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工大给排水认知实习报告

合工大给排水认知实习报告

合工大给排水认知实习报告
合工大给排水认知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合肥、安庆

实习日期:

目录

1.专题调研报告 (3)

1.1 水力学实验室 (3)

1.2 水利(水力)学实验室 (3)

1.3 给排水实验室 (4)

1.4 建筑给排水专题讲座 (5)

2. 实习现场考察报告 (6)

2.1 安庆市第三自来水厂 (6)

2.1.1 单位基本概况 (6)

2.1.2 取水工程 (7)

2.1.3 原水输水工程 (7)

2.1.4 给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 (7)

2.1.5 净水工程 (7)

2.1.6 厂区平面布置 (8)

2.2 合肥市矿机排涝泵站 (10)

2.2.1 单位基本情况 (10)

2.2.2 系统原理与工艺流程 (10)

2.3 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 (11)

2.3.1 单位基本概况 (12)

2.3.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2)

2.3.3 朱砖井污水处理特色工艺 (12)

2.3.4 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 (13)

3. 实习心得体会 (15)

1 专题调研报告

认知实习首日,在专业老师的安排和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学校屯溪路校区给排水专业的实验室,其中包括水力学实验室、水工模型试验厅和水利(水力学)实验室;次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余总工为我们开展关于建筑给排水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在该设计院员工的领导和讲解下,了解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二类高层)给水排水方面的基本知识。

1.1 水力学实验室

水力学实验室是在原水力学、水工模型和水利机电三个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实验室。历经50年的发展历程,已从单一的《基础水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实验发展到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实验任务及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和市政工程学科的科学实验研究任务。

目前实验室总的适用面积为2762m3,其中《基础水力学》本科教学实验室设在翡翠湖校区,试用面积为400m3;专业课的本科教学实验设在南校区,使用面积为1170m3;主要服务于科研试验的水工模型试验大厅1248m3。拥有仪器设备287台套,仪器资产总值211万元,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

图1.1 混流式水流发电机模型图1.2 离心泵气蚀实验装置1.2 水利(水力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大部分是河工模型实验区。河工模型实验区的占地面积为42m X 13m,可以提供的总流量为960 m3/h,提供的水压10 m水头,拥有模型试验的计算机流量控制系统、尾水位控制系统、压力量测系统、浪高仪、自动跟踪水位仪、智能流速仪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设备,可以承担河工模型试验、水工模型试验等相关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河道岸坡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的模型试验。

图1.3 水工模型试验区图1.4 水工模型实验区介绍

1.3 给排水实验室

给排水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实验室总面积约670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约566万元,800元以上仪器设备253;实验室有兼职实验教师8人,专职实验员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位3人。

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有: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象色谱仪、离子色谱分析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定量PCR分析仪、胶体电位测定仪、紫外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摄影显微镜、净化工作台、生化培养箱、活性炭吸附装置、曝气充氧装置、离子交换吸附装置等一批水处理实验仪器和装置。

图1.5 充氧设备图1.6 普通快滤池

1.4 建筑给排水专题讲座

2014年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余总工为我们就建筑给排水方面开设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内容、给排水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的拓展方向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关于给排水方面设计的基本情况。

讲座过程中,余总工给我们介绍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主要有三个方向: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科研。其中建筑给排水主要工作分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个方面。给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热水工程和

饮用水的提供;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讲座期间,余总工告诉我们只学学校安排的专业课是远远不够的,并鼓励我们多进行课外学习,课外学习可以往热水供应系统与城市消防规范方面拓展。讲座最后,余总工以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例子为我们介绍了建筑给排水的相关基本知识。

讲座结束后,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员工带领我们参观了该设计院建筑给排水方面的设计,其中包括:参观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了解建筑给排水的内容,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的布置,接触相关设备。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高层建筑物层多、楼高、用水量很大、设备使用频繁,所以对供水设备和管网都有更高的要求。由于城市给水网的供水压力不足,往往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而需要另行加压。所以在高层建筑的底层或地下室要设置水泵房,用水泵将水送到建筑上部的水箱,采用的供水方式为分区供水,下区(1-3层)为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中区(4-8层)用泵站供水,上区(9-13层)由升压贮水设备(屋顶水箱)供水。

