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造价咨询部名词解释

工程造价咨询部名词解释

工程造价咨询部名词解释
工程造价咨询部名词解释

工程造价咨询名词解释

1、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产品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本质上属于价格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相关费用;第二种含义是指建设工程的承包价格,即工程价格,是在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工程承包同价和建设工程总价。

2、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范畴,是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微观层次是指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反映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宏观层次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3、投资估算:建设工程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拟建工程的工程量还不具体,建设地点也尚未确定,工程造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十分准确,其名称为投资估算。

4、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或地区颁发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或综合指标预算定额、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按照设计要求,概略地计算建筑物或构筑物造价的文件。

5、标底:工程标的的价格,是项目建设法人对划入标内的全部项目实施的期望价

6、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简称,又叫设计预算。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7、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依据,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

8、竣工决算:是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

9、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是按统一规定进行编制的,它体现的核心内容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及其相应数量,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10、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指表示拟建工程分项实体工程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11、综合单价: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并适当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单价。综合单价的综合有两层意思:一是本身价格的综合,

每一个综合价格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二是工程内容的综合,如钢结构工程中的钢构件,其工程内容包括了钢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油漆、探伤等,钢构件的综合单价包括了钢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油漆、探伤等的费用。

12、暂列金额: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设备、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

13、暂估价: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的单价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

暂估价是新增术语,是指在招标阶段预见肯定要发生,只是因为标准不明确或者需要由专业承包人完成,暂时又无法确定具体价格时采用的一种价格形式。

14、单位估价表是以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材料及施工机械消耗量指标为依据,以货币形式表示预算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单位预算价值的计算表格。它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各地区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值编制的,所以又叫某时期某地区单位估价表。单位估价表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是地区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直接费的基础资料。

15、定额计价是指根据招标文件,按照各地区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同时参照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人工工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材料以及设备价格信息及同期市场价格,直接计算出直接工程费,再按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措施费、其他项目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汇总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16、人工费,指列入概预算定额的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及属于生产工人开支范围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

(1)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质的津贴(包括副食品补贴、煤粮差价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等)。

(2)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指开会和执行必要的社会义务时间的工资,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期间的工资和探亲假期的工资,因气候影响停工的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由行政直接支付的病(六个月以内)、产、婚、丧假期的工资,徒工服装补助费等。

(3)生产工人工资附加费,指按国家规定计算的支付生产工人的职工福利基金和工会经费。

(4)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指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修理费和保健费、防署降温费等。

17、材料费,指列入概预算定额的材料、构配件、零件和半成品的用量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量按相应的预算价格计算的费用。

18、施工机械使用费,指列入概预算定额的施工机械台班量按相应机械台班费定额计算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安、拆及进出场费和定额所列其他机械费。

19、文明施工费: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20、安全施工费: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21、临进设施费:指施工企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

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等费用。

22、二次搬运费: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23、脚手架拆搭费:是施工许脚手架的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24、间接费:指虽不直接由施工的工艺过程所引起,但却与工程的总体条件有关的,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施工和进行经营管理以及间接为建筑安装生产服务的各项费用。

25、施工管理费:指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要费用。

26、规费:指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必须交纳的费用。

27、税金: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28、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内,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9、折旧费(指机械设备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原值及贷款利息等费用)。

30、大修理费(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必须进行大修理,以恢复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31、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试运转以及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

32、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包括1)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保费率2)文明施工费= 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率3)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33、工程建设定额: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合理劳动组织、合理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完成某项工程建设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数量标准

34、人工消耗量定额,也称劳动消耗量定额,简称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

35、人工单价也称工资单价,是指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工作一个工作日应得的劳动报酬。

36、人工单价:是指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的人工单价,由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组成。

37.其他直接费,指概预算定额分项定额规定以外发生的费用,内容包括:(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2)夜间施工增加费。

(3)流动施工津贴。

(4)因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

(5)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指施工、生产所需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检验、试验用具等的购置、摊销和维修费,以及支付给工人自备工具的补贴费。(6)检验试验费,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费用等,以及技术革新和研究试验费。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要求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7)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用。

直接费是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耗用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根据施工图纸结合定额项目的划分,以每个工程项目的工作量乘以该工程项目的预算定额单价来计算的。

