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_杜甫的诗词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2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杜甫诗鉴赏这首七律,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深秋,些时杜甫在成都。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大饥,再加上统治者暴敛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塞途。
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表现出忧国忧民的百结愁畅。
诗发端即自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
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在干戈遍地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
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
第二句,诗歌突破“不见老莱衣”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
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
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离乱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
“万事非”三字,包含着多么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多少辛酸的人间悲剧,流露出诗人何等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进一步点明题意。
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自己骨肉同胞的怀念。
在动荡中,诗人与亲人长期离散,生死未卜,虽有家实等于“无家”!这也正是“万事非”中的一例。
相比之下,韩十四似乎幸运得多了。
但是韩十四与父母分手年久,现在江东一带又不太平,“访庭闱”恐怕也还要费一番周折。
因此诗人用了一个探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
同时暗示值此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
这一联是前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唐诗百话·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愁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疲病虎纵横。
暮归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缺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杜甫在夔州的时候,极其讲究诗律,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突破律的束缚,尝试一种新的诗体。
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题目是《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
”接着,他又陆续写了十七八首这样的诗,于是唐诗中开始多了一种“吴体诗”。
“强”是勉强,“戏为”是写着玩儿。
可知是在无聊的时候,勉强做着玩的,它不是正式的律诗。
但是,什么叫作“吴体”呢?杜甫自己没有说明,大概当时是人人知道的,而后世却无人能解释。
宋朝人改称“拗字诗”,或称“拗体”。
清人桂馥说:“吴体即吴均体。
”(见《札补》)吴均是梁朝诗人,他的五言诗已讲究平仄,但还不象唐代律诗那样讲究粘缀,所以他的诗还是古诗。
吴均诗文,风格轻丽,当时有许多人摹仿他,称为吴均体。
这个名词在文学史上代表的是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并不是指诗体。
故桂馥的话,不能信从。
否则,杜甫为什么不注明“吴均体”而要简称“吴体”呢?从两汉到魏晋,我国的文化中心一向在中州,文化人的语言及吟诵诗文,都用中原音。
吴越方言,被视为鄙野。
吴越人到洛阳,被称为伧父。
东晋以后,文化中心随政治而移到江南,吴越方言语音,成为北方来的士大夫争相学习的时髦语言。
江南民间的歌谣也成为流行的吴声歌曲。
从隋朝到唐初,政治和文化中心回到中州,吴语又恢复了它的乡土语言的地位。
安禄山之乱,江南没有兵灾,中州人士过江避难者很多,吴语吴声又时髦起来。
颜真卿、韦应物、白居易、元稹,都曾在吴越做官,同时吴越诗人如皎然,顾况、张志和、严维、戴叔伦、张籍等又以他们的吴语吴音影响了北方诗人。
在中唐诗人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吴音、吴吟、吴歌.越吟、越调等词语。
杜甫诗歌赏析及翻译杜甫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得非玄圃裂,无乃萧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处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背景: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
刘少府即刘单,当时任奉先县尉,少府是唐时对县尉的尊称,山水障即画着山水的屏障。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翻译:无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赏析:这首七古长篇,分三个段落。
起结各四句自成两段,中间二十八句为一大段。
而此大段中,又按六、八、六、八句数分四层加以叙写。
一起四句,写刘单画毕《赤县图》后,又画山水屏障,扣题入笔。
前二句用突兀之笔,以“不合”、“怪底”渲染刘单山水屏障作势奇异,真幻难辨。
南宋杨万里评论说:“诗有惊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是也。
”(《仇注杜诗》引)。
接下来二句以平叙交代原因,而其中“沧洲趣”三字又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大段前六句,作者以同时代的画家祁岳、郑虔和隋代的杨契丹衬托刘单画技。
接下来“得非玄圃裂”以下八句,没有立即实写画中情景,而是结合观感,展开想象,盛赞刘单山水神奇不凡。
在写法上,整个八句都是虚写而非实录。
其中客观自然的联想和奇幻景物的假设错杂而下,时而潇湘、天姥、蒲城,时而玄圃、鬼神、真宰。
玄圃、潇湘,都取远景,述刘单山水迹侔仙界;风雨、蒲城,都取近景,赞刘单山水巧夺化工。
而此层之首,又以“得非”、“无乃”喝起;其间又云:“悄然坐我天姥下”,天姥是杜甫旧游之地,在这里与第一段所说“沧洲趣”相照应;“真宰上诉天应泣”,是化用仓颉作字、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元气淋漓障犹湿”一句,形容笔墨之饱满酣畅。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唐] 杜甫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唐] 杜甫柳影含云幕,江波近酒壶。
异方惊会面,终宴惜征途。
沙晚低风蝶,天晴喜浴凫。
别离伤老大,意绪日荒芜。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唐] 杜甫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
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
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唐] 杜甫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台上(得凉字)[唐] 杜甫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唐] 杜甫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
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