室内消防管道的安装主要是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系统。中心大楼的给水管网于自动喷水灭火管网是分开设置的。它的水泵房有4台水泵,两台消防水泵,两台自动喷淋泵。消防水泵由消防管道接通到消火栓,并有两支管接通到楼外面的4个水泵结合器。中心大楼的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为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管网中为常压水,喷头为常闭。当建筑物发生火灾,火点温度达到开启闭式喷头时,水从喷头喷出进行灭火。地下室是直立喷头。在地上每个楼层都有烟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吊顶喷头。当温度达到73度时,喷头就会自动破裂喷出水来水,水的喷射半径为1.8米,保证楼层内的每个点都能喷到水。若火灾持续一段时间使温度超过一定时警铃便会响起来并自动启动供水水泵。整个系统都自动完成,无须人力操作。

图1.7 室内消防管道

图1.8 消防泵图1.9 生活泵

2 实习现场考察报告

认知实习第三日与第四日,在老师的安排和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现场考察实习,依次参观考察了安庆市第三自来水厂、合肥市矿机排涝泵站和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

2.1 安庆市第三自来水厂

2014年7月16日,我们坐校车前往安庆市第三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与考察,了解自来水取水与净水的相关工艺。

2.1.1 单位基本概况

安庆市第三水厂是安庆市“九五”计划十大重点基础工程之一.其设计供水能力20万 m3/d,主要设备引进于德国。按照城市远期总体规划,三水厂厂址座落在大湖东南面.紧邻大湖闸的一片菜地和鱼塘.占地总面积 124.303亩.工程动态总投资为20972.42万元(其中:德国政府贷款1200万马克;不含进口设备关税和输配水管网改造)。

2.1.2 取水工程

三水厂取水头部是利用原有二水厂岸边固定式取水泵房(直径为20m,井筒深20.54m)和两根D1420×16江心自流引水管。在泵房内的另一侧增加三台立式离心水泵(进口).其中一台备用,立式离心泵由KSB生产的RDI V600—540DB型(Q:4500 m3/h.H:20m)向三水厂供原水。

2.1.3 原水输水工程

三水厂原水输水管选用两根d12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单根原水管长3.3km,设计输水能力为10万m 3/d.原水管沿湖心路铺至菱湖南路,再向东沿菱湖南路铺至进厂道路.再向北沿进厂道路铺设至水厂。

2.1.4 给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

三水厂原水取自长江.长江安庆段江水含沙量较低,江底推移质少.净水工艺采用常规的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其出厂水水质能符合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因此,三水厂选用如下所示的净水工艺流程:

图2.1 净水工艺流程图

2.1.5 净水工程

三水厂建在太湖东南角,与大潮闸毗邻的菜地和鱼塘处,占地总面积124.303亩。主要净水构筑物有:

(一) 絮凝池

絮凝池与混合池合建。絮凝池共两组四座.每座池子有6格,每格平面尺寸为9.3mx4.1m,采用机械絮凝卧式浆板反应器(进口),由Passavant生产的F9.25型,共24台;共三级,絮凝时间25.1mln

(二) 加药间

加药间分加矾和加氯两个系统,合并修建,总建筑面积为886.42m2。

1.加矾

药剂采用碱式氯化铝,年平均投加量按 5.5mg/L计,最大投药量按25m g/L 计.采用计量泵自动加注,加药计量泵由Jeseo生产的MemdosMR980型(进口).(Q=1.0m3/h.H = 30m)共六台。其中二台备用,选用流动电流仪对计量泵

投药量进行控制。在原水高浊度时.考虑同时投加聚丙烯酰胺。选用 2000聚雨烯酰胺搅拌罐两只,加注用计量泵两台。

2.加氯

采用常规的滤后水加氯消毒方式,加氯量按1.5mg/L计,选用真空式自动加氯机加注,由Alldos生产的GS141—010型(进口),规格为Q=10kglh,共三台,其中一台备用。在氯库内设置漏氯检测报警装置和泄氯收集中和装置,中和装置为Aldos生产的双桶型设备一套。

(三) 沉淀池

采用平流沉淀池.水平流速10mm/s,沉淀时间2.5小时。出水形式为先经过出水配水墙.再经溢流堰收集沉淀出水。沉淀池配用泵吸式排泥机。沉淀池与混合絮凝池合建,分两组共四座池子,每组平面尺寸为 46.40m×I12.05m。(四) 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1.滤池