38、单项工程又叫工程项目: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设计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的工程。

39、单位工程:是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独立施工,但不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与发挥效益的工程项目。

40、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部位或主要的工种工程划分的工程项目。

41、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细分,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也是工程预算分项中最基本的分项单元。

42、建筑工程费:指各类房屋建筑、一般建筑安装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各类设备基础、室外构筑物、道路、绿化、铁路专用线、码头、围护等工程费。43、一般建筑安装工程:指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的室内供水、供热、卫生、电气、燃气、通风孔、弱电设备的管道安装及线路敷设工程。

44、企业定额:指建筑安装企业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根据企业本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施工设备配备情况、材料来源渠道等而制定的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和其他各项费用取费标准。企业定额反映企业的施工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体现。

45、概算定额:叫做扩大结构定额。它规定了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扩大结构构件或扩大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数量标准

46、概算指标:概算指标是以每lOOm2建筑面积、每1000m3建筑体积或每座构筑物为计量单位,规定人工、材料、机械及造价的定额指标。

47、估算指标:估算指标是确定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的全部投资支出的技术经济指标。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其范围涉及建设前期、建设实施期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期等各阶段的费用支出;其内容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8、施工定额:指具有合理劳动组织的建筑安装工人或工作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工程建设产品所需人工、机械台班、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

49、劳动定额:指具有合理劳动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产生的合格产品数量。

50、预算定额:指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51、材料预算价格: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的出库价格。

52、措施项目: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

53、计日工: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发包人提出的施工图纸以外的零星项目或工作,按合同中约定的综合单价计价。计日工包括计日工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

54、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之后,向发包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工程竣工结算分为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总结

算。

55、工程量:是建筑安装工程中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安装工程或其各构成部分的实物数量的泛称。

56、工程变更: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与中招标投标时的工情况相比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称为工程变更。

57、工料单价法:是目前施工图预算普遍采用的方法。他是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和预算定额,按分部分项的顺序,先算出分项工程量,然后再乘以对应的定额基价,求出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

58、综合单价,即分项工程全费用单价,它综合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有关文件规定的调价、利润、税金,现行取费中有关费用、材料价差,以及采用固定价格的工程所测算的风险金等全部费用。

现值所需的时间。

59、概算指标计价法:是用拟建的厂房、住宅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标得出直接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编制出单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60、单价法:就是用地区统一单位计价表中各项工料单价乘以相应的各项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求和后得到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在内的单位工程直接费。

61、建设工程招标:是指招标人在发包建设项目之前,依据法定程序,以公告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提出有关招标项目的要求和条件,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报价,然后通过评定,择优选取优秀的投标人为中标人的一种交易活动。

62、建设工程投标是工程招标的对称概念,指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条件,在指定期限内填写标书,提出报价,并等候开标,决定能否中标的经济活动

63、一次支付又称整付:是指系统内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均在一个时点上一次发生。

64、多次支付(等额现金流):是指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多个时点上发生,而不是集中在某个时点上,现金流数额的大小可以是不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当先进了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时,则称等额现金流。

65、总承包服务费属于管费性质,即对分包工程管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例如:对分包工程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的监督检查,需要增加的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办公费用支出等,正如有的专家所述,不同的合同规定,其内容也有所区别

66、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可供长时间反复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车辆及工器具等。

67、基本建设:是利用国家预算内资金、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新建、扩建、改建、恢复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均称为基本建设。

68、建筑工程:是指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的修建,照明、水卫、暖通等设备的安装,绿化及水利、道路、电力线路、防空设施等的建设。

69、建设项目:又称基本建设项目。是指具有一个设计任务书,按一个总体设计

组织施工,独立经济核算,建设和运营中具有独立法人负责的组织机构,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统,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的建设工程。

70、工程承包费:指具有总承包条件的工程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从开始建设至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总承包所需的管理费用。

71:材料单价:是指建筑材料(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运至施工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材料存放点)后的出库价格。材料从采购、运输到保管,在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构成了材料单价。

72、机械台班单价:是指一台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在一个工作班中所分摊和支出的各项费用。

