( )(2)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3)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第一讲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钠及其化合物1.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D.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答案】D【解析】红色物质肯定是单质铜,因为无水CuSO4是白色的,所以必定是Na 和CuSO4发生置换反应:2Na+CuSO4===Cu+Na2SO4,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0价,所以表现氧化性。
因为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时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发生燃烧。
综上D错误。
2.当0.2 mol Na 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 C D. D【答案】B【解析】Na2O2与CO2反应实质是-1价的氧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物Na2CO3中有一个O为18O,摩尔质量是108 g·mol-1;生成的氧气为18O2,摩尔质量是36 g·mol-1。
3.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放一小块钠,按图示搭建装置,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滤纸逐渐变黑【答案】A【解析】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放一小块钠,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热,立即倒扣上大烧杯,放出的热量引发钠与硫剧烈反应生成硫化钠,现象为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据此分析解答。
4.如图所示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a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A. 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膨胀 D. U形管水位不变【答案】C【解析】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后发生以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产生的O2使气球a膨胀,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导致U形管c端水位下降,d端水位上升。
第10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生产玻璃,也可用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B.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C.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答案 D解析常用于生产玻璃的是碳酸钠,A错误;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具有漂白性,但不可用于漂白食品,B错误;医用酒精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消毒,并非是将病毒氧化,C 错误;氯化钠溶液可以充当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使桥梁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从而加速腐蚀,D正确。
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答案 C解析A项错误,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生成NaOH,恢复至室温会有部分NaOH晶体析出,同时生成氢气,由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溶液的pH不变;B 项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NaOH与CuSO4反应会出现蓝色沉淀;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D项错误,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的NaOH与NH+4反应生成NH3·H2O,NH3·H2O部分分解产生的少量氨气会与氢气同时放出,故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2018·银川质检)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答案 A解析碳酸钠与醋酸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反应产生碳酸氢钠和醋酸钠,然后是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体,而碳酸氢钠中加入酸马上放出气体,所以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就可迅速得到判断,A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火焰都为黄色,所以无法区别二者,B错误;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无法区别它们,C错误;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无法区分二者,D错误。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对Na2O2与CO2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就一定B.只要CO2和H2O(g)的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C.只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就一定D.只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解析Na2O2与CO2、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子转移情况分别为:由于两个反应中Na2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2∶1,所以A正确;两个反应中:2Na2O2~2H2O(g),2Na2O2~2CO2,所以B正确;根据上面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情况知选项C也正确;根据反应方程式知,CO2、H2O与Na2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2”中“CO”的质量和“H2O”中“H2”的质量,所以当物质的量固定的混合气体中CO2气体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增加的质量大,当H2O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所增加的质量较小,则D错误。
答案D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而酸碱之间的反应较快。
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首先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生成的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由于Na2O2有强氧化性,过量的Na2O2会慢慢将有机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最后溶液变为无色。
答案B3.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质量相同解析NaHCO3与同浓度盐酸的反应比Na2CO3更剧烈,B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训练题(有答案)第二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1.(2012•北京高考)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用品有效成分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2.(2012•北京高考)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2++2OH-===CaCO3↓+CO2-3+2H2O3.已知钠能与水、乙醇等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反应,将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是( )①水②NaOH溶液③0.1 mol/L盐酸④0.1 mol/L FeCl3溶液⑤乙醇A.④③②①⑤ 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①②⑤ D.①③④②⑤4.(2012•广东月考)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 )A.NaAlO2和稀盐酸 B.NaHCO3和Ca(OH)2C.NaOH和Al2(SO4)3 D.HCl和Na2CO35.(2011•郑州质检)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 4 1 B.3 3 2 C.6 7 3 D.6 9 05题变式5-1.200 ℃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 3.6 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 )A.5.8 B.11.6 C.23.2 D.46.45-2.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质量增加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之比是( )A.9 4 B.1 1 C.7 6 D.6 7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B.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C.溶液中c(Na+)增大,有O2放出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6题变式6-1.将Na2O2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⑤Ca(HCO3)2溶液A.