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
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
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唐] 杜甫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五盘[唐] 杜甫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
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
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
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
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
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唐] 杜甫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
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杜甫诗词全集(十二)1101《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1102《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
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
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
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
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
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徒然潜隙地,有靦屡鲜妆。
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
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
彭门剑阁外,虢略鼎湖旁。
荆玉簪头冷,巴笺染翰光。
乌麻蒸续晒,丹橘露应尝。
岂异神仙宅,俱兼山水乡。
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
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旧官宁改汉,淳俗本归唐。
济世宜公等,安贫亦士常。
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
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
1103《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
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
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
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
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唐]杜甫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作品赏析:【卢注】此诗诸家编入乾元元年春,公方在谏垣,此时两京复,禄山亡,诗中不得作长鲸吞、地轴翻等语,范氏编至德二载春,此时身陷贼中,岂能为令节之饮?且朝官降贼,岂得以公侯目之?断是天宝十五载,与《苏端薛复筵》为一时作。
是年正月,禄山遣其将寇潼关。
【鹤注】唐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正月,敕自今以后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代晦日。
朝光入瓮牖①,尸寝惊敝裘②。
起行视天宇③,春气渐和柔④。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⑤。
出门无所待⑥,徒步觉自由⑦。
(首叙晦日出游。
)①何逊诗:“窗户映朝光。
”《记·儒行》:“荜门圭窦,蓬户瓮牖。
”②尸寝,反用《论语》“寝不尸”。
惊敝裘,朝光入而惊起也。
③陶潜诗:“昭昭天宇阔。
”④阮籍诗:“春气感我心。
”王羲之《兰亭集诗》:“欣兹莫春,和气载柔。
”⑤秘康书:“性复疏懒,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远注】兴来二句反用此语。
庾信诗:“梳头百遍撩。
”⑥陆机诗:“出门无通路。
”梦弼曰:无所待,谓不待车从也。
”⑦《淮南子》:“布衣徒步之人。
”《焦仲卿诗》:“汝岂得自由。
”杖藜复恣意①,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②,会心真罕俦③。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④,况因令节求⑤。
此往寻崔李二家。
公侯皆非知己,故有免值之叹。
①《庄子》:“原宪华冠而縰履,杖藜而应门。
杜甫的古诗1.《天末怀李白》唐朝·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2.《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朝·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3.《别房太尉墓》唐朝·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4.《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朝·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朝·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春望》唐朝·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登岳阳楼》唐朝·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蜀相》唐朝·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旅夜书怀》唐朝·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江南逢李龟年》唐朝·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兵车行》唐朝·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杜甫155首七律杜甫155首七律1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2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为五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3城西陂泛舟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4赠田九判官(梁丘)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5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6九日蓝田崔氏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7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8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9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10—11)曲江二首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12曲江对酒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杜甫《寄韩谏议注》原文|译文|鉴赏《寄韩谏议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杜首的一位好友在朝廷却受到小人排斤,于是辞宫归隐于岳阳,修神仙之道,杜甫为朋友感到惋惜,于是写这首诗劝他去辅国佐君。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寄韩谏议注》原文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译文及注释译文眼下我心情不佳是思念岳阳,身体想要奋飞疾病逼我卧床。