73、承包合同价:通过招投标由市场形成并经承发包方共同认可的工程造价师承包合同价。

74、公开招标:是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是一种无限制的竞争方式,有意的承包商均可参加资格审查,合格的承包商可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投标的招标方式。

75、邀请招标又称有限竞争性招标,是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具备招标项目能力、资质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多于3家)投标。

76、招标控制价:是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按设计施工图纸计算出来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招标控制价是由成本、利润、税金等组成。

77、单位估价法:就是先算出工程量,然后套(概)预算定额,用工程量乘以定额单价(定额基价)得出直接工程费,再加措施费得出直接费、再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基础计算出间接费、最后求出利润、税和价差并汇总即工建安费用。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工期、质量、自然地理、工程风险等因素所增加的费用就是招标控制价价格。

78、不平衡报价:是指一个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望既不抬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法。

79、多方案报价法: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就要在充分估计投标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也就是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某某条款作某些变动,报价可降低多少,由此可报出一个较低的价。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招标人

80、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它又可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

81、可调总价合同:是指报价及订合同时,以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当时的物价计算总价合同,但在合同条款中双方商定:如果在执行合同中由于通货膨胀引起工料成本增加达到某一限度时,合同总价应相应调整。

82、单价合同:是指在承包人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它又可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

83、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

84、工程预付款:又称预付备料款。施工企业承包工程,一般实行包工包料,需

要有一定数量的备料周转金,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拨给施工企业一定数额的预付备料款,构成施工企业为该承包工程储备和准备主要材料、结构件所需的流动资金。

85、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受益单位收取的款项;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一般情况下,应收及预付款项按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的成交金额入账核算。

工程造价基础B答案

工程造价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D 2. D 3.A 4.C 5. D 6.B 7.B 8.B 9. D 10. C 11. C 12. C 13. A 14. D 15.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工程造价:第一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和(1分), 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1分);第二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发 包工程的承包价格(1分),这一含义是从承包商的角度来定义的(1分)。谓工程造 价的两种含义是以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1分)。 2、施工图预算:即单位工程预算书(2分),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前,根据已批准 的施工图纸(1分),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确定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或省市颁发的相 关的现行预算定额及计算规则,确定的单位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2分)。 3、投资估算指标:是指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也可作为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常用规划投资额的参考,投资估算指标为完成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提 供依据和手段。 4、工程量清单计价:支建设工程招标时,由招标人先计算工程量,并作为招标文件内容提供给投 标人,再由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共10分) 1、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建筑费和安装工程费组成;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其中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措施费组成;间接费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2.答: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项目静态投资100万元,建设期2年,按等比例投入,年平均价格变动率10%,请计算涨价 预备费。(注:等比例投入即为每年投入比例相同)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复习 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 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边际成本: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倾销: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依据:1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持续性/掠夺性 最佳关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条件: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幼稚产业:某种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的产业。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贸易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对进口国是福利损失。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目的: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地区)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公式表述为ηx+ηm>1,这一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 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清偿能力信心下降;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doczj.com/doc/0e8708274.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工程造价咨询部名词解释

工程造价咨询名词解释 1、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产品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本质上属于价格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相关费用;第二种含义是指建设工程的承包价格,即工程价格,是在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工程承包同价和建设工程总价。 2、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范畴,是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微观层次是指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反映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宏观层次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3、投资估算:建设工程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拟建工程的工程量还不具体,建设地点也尚未确定,工程造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十分准确,其名称为投资估算。 4、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或地区颁发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或综合指标预算定额、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按照设计要求,概略地计算建筑物或构筑物造价的文件。 5、标底:工程标的的价格,是项目建设法人对划入标内的全部项目实施的期望价 6、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简称,又叫设计预算。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 7、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依据,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 8、竣工决算:是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 9、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是按统一规定进行编制的,它体现的核心内容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及其相应数量,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10、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指表示拟建工程分项实体工程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11、综合单价: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并适当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单价。综合单价的综合有两层意思:一是本身价格的综合,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工程造价管理(名字解释)

