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828.50 KB
- 文档页数:116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汇总一、旅游概念与特点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或其他目的,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游览、观光、度假或进行商务活动的行为。
2. 旅游的特点:包括时空性、流动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3. 旅游的分类:按游客类型可分为主题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等;按旅游目的地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二、旅游发展史1. 旅游的起源:旅游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于探索未知地区、追求冒险刺激和寻求新鲜体验的需求。
2. 古代旅游:古代旅游主要以朝圣、探险和交流为主,如古希腊的奥运会、古罗马的浴场和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等。
3. 现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如铁路、航空、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使得旅游更加便捷和普及化。
三、旅游产业与经济效益1. 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购物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2. 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业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3. 旅游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
四、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规划是指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规划,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 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规划包括规划目标的确定、旅游资源的评估、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策略的制定等步骤。
3. 旅游管理的内容:旅游管理包括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旨在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满意度。
五、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1. 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
2. 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者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动机、旅游选择、旅游满意度等方面。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提高其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5. 使学生熟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我国旅游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旅游业组成部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第四课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第五课时:我国旅游政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旅游业关联产业的认识。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旅游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6. 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7.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9. 旅游服务与管理1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技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与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的认识。
4. 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三节旅游的类型熟悉旅游的分类方式。
1.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的类型。
2.按旅游费用计价方式划分旅游的类型。
包价旅游。
1.讲授法2.讨论法3.练习法多媒体、教学课件。
理论课。
1课时。
[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旅游了几天?能否简单地讨论一下,将你们的旅游经历进行归类?[讲授新课]一、按地理区域划分(一)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根据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三种形式。
(二)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根据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三种形式。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观光旅游2.度假旅游3.休闲旅游4.差旅旅游5.家庭及个人事务旅游6.宗教旅游7.特色旅游(1)红色旅游。
(2)农业旅游。
(3)工业旅游。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四、按旅游费用计价方式划分(一)包价旅游包价旅游分为全包价、半包价、小包价、零包价等形式。
(二)非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包括组合旅游和自助旅游两种主要的形式。
[小结]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产生的旅游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出了多样化。
因此,对旅游进行有效的分类,既有助于旅游业经营工作的开展,又有助于旅游学术研究。
旅游的划分依据众多,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再去发现一些分类方式。
[作业]1.哪些属于特色旅游?请举例说明?2.什么是包价旅游?。
旅游概论复习提纲一、旅游概念与发展历程1.旅游的定义及特征-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次级性与细分形式-旅游的时空特征2.旅游发展的历程-古代旅游-中世纪的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发展3.旅游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二、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1.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UNWT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酒店与餐饮协会(IHRA)2.国际旅游规模与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规模及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影响因素三、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旅游学科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学科的定义-旅游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2.旅游学科的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律与管理四、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2.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与划分-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五、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依据与原则-旅游目的地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策略与模式-旅游目的地开发策略-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与实践六、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1.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的内容与要素2.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目标-旅游政策的制定过程与实施方法七、旅行社与旅游策划1.旅行社的概念与分类-旅行社的定义与功能-旅行社的分类与运营模式2.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旅游策划的方法与实施八、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旅游环境的概念与评估-旅游环境的定义与特点-旅游环境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可持续旅游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与实践以上提纲是旅游概论的复习大纲,包括旅游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旅行社与旅游策划以及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旅游概论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
3. 掌握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旅游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 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1. 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旅游宣传片或者展示一些美丽的旅游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并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包括旅游的定义、范围和目的。
2. 分类介绍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如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并讲解每种旅游活动的特点和需求。
Step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选取一些国内外旅游发展成功的案例,如马尔代夫的度假旅游、巴黎的文化旅游等,让学生了解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推动、就业的促进、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分析该地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旅游的见解和学习体会。
Step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旅游的重要性和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和支持旅游活动。
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撰写一篇关于该地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发展前景的短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