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拔管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演练汇报病例:一床,丁一,住院号123456,诊断呼吸衰竭,现患者神志清,气管插管固定在位,导管尖端平门齿为22cm,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示:心率86次/分,血压135/85mmHg ,血氧饱和度97%,必要时予以吸引器吸痰。
为预防意外拔管,患者双手腕予使用约束带。
床边备简易呼吸囊。
情景一:因约束带过松,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意外拔除,病人有自主呼吸。
1护士:陆医生,快到一床来,一床气管插管自行拔掉。
(动作)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口述)丁一丁一,患者神志清,有自主呼吸,面色正常。
医生:予以面罩吸氧,5升/分。
护士:吸氧,关呼吸机,(口述)丁一,现在你感觉胸闷吗?答:有一点,现在呢氧气已经给你吸上了,你不要太紧张,只要正常呼吸就行了,喉咙口有痰吗?答:没有。
如果你有痰的话要尽量咳出来,实在咳不出,我们会帮你吸出来的。
你现在的生命体征是平稳的,心率90次/分,血压140/90mmHg , SPO2 95% ,你定心一点。
2.医生:患者目前病情平稳,继续吸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护士:(口述)恩,好的,丁一,虽然你的气管插管拔出来了,但是你身上还有好多管道,比如胃管、尿管、置管等,这些管道也很重要,你可千万不能再拔管子了,为了预防意外拔管,我们还是要把你的双手约束好,希望你能配合我们。
4.半小时复查血气,结果满意。
护士:立即汇报护士长,科室组织讨论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情景二:翻身时因操作不当发生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病人神志不清,无自主呼吸,面色青紫,口唇及甲床紫绀,心率110次/分,氧饱和度80% .护士:陆医生,一床丁一的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了。
医生:卸床板,立即予以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护士:去枕平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接氧气10升/分,用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
)4.医生:准备气管插管用物,重新气管插管。
观察心率110次/分,氧饱和度85% .5.护士用物准备完毕,医生操作气插,护士配合固定,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病人非计划性拔管讨论记录内容一、引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UEX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意外拔管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延误重要的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UEX是重症监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二、UEX的原因分析1. 健康宣教不到位ICU病人因病情较重,护士往往忽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对全身各种管道的意义认识不足。
因而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自我活动时不慎意外脱管。
2.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医护人员未及时评估拔管指征,患者带管过久不耐受而自行拔管。
在固定插管或行口腔护理时,应单手扶持插管妥善固定,躁动病人予双手扶持操作。
护理操作不当使导管被牵拉过度、护士巡视不及时、护士对患者沟通不足等,均易导致患者拔管。
3. 未使用静脉持续镇静剂气管插管病人如不予以持续镇静,往往因导管对咽喉壁粘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音而感到恐惧,同时失音又使护患交流不畅,患者会因焦虑、恐惧而自行拔管。
4. 镇静不足镇静不足是导致UEX的主要原因之一。
镇静不足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从而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5. 约束不当约束不当会导致患者不适,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从而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三、UEX的预防措施1. 加强健康宣教加强对ICU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全身各种管道的意义认识,增强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
2. 规范医疗护理操作医护人员应规范操作,及时评估拔管指征,避免患者带管过久不耐受而自行拔管。
在固定插管或行口腔护理时,应单手扶持插管妥善固定,躁动病人予双手扶持操作。
护理操作不当使导管被牵拉过度、护士巡视不及时、护士对患者沟通不足等,均易导致患者拔管。
3. 合理使用镇静剂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镇静剂,减少患者因导管对咽喉壁粘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音而感到恐惧,同时失音又使护患交流不畅,患者会因焦虑、恐惧而自行拔管。
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操作记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左侧,取右侧颈动脉搏动最强处外侧约0.5cm处为穿刺点,常规以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半径15cm皮肤区域,铺无菌洞巾。
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以右颈内静脉为靶静脉,以短轴平面外穿刺法穿刺。
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以注射器试穿探测静脉血管部位成功后,以静脉穿刺针穿刺进入右颈内静脉,依次放置导丝、皮肤扩张器和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3cm,从管腔抽出暗红色回血并根据血管压力证实导管在静脉血管腔内,以肝素盐水封闭管腔。
以固定器缝合固定于皮肤。
再次消毒穿刺点周围,无菌敷料粘贴覆盖穿刺区域。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局部无血肿和皮下气肿。
嘱严密监测局部情况。
操作者:医师签名: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置管操作记录用物准备完毕,患者取仰卧位,右下肢伸直,轻度外展、外旋,取右腹股沟韧带下2cm动脉搏动最强处内侧约0.5cm处为穿刺点。
操作者穿消毒隔离衣,常规以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半径15厘米皮肤区域,铺无菌洞巾。
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以注射器试穿探测静脉血管部位成功后,以静脉穿刺针刺入皮下,后与冠状面夹角约为30度带负压进针,针尖指向髂血管方向。
待有突破感且回抽有静脉血后,依次放置导丝、皮肤扩张器和股静脉导管,退出导引钢丝,接注射器抽回血通畅,随即用5m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导管体外端接肝素帽待输液,体外部分用固定件缝合固定,再次消毒穿刺点周围,测量并记录导管尖端与皮肤固定点的距离,无菌敷料粘贴覆盖穿刺区域。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局部无血肿。
嘱严密监测局部情况。
操作者:医师签名: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记录用物准备完毕,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后仰并偏向左侧,取右侧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约1cm处为穿刺点。
操作者穿消毒隔离衣,常规以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半径15厘米皮肤区域,铺无菌巾。