1、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生产整个建设过程及其先后次序。 2、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程序中最初级阶段的工作,根据各部门的规划要求,结合自然资源、生产力布局状况和市场预测,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 3、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是指建设的全部工程量,其造价一般指投资估算、设计总概算和竣工总决算的造价。 4、一个建设项目:由若干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组成。 5、工程量和造价是:由一个局分部到整体的分部组合计算的过程,认识建设项目的组成,对研究工程计量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6、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7、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的组成部分。 8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产品的建设价格,工程造价本质上属于价格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1.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是指假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相关费用2.是指建设工程的承包价格,即工程价格,是在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工程承包合同价和建设工程总造价。

9、项目公开: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永久性工程第一次破土、正式打桩,建设工期则是从开工时算起。 10、建设项目:是指具体独立的行政组织机构并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具有设计任务书并按一个总体设计组织施工的一个或几个但项工程所组成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统,可以独立地形成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的建设工程。 11、建筑项目后评价: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12、分项工程: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能产生出来的,并可以利用某种计量单位计算的最基本的中间产品。 13、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 14、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15现金流出:若将某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对该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和收益进行分析和计量,在某一时间点上,流出系统的实际支出。 16、现金流入:流入系统的实际收入。 17、净现金流量:把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 18、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统称。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工程造价试题1

练习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末复习题 2009年秋季 一、名词解释 1、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长期反复使用,并在其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3、工程财务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4、工程建设定额: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的规定额度。 5、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的出库价格。 6、预算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的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7、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 8、工程设计招投标:是指招标单位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发布招标公告,以吸引设计单位参加竞争,经招标单位审查符合投票资格的设计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单位填报投标文件,招标单位从而根据规定择优确定中标设计单位来完成工程设计任务的活动。 二、填空题 1、项目具有一次性、、、生命周期等特点。(明确性;整体性) 2、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两大类。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新建项目、、迁建项目、恢复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包括:控潜工程、、安全工程和环境工程。(扩建项目;节能工程) 3、根据投资决策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不同,投资模式可分为:高度集权型投资体制模式、、。(分散型投资模式;综合型投资模式) 4、施工企业费用管理,着重围绕成本费用预测、成本费用计划、、 、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等环节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核算) 5、工程造价特点是: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工程造价的兼容性。(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工程造价的动态性) 6、定额是管理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和。(重要内容;基本环节) 7、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科学性特点、、统一性特点、、稳定性和时效性。(系统性特点;权威性特点) 8、概算定额的文字说明中有总说明、、有的还有。(分章说明;分册说明) 9、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的编制原则是: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 。(简明、适用性原则;灵活性和准确性结合原则)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等收益线:是指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两种产品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它表示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组合带来的收益都是相等的。 等产量线(U1,U2,U3):表达投入品数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它表示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等产量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组合都是有效率的。 等成本线:既定的成本可购买的两种要素各种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所谓悲惨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指随着贸易的进行,一国进口需求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增长利益完全被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转移至他国的利益,使得一国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在现有产量水平下,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干预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关税概念: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名义保护率: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改善本国企业的贸易地位有时会向国内生产者提供补贴。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

第二章__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贝恩SCP的分析框架。 教学难点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讨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反映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一、产业与市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与市场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杨治: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严格地说,就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马建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是指一组生产具有较高替代率的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可见,从这两位学者分别对产业与市场的定义看,产业与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弗格森(Ferguson): 市场是由生产具有紧密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产品的替代性是从购买者的观点(或产品需求方)来分析的。在某一市场中,产品之间的交叉需求弹性(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很大,而对其它市场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小。相比较而言,产业是由具有紧密替代性的产品组成的,这种紧密替代性是从供应者的观点(或产品供应方)来分析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市场和产业的区别:P 伯吉斯(Burgess): 产业与市场的区别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基本活动进行定义。产业以生产为特征,而市场以交换为特征。第二,产业与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义。 由上可见,产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而区别两者的标准是因经济分析的需要而定的,因此,这种标准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较大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什么是市场? 二、产业组织 一些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 有的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 有的学者则认为: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就是所谓产业组织。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MRTS: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又叫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of labor for capital in production, MRTS):表示某公司在等产量线上增加1单位劳动力要放弃多少资本,为等产量线上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二章:

