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及其《子夜》(下载)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0
茅盾《子夜》经典文段摘录
1.凌晨四点钟,看见海棠花未眠。
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
2.从粗粝的一生中榨尽所有温柔,悉数奉献与你,我仍觉不够。
3.有时候不一定要有意义,就像这行白衣黑字的细明体,就像这网志留言回应跟宋刻本的线装书的关系,落差有落差的美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解释的很彻底。
4.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5.要吻上很多很多青蛙,才有一个变成王子,中间好些吻,花的冤枉。
6.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一个北方的上午思念着一个人,我是一些诗歌草稿,你是一首诗。
7.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8.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坐着看雨后的云霞,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快天亮了茅盾《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瞿秋白一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宏大的现实主义主题 1现实主义主题《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在题材的选择上注重时代性和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在谈到写作《子夜》的创作意图时茅盾说我有了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的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关于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说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 2浪漫主义格调原书英文名《<a name=baidusnap0></a>夕阳</B>1930年中国的浪漫史》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一个浪漫主义的英雄主人公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写作细节上的浪漫主义手法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燐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子夜》里处处强调节奏速度动感这种表达方式映射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都市的喧嚣既是一种新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与人焦虑的内心相辅相成这与中国古典的审美传统是不一样的茅盾表现吴荪甫的细节中也处处充满动感形成现代性格二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吴荪甫三十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全书以他为一切事件和人物的联结点和矛盾斗争的中心作者抓住吴荪甫经营民族工业由发展兴盛到失败衰落的过程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1吴荪甫出生于封建家庭同时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他既具备经营实业的本领也养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志向他会用一只眼睛望着政治而用另一只眼睛注视着经济上的事他不仅在家乡双桥镇经营电厂米厂油坊当铺钱庄希图建成一个双桥王国而且在上海开办了裕华丝厂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兼营公债市场上的投机生意益中公司成立后便毫不迟疑当即吞并了八个小厂并接办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在其资产大大增加后他所经营的范围也迅速扩大除了丝织工业外还有灯泡热水瓶玻璃橡胶阳伞肥皂赛璐珞等当他的野心逐步得到实现时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不由得微微笑了即使在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他的野心仍然不死还想尽一切办法与赵伯韬斗争他性格中的首要特点是果敢自信敢作敢为刚愎自用同时吴荪甫性格当中也有凶狠残酷的一面当家乡双桥镇的农民起来暴动时他除了动用地方武装外还打电报请政府火速调动保安队前去镇压当他把自身的危机转嫁到工入身上工人起来斗争时他气得脸上的紫疱一个一个都冒出热气来为了镇压工人他施展各种阴谋诡计收买忠实总管收买黄色工会在工人中安插工贼并动用大批军警宪特等在对待那些实力不如自己的同业小厂时他摆出一副正要攫食的狮子的姿态一个个吃掉它们连他的妻子都说你这人真狠毒他为了做投机生意和蒋汪两派军阀来往密切他既和汪派政客唐云山结成莫逆之交贩卖军火和汪派反动军官黄奋保持密切联系还和蒋派反动军官雷鸣维持着一定友谊作者还揭露出吴荪甫色厉内荏的一面吴荪甫在雄心勃勃地经营企业时也常常表现出颓丧情绪他抱怨自己简直是打仗的生活脚底下全是地雷随时会爆炸起来把你炸得粉碎当他被愤怒的工人群众包围时即使坐在备有钢板和新式防弹玻璃的汽车里旁边又有带枪的保镖他的心还是卟卟地乱跳直至晚上回到家里还是神思不定尽管他用尽精力往里收可是他那颗心兀自摇晃不定他的脸色也就有时铁青有时红有时白当他在交易所看到自己大亏本时当场就昏了过去接着又想自杀最后带着妻子逃走了吴荪甫平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私生活比较收敛但在他的事业遭到失败苦闷无法发泄时便把全部烦恼倾注到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追求上他夜游黄浦江对交际花徐曼丽纵情戏谑访问秘密艳窟十四号到夜总会去推牌九押宝等甚至奸污了女佣王妈 2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吴荪甫形象的意义吴荪甫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子夜》通过吴荪甫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表露了他们两重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三在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将纷纭复杂而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义的生活现象通过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来是茅盾突出的艺术成就小说的第一章安排吴老太爷因逃避农民的暴动而来上海以吴老太爷的死象征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结束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悲喜剧开始上演小说的第二三章通过给吴老太爷办丧事让主要人物全部出场进而铺开各种矛盾四生动传神的人物心理描写也是《子夜》突出的艺术成就茅盾注重心理解剖的精研善于用不同的笔法刻画不同的人物在整个作品中作家时刻捕捉着人物在典型情境下稍纵即逝的心灵特殊点《子夜》中对吴少奶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矛盾刻画很细微而动人她置身在资本家华丽的客厅里成为吴府的主妇但她的内心里总有着缺少了什么似的感觉作家用那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揭示了她逝去的青春梦幻而现实的少妇处境又使她对过去怀念不已茅盾生于1896年7月4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 