滤池选用均粒石英砂滤料普通快滤池,滤料均匀系数小于1.5。滤料粒径0.8~1.0ram,据料层厚度为0.90ram,设计滤速为 7.72 /h,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冲洗强度为 1s ·rn2.采用水泵冲洗。共有两座滤池。分两排布置,中间设置管廊,单座滤池平面尺寸51.33m×29.30m。单座滤池净水能力10万m /d,共分l2格,单格过滤面积48.6m2。滤池进水及排水渠道上设置电动闸板(进口),进水闸板由Passavant生产的PAN4—1443.10/130E型,规格为400mm×400mm.共24台;排水闸板由Passavant生产的PAN4—1412.10/125E型.规格为DN900,共24台。清水管道上设置自动调节的电动螺阀(进口),由Enhard生产的5074 951I型。规格为DN4∞/PN10。共24台;反冲洗管道上设置电动蝶阀(进口),由Erhard生产的5074 9511型,规格为DN700/PN10,共24 台。

2.反冲洗泵房

反洗泵房位于两座滤池中间,泵房内设置两台反冲洗水泵(进口).由KSB生产的RDL50o一510A(Q=2600m3/h,H= 13.0m),其中一台水泵备用。

(五) 清水池

采用两座矩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单池调节容量为12000m3,平面尺寸55.50m × 58.50m,池深4.0m,有效水深3.80m。

(六) 送水泵房

泵房内设置四台大泵(进口),由KSB生产的RDL500—790A型(Q=2800m 3/h.H= 48m);二台小泵(进口),由KSB生产的Omega300—435B型(Q=2400m3 /h.H= 48m)。

(七) 排水泵房

厂区内雨水直接排至厂外雨水系统;生产废水由厂内排水泵房抽升至长江排放。泵房内设置三台水泵,二台大泵一台小泵(均为进口),大泵由KSB生产的KRTK350—500—1656UG型(Q=2600m’/h,H=16m).小泵由KSB生产的KRTK200—330—514UG型(Q=713m3/h,H=16m).当滤池进行反冲洗时,启动大泵抽排;一般情况下.启动小泵抽排。

2.1.6 厂区平面布置

图2.2 水厂厂区平面布置图

图2.3 水厂取水管道图2.4 水厂加氯间图2.5 平流沉淀池集水槽

图2.6 普通沉淀池图2.7 送水泵房

2.2 合肥市矿机排涝泵站

2014年7月17日,我们前往合肥市矿机排涝泵站进行参观和考察,了解城市防洪方面的相关知识。

2.2.1 单位基本情况

矿机厂泵站南排涝泵站1985年建成,北排涝泵站2009年建成。它的服务范围北到新火车站,东到铜陵路,西到新蚌埠路,南到一环路,汇水面积8.13平方公里。排水能力是24㎡/s。可排污水和雨水。

2.2.2 系统原理与工艺流程

泵站北站的进水口处在污水进泵站前设置了一个拦污栅,因为进水口有污泥和一些杂质,为了防止其进入泵站,需用排污栅将其隔除。隔离出的垃圾需要定期清理。

排水处有水进入,当水位至警戒线10.2米处时,便须要泵站排水。因为此时外河水位高于泵站水位,水不可以自行排出,只能通过水泵排出,以免引起内涝。泵站均配有起量设备,用于泵站的安装与维修。

矿机南排涝泵站的大部分设备与北站差不多,只是在技术上有些不同。在南站里有一单轨滑道起重设备,工作人员跟我们介绍说起重设备很多,有一种简易的设备,但是起重量很小,不适合在泵站使用这种起重设备。还有一种是固定式的,它的起重量较大,但比较复杂,这种固定式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这个泵站用的这种单轨滑道的,它只可以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还有一种是桥式行车,这种起重设备既可以横向运动也可以纵向运动。

矿机厂南排涝泵站运用了潜水泵,把泵放在了地下,这样节省了场地,但同时也给维修带来难度。

图2.8 泵站介绍图2.9 进水口过滤装置

图2.10 泵图2.11 送水管道

2.3 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

矿机排涝泵站考察结束后,我们又前往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考察,了解污水处理相关工艺。