①②③④⑤ B.①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6-2.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6-3.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含酚酞)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一段时间后,红色一定消失的是( )①H2O2 ②HCl ③SO2 ④Cl2 ⑤NaHCO3A.①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6-4.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双项选择题7.(2011•上海高考)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综合验收鲁科版必修11.(2009·汕头模拟)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水等无机物反应,还能跟酒精、醋酸等有机物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没有用到的是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答案 C2.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答案 C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解析Na与O2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O或Na2O2或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无论哪一种情况,与盐酸反应后都生成NaCl,即n(Na+)=0.08 L×0.50 mol·L-1=0.04 mol。
假设生成物全部为Na2O,其质量为0.04 mol×1-1=1.24 g,实际是1.5 g,不符合;2×62 g·mol假设全部为Na2O2,其质量为0.04 mol×1-1=1.56 g,也不符合。
故生成物为Na2O2×78 g·mol和Na2O2的混合物。
答案 C4.(2010·河南师大附中月考)把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下列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消耗得多B.加热后消耗得多C.加热前后一样多D .当NaOH 适量时才会一样多解析 不加热时,1 mol NaHCO 3和1 mol NaOH 与盐酸反应均消耗1 mol 盐酸;加热时,依题意可得关系式2NaHCO 3~Na 2CO 3~2HCl ,进而可得NaHCO 3~HCl ;又由关系式2NaOH ~Na 2CO 3~2HCl 可得NaOH ~HCl 。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2·北京卷)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解析:发酵粉应该用NaHCO3。
答案:B2.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解析: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K元素的焰色为紫色,但是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元素。
答案:B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B.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C.石蕊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先变蓝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D.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H2和NH3解析:钠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A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均可放出氧气,Na2O与水(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CO3),B项正确;Na2O2与石蕊溶液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使石蕊变蓝,Na2O2将石蕊氧化,最后溶液褪色,C项正确;Na与H2O反应生成H2和NaOH,NaOH与4NH反应有NH3放出,D项正确。
答案:A4.一定条件下,2.3 g金属钠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3.6 g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数为0.1N AB.生成物为Na2O2和Na2O的混合物C.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将产物溶于水配成1 L,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解析:根据Na2O2和Na2O的化学式,若全部生成Na2O增重0.8 g,若全部生成Na2O2增重1.6 g,而实际增重3.6 g-2.3 g=1.3 g,故所得产物为二者混合物,B项正确;反应中金属Na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不论生成何种产物,转移电子数都是0.1N A,A项正确;金属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C项正确;根据Na元素守恒,所得NaOH物质的量为0.1 mo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D项错误。
Na单质练习题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2)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3)金属钠在石棉网上加热时,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4)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5)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6)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7)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8)钠可以保存在CCl4中()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3.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按图示搭建装置,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酚酞的水溶液可能变为红色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滤纸逐渐变黑4.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5.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火焰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过程中气体未被还原,也未被氧化7.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新动向】考点梳理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考纲全景透析】一、钠1.、物理性质颜色硬度 导电性密度 熔点 银白色 柔软 良好比水小 比煤油大小于100℃2.化学性质——还原性+−−−−−−−−−−→01Na Na 与非金属单质、水、酸、盐等反应(1)跟非金属(如O 2、Cl 2)反应:(2)钠与水反应:2Na+2H 2O =2NaOH +H 2↑ ①离子方程式:2Na+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O 2常温4Na+O 2=2Na 2OCl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 NaCl(白烟)点燃2Na+O 2Na 2O 2(3)钠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再考虑碱是否与盐反应。
例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NaOH+H2↑ (1)CuSO4+2NaOH=Na2SO4+Cu(OH)2 (2)3.钠的制取和存放(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存放: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
4.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4)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比较内容Na2O 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电子式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 2Na2O2 + 2H2O==4NaOH + O2↑与CO2反应 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与盐酸反应 Na2O + 2HCl==2NaCl + H2O 2Na2O2 +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2.常见的钠盐(Na2CO3和NaHCO3)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溶解度较碳酸钠小,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慢 Na2CO3+HCl=NaCl+NaHCO3Na2CO3+2HCl=2NaCl+CO2↑+H2O快 NaHCO3+HCl= NaCl+CO2↑+H2O与NaOH反应不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与Ca(OH)2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足量:HCO3-+Ca2++OH-=CaCO3↓+H2O不足:2HCO3-+Ca2++2OH—=CaCO3↓+2H2O+CO32-与BaCl2反应Na2CO3+ BaCl2==BaCO3↓+2NaCl 无明显现象相互转化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3.焰色反应(1)概念: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金属钠分别在过量的O2和Cl2中燃烧,产生的现象相同点是()A.都产生白烟B.都产生黄色火焰C.都发生爆炸D.都生成白色固体2.