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剂的正确使用_
- 格式:pdf
- 大小:58.09 KB
- 文档页数:1
滴鼻液的正确使用流程简介滴鼻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使用滴鼻液可以缓解鼻塞、清洁鼻腔,改善呼吸。
正确使用滴鼻液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滴鼻液的正确使用流程,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这种药物。
准备工作在使用滴鼻液之前,请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清洁双手:将双手洗净,并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摆好姿势:保持坐姿或站立姿势,并将头稍微后仰。
3.准备好滴鼻液:确保滴鼻液瓶盖紧闭,摇晃瓶体使药液充分混合。
使用流程正确使用滴鼻液的步骤如下:1.打开瓶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扭开滴鼻液瓶盖,注意不要弄断瓶盖内部的密封膜,以免药液外溢。
2.清洁鼻腔:在滴鼻液使用之前,先清洁鼻腔。
可以用盐水清洗鼻子,或者使用医生推荐的鼻腔清洁产品。
3.倒数滴鼻液:将滴鼻液瓶体直立,轻轻按压瓶子,让药液从滴孔中滴出。
4.塞住一侧鼻孔:用食指或拇指轻轻塞住一个鼻孔,确保滴鼻液只进入另一个鼻孔。
5.滴入鼻腔:将滴鼻液瓶口离开鼻子稍微一点距离,让药液缓慢滴入鼻腔。
不要用力挤压滴鼻液瓶体,以免药液进入鼻咽部。
6.留待片刻:滴入鼻腔后,稍微倾斜头部,保持片刻。
这样可以让药液更好地分布在鼻腔内。
7.吸气:慢慢吸气,使药液更均匀地分布在鼻腔内。
8.反复操作:如有需要,可重复以上步骤,滴入另一侧鼻孔,以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整个鼻腔。
注意事项在使用滴鼻液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不要与他人共用滴鼻液瓶体,以免交叉感染。
•滴鼻液使用后,将瓶盖紧闭,避免药液变质。
•喷液型滴鼻液在使用前需摇匀。
•在使用滴鼻液期间,避免吸入热汤、热饮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引起鼻刺激。
•如有使用其他鼻腔治疗药物,需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使用滴鼻液后出现过敏反应、持续性不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结束滴鼻液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治疗药物,正确使用滴鼻液非常重要。
通过准备工作、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的介绍,相信您已经掌握了滴鼻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药品的质量,以期获得最佳的疗效。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使用方法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用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
少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
禁忌症、剂量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之前,需要清洁鼻腔,将鼻子吹
干净,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吸收。
接下来,摇匀药瓶,拆下瓶盖。
首次使用时,需要进行初次使
用准备,通常是按压数次药瓶,直至药液喷出。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
能够均匀喷洒。
在使用时,需要将药瓶竖直握住,将喷嘴放入鼻孔中,另一侧的鼻孔用手指轻压闭,然后深吸一口气,同时按压药瓶,使药液喷入鼻腔。
使用后,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能够充分分布在
鼻腔内。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用力吸入药液,以免导致药物进
入喉部或肺部,引起不良反应。
另外,使用后需要避免立即用手擦
拭鼻孔,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使用后,将药瓶盖好,避免阳光直
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通常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疗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止使用。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鼻部刺痛、鼻出血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正确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缓解鼻部疾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用法用量】滴鼻。
专用于成人,一次2-3滴,一日2次。