隔江的韩注他品行多么美好,常在洞庭洗足放眼望八方。
鸿鹄已高飞远空在日月之间,青枫树叶已变红秋霜已下降。
玉京山众仙们聚集追随北斗,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驾着凤凰。
芙蓉般的旌旗被烟雾所淹没,潇湘荡着涟漪倒影随波摇晃。
星宫中的仙君沉醉玉露琼浆,羽衣仙人稀少况且不在近旁。
听说他仿佛是昔日的赤松子,恐怕是更象汉初韩国的张良。
当年他随刘邦建业定都长安,运筹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惨伤。
国家事业成败岂敢坐视观望,厌恶腥腐世道宁可餐食枫香。
太史公留滞周南古来被痛惜,但愿他象南极寿星长泰永昌。
品行高洁之人为何远隔江湖,怎么才能将他置于未央宫上?注释谏议:按:谏议大夫起于后汉。
续通典:武后龙朔二年改为正谏大夫,开元以来,仍复。
凡四人属门下官。
不乐:诗唐风: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岳阳:师注:岳州巴陵郡曰岳阳,有君山、洞庭、湘江之胜。
按:此系谏议隐居处。
地理志:岳州在岳之阳,故曰岳阳。
按:岳阳即今湖广岳州府。
奋飞:诗邶风: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娟娟:鲍照初月诗:未映西北墀,娟娟似蛾眉。
洞庭:禹贡,九江孔殷。
注:九江,即今之洞庭湖也。
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沣水、资水、湘水,皆合於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
杜甫的诗全集杜甫的诗全集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一提杜甫,就能想到教科书里的那个小老头,眉头紧锁,忧国忧民。
杜甫是我国的八大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全集,欢迎阅读。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唐· 杜甫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唐· 杜甫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唐· 杜甫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唐·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唐· 杜甫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送何侍御归朝唐· 杜甫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送贾阁老出汝州唐· 杜甫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唐· 杜甫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唐· 杜甫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原文秋兴八首·其八唐·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释】[1]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
《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
”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
《三辅黄图》卷四:“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
汉武帝为离宫别院,禁御人不得入。
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
”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2]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
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
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
陂,池塘湖泊。
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
[3]香稻啄馀鹦鹉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
本句为倒装语序。
[4]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
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
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
[5]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
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
《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6]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好。
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7]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8]白头:指年老。
望:望京华。
【译文】昆吾、御宿间的道路自然是漫长而弯曲,紫阁峰的阴影倒映渼陂。
香美的稻子是鹦鹉啄剩的米粒,葱郁的梧桐有凤凰长住的青枝。
佳人游春拾翠羽相互来问询,仙侣同舟天晚转移地方还不愿分离。
我的彩笔当年也曾描绘这里的万千气象,到如今只能在苦吟中白头低垂。
6405杜甫五律《收京三首》读记杜甫五律《收京三首》读记(小河西)收京三首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
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
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
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
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
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在阆州得到郭子仪收长安代宗返京城的确切消息后,先写了一首较为直白的五律《收京》。
意犹未尽,又写此组诗。
【本文采用了卢本德《杜甫“收京三首”作年考辩》部分观点。
(见《杜甫研究学刊》二○一五年第二期)】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
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仙仗:皇上或神仙仪仗。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唐-赵良器):“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
”《洗兵马》(唐-杜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一片》(唐-李商隐):“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
”极:本义栋梁。
丹极:涂以丹漆的栋梁;借指宫殿。
《别蔡十四著作》(唐-杜甫):“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虎牙行》(唐-杜甫):“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围丹极。
”(常用词是丹墀、丹阙、丹殿等。
)妖星:亦作袄星。
泛指“预兆”灾祸之星。
《晋书-天文志》:“有瑞星,有妖星,有客星,有流星。
”“妖星:一曰彗星,…见则兵起,大水。