1916年茅盾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因家境窘迫无力继续求学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茅盾是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同时他还担任了《小说月报》的主编对《小说月报》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之成为新文学的主要阵地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此时的茅盾主要从事理论批评和外国文学翻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茅盾发表的译著就有130余篇茅盾新文学运动中努力提倡现实主义他的观点对文研会及其他一些作家的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茅盾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它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理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主张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曾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1926年年底去当时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任《民国日报》主笔从事革命宣传工作 1932年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这些作品反映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经济面临崩溃社会动荡不安在此环境中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了吴荪甫林先生老通宝等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为当时的中国描绘了宽广鲜明的历史画卷确立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显示了左翼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重大实绩 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作了短期逗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高昂的革命斗志和欣欣向荣的生活气象给茅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在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中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1966年以前茅盾是仅次于郭沫若的重要文臣留在5060年代文学画廊中的是茅盾逐渐走低激流而退的形象事务的繁忙使茅盾基本停止了小说创作改以文学评论为主这并不是茅盾愿意的爸爸本来就不想当文化部长还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动员他出任文化部长时他就婉言推辞说他不会做官打算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后来爸爸曾两次向周总理提出辞呈都未获准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在茅盾的解放后的大量文论中实际上存在两个茅盾一个是清醒而自觉的茅盾他希望在不与社会现实发生重大抵触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纯正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及批评方法去影响当前的文艺创作另一个是应时和退缩的茅盾他附和时政言不由衷用中心任务和文艺政策代替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他在主观上想跟上毛泽东的步伐客观上又陷入总是跟不上合不上拍的尴尬境地 1928年夏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这篇反省式的文章里非常生动地揭露过自己的心灵他说我的职业是我接近文学而我的内心的趣味和别的许多朋友则引我接近社会运动他坦率的承认我在两方面都没专心这些话竟成了预言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茅盾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1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方向茅盾作为中国新文学中一位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杰出代表自始至终高举现实主义旗帜为中国新文学开创了一种充分反映时代性与社会性的现实主义传统 2气势宏大的史诗格调茅盾是典型的史诗型作家杨义认为在建构30年代文学传统中巴金为新文学增加了热度老舍增加了轻松宽容的气质而茅盾给我国新文学所增添的是史诗的气魄史诗格调一般有如下特征 1以揭示历史本质为目标 2在结构上具有宏阔的时空跨度与规模 3重大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的结合 4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英雄主义基调 3注重社会剖析的理性化叙事在小说叙事中贯穿清晰的理性思路甚至主张用社会科学理论分析现实指导创作并以此取舍情节塑造人物托出主题揭示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茅盾范式最鲜明的创作特色茅盾的这类创作推动了同类题材的创作同时带动了一种创作风气形成了30年代很有影响的一个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除茅盾外吴组缃沙汀艾芜等可视为此派的主力茅盾的坚持的现实主义方向史诗品格社会剖析精神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一种重要价值体系即注重作家的历史使命意识和突出文学的认知价值社会价值的文学价值的观念体系在30年代以后茅盾范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强大的影响源但它也颇遭非议特别是社会剖析精神一些评论家认为它具有理论取代现实理性大于情感等缺点应公允的认识茅盾范式。
第7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与《子夜》一、茅盾生平(一)、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主要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主要作品1:“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主要作品2:《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人物影响1.文艺影响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
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
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
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当中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从《霜叶红似二月花》、《走上岗位》等作品中,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
第八单元人在都市15《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子夜》不仅顾及到社会空间上的全景展现,而且更注意到社会结构的全景式表层模拟。
他把每一个都作为他所属的阶级的“标本”来塑造。
写出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角色特性。
像吴荪甫、赵伯韬等不同类型的资本家,像吴老太爷、曾沧海等不同特点的地主。
像李玉亭、范博文等不同模式的知识分子,既是“单个人”,又都是带有特指意义的社会角色。
他们个人的命运事实上反映了某一社会群类的基本状况。
在进行大规模的全景式描写时,茅盾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色彩与波澜,也才符合生活的实际。
1930年的春末夏初,当时的政局比较混乱,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起义势已燎原。
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课内挖掘】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
”⊙精彩运用请你认真体会理解这句话,从多角度构思,选取某一角度立意,写一个文段。