【注意事项】1.严格按推荐用量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如需继续使用,应咨询医师。
2.孕妇、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窄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
3.如使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1.滴药过频易致反跳性鼻充血,久用可致药物性鼻炎。
2.偶见一过性的轻微烧灼感、针刺感、鼻黏膜干燥以及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反应。
【禁忌】1.3岁以下儿童禁用。
2.萎缩性鼻炎及鼻腔干燥者禁用。
【适应症】用于减轻儿童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所致的鼻塞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1.使用本品时不能同时使用其他收缩血管类滴鼻剂。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盐酸赛洛唑林为咪唑林类衍生物,具有直接激动血管α1受体而引起血管收缩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所致的充血和水肿。
【儿童用药】2岁以下小儿禁用.【老人用药】慎用,遵医嘱。
【包装】10ml:5mg/支【药物过量】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类型】OTC甲类【医保】乙类【国家/地区】国产【剂型】滴鼻剂【药代动力学】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成份】本品每毫升含盐酸赛罗喹啉1毫克,辅料为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防腐剂(强苯甲醇、羟苯丙酯)。
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商品说明书为准。
3.滴鼻剂与喷鼻剂在使用滴鼻剂与喷鼻剂之前,最好先擤出鼻涕。
滴鼻时,头后倾,向鼻中滴入规定数量的药液。
为了防止对剩余药品造成污染,滴瓶不要接触鼻黏膜。
保持头部向后倾斜5~10秒,同时轻轻用鼻吸气2~3次。
在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后倾。
将喷嘴插入鼻子,但要尽量避免接触鼻黏膜,并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
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以防鼻中的黏液和细菌进入药瓶。
在一侧或双侧鼻孔中喷药后,轻轻地用鼻吸气2~3次。
连续使用滴鼻剂与喷鼻剂时,除非是依照医嘱,否则不要多于2~3天。
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滴鼻剂或喷鼻剂,则用同一容器给药时间不要多于1周,因为鼻中的细菌很容易进入容器污染药液。
如果服药时间必须多于1周,则需另外购买一个新的容器。
绝对不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滴鼻剂与喷鼻剂。
4.局部用软膏和霜剂大部分局部(皮肤)用药膏和乳剂只有局部功效,它们只在直接给药部位起作用。
大多数药膏和乳剂都很贵,特别是类固醇类产品,应尽可能在皮肤上涂薄的一层药物,因为无论薄厚药物的功效都是一样的,某些含类固醇的药膏和乳剂在大量使用时会产生毒副作用。
在涂药前,将皮肤清洗、擦干,再按说明涂药。
涂药后,轻轻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进入皮肤,直到药膏或乳剂消失为止。
霜剂的油脂少,不易弄污衣服,最好用于头皮和身体其他多毛发的部位。
干性皮肤则应使用软膏,它可以保持皮肤柔软。
如果医生要求在使用软膏或霜剂后将皮肤盖上,应使用像包裹食物用的透明塑料膜。
覆盖物可使药物紧靠皮肤并保持皮肤湿润,使药物易被吸收。
一定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操作。
未经医生同意,不要使用覆盖物,有分泌物的破损处绝不要使用覆盖物。
鼻腔滴药法
目的:收缩或湿润鼻腔粘膜,改变鼻腔粘膜状况,达到引流,消炎,通气的作用
用物准备:
遵医嘱备药,小治疗盘、无菌棉签、手电筒、小药杯、生理盐水50ml。
操作方法及流程:
1、病人擤鼻,解开衣领,去垂头仰卧位,肩下垫枕头或头伸出床沿下垂
2、用生理盐水棉签清理鼻腔,检查鼻腔情况
3、左手轻推病人鼻尖,以充分暴露鼻腔,右手持滴鼻药药瓶距病人鼻孔约2cm处,轻滴药液3-5滴
4、轻捏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鼻腔粘膜
5、保持原位约5分钟,病人方能坐起或行患侧卧位,将药液能进入患侧的前组鼻窦内注意事项
1、操作前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要认真查对药液,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
3、对于高血压及老龄患者,只能取肩下枕
垫位。
使用滴鼻剂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滴鼻剂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1.1 洗手在使用滴鼻剂之前,首先要进行手部的清洁,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2 准备滴鼻剂从药品柜中取出所需的滴鼻剂,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瓶盖是否完好。