(2009年宿迁质检)跟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A.H2OB.CO2C.H2SO4D.Ca(OH)23.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小球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4.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B.都是白色固体C.都是碱性氧化物D.二者不具有转化关系5.(2009年韶关质检)下列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A.2Na2O2+2H2O=4NaOH+O2↑B.2Na2O2+2CO2=2Na2CO3+O2C.Na2O2+H2SO4(稀)=Na2SO4+H2O2D.Fe2O3+3Na2O2(熔融)=2Na2FeO4+Na2O6.(2010年潍坊质检)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050 mol·-1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7.金属Na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Ca(HCO3)2溶液B.KCl溶液C.Na2SO4溶液D.MgSO4溶液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其中最多的是氯化钠B.应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发出强烈的黄光,其射程远,透雾能力强C.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钼等金属从它们熔融的卤化物中氧化出来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可用CO2灭火二、非选择题9.(2010年枣庄质量检测)Na2O2几乎能与所有常见的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2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通过比较知,当非金属处于____________价态时,与氧化物Na2O2反应有O2生成。
(3)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SX)〗(同温同压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10.钠在空气中燃烧(如图甲)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炭。
(1)请假设黑色固体物质可能产生的原因是:假设①____________ ;假设②____________ ;假设③____________ 。
(2)为确认以上其中一种假设的正误,某同学进行如下推断:由于金属钠与氧的结合能力比碳强,因此黑色炭可能是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用打孔器钻取一段金属钠,取中间一小块钠放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如图乙)中加热,观察到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有黄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的黄色固体立即变成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用打孔器取用金属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产生以上现象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 。
11.(2009年广东质检)实验室可观察到如下实验事实:向滴有酚酞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
对上述实验中溶液变红,过一会儿又褪色的原因,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氧气有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乙同学则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时产生了H2O2,H2O2的强氧化性使酚酞褪色。
(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的H2O2溶液并振荡。
①若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针对乙同学的上述验证实验提出还应增做实验才能更直接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O2,甲同学提出要增加的实验是什么?(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甲同学的解释是否正确(画出简易装置图,说明简要步骤).12.(2009年灌云质检)有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他物质均略去)。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填数字)参考答案:1.解析:钠在O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钠在Cl2中燃烧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NaCl);钠与O2、Cl2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但并不发生爆炸。
答案:B2.解析:下表中“×”表示不发生反应,“√”表示能发生反应:3.解析:钠密度比水小,浮在液面上,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H2吹动钠游动,放出的热使熔点低的钠熔成小球。
反应生成的NaOH造成c(OH)-变大,Ca(OH)2(s)=Ca2++2OH-,平衡向左移动,Ca(OH)2沉淀析出,液体变浑浊。
答案:C4.解析:Na2O为白色固体,Na2O2为浅黄色粉末,与水反应都生成强碱NaOH,Na2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与水反应只生成碱的氧化物。
Na2O与O2反应可以转化为Na2O2。
答案:A5.解析:本题从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角度考查了Na2O2的性质。
Na2O2中氧的化合价为-1,Na2O2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Na2O2中氧的化合价既降低又升高,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选项Na2O2中氧的化合价降低,仅作氧化剂,故C正确。
答案:C6.解析:采用元素守恒法,n(HCl)=0.08 L×0.50 moL·L-1=004 mol,n(Na+)=n(Cl-)=0.04 mol,所以n(O)=[1.5 g-0.04 mol×23 g·mol-1]/[16 g·mol-1=0.58/16 mol,n(Na)/n(O)=0.04 mol/(0.58/16 mol)=32/29,即1<n(Na)/n(O)<2,应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答案:C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Na与盐溶液的反应。
Na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际是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 再与盐溶液反应。
因此,不管什么盐溶液与Na反应一定有H2生成。
Ca(HCO3)2与NaOH反应:Ca (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KCl、Na2SO42-不与NaOH反应;MgSO42-与NaOH反应:MgSO42-+2NaOH=Mg(OH)2↓+Na2SO42-。
答案:AD8.解析:自然界中钠的化合物最多的是NaCl;钠作为还原剂将金属从其熔融态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金属钠着火时,生成Na2O2,可与CO2和H2O反应,且产生O2。
答案:AB9.解析:(3)只有CO2与Na2O2反应,且由方程式知每2体积CO2参与反应放出1体积O2,体积减少1体积。
假设反应前均为3体积,则有:V(N2)∶V(O2)∶V(CO2)=3∶4∶1.答案:(1)Na2O2+SO2=Na2SO42-2Na2O2+2SO3=2Na2SO42-+O2↑(2)高(3)3∶4∶110.解析:(1)黑色固体物质炭的来源可考虑与含碳元素有关的物质:①煤油不完全燃烧得到;②酒精灯中的酒精不完全燃烧得到;③产生的CO2与金属Na反应得到。
(2)金属钠易被氧化,故为证明上述③的原因,应制取纯净的不被氧化的钠,反应方程式可能为:2Na+CO2点燃C+Na2O2,2Na2O2+2CO22Na2CO3+O2或Na2O2+2Na2Na2O。
答案:(1)金属钠上有没擦干净的煤油,不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炭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炭(2)①取得较纯的Na②2Na+CO2点燃C+Na2O2,2Na2O2+2CO22Na2CO3+O2或Na2O2+2Na2Na2O11.解析:(1)①溶液的红色褪去,是因为H2O2有漂白性,能漂白酚酞。
②H2O2在MnO2催化下能放出氧气,可在加入过氧化钠后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有气泡放出可直接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
(2)如果要验证是氧气氧化酚酞,则可向滴有酚酞水中直接通入氧气来检验。
答案:(1)①溶液的红色褪去②在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待反应完成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有H2O2生成(2)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氧气,若红色褪去,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可用广口瓶等其他仪器代替烧杯,合理即可)。
12.解析:A、B均为钠的化合物,加热、加水、加酸均能产生气体,加热产生气体C,猜测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加H2SO42-产生气体C、D,猜测有Na2O2,C为O2,D为CO2,加水后通入CO2生成B,可推测B为NaHCO3,A为Na2O2。
加热NaHCO3分解产生的CO2、H2O(g)都能与Na2O2反应,但可认为CO2优先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2CO2+2Na2O2=2Na2CO3+O2要只生成Na2CO3, n(Na2O2)/n(NaHCO3)≤1/2。
答案:(1)Na2O2NaHCO3O2CO2(2)2Na2O2+2H2O=4NaOH+O2↑NaOH+NaHCO3=Na2CO3+H2O(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