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 (2)
- 格式:ppt
- 大小:538.50 KB
- 文档页数:32
逻辑学经典书籍摘要:1.逻辑学简介2.逻辑学经典书籍的分类3.代表性逻辑学经典书籍介绍3.1《形式逻辑》3.2《逻辑学导论》3.3《逻辑思维》3.4《数理逻辑》3.5《论证逻辑》4.阅读逻辑学经典书籍的意义正文: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它旨在帮助人们提高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
逻辑学经典书籍是学习和研究逻辑学的基石,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方法和实例。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逻辑学经典书籍进行简要介绍。
1.逻辑学简介逻辑学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论证逻辑等多个分支。
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推理的形式,探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规律;数理逻辑则运用符号和数学方法研究逻辑结构;论证逻辑关注论证的构建、分析和评估。
2.逻辑学经典书籍的分类逻辑学经典书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式逻辑、逻辑学导论、逻辑思维、数理逻辑和论证逻辑。
这些书籍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各有侧重,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3.代表性逻辑学经典书籍介绍3.1《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关于推理形式和规律的研究,是逻辑学的基础理论。
本书通过阐述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概念,以及推理的基本规律,为读者打下扎实的逻辑学基础。
3.2《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论》是一本引导读者进入逻辑学领域的入门书籍,它简要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分支。
本书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帮助读者了解逻辑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向。
3.3《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旨在培养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丰富的实例分析、练习和测试,使读者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书适合希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读者。
3.4《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一本关于符号逻辑和数学逻辑的书籍,它运用符号和数学方法研究逻辑结构和推理规律。
本书适合对数理逻辑有兴趣的读者深入学习。
3.5《论证逻辑》《论证逻辑》主要研究论证的构建、分析和评估,它通过阐述论证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评估方法,帮助读者学会分析、评估和构建有效的论证。
数理逻辑中的二阶逻辑与高阶逻辑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是数理逻辑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在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应用,并对推理和形式证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作用。
一、二阶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二阶逻辑是指在逻辑系统中引入了量化二阶变量和二阶量词的逻辑体系。
相对于一阶逻辑,二阶逻辑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
在二阶逻辑中,可以量化一阶谓词变量,即可以描述关于一阶谓词的性质和关系。
这为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提供了便利。
二阶逻辑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二阶量词:二阶逻辑中引入了二阶量词,它可以量化一阶谓词变量,从而表达更复杂的命题和关系。
2.表达能力:相对于一阶逻辑,二阶逻辑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描述更复杂的关系和性质。
3.形式化语义:二阶逻辑的形式化语义研究更加复杂,需要引入更多的概念和方法,如拟态逻辑、模型论等。
二、高阶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高阶逻辑是指在逻辑系统中引入了更高阶的量词和变量的逻辑体系。