2.3.1 单位基本概况

合肥朱砖井污水处理厂2001 年6 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合肥市建设委员会与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徽省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BOT 项目,一期厂区工程由安徽国祯环保公司负责自筹资金投资建设,一期管网工程由合肥市建委投资建设,中国市政华北设计院设计。工程于2003 年6 月18 日正式开工,2004 年9 月29 日胜利竣工。一期工程设计规模5.5 万吨/日,占地面积4.84公顷,采用SBR 工艺,是合肥市2003 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工程位于合肥市新安江路与广德路交叉口东南侧,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合肥市东区(当涂路以东)、龙岗工业区,服务面积为17.15k ㎡,服务人口16.6 万人。

2.3.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2.11 朱砖井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污水先进入粗格栅去除大的悬浮物,再到进水泵房提升,然后到细格栅去除较小的悬浮物,进而到沉砂池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再到生物池进行活性污泥法净化,然后滗水,剩余污泥排放到贮泥池,污泥在污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

2.3.3 朱砖井污水处理特色工艺

朱砖井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人空气,空气中的氧溶人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

态。这样,污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反应。随后混合液流人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了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排放环境前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这是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粘性物质所致。在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为微

生物所利用。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处于悬浮状态和胶态时,吸附阶段很短,一般在15~45min左右,而稳定阶段较长。

在活性污泥的曝气过程中,废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包括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吸附阶段,主要是废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在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吸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有机物的状态,若废水中的有机物处于悬浮和胶体状态的相对量大时,则吸附量也大。分析中没有考虑微生物的内源呼吸。微生物的内源呼吸也消耗氧,特别是微生物的浓度比较高时,这部分耗氧量还比较大,不能忽略。

2.3.4 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紧凑,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在不增加大量投资的条件下,可实现深度除磷脱氮的目的。

2、工程投资较低因无需设置初沉池及二沉池(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总的反应池容积总是小于传统的初沉池及二沉池的反应器的总容积),混凝土用量和土建投资较低。

3、占地面积较少。该工艺采取矩形池结构的模板式建造方式,其布置非常紧凑,可大量节省土地。

4、工艺系统运行费用较低,整个系统操作完全自动化。

5、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的活性污泥在任何时间都处于一个反应池中,能保证有机物的降解、硝化等生物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

图2.12 SBR工艺介绍

图2.13 曝气池图2.14 混凝池

图2.15 生物池图2.16 粗格栅间

3 实习心得体会

此次认知实习,加深了我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对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与建筑给排水有了初步的实际认识;在实地实习过程中,了解了自来水取水与净水的基本工艺流程、城市排涝防洪的运作方式和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对各构筑物的作用、布置、形式、各主要设备的功能、特征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有了充分认识,并感受到作为一个给排水人在社会生活的责任与价值。

认知实习不仅为我们今后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基础知识,还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

最后,感谢学校对本次认识实习的精心安排和指导老师们的辛勤教导。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学号:时间: 一、引言 速度知觉反应了每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速度知觉也是各项劳动实践中和各项体育运 动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指标。驾驶员超车要估计前面车子的速度,要估计对面来车的速度,要 估计前面横越车子、行人的速度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要对足球滚动的速度,其他运动员跑动 速度要做出敏捷快速的判断,所以准确掌握速度判断能力是很有用的。本实验是用平均误差 法来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不同状态下,被试者的速度知觉是否有不同。 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 最基本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之一。它最适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和等值,也可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的比较(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量的变化。接近 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其满意为止。被试调整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 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由于被试参与操作,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 例如,从小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和从大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 其结果就可能不同。其计算公式如下: ae=∑∣x-s∣/n 式中,|x-s|: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 x:被试估计时间 s:标准时间 n:实验次数 用这个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其它两种方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因为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 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而绝对阈限则50%次感觉到的强度之下。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 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阈限的近似值。 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 二、实验目的 运用平均误差法分析得出在不同状态下人的速度知觉。 三、实验方法 3.1 被试 1名被试,年龄21岁左右。 3.2 仪器 名称:ep509速度知觉测试仪器 组成:仪器的正面是由知觉箱、被试反应键和活动挡板组成。 仪器的背面是由控制操作面板、反应键插座和电源插座组成。控制操作面板上有许多开 关和按钮:计时器、位置选择开关(远和近)、速度选择开关(快和慢)、启动按钮、复位按 钮、电源开关和实验/演示切换开关。 3.3 操作 1.将电源线连接到220v交流电上。 2.将反映键的插头接到知觉箱的插座上。 3.打开电 源。 4.速度选择开关有快、慢两档供主试选择(慢:4s 5.位置选择开关有近远两档,挡板与开关选择同步移动,供主试选择。 6.主试按启动按 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 7.被试按下反应键后,计时器显示结果。 8、主试按复位键为下次 操作做准备。 3.4 测试方法 1.演示 2.被试坐在仪器正前方,眼睛平视右面的光点,注意前面光电的变化。 3.主试按下仪器 操作面左下方按键,使仪器工作在演示状态下。

