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教案:1 世界地理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17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能用等高线图上表示它们的形态。
2、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学习,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系的分布4、掌握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读图和画等高线图,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难点: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读图提问法、作图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清楚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那陆地表面和海底表面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疑惑。
2、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投影片】(40°N贯穿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发现这里的地表并不平坦,而是有高低起伏。
因起伏的程度和形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总结出,地形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板书】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的地形形态特征【板图】教师一边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一边地逐一把五种基本地形用素描手法画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特征。
【总结】教师把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板书】1.山地海拔较高,高于500米起伏大,坡度陡峻2.丘陵海拔较低,低于500米坡度和缓3.高原海拔较高,高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峭4.平原海拔较低,低于200米地面平坦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环绕(讲解完毕,板图画好)【作图】教师示范山地的等高线图,其余的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
第37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知识体系导引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______东部,b______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3)世界三大宗教5.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__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1)亚洲(2)非洲(3)欧洲(4)北美洲(5)南美洲(6)大洋洲(7)南极洲2.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1)绝对定位法(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
(2)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
世界地理【考试说明要求】【设计思路】由于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世界地理。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地理进一步复习深化,以区域图为抓手建构学生头脑中的“脑地图”;二是建构“世界地理”知识框架,江苏地理中主要侧重人地关系的考查,把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具体区域,所以在教学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分析;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
所复习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都是紧密的以区域为载体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第一课时:世界地理概况【知识构建】【教学目标】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人文地理状况。
4.掌握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
【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应该是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也是对必修一中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影响的进一步复习。
1、复习重点: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人口分布。
2、复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在现在世界中运用。
【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地图册,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201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世界地理考纲解读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掌握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面积大小。
(2)掌握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形态和特点。
2、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掌握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地域分异规律掌握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点4、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掌握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5、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分布地区。
6、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掌握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分布及其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体系世界陆地和海洋全部在北半球的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的印度洋四大洋跨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七大洲全部在北半球的:欧洲、北美洲跨南北半球的: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南极洲跨东西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世界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最热月:北半球陆地为7月,海洋为8月。
南半球相反最冷月:北半球陆地为1月,海洋为2月。
南半球相反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大陆全部在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跨南北半球的: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全部在南半球的: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单元检测世界降水降水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地区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世界上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 世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洋流 世界人口分布 不均匀: 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度近海地带稀疏地区;寒冷地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特征及分布 黄种人特征及分布 黑种人特征及分布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沿100°E 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1.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①冻土广布,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沿线国家和地区()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第1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途经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①错;亚欧大陆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②对;沿线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③对;沿线沙漠广布,气候恶劣,④对。
第2题,从题目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不是发展高速公路、航空,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①对,②错;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③对;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④错.答案:1。
C2。
A(2019·云南师大附中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A.西北寒流B.东南暖流C.东南寒流D.西北暖流4.甲附近海域()A.与同纬度相比海水蒸发更旺盛B.因北部石油泄漏,海水污染严重C.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D.沿岸观赏到茂密热带雨林景观5.与刚果河相比,尼日尔河()A.径流量更大B.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大C.结冰期更长D.水能资源储藏量更大解析:第3题,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寒流,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所以洋流方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方向,A对.B、C、D错。
第01讲世界地理概况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洲分界线:图中的a乌拉尔山,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e巴拿马运河,f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二、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C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
(2)稀疏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如D;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区,如E;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如F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G 。
(3)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2. 世界人种分布3.(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三、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海底地形2. 陆地地形(1)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2)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高频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例1.下图为25°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解析:图示中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为苏伊士运河,向西通过地中海可以到达西欧,向东通过红海、印度洋可以到达南亚。