相对于二阶逻辑,高阶逻辑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
在高阶逻辑中,可以量化谓词变量的谓词变量,即可以描述关于谓词的性质和关系。
高阶逻辑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阶量词:高阶逻辑中引入了高阶量词,它可以量化谓词变量,从而表达更复杂的命题和关系。
2.表达能力:相对于二阶逻辑,高阶逻辑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描述更复杂的关系和性质。
3.形式化语义:高阶逻辑的形式化语义更加复杂,需要引入更多的概念和方法,如模型论、类型论等。
三、二阶逻辑与高阶逻辑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在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们对于推理、形式化验证和智能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推理和证明: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可以用于形式化推理和证明的过程。
通过引入量化变量和量词,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推理关于谓词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提高推理和证明的精确性和效率。
2.形式化验证:在计算机科学中,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在形式化验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理逻辑(1-2章)复习自测学号诚信分数自测题Ⅰ单项选择题(22分)101由n个命题变元组成不等价的命题公式的个数为( )(1)2n; (2)2n; (3)n2; (4)2 (2) n.答案:〔〕2设P:我将去镇上,Q:我有时间.命题“我将去镇上,仅当我有时间”符号化为( )(1)P→Q; (2) Q→P;(3)P ↔Q; (4) ┐P∨┐Q.答案:〔〕3设P:我们划船,Q:我们跑步.命题“我们不能既划船又跑步”符号化为( )(1) ┐P∧┐Q; (2) ┐P∨┐Q;(3) ┐(P ↔ Q); (4) P ↔┐Q.答案:〔〕4下面哪一个命题是命题“2是偶数或-3是负数”的否定( )(1)2是偶数或-3不是负数;(2)2是奇数或-3不是负数;(3)2不是偶数且-3不是负数;(4)2是奇数且-3不是负数.答案:〔〕5设P:张三可以做这件事,Q:李四可以做这件事.命题“张三或李四可以做这件事”符号化为( )(1)P∨Q; (2)P∨┐Q;(2)┐P ↔Q; (4)┐(┐P∨┐Q).答案:〔〕6下面语句中哪个是真命题( )(1)我正在说慌;(2)如果1+2=3,那么雪是黑的;(3)如果1+2=5,那么雪是黑的;(4)严禁吸烟.答案:〔〕7下面哪个联结词运算不可交换( )(1)∧ (2)→; (3)∨; (4) ↔答案:〔〕8命题公式(P∧(P→Q)) →Q是( )(1)矛盾式; (2)蕴含式;(3)重言式; (4)等价式.答案:〔〕9下面哪个命题公式是重言式( )(1)(P→Q)∧(Q→P);(3)(┐P∨Q)∧()P∧┐Q);(4)┐(P∨Q).答案:〔〕10下面哪一组命题公式是等值的( )(1)┐P∧┐Q, P∨Q;(2)A→(B→A), ┐A→ (A→┐B);(3)Q→(P∨Q), ┐Q∧(P∨Q);(4)┐A∨(A∧B), B.答案:〔〕11P→Q的逆反式是( )(1) Q→┐P; (2) P→┐Q;(3) Q→┐P; (4) ┐Q→┐P.答案:〔〕12┐P→Q的逆反式是( )(1) ┐Q→┐P; (2) P→┐Q;(3) ┐Q→P; (4) P→Q.答案:〔〕13下列命题联结词集合中,哪个是极小功能联结词集合( )(1){┐,↔}; (2){┐,∨;∧};(3){↑}; (4){∧,→}答案:〔〕14下列命题联结词集合中,哪个不是极小功能联结词集合( )(1){┐,∧}; (2){┐, →};(3){┐,∧,∨}; (4){↑}.答案:〔〕15已知A是B的充分条件,B是C的必要条件,D是B的必要条件,问A是D的什么条件( )(1)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 (4)(1)(2)(3)都不对.答案:〔〕16┐P→ Q的反换式是( )(1) Q→┐P; (2) ┐P→ Q;(3) ┐Q→P; (4) P→┐Q.答案:〔〕17下面哪一个命题公式是重言式( )(1)P→(Q∨R);(2)(P∨R)∧(P→Q);(3)(P∨Q)(Q∨R);(4)((P→(Q→R))→((P→Q) →(P→R)).答案:〔〕18下面哪一个命题公式不是重言式( )(2)(P∧R)→P;(3)┐(┐P∧Q)∧(┐P∨Q);(4)(P→Q)↔ ( ┐P∨Q).答案:〔〕19重言式的否定式是( )(1)重言式; (2)矛盾式;(3)可满足式; (4)蕴含式.答案:〔〕20下面哪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1)如果2是偶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唯一;(2)如果2是偶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不唯一;(3)如果2是奇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唯一;(4)如果2是奇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不唯一.