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以注射器试穿探测静脉血管部位,右手持专用穿刺针,保持穿刺针与额平面平行,左手食指放在胸骨上凹处定位,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针尖指向右胸锁关节上缘方向,针体与胸壁夹角约为15度,确定穿刺针触及锁骨骨膜后,保持穿刺针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迹进针,待有突破感且回抽有静脉血后从穿刺针针管内置入导引钢丝,依次放置皮肤扩张器和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导引钢丝,接注射器抽回血通畅,随即用5m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SIMV(VCV)+PSV 模式辅助呼吸,参数为PS12cmH2O,PEEP:5cmH2O,FiO2 50%,f16次/分,VT450ml。
监测示f20-25次/分VT500-600ml,SPO296-98%。
SIMV(PCV) +PSV模式辅助呼吸,参数为PS12cmH2O,PEEP:5cmH2O,FiO2 50%,f16次/分,PC12 cmH2O。
监测示f20-25次/分 VT500-600ml,SPO296-98%。
PSV模式,参数为PSV13cmH2O,CPAP7 cmH2O,FiO245%,监测示:f20-25次/分,VT400-500ml,SPO295%无创S/T模式:IPAP12cmH2O,EPAP:5cmH2O,FiO2 70%,f16次/分,T1.0s。
监测示f16-20次/分 VT500-600ml,SPO296-98%。
2小时后,呼吸循环尚平稳,氧和好,给予充分洗净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后,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5L/min 氧气,SPO296%,R20次/分,HR85次/分。
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排痰能力好。
继续监测病情变化。
PSV模式PSV8cmH2O,CPAP3cmH2O,FiO240%,监测示:f16-18次/分,VT400-500ml,SPO295%呼吸循环基本稳定,氧合好,复查血气氧和可,安静合作,排痰能力好,给予充分吸尽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5L/min,SPO2大于95%,继续监测病情变化。
休克基本纠正,已停用血管活性药,生命征平稳,神清,咳嗽、吞咽反射活跃,呼吸机支持参数低,血气正常,于16:40彻底清除气管及口咽部分泌物后拔出气管导管,面罩吸氧,注意加强气道管理。
患者意识由好转呈意识模糊状态,躁动频率减少,呼吸循环平稳,给予充分吸尽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后,拔出气管插管,面罩吸氧,氧合好,4L/min氧气,SPO2大于95%,拔管后患者意识进一步趋于好转。
气管插管视频操作口述内容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X。
我操作的项目是气管插管术。
整理着装,准备用物。
手消毒液已开启,在有效期。
七步洗手法,每步不少于15秒,全程不少于1分钟。
物品准备:无菌放盘,内置气管导管,导丝,牙垫,10mL注射器两具,喉镜1套,石蜡油纱布两块,无菌纱布两块,胶布,呼吸囊,听诊器。
必要时备氧气,吸引器,无菌吸痰管两根,咽喉喷雾器内盛1%-2%丁卡因。
用物备齐,操作开始。
·肩下垫小枕抬高约10cm,使口、咽、喉三轴一线。
·压舌板在有效期。
检查口腔无异物、无义齿、无舌后坠。
·(洗手)无菌盘在有效期。
7.5#手套在有效期,包装完好无破损(戴手套)·根据患者性别及体型选择7#导管。
检查套囊无漏气,插入导丝距管口约1cm,润滑导管前端并塑性。
准备合适喉镜,(检查)光源良好,润滑喉镜前端。
·右侧口角进入,舌体左推,镜片移置正中位,暴露咽腔,挑起会厌,暴露生门,准备插管!气囊过声门后拔出导丝。
插入深度,成年男性距门齿约24CM,成年女性距门齿约22CM,置入合适牙垫,推出喉镜(右手),6-8mL气体封闭套囊,助手协助挤压气囊。
·(戴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导管在气管内,固定导管及牙垫,协助患者取树是卧位,继续简易呼吸器呼吸8-12次/分。
口述拔管指证: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转清,咳嗽及吞咽反射恢复。
拔管要点:清除患者口腔、咽腔及导管内的分泌物,放松套囊,边吸引边拔管,最后清洁患者口唇。
·“丁师傅你好,您现在已经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准备给您拔管,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边操作边口述)首先清除您口腔及咽腔的分泌物,揭去胶布(缠在导管及牙垫上),放松套囊,边吸引边拔管,最后清洁口唇。
“谢谢您的配合”。
注意保暖。
·(摘掉手套)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七步洗手法)·操作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意外拔管护理记录
意外拔管是指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气管插管脱出的情况。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针对意外拔管的情况,护理人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护理和监测。
首先,在处理意外拔管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迅速地把患者从插管状态转移到自主呼吸状态中。
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循环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清洁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辅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治疗。
其次,在患者转移到自主呼吸状态后,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医生的要求,为患者安装新的气管插管。
这时,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巩固气管插管的位置,减少插管的摆动,以防止再次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
最后,护理人员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并保持与医生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意外拔管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在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尽快将患者转移到自主呼吸状态。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注重生命体征监测和医生的实时沟通,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1、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
2 、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
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
3、根据心电监测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
4、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
5、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
6、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
7、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复查动脉血气。
详细记录抢救经过。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麻醉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
(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师——根据病情处理——氧流量调节至到100%——查动脉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经过。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一、定义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指患者在使用气管插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插管意外脱落或拔出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估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此类事件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导致拔管的因素。
三、应急预案1. 立即评估患者情况:一旦发现气管插管意外拔出,应立即评估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进行面罩吸氧或重新插管。