工程造价与管理参考答案

工程造价与管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壇(本大IK共15小通,毎小题1分,共15分) 在毎小?列岀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f是符会題目旻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后的括号内備透、多逸或未逸均不御分 l.B 2.A 3.B 4.A 5.C 6.B 7.C8.B9.D10.B ll.B I2.D 13.D 14.D15.C 二、多項逸择應(本大壇共10小JK,毎小題2分,共20分) 在毎小壇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夏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意后的括号内.脩选、多炫、少逸或未逸均不得分. 16. ABC 17.ABDE 18. ABE I9.ACDE 20.ACE 21.ACD 22.BCDE 23.ABD 24.ACD 25.ABCE 3、名词解释題(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3分,共15分) 26.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27.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节约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単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动力资源的数量标准。 28. 机械台班定额 机械台班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単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作时间,其表示形式分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 29.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30. 工程索赔 工程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岀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的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岀赔偿要求的行为。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4小題,毎小題5分,共20分) 31. 简述企业定额的作用有哪些? 答:企业定额的作用有: (1)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计算和确定工程量施工成本的依据,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木管理、经济核算的基础。(2分)

工程造价常用名词解释

一、工程造价 是建设工程造价的简称。两种不同的含义: 1、指建设项目(单项工程)的建设成本,即是完成一个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其他相关费用。 2、指建设工程的承发包价格(或称承包价格)。 二、定额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组织条件,规定为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或工作)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或财力的数量标准。它是经济管理的一种工具,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定额是具有科学性、法令性和群众性。 三、工日 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通常以八小时为一个标准工日,一个职工的一个劳动日,习惯上称为一个工日,不论职工在一个劳动日内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都按一个工日计算。 四、定额水平 系指在一定时期(比如一个修编间隔期)内,定额的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变化程度。 五、劳动定额 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消耗标准。按表达方式不同,劳动定额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其关系是:时间定额*产量=1 六、施工定额 是确定建筑安装工人或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每一计量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机械和材料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是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施工定额的主要作用有: 1、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2、施工定额是向工人和班组推行承包制、计算工人劳动报酬和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的基本依据; 3、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编制预算定额和补充单位估价表的依据。 七、工期定额 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自然条件下,完成某个单位(或群体)工程平均需用的标准天数。包括建设工期定额和施工工期定额两个层次。建设工期是指建设项目或独立的单项工程从开工建设起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时止所经历的时间。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重大设计变更造成的停工,经签证后,可顺延工期。 施工工期是指正式开工至完成设计要求的全部施工内容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天数,施工工期是建设工期中的一部分。 工期定额是评价工程建设速度、编制施工计划、签订承包合同、评价全优工程的依据。 八、预算定额 是确定单位合格产品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构件所需要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合理消耗数量的标准。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九、概算定额 是确定一定计量单位扩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数量的标准。它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编制,较预算定额综合扩大。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控制项目投资的依据。 十、概算指标 是以某一通用设计的标准预算为基础,按100平方米等为计量单位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数量的标准。概算指标较概算定额更综合扩大,它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十一、估算指标 是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的使用的一种定额。 十二、万元指标 是以万元建筑安装工程量为单位,制定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的标准。

武大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分文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上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凡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必须通过外汇收支进行清算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内容。广义上指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目上的记帐、易货贸易等也包括在内。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将其一 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与范围,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理表示的会计报表。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又称为往来账户,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真 实资源的转移情况,并在整个国际收支账户中占主要地位。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等四个子账户。 ●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购买的 货物和非货币黄金。IMF建议,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格(FOB)计价。 ●服务(Services)。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 有权的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收益(Income)。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一是职工报酬,主要指支付给 非居民工人(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报酬。二是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是排除了以下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单方面价值转移:一是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三是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本所有权在一国与其他国 家之间的移动,即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资本转移。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 产转移和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设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最低10%)的形式。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股本证券包括股票、 参股和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债务证券可以分为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外部资 产,主要有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又叫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是指那 些基于商业(利润)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如商品、劳务、技术交流,收益的转移,无偿的转让,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等。 ●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of BP),即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或者说,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偶发性失衡(Accidental Imbalance) ●又称临时性失衡(Temporary Imbalance),即短期的、由非确定和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 收支失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