答案:〔21下面哪一组命题公式不是等价的;(1)┐(A→B), A∧┐B;(2)┐(A ↔ B), (A∧┐B)∨(┐A∧B);(3)A→(B∨C), ┐A∧(B∨C);(4)A→(B∨C), (A∧┐B) →C.答案:〔22合式公式P→(Q↓P)是( )(1)重言式; (2)可满足式;(3)矛盾式; (4)等价式答案:〔Ⅱ填空题(50分,每空2分)1若且则称X是公式A的子公式.答案:〔〕2写出下列表中各列所定义的命题联结词P Q P Q P QT T T FT F F TF T F TF F F T答案:〔〕3P、Q为两个命题,当且仅当时,P∧Q的真值为T;当且仅当时, P∨Q的真值为F.答案:〔〕4由n个命题变元可组成不等值的命题公式.答案:〔〕5两个重言式的析取是 ,一个重言式与一个矛盾式的析取是 .答案:〔〕6给定命题公式A、B,若 ,则称A和B是逻辑等值的,记为A⇔B. 答案:〔〕7A、B为两个命题公式,A⇔B当且仅当,A⇒B当且仅当 .答案:〔〕8将P、Q为两个命题,德摩根律可表示为,吸收律可表示为 . 答案:〔9公式(P∨Q)→R的只含联结词┐、∧的等价式为 .答案:10 P、Q为两个命题,当且仅当时,P→Q的真值为F.答案:〔〕11全体极大项的合取为式,全体极小项的析取式必为式.答案:〔〕12公式┐P→Q的反换式为,逆反式为 .答案:〔〕13命题公式┐(P→Q)的主析取范式为,主合取范式的编码表示为 . 答案:14已知公式A(P,Q,R)的主合取范式为M0∧M3∧M5,它的主析取范式为(写成编码形式) .答案:〔〕15 命题公式┐(P↔Q)的主析取范式为,主合取式的编码表示为 . 答案:〔〕Ⅲ判断题(在括号中填写 T 或F 28分)181“王兰和王英是姐妹”是复合命题,因为该命题中出现了联合词“和”. 〔〕2凡陈述句都是命题. 〔〕3语句3x+5y=0是一个命题. 〔〕4命题“两个角相等当且仅当它们是对顶角”的值为T. 〔〕5命题“十减四等于五”是一个原子命题. 〔〕6命题“如果1+2=3,那么雪是黑的”是真命题. 〔〕7 (P∨→(Q∧R))是一个命题演算的合式公式,其中Q、Q、R是命题变元. 〔〕8 (P→(Q∧R →┐R))是一个合式公式,其中P、Q、R是命题变元. 〔〕9若A:张明和李红都是三好学生,则┐A:张明和李红都不是三好学生. 〔〕10若A:张英和王平都是运动员,则┐A:张英和王平不都是运动员. 〔〕11若P:每一个自然数都是偶数,则┐P:每一个自然数都不是偶数. 〔〕12若A:每个自然数都是偶数,则┐P:每个自然数不都是偶数. 〔〕13五个基本联结词的运算优先顺序为:┐、∨、∧、→、↔. 〔〕14 联结词“↑”是可交换的. 〔〕15 联结词“↑”满足结合律. 〔〕16 联结词“→”满足交换律. 〔〕17 “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设P:学习如逆水行舟,Q:学习进步,R:学习退步.则命题符号化为P∧(┐Q→R). 〔〕18 P、Q、R定义同上题,则“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形式化为P→(┐Q→R).〔〕19 设P、Q是两个命题,当且仅当P、Q的直值均为T时,P↔Q的值为T. 〔〕20 命题公式(P∧(P→Q))→是矛盾式. 〔〕21命题公式(P∧(P→Q))→Q是重言式. 〔〕22 联结词∧与∨不是相互分配的. 〔〕23 在命题演算中,每个极小功能联结词集合至少有两个联结词. 〔〕24 命题联结词集{┐,∧}是极小功能联结词集. 〔〕25命题联结词集{┐,∧、∨}是全功能联结词集. 〔〕26命题联结词集{∧、→}是全功能联结词集. 〔〕27 命题联结词集{↑}和{↓}都是全功能联结词集. 〔〕28 任一命题公式都可以表示成与其等价的若干极小项的析取式. 〔〕。
第二十九讲逻辑推理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的结论,除了计算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理。
通常,我们把主要依靠推理来解的数学题称为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中的条件繁杂交错,解题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推理,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并且可以借助于图表,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有8个球编号是①-⑧,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
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那么,两个轻球分别是几号?【解析】:从第一次看,③、④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看,⑤、⑥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看,①、③、⑤中有一个轻,②、④、⑧中也有一个轻.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④和⑤.1、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和丁高,而甲不比丁高。
请说出他们各是几号.2、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56,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个数位上有一个相同数字..这个商品的编号是多少?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是几.【解析】:如果直接思考哪个数字的对面是几,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字的对面不会是几。