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示例】借鉴是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
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
这就比单纯模仿要高明一步了。
有人说香港人比内地人聪明,我看不然,只是他们更善于借鉴罢了。
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内地一些厂商马上依样画葫芦,尽管产品几可乱真,但终有假冒伪劣之嫌,登不得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与人竞争了。
香港人则不然,先来一番解剖,再看看可改进之处,使之更加完善。
当改进后的产品问世的时候,已不是先前的翻版,而是一副可以抢占市场的全新面孔了。
翻翻日本人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日本人就是从模仿开始,不断吸收借鉴,才最终走上创造之路的。
一个民族,如果只满足于模仿、借鉴而不思创造,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
我们今天的模仿和借鉴,正是为了明天的创造。
首钢人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惜下大本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
论茅盾作品《子夜》摘要〕《子夜》是茅盾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意义非凡的作品。
对于《子夜》文学的价值以及主体倾向进行研究和反思,现在以及过去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以及认识,从本质上来说,茅盾的《子夜》是我国当代的政治小说,《子夜》的价值以及倾向具有历史合理性,十分符合政治文学所提出的诸多要求,因此,人们必须要对《子夜》进行承认以及尊重。
但是,与此同时,《子夜》也存在着由创作方法以及政治化追求所带来了局限以及失误,所以说,《子夜》也是政治小说局限以及价值交融并存的产物,为我国文学史提供了值得人们进行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
本文中,笔者就茅盾作品《子夜》进行讨论。
〔关键词〕《子夜》政治小说倾向价值民族工业在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里面,茅盾一直都以自身的创作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竖起一面具有标志性的大旗。
茅盾的小说大多以全景式的方式来展现一个宏阔社会生活的画面,在茅盾的诸多作品中,茅盾总是运用政治学、历史学以及社会学等等理性的观点来对时代本质以及社会本质进行理性以及冷静的分析,反映出在大时代里面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本质以及景观,正因如此,茅盾的小说被人们称为了“社会剖析小说”。
下面,笔者就茅盾作品《子夜》展开讨论。
1 关于茅盾的作品《子夜》茅盾的作品《子夜》主要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实施了描写,虽然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战乱不止,但是,在我国都市化的上海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番景象,上海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明争暗斗的不停算计以及纸醉金迷的丰富生活。
然而,这样的一个工业时代骑士却生不逢时。
处于1930 年时期的中国,因为外国列强对于我国实施了军事上攻袭,经济上面的残忍掠夺,再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对于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都不允许吴荪甫实现自身的理想以及抱负。
与此同时,纵观我国社会的内部,各种各样的矛盾复杂交错,十分激烈和尖锐,国民党统治集团自身存在内讧以及混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政局动荡和不安,工厂的工人进行罢工,家乡的农民进行暴动,再加上赵伯韬这一买办金融资本家实施的欺诈和家庭亲属所带来的诸多烦恼,使得吴荪甫的生活处于一种十分可怕和危险的境地。
《子夜》故事梗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
开丝厂的吴荪甫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
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
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
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
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
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人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几项企业。
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
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
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
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
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
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
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
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当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
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
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
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
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
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
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乘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
《子夜》的简介
《子夜》是茅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3年。
它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吴荪甫的人生经历和民族工业的兴衰,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吴荪甫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实业救国的愿望。
然而,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民族工业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困难。
同时,吴荪甫也面临着来自其他资本家的竞争和排挤,他的事业最终走向了失败。
小说中通过展现吴荪甫的奋斗和失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包括民族工业的困境、帝国主义的压迫、封建主义的束缚、官僚资本主义的腐败等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导致了民族工业的衰落和破产。
《子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深入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社会描写,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全貌。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因此,它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