”《晋书-惠帝纪》:“尉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
”《平蔡州》(唐-刘禹锡):“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河水。
”玉除:玉阶(用玉石砌成的台阶);石阶的美称;借指朝廷。
《说文》:“除,殿阶也。
”《赠丁仪》(魏-曹植):“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李善注:“玉除,阶也。
”下殿走:《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六年》:“上以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
’乃跣而下殿以禳(ráng)之。
”(禳:禳除。
)好楼居:《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
杜甫的诗两首及赏析杜甫的诗两首及赏析唐朝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赏析《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
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
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杜臆》卷一)。
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
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麴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
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
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
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
他于742年(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
杜甫经典的古诗文欣赏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经典的古诗文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6931杜甫五律《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读记杜甫五律《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读记(小河西)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夏。
时杜甫已从衡州回潭州。
江阁:潭州湘江边上一阁楼。
崔侍御:或指崔潩(yì)。
杜甫诗《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有自注:“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卢侍御:指卢岳。
《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唐-穆员):“府君讳岳,字周翰。
…调宋州襄邑主簿,历婺州、夔州二录事参军,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始佐湖南观察之政。
前帅韦之晋倚之以清,后帅辛京杲藉之以立。
”卢岳与杜甫祖母卢氏同族。
庖厨:厨房;肴馔;借指厨工。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汉书-东方朔传》:“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
”《麂》(唐-杜甫):“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雕胡:菰米。
茭白子。
煮熟为雕胡饭。
《讽赋》(战国-宋玉):“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来劝臣食。
”《本草纲目-菰米》:“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如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
”《登楼歌》(唐-王维):“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
”锦带:莼菜。
《本草纲目-草八-莼》(明-李时珍):“颜之推《家训》云∶蔡朗父讳纯,改为露葵。
北人不知,以绿葵为之。
《诗》云:'薄采其茆(máo)’,其莼也。
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罂:瓶子。
《谣俗辞》(东汉-曹操):“粒米不足舂,寸布不足缝。
罂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拟行路难》(南朝宋-鲍照):“君不见亡灵蒙享祀。
何时倾杯竭壶罂。
”《腊日》(唐-杜甫):“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进艇》(唐-杜甫):“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大意:客居之人菜肴简单,江边之阁枕席清清。
老年多病一直很瘦,长长的夏日想聚餐叙情。
古诗巳上人茅斋翻译赏析
《巳上人茅斋》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注释】[1]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2]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藤蔓植物。
[3]忝:有愧于,谦辞。
许询,东晋人,好游山水,通佛学,曾与东晋佛学者支遁交游。
【翻译】在巳公的茅屋下面,可以写出新的诗歌。
枕席铺设在树林间,多么幽静;用茶果待客,长时间的把我挽留。
江面上的莲花像摇动着的白色羽毛,天门冬延伸着清翠的藤蔓。
我徒然忝列在像许询这样的名士中间,巳公则如同高人支遁,精深的议论让我难以酬答。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杜甫诗词《重游何氏》原文及赏析杜甫诗词《重游何氏五首》原文及赏析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沈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流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作品赏析【鹤曰】前云“千章夏木清”,初游在夏,此云“春风啜茗时”,重游在春矣。
前属天宝十二载,则此当是天宝十三载。
诗又云“何日沾微禄”,乃是未授官时也,若十四载,则已授河西尉,又改率府胄曹矣。
问讯东桥竹①,将军有报书②。
倒衣还命驾③,高枕乃吾庐④。
花妥驾捎蝶⑤,溪喧獭趁鱼⑥。
重来休沐地⑦,真作野人居⑧。
(此章为重过而作,又是总起。
上四,重过之由,下四,重过之景。
【洪仲注】去夏之笋,隔年成竹,故云问竹。
倒衣命驾,望公朝至。
高枕吾庐,要公夜宿。
《杜臆》将二句作报书中语,是也。
旧云公视何园为吾庐,几于冒认己有矣。
花妥溪喧,林中见闻,二句倒装,本言莺捎蝶而花堕,獭趁鱼而溪喧耳。
黄生曰:野人居,承休沐地,皆就将军言。
与长孙正隐诗“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同意。
旧以野人居属公自言者,非。
按:后章有“耽野趣”之句,知黄说不易矣。
曰还、曰重,俱点重游。
①《古诗为焦仲卿妻》:“幸可广问讯”。
【顾注】东桥,即第五桥。
问讯云竹,此暗翻“看竹何须问主人”事。
②陈琳乐府:“报书往边地。
”③《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司马相如《美人赋》:“命驾而东。
”《晋书》:吕安与嵇康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④《国策》:“未得高枕而卧也。
”陶潜诗:“吾亦爱吾庐。
”⑤黄希曰:《曲礼正义》云:妥,下也。
精心整理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_杜甫的诗词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唐]杜甫
杜甫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精心整理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