从A、B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4的对面不会是2、5,也不会是1、6,那么,4对面一定是3;从B、C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1的对面不会是4、6,也不会是2、3,那么,1的对面一定是5;剩下2的对面一定是6.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涂着红、黄、白、黑、绿六种颜色,根据下面的三种摆法,判断哪种颜色的对面涂着哪种颜色.2、根据一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字母各是什么?小英、小明、小亮在一次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中,每人都获得了其中的一门第一名,一门第二名和一门第三名.现在只知道小英获得了语文成绩的第一名,小明获得了数学第二名.获得英语成绩第一名的是谁?【解析】:因为小英获得了语文第一名,所以,小明获得的第一名只能是英语或数学,而小明已获得了数学第二名,不可能再获得数学第一名,因此,获得英语第一名的一定是小明.1、下面盒子上写的标签只有一张是正确的,请判断乒乓球在哪个盒子里.2、有三个盒子上分别标有三个标签,只有一张正确,请据此推算出钢笔在哪个盒子里A:钢笔不在B盒 B:钢笔在本盒里 C钢笔不在本盒里盒子标签上只有一张正确,请据此推算出钢笔在哪个盒子里?有6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6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是11支、13支、17支、20支、28支、43支。
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及答案(2)3.谁做对了?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
”乙说:“甲做对了。
”丙说:“我做错了。
”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4.鞋子的颜色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
”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
”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
”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
”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
”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
”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
”这4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
那么,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6.谁在说谎,谁拿走了零钱?姐姐上街买菜回来后,就随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钱放在了抽屉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钱买菜的时候发现抽屉里的零钱没有了,于是,她就把三个妹妹叫来,问她们是不是拿了抽屉里的零钱,甲说:“我拿了,中午去买零食了。
”乙说:“我看到甲拿了。
”丙说:“总之,我与乙都没有拿。
”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说谎,那么到底谁在说谎?谁把零钱拿走了?7.夜明珠在哪里?一个人的夜明珠丢了,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
有一天,他来到了山上,看到有三个小屋,分别为1号、2号、3号。
从这三个小屋里分别走出来一个女子,1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
”2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在1号屋内。
”3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
”这三个女子,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谁说了真话?夜明珠到底在哪个屋里面?8.谁的成绩好玲玲和芳芳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问她们:“你们俩经常在一起玩,这次期末考试你们谁的成绩好呀?”玲玲说:“我的成绩比较好一点。