2. 重新插管:如果患者的气管插管意外拔出,医护人员应尽快重新插管。
在重新插管前,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插管型号和深度,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通知医生:在处理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4. 记录事件经过:对于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事件的经过、处理过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这有助于分析事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保障患者的权益。
5.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针对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医护人员应分析原因,如插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等。
采取相应措施,如改进插管固定方法、增加患者约束等,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气管插管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四、预防措施1. 充分告知和沟通:在患者使用气管插管前,医护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插管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插管的护理工作。
2. 合适的固定方法: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使用胶带、绷带等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确保插管的稳定性。
3. 适当约束:对于可能产生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如使用约束带等。
确保患者在插管期间保持安静,减少拔管的风险。
拔出气管插管的护理记录一、患者基本情况在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护理记录之前,需要简要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入院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护理工作。
二、拔管前准备1. 确认医嘱:在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操作前,需要确认医嘱是否已经下达,并核对相关护理操作。
2. 评估患者状况:对于需要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呼吸状况、意识状态等方面。
3. 安排相关设备:在准备阶段还需要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如吸痰器、氧气供应器等。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保持通讯畅通,并做好人员分工。
三、拔管操作过程1. 告知患者家属:在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操作前,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并取得其同意。
同时也要向家属详细说明该操作的风险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2. 准备好设备:在开始操作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吸痰器、氧气供应器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给予镇静剂:在进行拔管操作时,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
4. 拔出插管:在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需要先将插管固定好,并缓慢地将其拔出。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
5. 观察并记录:在拔出插管之后,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四、术后护理1.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拔出气管插管之后,需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可以通过吸痰、氧气供应等方式来实现。
2. 观察并记录: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3. 保持休息状态:在术后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休息状态,以促进其身体恢复。
4. 饮食管理: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饮食管理,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五、总结拔出气管插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操作,需要注意相关护理细节和安全措施。
在进行该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通讯畅通,并做好人员分工。
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维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
管道护理记录1.气管切开患者记录气管切开的时间,气管套管是否在位、是否通畅、是否固定妥当,切口处有无渗血,周围皮下有无气肿。
记录遵医嘱进行气管湿化的方法(间歇湿化法、持续湿化法)。
吸痰时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拔管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塞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方可拔管)。
拔管后2~3天观察记录痿口愈合情况。
2.气管插管患者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固定妥当、通畅,气囊的充盈度及压力。
记录气管插管后的通气情况及呼吸、循环改善情况,监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记录气道湿化的方法。
吸痰时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拔管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应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的情况下拔出)O3.负压引流管患者记录插入负压引流管的时间,负压管的位置,是否在位、通畅,是否保持负压状态。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拔管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时间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时方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周)。
4.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记录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引流管的位置,是否在位、通畅,是否保持负压状态。
记录伤口局部渗液、渗血情况。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拔管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100ml,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方可拔管)。
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局部有无渗血、渗液。
5.插胃管患者记录插入胃管的时间,插管长度,胃管是否在位、通畅。
若胃肠引流者须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是否保持负压状态。
技术七十一气管插管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既往病史。
2.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插管用物及急救药物等。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侧呼吸音及胸廓运动情况。