答案:D【变式探究】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考点细化预测】【构建知识体系】第34讲 世界地理概况【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世界的海陆分布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1.陆地地形2.海底地形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b ,c ,d 。
2.世界人种及分布【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组国家中,既跨两大洲,又临两大洋的是( )A.埃及、加拿大 B.土耳其、俄罗斯C.美国、巴拿马 D.哈萨克斯坦、巴西中新网2009年9月22日电领土横跨欧洲和亚洲的土耳其,开始建造一条名叫“马尔马雷”的海底隧道,该隧道全长13.5千米,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全球第一条海底隧道。
工程预计在2011年完工,这条隧道,首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大约55米深的海底挖掘河渠,再分割成11段巨大隧道,每段都有一个足球场这么大。
隧道全长总共有13.5千米,工程相当浩大。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4题。
2.图示A海域是世界著名海峡,其名称是( )A.土耳其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C.曼德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3.一艘轮船从A航行到B,在其航行中( )A.一直顺水 B.一直逆水C.先顺水后逆水 D.先逆水后顺水4.以下不属于B海沿岸盛产的水果是( )A.柑橘 B.无花果 C.香蕉 D.葡萄读图回答5~7题。
5.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① B.② C.③ D.④6.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7.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回答8-9题。
8.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9.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考点一大洲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知识归纳总结】【方法技巧心得】区域定位1.绝对定位区域位置的判读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往往影响着其他问题的解决。
学案1世界地理简况[目标定位]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人文地理状况。
4.掌握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①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②______半球。
.2七大洲错误! 3.四大洋:按面积大小顺序依次是太平洋、⑤________、印度洋和北冰洋。
二、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⑥________、丘陵、盆地五种类型。
2.海底地形:包括⑦________、大陆坡、岛弧、⑧________、洋盆、洋中脊、海岭等主要类型。
三、世界气温与降水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a.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⑨___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b年变化错误!(2>气温的分布a错误!.分布规律b.影响因素:纬度、海陆、⑭____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季节变化a.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常年湿润区。
b.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如⑮________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a.分布规律错误!b.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亚洲⑲______和南部,欧洲以及⑳____________。
2.世界人种(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北亚和东南亚、南亚部分和美洲。
主要分布在错误!:白色人种2(>____、洲非洲北部、、美洲错误!____。
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3(>:。
______错误!主要分布在非洲3.世界的发展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__________和错误!的国家分为_______错误!。
___【问题思考】1.想一想:赤道穿过哪些大陆和大洲?2.说一说:影响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议一议:同为北纬30°穿过的地区,为何东亚人口稠密而北非人口稀疏?探究点一重要海峡的地理位置、地理意义(2018·泰安模拟>读图,回答(1>~(3>题。
(1>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1.从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形状特点可判断:①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洲,联系大西洋的北海和比斯开湾;②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____洲,但联系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两大洋;③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__洲,联系________和________;④为____海峡,两侧分别属于_____洲和_____洲,两侧为______和__________同属于印度洋。
位于中纬度的是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位于低纬度的是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2.写出下列重要的海峡或运河的名称。
探究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读“亚欧大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图中①、③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3>描述图中①、②、③三地之间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4>结合下列所给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箭头表示③地冬季的风向B.乙图中④⑤两地分别与①②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表示的是①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D.丁图是②地夏季常见的天气系统【反思归纳】1.①位于欧洲西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形成________________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于海洋上盛行西风的影响,气温和降水变化____,全年____________。
③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________气候显著,为____________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低纬度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气流影响,寒冷干燥。
2.①地常年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均匀。
②地深居内陆,全年受海洋气流影响小,降水稀少。
③地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降水较多。
所以降水自沿海的①、③地向内陆的②地递减。
3.甲图中的箭头为______风,而③地冬季为________风。
乙图中④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所以气候类型分别对应相同。
丙图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资料图。
丁图是高气压(反气旋>,而②地夏季往往形成热低压(气旋>。
一、选择题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2018·广州模拟>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
2.某两大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洋流的名称是(>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4.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C.6~8月 D.9~11月5.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018·天津重点中学联考>图甲是某著名湖泊,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6~8题。
6.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B.4、7两月的水域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域面积差大C.4、7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7.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8.与③河段河流水文特征不符合的是(>A.淡水水质 B.夏季断流C.冬季凌汛 D.夏季洪涝(原创题>下面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气候类型相同的是(>A.甲与乙 B.乙与丙C.丙与丁 D.甲与丁10.B地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关于C、D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C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B.C具优势,当地资源丰富C.D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D.D具优势,该地气候适宜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界。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30°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是什么?(3>B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12.(2010·上海地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后反思】答案课前准备区①北②南③欧④非洲⑤大西洋⑥高原⑦大陆架⑧海沟⑨正午过后(约14时>⑩7⑪2⑫递减⑬降低⑭地势⑮夏季多雨⑯两极⑰沿海⑱少⑲东部⑳北美洲东部错误!欧错误!亚错误!南部错误!发达国家错误!发展中国家问题思考1.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2.(1>大气环流:季风控制区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副高控制区降水少;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影响区降水多。
(2>天气系统:锋面控制区降水多(江淮梅雨,贵阳冬雨>;气旋经过区降水多(西欧冬季>,台风(热带气旋>经过区(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反气旋控制区降水少(我国江淮伏旱>。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地理位置:沿海多,内陆少。
(5>洋流:暖流影响区降水多。
3.东亚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而北非受副高或信风的影响,形成了沙漠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②马六甲海峡(2>①英吉利海峡(3>④曼德海峡反思归纳1.①英吉利欧②马六甲亚太平印度③麦哲伦南美太平洋大西洋④曼德亚非红海阿拉伯海2.①霍尔木兹海峡②台湾海峡③白令海峡④苏伊士运河⑤土耳其海峡⑥巴拿马运河探究点二(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2>①地比③地的1月平均气温高,在0℃以上;气温日、年较差均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