五年级数学思维《逻辑推理(2)》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Marry心目中的白马土子是高个子、黑皮肤、相貌英俊,在她认识的Mike、Bill、John、Jack四位男士中,只有一位男上符合她的全部条件.已知:①四位男式中,只有三人是高个子,只有两人是黑皮肤,只有一人相貌英俊.②每位男上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③Mike和Bill肤色相同;④Bil1和John身高相同;⑤John和Mike不都是高个子.那么,Marry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2 在电子表的时间显示中(电子表中“时”的显示为00,01,02,…, 23),连续二个相同数字或三个以上相同数字并列的时间(如00:00,00:05,03:33,11:12,20:00,22:22等),在一昼夜中共有分钟.3 小亮对小红说:“昨天我把50张草稿纸分给了班上的10名同学,我不是平均分的,而是根据每个同学的需要分的,因此,每个同学分到的草稿纸的张数都不相同.”小红听完后马上说:“你说的是假话,骗人!”小红说的正确吗? .4 已知两个数的和等于75,其中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大15,第二个数等于.5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且分别住不同的楼层,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底层.则甲住,职业是;乙住,职业是;丙住,职业是;丁住,职业是.6 A、B、C、D、E五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都要赛一盘,并且只赛一盘,规定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已知比赛结果如下:①A与E并列第一名;②B是第三名;③C和D并列第四名;则B得分.7 有3只袋子,有一只放着糖,另外两只都各放着一块石子,外面都贴着一张纸,分别写着:袋子A:“一块石子放在袋子B里.”袋子B:“一块石子放在这只袋子里.”袋子C:“一块石子放在袋子A里.”放糖的这只袋子纸上写的内容一定是对的,另外两只袋子纸上写的内容,至少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放着糖的袋子是.8 四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努、力、学、习四个字(一张写一个字),取出其中三张覆盖在桌面上,甲、乙、丙三人分别猜这三张卡片上是什么字,猜测情况如下表:结果每一张卡片上的字至少有一人猜中,所猜的三次中,有一人一次也没猜中,另外两人分别猜中了两次和三次.那么,第一张卡片上写的字是,第二张卡片上写的字是,第三张卡片上写的字是 .9 从1~10这十个整数中,选出A 、B 、C、D、E五个数满足下面6个条件:①D比6大;②D能被C整除;③A与D的和等于B;④A、C 、E三数之和等于D;⑤A与C的和比E小;⑥A与E的和比C与5的和小.则满足条件的解答为 .10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全班个人学科总成绩的前五名:甲:“笫一名是D,第五名是E.”乙:“第二名是A,第四名是C.”丙:“第三名是D,第四名是A.”丁:“第一名是C,第三名是B.”戊:“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B.”若每个人都只猜对了一个人的名次,且每个名次只有一个人猜对,则笫一、二、三、四、五名分别是 .二、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1 A先生夫妇邀请了三对夫妇来吃饭,分别是B夫妇、C夫妇和D夫妇,在圆形餐桌安排座位时,有一对夫妇是被隔开了.下面是一些提示,根据这些提示,你能知迫哪对大妇被隔开了吗?①A太太对面的人是坐在B先生左边的先生;②C太太左边的人是坐在D先生对面的一位女士;③D先生右边是位女士,她坐在A先生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女士的对面.12 张大妈问三位青年工人的年龄.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两岁,比小李大1岁.”小陈说:“我不是年龄奻小的,小李和我竺3岁,小李是25 岁.”小李说:“我比小刘年龄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这三位青年工人爱开玩笑,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张大妈分析出三人的年龄.13 一次足球比赛,有A、B、C、D四个队参加,每两队都要赛一场.按规则,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比赛结果,B队得5分,C队得3分,A队得1分.所有场次共进了9球,B队进球最多,共进了4个球,C队共失了3个球,D队一个球也没进.A队与C队的比分是2:3,问:A队与B队的比分是多少?。
量词互换结论取反的例子(二)
量词互换结论取反的例子
在数理逻辑中,量词互换与结论取反是两种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
量词互换指的是改变命题中的量词顺序,而结论取反则是将结论的真
值取反。
下面是一些关于量词互换和结论取反的例子,以说明它们的
逻辑效果。
1. 量词互换
全称量化的互换
•原始命题:所有的A都是B。
•互换命题:存在一个A不是B。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互换全称量词,从原命题中得到了互换命题。
这种互换方式可以改变命题的真值。
存在量化的互换
•原始命题:存在一个A是B。
•互换命题:所有的A都不是B。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互换存在量词,从原命题中得到了互换命题。
这种互换方式同样可以改变命题的真值。
2. 结论取反
原命题
•原始命题:如果A,则B。
取反命题
•结论取反:如果A,那么非B。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取反结论,将结论的真值取反。
