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颐和园
- 格式:pptx
- 大小:894.49 KB
- 文档页数:19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在全球范围内,裸眼3D技术正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和观众的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全球26个知名的裸眼3D案例,并对其进行赏析。
1.帝国大厦“上班族之歌” 3D建筑装置艺术这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地标建筑,通过裸眼3D技术将上班族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厦外墙上。
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互动性和观赏性。
2.迪拜国际机场裸眼3D广告这个案例主要是将裸眼3D技术应用于机场广告牌,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观看到立体的画面,营造出独特的广告效果,增加了机场的氛围和旅客的购物兴趣。
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3D电视直播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采用了裸眼3D技术进行电视直播,使观众可以在家中观赏到逼真的奥运会开幕表演。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增加了观看的乐趣。
4.日本东京巨蛋3D演唱会这个案例是日本东京巨蛋展示裸眼3D技术的典范。
观众可以在演唱会现场欣赏到震撼人心的裸眼3D演出,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演唱会的氛围中,增强了观看的观赏效果。
5.夏洛特爵士球场3D看台广告夏洛特爵士球场采用了裸眼3D技术制作的看台广告。
观众可以在比赛期间观看到立体的广告内容,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比赛中,增加了观看的乐趣和购买的欲望。
6.香港迪士尼乐园裸眼3D娱乐项目香港迪士尼乐园通过裸眼3D技术制作了多个娱乐项目,如3D动画电影、3D游戏等。
观众可以在乐园内欣赏到逼真的裸眼3D效果,增加了游客的娱乐体验和乐趣。
7.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3D明星雕像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采用裸眼3D技术制作了明星雕像,观众可以在大道上观赏到立体的明星形象。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观看的乐趣。
8.德国柏林电影节裸眼3D电影展映德国柏林电影节为观众展映了多部裸眼3D电影,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震撼人心的视效。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9.上海世博会裸眼3D科技馆上海世博会设置了裸眼3D科技馆,观众可以在馆内欣赏到各种裸眼3D展示和实验。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颐和园》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2. 辨字组词。
3. 读下面的句子,学着提提问题,并试着解答。
(沪教版四下《颐和园》)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提问:________解答:________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 700多米长,分成 276 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1)这条长廊上的画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这是一条的________走廊。
(2)这一段话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3)横槛上的画有几千幅,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作者来到颐和园,首先游览了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
所以,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
三、快乐阅读“东方之珠”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形容房屋密集。
________②全世界都知道。
《颐和园》说课稿15篇《颐和园》说课稿1一、说教材:《颐和园》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课文。
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没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看到的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述了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__的教学。
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设想。
二、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本科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收到情感的熏陶。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写作当中。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当小游客,感受风景美语言美。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皇家园林颐和园,想一想当时的场景,谈谈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并说明理由。
本环节通过开放式的交流活动,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间,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
并且从中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细读课文,当小导游,体会结构,写作美。
本环节我将创设“小导游”带领“游客”游玩的情境,我会这样来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家有的想在这儿照相,有的想在那儿留念,的确,颐和园的景色可真美呀。
2021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颐和园》教案1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明白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按游玩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学习依照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按游玩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学习依照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三、教学预备:教学课件四、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景点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北京的颐和园。
2.板书课题:16 颐和园3.学习生字:颐(板书,学生书空)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横槛神清气爽琉璃瓦金碧辉煌掩映画舫(1)正音:kǎn槛、fǎng舫画舫:装饰华美供游人乘坐的船。
(2)读准字音,明白得词义。
3.分小节读通全文,摸索: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并划出表示作者游玩顺序的句子。
4.交流:课文的2、3、4、5节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
5.轻读2-5小节,摸索: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并用横线划出。
6.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品读课文,深入明白得1.学习第二小节。
(1)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去看一看有名的长廊。
(出示长廊图片)。
(2)指名读这一节。
边读边思:在这小节中有没有需要提出来探讨的问题。
(3)学生依照自己的明白得进行提问。
明白得“横槛”、“神清气爽”。
讨论什么缘故会有“神清气爽”的感受?(4)找出这小节中表示数字的词组,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5)交流:(700多米、273间、几千幅、这一种、那一种)这些数字的运用更能突出长廊长及艺术价值高的特点。
2.学习第三小节:(1)同桌合作学习这一节。
要求:读这一节并依照对这一小节的明白得提出疑问。
颐和园第三节颐和园⼀、地点、规模(⼀)地点位于北京西郊10公⾥,园林集群,著名的三⼭五园就坐落在这⾥,有⼭有⽔风景优美。
1.静宜园:康熙16年(1666年)⾹⼭,60公顷2.静明园:康熙19年(1680年)⽟泉⼭,65公顷3.畅春园:康熙23年(1684年)60公顷4.圆明园:雍正3年(1725年)350公顷5.清漪园:乾隆15年(1750年)颐和园,万寿⼭,295公顷资料来源于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规模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园中亭、台、楼、阁、轩、榭、廊等建筑3500余间⼆、时间、⽬的(⼀)时间:始建于1750年(乾隆15年),1764年完⼯,历经15年,起名清漪园。
(⼆)⽬的1、皇太后60⼤寿以孝治天下的乾隆帝为母祝寿,在瓮⼭建⼤报恩延寿寺,将瓮⼭改名万岁⼭。