4.评估口鼻腔状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二)操作要点
1.取下活动义齿,观察牙齿是否松动并做妥善固定,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经鼻插管还需检
查鼻腔有无堵塞、感染、出血,鼻中隔是否偏曲。
2.检查气管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润滑导管前半部。
3.将患者置于正确体位,充分开放气道。
4.插管成功后,迅速拔除管芯,向气囊内充气。
5.放入牙垫或通气道,固定导管,听诊呼吸音,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清理气道,连接呼吸机
或简易呼吸气囊。
6.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做标记,并记录。
7.摆好患者体位,必要时约束患者双手。
8.做胸部X线检查,确定插管位置,观察有无口腔、牙齿损伤。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四)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管芯内端短于导管口1~1.5cm。
儿童气管插管型号选择标准
参见附录7。
2.选择合适的喉镜叶片,确保喉镜光源明亮。
3.避免反复插管。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两侧胸廓起伏等变化。
(71)气管插管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患者自行拔气管护理记录单时间:______________换气单元:______________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性别:______病区:_____________拔管前准备:1.检查拔管工具和拔管所需药物是否齐全。
2.患者自我评估呼吸情况,避免在自己呼吸困难或不舒服时拔管。
3.了解拔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符合拔管条件。
4.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拔管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获得知情同意。
操作过程:1.与医生合作确认拔管时机,并共同制定拔管计划。
2.将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3.术前洗手并戴好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4.给予患者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确保患者无疼痛感。
5.基于患者情况选择器械,通常情况下是使用拔管管钳,并确认无损坏。
6.轻轻旋转气管导管或稳定气囊,感受气囊脱层和气管导管的松动。
7.与患者充分沟通,提醒他们深呼吸,并在吐气时一起拔管。
8.快速且平稳地拔出气管插管,放在器械盒或清洁袋中。
9.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10.给予患者适量的氧气,维持吸氧指数在目标范围内。
11.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术后观察及护理:1.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异物或分泌物。
2.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是否平稳,记录呼吸频率和深度。
3.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吸气困难、咳嗽、咯血等情况。
4.在拔管后的数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患者一次,记录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5.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或语言困难。
6.给予患者适量水分,保持水分平衡。
7.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口腔细菌感染。
8.规律检查患者的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感染等状况。
9.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改变,尽量减少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气道梗阻: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急促、气促、呼吸音异常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2.咯血:观察患者有无咯血、咳血等情况,积极处理呼吸道出血并报告医生。
拔出气管插管的护理记录介绍拔出气管插管是指将插入气管的导管从患者体内取出的过程。
这项护理操作需要进行细致的准备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准备工作在进行拔出气管插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医嘱。
2.与医生和护理团队沟通,确认拔管的适时性和可行性。
3.准备所需的物品,包括拔管器具、吸引设备、呼吸机、氧气设备等。
4.检查拔管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其安全可靠。
5.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拔管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操作步骤拔出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如下:1. 遵循洗手和戴手套的规范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务必洗手并戴好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2. 确认气囊是否已放气在拔管之前,需要确认气管导管的气囊是否已经放气。
通过连接到适当的设备,观察气囊内的气体情况,并在确保放气的情况下继续操作。
3. 准备好吸引设备在拔管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分泌物堵塞气管的情况,这时需要使用吸引设备进行吸引操作。
确保吸引设备的畅通和有效性,并准备好吸引用的吸管。
4. 让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要求,让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以便更方便地进行拔管操作。
通常情况下,患者被要求坐起或侧卧。
5. 提醒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在拔管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以帮助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并减少不适感。
6. 拔除气管导管在准备和确认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可以轻轻地拔除气管导管。
在拔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拔管过程轻柔,不要给患者带来过多不适感。
•观察患者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不适。
7. 执行后续护理措施在成功拔管后,需要进行后续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观察有无不适症状出现。
•给予适当的药物和氧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
•定期观察患者的口腔、咽喉和气道,以排除分泌物堵塞的情况。
•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拔管记录
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机模式CPAP(参数:氧浓度35%,呼气末正压4cmH2O,支持压力8mmHg),氧饱和度100%,潮气量大于550ml。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将床头抬高50°,充分吸引口鼻及气管内的分泌物,揭开寸带、胶布,抽吸气囊中的气体,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并越出内端口,一边做气管内吸引一边随气管导管一起拔出,拔管后,继续吸引口咽部分泌物,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误吸。
立即给予吸氧,氧流量6L/min,嘱病人大口喘气并协助其排痰。
拔管后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氧饱和度95%以上,血压120/90mmHg,心率116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