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0
膀胱肿瘤的护理查房课件目录•膀胱肿瘤概述•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施•长期随访与康复指导•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01膀胱肿瘤概述家族遗传史增加患病风险,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刺激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胺、二氨基联苯等,吸烟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如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等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030201发病原因与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症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分型根据肿瘤浸润程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膀胱癌。
诊断方法与标准诊断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
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02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01020304病史采集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患者全面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评估膀胱肿瘤的高危因素。
评估患者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根据医嘱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血常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和营养状况。
检查患者的腹部、盆腔等区域,了解有无肿块、压痛等异常表现。
01020304排尿问题疼痛问题营养问题心理问题护理问题识别评估患者的排尿状况,识别是否存在排尿困难、尿潴留等问题。
评估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识别是否需要采取止痛措施。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识别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排尿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排尿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导尿、膀胱冲洗等。
根据患者的疼痛问题,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膀胱肿瘤护理查房一、病史介绍:病人姓名:许绍章男76岁,入院前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夜尿次数增多、尿频等表现。
无畏寒、发热、尿痛、血尿、腰腹疼痛,病员未予理会。
后上述症状仍存,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起始血尿,呈间歇性。
肉眼血尿,偶有血凝块,伴尿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无腰痛。
腹痛。
腹泻、恶心呕吐等症。
遂到市一医院求治,彩超提示:膀胱实性占位,在外院输液治疗后血尿消失,今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日来院,门诊以“膀胱肿瘤、BPH”收入我科。
完善血液分析,乙肝标志物,凝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心电图,胸片,CT,膀胱镜等辅助检查,了解全身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尚可,睡眠好,大便正常,无明星消瘦。
既往史:既往体健,1964年因“肠粘连”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患左侧腹股沟疝5年,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及输血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生活于自贡,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射线、毒物接触史,否认吸毒及性病史,饮酒60年,不吸烟。
家族史:家族中无重大疾病遗传史。
入院查体:T37 ℃P 72次/分R18 次/分BP140/78mmHg辅助检查:07-05行膀胱镜,可见膀胱右侧后顶壁有约3.5*2.5*3厘米菜花样新生物,广基底,表面较多新生血管,肿瘤距右侧输尿管开口约1.5厘米,输尿管开口周围血管纹理增多,膀胱底壁有两处新生物,一处广基底,取膀胱右侧底部活检: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术后活检:膀胱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浸入膀胱肌层约1/2,左右侧前列腺及精囊腺均无癌,“左右侧输尿管断端”、“阑尾”及左右侧“髂外,袷内,闭孔淋巴结”、“右侧髂血管淋巴结”均无癌。
尿道断端送检组织中未见癌。
CT结果:膀胱右后壁占位性病变,考虑膀胱癌可能性大,右侧输尿管末端受侵不能除外。
胸片:心肺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主动脉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