1.3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干净、安静的环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的专注和顺利进行。
2. 操作步骤使用滴鼻剂需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以确保药物的正常投放和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2.1 倾斜头部首先,将头部稍微向后仰,然后将滴鼻剂瓶口对准鼻孔。
2.2 挤压滴鼻剂拧开滴鼻剂瓶盖,用一只手持住滴鼻剂瓶身,另一只手用于滴鼻。
轻轻地将药液滴入鼻孔中。
注意不要将滴鼻剂瓶口接触到鼻腔或任何表面,以免交叉感染。
2.3 更换鼻孔滴完药液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另一侧的鼻孔滴入药液。
不要用手指触摸鼻孔,以避免感染。
2.4 排出余液在滴完药液后,稍微仰头并用纸巾或棉签轻轻擤鼻,以排出多余的药液。
尽量不要用力擤鼻,以免药液被排出。
2.5 清洗滴鼻剂每次使用滴鼻剂后,要将瓶口擦拭干净,并将瓶盖拧紧,防止药液受到污染。
3. 注意事项使用滴鼻剂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使用和良好的效果。
3.1 不共用滴鼻剂滴鼻剂是个人使用的药品,不要与他人共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3.2 注意药物过敏在使用滴鼻剂之前,应该了解自己是否对药物成分过敏。
如果有过敏史,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
3.3 注意药物剂量滴鼻剂的剂量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医生咨询。
3.4 孕妇和儿童使用注意孕妇和儿童使用滴鼻剂时,应该向医生咨询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3.5 避免长时间使用长时间过量使用滴鼻剂可能会对鼻粘膜产生伤害,因此应避免过度使用。
3.6 注意保存和有效期滴鼻剂应保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过期的滴鼻剂应丢弃。
4. 总结使用滴鼻剂可以帮助缓解鼻塞和鼻窦炎等症状,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炎灵滴鼻液使用方法
使用鼻炎灵滴鼻液的步骤如下:
1. 洗手并清洁鼻子:在使用滴鼻液之前,首先要洗手并清洁鼻子。
可以用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去除积聚在鼻子里的霉菌和污垢。
2. 倒出适量药液:拧开药瓶盖,将药液倒出适量。
一般来说,每次滴入鼻子2-3滴为宜,如果需要,可以依照医生的建议多次使用。
3. 倾斜头部:滴药时,需要倾斜头部,将药液滴入鼻孔内。
同时用手揉搓鼻翼部位,帮助药液尽可能地润湿整个鼻腔。
4. 开气道:滴入药液后,需要通过鼻子深呼吸,使药液更好地渗透到鼻窦内部。
同时也可以通过鼻子吐气,将鼻子中的多余药液排出。
5. 清洗药瓶:用酒精或消毒水清洗药瓶,确保下次使用时无细菌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鼻炎灵滴鼻液不宜长时间使用,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7天。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变得更加严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鼻腔喷雾剂正确使用方法
鼻腔喷雾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形式,它可以有效缓解鼻塞、鼻
炎等症状。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鼻腔喷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鼻腔喷雾剂前,需要先清洁双手,并且轻轻擤鼻,确保鼻腔通畅。
然后,拆开喷雾剂的外包装,摇匀瓶体,以保证药液均匀混合。
接着,将喷嘴插入鼻孔,将另一只手指堵住另一鼻孔,闭上嘴巴,缓慢吸气的同时按下喷雾按钮,使药液喷入鼻腔内。
使用后,轻轻按压鼻翼,以确保药液充分分布在鼻腔内。
在使用鼻腔喷雾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过度使用,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使用1-2喷即可,每日使用不宜超过3-4次。
其次,使用时不要将喷头插
得过深,以免刺激鼻腔黏膜。
再次,使用后不要马上饮水或进食,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最后,鼻腔喷雾剂通常需要定期更换,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鼻腔喷雾剂时需要特别注意。
儿童在使用时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使用剂量需要根据医生建议来确定;老年人和孕妇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鼻腔喷雾剂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