2、整理北京西北郊⽔系⼯程,开源节流将⼭上的⽔引下⼭,利⽤西湖做⽔库开拓湖⾯,改造后形成⼭嵌⽔抱的局势3、操练⽔军,在湖中,汉武帝当年为了征讨收回昆明,在长安上林苑中修建昆明湖操练⽔军,乾隆特意效仿汉武帝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同时在湖边修建亭台楼阁。
⼆、园林类型皇家园林--离宫御苑清代北京西郊三⼭五园四、规模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园中亭、台、楼、阁、轩、榭、廊等建筑3500余间清朝的统治者来⾃⽓候凉爽的关外,⽽北京的夏天⼲燥酷热令他们⾮常不适,所以⼊关不久,清皇室便开始在北京西北郊修建皇家园林。
在清朝⿍盛时期,皇家园林是帝后休闲娱乐、怡情养性的场所,也是国泰民安、盛世⽓派的象征。
然⽽,当国运衰退的时候,皇家园林的修建与否却成为引发⽭盾的导⽕索。
⼆⼗六年来,围绕园林的重建,朝廷内部争议不断。
五、历史沿⾰北京是五朝古都,辽—南京、⾦—燕京、元—⼤都、明—北京、清—北京(⼀)辽以前万寿⼭是⼀座⼩⼭;⾦代海陵王迁都燕京后,在此⼭建⾦⼭⾏宫,并将⽟泉⼭的⽔引下来,取名⾦⼭池;元代时有⼀个⽼翁挖到⼀个⼤⽯瓮,刻有花纹,改名瓮⼭,⾦⽔池改名西湖;郑板桥曾经到此⼀游写过两⾸诗;明朝时明孝宗为母祈福在⼭上建静园寺。
阅读《颐和园》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占地约290公顷。
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宫区。
①游览区是颐和园景观的精华,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个部分。
②万寿山前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了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宏伟、气势极为磅礴。
③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的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④荡舟于昆明湖上,看万寿山,有如欣赏一幅从东向西展开的巨幅画卷。
⑤后山后湖碧水潆洄、古松参天,幽静异常。
⑥岸边小店栉比,幡幌飘摇,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从行宫区的东寿堂往西过邀月门,是一条728米的长廊,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
颐和园的长廊以建筑精美、曲折多变和彩画丰富闻名于世。
它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随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起伏。
由于处理巧妙;利用左右的借景而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所以游长廊时并不感觉到地势不平,走向曲折。
长廊犹如一条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长廊的全部梁枋上,绘有大小彩画14000多幅,构成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
这些彩画均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内容无一雷同。
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
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
佛香阁高2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以8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顶为八角攒尖式,阁内二至三层有旋转式楼梯,其下石级为朝天磴。
佛香阁四周叠山堆石,回环曲折。
环阁远望,西郊景物尽收眼底。
万寿山以南,是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有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
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桥石栏杆顶上雕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
《颐和园》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
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板书上节课的内容)2、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师:这种利用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
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晰。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二、学习课文(1)课文一开始,作者就赞美了颐和园,他是怎样说的?一生答第一句。
非常正确,那这句话说出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呢。
生说美丽,还有吗?一生答:“大”很不错,就是大和美丽。
(2)师:各位“小游客”,请带上摄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画下来,并带着感情读一读。
好,游览了这么久了,看来大家都照了不少的相片吧。
好,现在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伐,一起来分享大家相片中的美景吧!现在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了好,哪个小游客是在长廊这里照了像的,请你把描写长廊美景的语句跟大家读一读。
颐和园一、颐和园简介(一)涉及内容1、颐和园的判定语2、建园的时间、地点3、历史沿革4、园林简介(二)介绍位置:在东宫门内简介牌旁(三)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
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
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
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
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二、仁寿殿(一)涉及内容1、庭院内陈设2、仁寿殿的作用3、仁寿殿的殿内陈设4、延年井(二):在仁寿门前右侧(三)导游词各位,这是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
《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篇1【教材内容】《颐和园》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18课(需两课时)。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优美生动,具体形象,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教学这篇教材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写法。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形象具体,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进一步体会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1、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色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颐和园》教材简析:《颐和园》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文章采用随步移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出皇家园林的风采。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想象、朗读、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爱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4.认识“颐、麓、槛”等6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播放颐和园的图片。
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一次颐和园。
2.板书课题,齐读。
认识“颐”,提示“颐”字左半边的笔画笔顺,并书空两遍。
[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不胜收的颐和园内,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通过多种途径认识(查字典,问同学等)。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尽量想办法解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哪几个地方的景色?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语句。
4.现在谁来做一下导游,把这一次的游览路线介绍给游客们?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随景,也叫作转换地点顺序或游览顺序。
如果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览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5.游览颐和园后,你最想在哪里拍照留念呢?为什么?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
[自主勾画不懂的词语,并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变角色,担任导游,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作者的写法,为迁移写作打下基础。
介绍颐和园话题作文五年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介绍颐和园话题作文五年级介绍颐和园话题作文五年级8篇如何准备介绍颐和园话题作文五年级?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