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茅盾与子夜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30
第7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与《子夜》一、茅盾生平(一)、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主要代表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主要作品1:“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主要作品2:《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人物影响1.文艺影响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
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
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
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当中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从《霜叶红似二月花》、《走上岗位》等作品中,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
子夜茅盾知识点总结
茅盾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和文艺理论方面。
茅盾的小说作品以南京为
中心,以民国时期的生活为背景,主要创作了30余部小说,其中以《子夜》、《干校林》、《切長生》、《崙六綠夢》等作品最为著名。
茅盾的小说作品在现实生活基础上,
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深层次的矛盾,塑造了众多真实、鲜活的形象,表现出他深厚的
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他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文学要有
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感,反映生活、反映人民,同时也注重文学的技巧和审美价值。
茅盾的
作品深受人民喜爱,被誉为“百姓作家”,其代表作《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茅盾除了在小说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外,还在文艺理论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他提出
了“文学是一种精神的探索”、“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一种人文的理解”等观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积极参与文学事业的管理和推动,曾经
是中国文学界的重要领袖之一,为新文学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了在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外,茅盾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和社会活动家。
他积极参
与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事业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曾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生致力于革命
事业,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茅盾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都是深远的。
茅
盾的作品深受人民喜爱,在文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茅盾子夜故事梗概+内容简介【故事梗概】1930年的一天夜晚,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偕妻子林佩瑶和姐姐吴芙芳、姐夫一上海恒丰银行总经理杜竹斋,到码头接吴老太爷来沪。
吴老太爷是因为乡下农民抗粮暴动,吴家开设的当铺首当其冲,才匆匆逃到上海。
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突然感到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突发脑溢血于子夜死去。
吴老太爷开丧的日期,吴公馆宾朋满座,成了工商界名流聚会的好机会。
这天,在孙吉人、王和甫等倡议下,吴荪甫决定自己办银行,联合几家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濒于破产的德丰丝厂总经理朱噙秋恳求杜竹斋借款延期,不料吴荪甫存心要榨出他囤积的干茧,怂恿杜再借款给他,等一个月后把丝厂吞并。
当时,丝厂工人正在酝酿罢工,开展经济斗争。
裕华丝厂工人听到老板削减工钱的消息,开始消极怠工。
吴荪甫听到总管莫干丞的报告,怒不可遏,要追查走漏消息的人。
他决定开除已被查明向工人透露风声的小职员屠维岳。
屠维岳非但不认错,反倒平起平坐地同吴荪甫议论起如何才能既少花钱又能制止罢工的办法来。
屠维岳的言行使吴荪甫不仅取消了开除他的决定,还给屠维岳加了薪,升他为总管事,屠维岳从此成了吴荪甫的心腹。
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托杜竹斋带口信,准备与吴荪甫合作做公债。
吴荪甫虽对投机买卖不感兴趣,但他想到,假如能在公债上捞点钱,对他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会很有好处,就与杜竹斋拜访了赵伯韬,并办起了合伙买卖证券的公司。
吴荪甫把朱噙秋的丝厂连机器带干茧全部吞并了,益中公司又收买了八家小厂,吴荪甫跨踏满志。
赵伯韬依靠美国人撑腰搞起了托拉斯,打算用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裕华丝厂成了赵伯韬吞并的目标之一。
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在玛金的领导下,以陈月娥、朱桂英为代表的裕华丝厂罢工运动开展起来,她们又联合各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以屠维岳为首的工贼们,分化瓦解工人,将朱桂英逮捕人狱,工人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吴荪甫面对不是投降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在孙吉人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