原命题中的条件变成了否定的结论。
总结
•通过量词互换和结论取反的方式,我们可以改变命题的真值。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以上是关于量词互换和结论取反的例子,希望对你理解逻辑推理有所帮助!。
国开网《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2参考答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
(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
(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2)语言和认知发展。
(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4)美感的发展。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答: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食物喂养;(2)生活起居;(3)卫生护理;(4)疾病防治;(5)身体锻炼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运用感官和发展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离散数学1-5章》练习题答案第2,3章(数理逻辑)1.答:(2),(3),(4)2.答:(2),(3),(4),(5),(6)3.答:(1)是,T (2)是,F (3)不是(4)是,T (5)不是(6)不是4.答:(4)5.答:⌝P ,Q→P6.答:P(x)∨∃yR(y)7.答:⌝∀x(R(x)→Q(x))8、c、P→(P∧(Q→P))解:P→(P∧(Q→P))⇔⌝P∨(P∧(⌝Q∨P))⇔⌝P∨P⇔ 1 (主合取范式)⇔ m0∨ m1∨m2∨ m3 (主析取范式)d、P∨(⌝P→(Q∨(⌝Q→R)))解:P∨(⌝P→(Q∨(⌝Q→R)))⇔ P∨(P∨(Q∨(Q∨R)))⇔ P∨Q∨R⇔ M0 (主合取范式)⇔ m1∨ m2∨m3∨ m4∨ m5∨m6 ∨m7 (主析取范式) 9、b、P→(Q→R),R→(Q→S) => P→(Q→S)证明:(1) P 附加前提(2) Q 附加前提(3) P→(Q→R) 前提(4) Q→R (1),(3)假言推理(5) R (2),(4)假言推理(6) R→(Q→S) 前提(7) Q→S (5),(6)假言推理(8) S (2),(7)假言推理d、P→⌝Q,Q∨⌝R,R∧⌝S⇒⌝P证明、(1) P 附加前提(2) P→⌝Q 前提(3)⌝Q (1),(2)假言推理(4) Q∨⌝R 前提(5) ⌝R (3),(4)析取三段论(6 ) R∧⌝S 前提(7) R (6)化简(8) R∧⌝R 矛盾(5),(7)合取所以该推理正确10.写出∀x(F(x)→G(x))→(∃xF(x) →∃xG(x))的前束范式。
解:原式⇔∀x(⌝F(x)∨G(x))→(⌝(∃x)F(x) ∨ (∃x)G(x))⇔⌝(∀x)(⌝F(x)∨G(x)) ∨(⌝(∃x)F(x) ∨ (∃x)G(x))⇔ (∃x)((F(x)∧⌝ G(x)) ∨G(x)) ∨ (∀x) ⌝F(x)⇔ (∃x)((F(x) ∨G(x)) ∨ (∀x) ⌝F(x)⇔ (∃x)((F(x) ∨G(x)) ∨ (∀y) ⌝F(y)⇔ (∃x) (∀y) (F(x) ∨G(x) ∨⌝F(y))(集合论部分)1、答:(4)2.答:323.答:(3)4. 答:(4)5.答:(2),(4)6、设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A⋂ (B-C)=(A⋂B)-(A⋂C)证明:(A⋂B)-(A⋂C)= (A⋂B)⋂~(A⋂C)=(A⋂B) ⋂(~A⋃~C)=(A⋂B⋂~A)⋃(A⋂B⋂~C)= A⋂B⋂~C=A⋂(B⋂~C)=A⋂(B-C)b、(A-B)⋃(A-C)=A-(B⋂C)证明:(A-B)⋃(A-C)=(A⋂~B)⋃(A⋂⋂~C) =A⋂ (~B ⋃~C)=A⋂~(B⋂C)= A-(B⋂C)(二元关系部分)1、答:(1)R={<1,1>,<4,2>} (2) R1-={<1,1>,<2,4>}2.答:RοR ={〈1,1〉,〈1,3〉,〈2,2〉,〈2,4〉}R-1 ={〈2,1〉,〈1,2〉,〈3,2〉,〈4,3〉}3.答:R={<1,1>,<2,2>,<3,3>,<4,4>,<5,5>,<6,6>,<1,2>,<1,3>,<1,4>,<1,5>,<1,6>,<2,4>,<2,6>,<3,6>}4.答:R 的关系矩阵=⎥⎥⎥⎥⎥⎥⎥⎦⎤⎢⎢⎢⎢⎢⎢⎢⎣⎡000000001000000001 R 1-的关系矩阵=⎥⎥⎥⎦⎤⎢⎢⎢⎣⎡0000000100000000015、解:(1)R={<2,1>,<3,1>,<2,3>};M R =⎪⎪⎪⎭⎫ ⎝⎛001101000;它是反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2)R={<1,2>,<2,1>,<1,3>,<3,1>,<2,3>,<3,2>};M R =⎪⎪⎪⎭⎫⎝⎛011101110;它是反自反的、对称的;(3)R={<1,2>,<2,1>,<1,3>,<3,3>};M R =⎪⎪⎪⎭⎫⎝⎛100001110;它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也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也不是传递的。