在使用鼻腔喷雾剂时,能够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避免出现错误的使用方法,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停止使用。
希望大家能够健康地使用鼻腔喷雾剂,早日康复。
正确的耳鼻喉科滴药方法第一篇:正确的耳鼻喉科滴药方法正确的耳鼻喉科滴药方法1、鼻滴药法滴药前先分别轻轻擤出每一侧鼻内分泌物。
仰卧垂头位:仰卧,肩下垫枕(或坐位,仅靠椅背),颈伸直,头后仰,颏尖朝上,每侧滴入药液2-3滴。
侧头位:患侧朝下肩下垫枕,头略下垂将药液滴入患侧鼻腔2-3滴。
或取仰卧垂头位,滴入药液后在改变成侧头位,侧卧3-5分。
2、耳滴药法目的: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软化耵聍;麻醉或杀死外耳道昆虫类异物。
方法:(1)侧卧,患耳向上。
用对侧手从头后将患耳耳廓前向后上方,另一手向外耳道滴入3%双氧水并拭净外耳道分泌物,然后擦干。
(2)顺外耳道后壁缓缓滴入药液3~5滴(药液温度不可太低,否则可刺激内耳发生眩晕),然后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以造成外耳道空气压力的变化,驱使药液进入中耳腔。
(3)保持侧卧数分钟,是药液与中耳充分接触。
然后塞一消毒棉球于外耳道接口,坐起。
(4)如遇耵聍栓塞,可直接滴入药液,每次药量可稍多(不溢出外耳道口为度),每日5~6次,3天后做外耳道冲洗(有中耳炎病史者不宜冲洗)或取除。
(5)遇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可滴入乙醚酒精或氯仿(有鼓膜穿孔者不用)使其麻醉,或滴入植物油类,使其窒息,然后冲出或取出。
3、鼻子,耳朵滴药须知在患鼻炎和中耳炎时,往往用一些滴鼻剂和滴耳剂,如呋喃西林麻黄素常用于鼻塞时,因可使鼻粘膜内毛细血管收缩使肿胀的鼻甲讯速缩小,鼻腔很快通畅受到患者欢迎。
所以有的患者就会一有鼻腔堵塞时就会用此药滴鼻,长此以往,鼻粘膜对此药的敏感度下降,甚至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激发引起粘液分泌增多,成为药物性鼻炎。
滴鼻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连续用药不超过一周。
在耳流脓时,有人听信他人所谓秘方,用中药或抗生素片剂,或化学药物,吹入耳内,或调成糊状滴入耳内,以为这样能治疗耳流脓。
相反,使用这些药物轻者发生疼痛流水,重者出现眩晕,耳聋,面瘫,更有甚者由于脓液不能顺利向外流出可使脓液向内耳或颅内流动,造成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脑脓肿,脑膜炎,眩晕,面瘫等。
滴鼻剂的正确用药方法滴鼻剂用药方法患者在使用滴鼻剂时,首先要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擤(音醒)净。
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则应先用温盐水清洗浸泡,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使用滴鼻剂时可用两种姿势:一种是仰卧向后垂头式,即患者在滴药时仰卧于床上,肩部垫一软枕,使头部尽量向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
滴药时,滴鼻剂应距鼻孔1~2厘米。
每次滴药3~4滴。
让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对药液起到缓冲作用,以免使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让苦味难忍。
滴完药后,用手指轻按几下鼻翼,使药液布满鼻腔。
然后,保持滴药姿势3~5分钟,再坐起。
鼻粘膜炎,喋窦炎、筛窦炎、额窦炎的患者,采用此法较好。
二是侧卧侧下垂头式,即让病人侧卧,让头部偏向需要用药的鼻腔那侧,头部向肩部下垂,使头部低于肩部,然后滴药。
滴药的方法同上文所述的方法相同。
如果双侧鼻腔都需滴药,则在一侧鼻腔滴药5分钟后,把身体和头偏向另一侧,再滴药。
上额窦炎的患者采用此种方法较好。
如果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滴鼻剂时,使用两药的时间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如同时使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和消炎的滴鼻剂,则应先用前者,后用后者。
长期使用滴鼻剂,会产生许多副作用。
因此,使用滴鼻剂一般不可超过两周。
婴幼儿应尽量不用滴鼻剂,以免影响其鼻粘膜的发育。
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以防用药后加速血压升高。
向鼻腔里滴药是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使用滴鼻剂时注意只有正确的滴鼻方法,才能保证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滴药方法有两种:一是头后伸位滴药法。
患者后仰,头向后垂使鼻孔朝天,将药液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4~5滴,滴后轻捏鼻翼数次,休息5分钟再起来,使药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
每日滴药2~4次。
二是头低侧向位滴药法:患者侧仰,头偏向患侧并向肩部垂下,使头低于肩部,滴入药液5分钟后坐起。
双侧可交换滴入,方法同上。
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