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系统建模与推理(原书第2版)引言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推理规则和语义模型来研究逻辑真值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本文档将介绍《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系统建模与推理》这本书的第2版内容。
该书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涵盖了数理逻辑的核心概念、基本方法和高级推理技巧,并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讨论。
第1章概述本章介绍了数理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规则。
数理逻辑是一种形式化的推理系统,它基于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基本规则,用符号语言描述逻辑命题的真值关系。
通过引入逻辑符号和逻辑规则,数理逻辑可以进行形式化的推理和证明,从而实现逻辑推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第2章命题逻辑本章详细介绍了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
命题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它将命题表示为真值的逻辑表达式,通过逻辑运算符和命题变量进行推理。
文章着重讨论了命题逻辑的语法和语义,以及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技巧。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命题逻辑的等价和蕴含关系,以及命题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第3章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数理逻辑的扩展和推广,它添加了量词和谓词函数,用于描述量化命题和谓词关系。
本章从基本的谓词逻辑语法和语义开始,逐步引入量词、谓词函数和量化规则,并讨论了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技巧。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谓词逻辑的归结和子句形式,以及谓词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如谓词逻辑编程和知识表示与推理。
第4章公理系统和形式化证明本章介绍了数理逻辑的公理系统和形式化证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公理系统是数理逻辑的一种形式化表示,通过一组公理和推理规则定义了逻辑推理的规范。
形式化证明是基于公理系统的推理过程,通过逻辑演算和推理规则推导出逻辑命题的真值关系。
本章详细讨论了公理系统的选取和证明的基本策略,以及形式化证明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第5章自动推理和定理证明本章介绍了数理逻辑中的自动推理和定理证明技术。
数理逻辑测验一、 符号化下列命题1. 如果张三和李四都不去,他就去。
(命题符号)解: 设P :张三去;Q :李四去;R :他去。
R Q P →⌝∧⌝)(。
2. 我将去上街,仅当我有时间。
(命题符号)解:设P :我将去上街;Q :我有时间。
)Q P (→。
3. 有些人喜欢所有的花。
(谓词符号)解:设P(x):x 是人; Q(y):y 是花; R(x ,y):x 喜欢y 。
))),()()(()()((y x R y Q y x P x →∀∧∃。
4. 所有运动员都敬佩某些教练。
(谓词符号)解:设P(x):x 是运动员;Q(y):y 是教练;R(x ,y):x 敬佩y 。
))),()()(()()((y x R y Q y x P x ∧∃→∀。
5. 每个人或者喜欢乘汽车,或者喜欢骑自行车。
(谓词符号)解:设P(x):x 是人;Q(x):x 喜欢乘汽车;R(x):x 喜欢骑自行车;)))()(()()((x R x Q x P x ∨→∀;二、简答题1、写出R Q P →→)(的析取范式,合取范式。
合取范式))析取范式--(()()()(R Q R P R Q P RQ P RQ P ∨⌝∧∨=--∨⌝∧=∨∨⌝⌝=→→2、设P :今天下雨。
Q :我去上街。
R :我有空。
用自然语言写出以下命题:)(P R Q ⌝∧↔,)(Q R ∨⌝。
解:)(P R Q ⌝∧↔:我去上街当且仅当我有空并且今天不下雨; )(Q R ∨⌝:我没空,并且我不去上街。
3、设Q P ,的真值为0,S R ,的真值为1,求以下命题的真值: )()(S R Q P ∨⌝∧↔,)()))(((S R P R Q P ⌝∨→⌝∧→∨⌝。
解:)()(S R Q P ∨⌝∧↔的真值:1))()((.1)(,1)(,1)(,1)(.0,0,1,1,1,1,0,0=∨⌝∧↔∴=⌝∨=⌝∧=∨⌝=↔∴=⌝=⌝=⌝=⌝∴====S R Q P S R P R S R Q P S R Q P S R Q P)()))(((S R P R Q P ⌝∨→⌝∧→∨⌝的真值:.1))()))((((1))()((.1))()))((((;0))))((((,1))((真值为;真值为即:S R P R Q P S R Q P S R P R Q P P R Q P P R Q ⌝∨→⌝∧→∨⌝∨⌝∧↔=⌝∨→⌝∧→∨⌝∴=⌝∧→∨⌝=⌝∧→∴4、写出谓词公式)),()()()(()),()()((z y Q z y P y y x Q x P x ∃∧∃→→∀的前束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