弯头管件常识..

管件的基本定义 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管件,但是对于管件的真正定义肯定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所谓管件,就是将管子联接成管路的零件。根据联接方法可分为承插式管件、螺纹管件、法兰管件和焊接管件四类。多用与管子相同的材料制成。有弯头(肘管)、法兰、三通管、四通管(十字头)和异径管(大小头)等。弯头用于管搂转弯的地方;法兰用于使管子与管子相互连接的零件,连接于管端,三通管用于三根管子汇集的地方;四通管用于四根管子汇集的地方;异径管用于不同管径的两根管子相联接的地方。 管件产品常识 提起管件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管件的用途范围非常大,但在我国体现的差一些,在日本,无论是样品或资料介绍,管件种类很多,各式各样。如果要给管件下一个定义,我认为凡是管材经过深加工生产的产品都应该属于管件的范畴。日本确实如此。那么管件既然是管子做原料通过深加工成为一种产品,所以,这种产品具有管子和机械零件的双重特性,是二者的结合。管子是管件所必须的原材料,但管件的加工方法很多,只要是机械加工的方法,它都可以应用。管件为什么在国外发展如此迅速,我认为有两个比较突出的优点:第一是可代替部分机加工产品,而且比机械加工件、铸件、锻造结构件重量轻,节约材料;二是比机械加工产品节省工序、工时,降低工件成本。日本材料界的资料介绍一种卡车用的连杆机械加工方法与管件法做过比较,同样的产品重量用的材料重量就不同了,机械加工法是10.35KG,而用管件做这个零件则用9.32KG,节约了材料;机械加工的零件单价为240日元,若用管件则单价为140日元。所以管件法在价格上很有优势,将近降低了50%。从性能上讲,管件法要优于机械加工法。 管件种类很多,归纳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变直径管件,指管端或管上某一部分直径减小; 2.变壁厚的管件,指沿管子长度方向使壁厚发生变化; 3.改变断面的管件,根据要求,将圆形断面变为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等; 4.弯曲管件,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将直管变为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如弯头、弯管等等; 5.带凸缘和圆缘的管件,前者指管子端部向内侧或外侧凸,后者指在管的圆周方向形成隆起的或凹槽的管件; 6.带卷边和封底类的管件,增加管端总强度向管的外侧或内侧卷边或将管件端部封住的管件; 7.扩径管件,按照要求将管件端部或某部位扩大形成各种形状的管件; 管件的加工方法也有很多种。很多还属于机械加工类的范畴,用的最多的是冲压法、锻压法、滚轮加工法、滚轧法、鼓胀法、拉伸法、弯曲法、和组合加工法。管件加工是机加工和金属压力加工的有机结合。 现举例说明如下: 锻压法:用型锻机将管子端部或一部分予以冲伸,使外径减少,常用型锻机有旋转式、连杆式、滚轮式。 冲压法:在冲床上用带锥度的芯子将管端扩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滚轮法:在管内放置芯子,外周用滚轮推压,用于圆缘加工。 管件的加工方法

知觉客体优势实验报告1

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理旋转实验姓名 实验时间2013年6月学号 实验地点10-栋计算机房成绩 实验仪器多媒体计算机、心理旋转实验软件同组人 实验目的探索心理旋转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老师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时间持续25分钟,要求保持注意和坚持,中途不能暂停。因是集体机房做实验,实验中不准说话,不得离开座位,不得妨碍他人。 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300~2000字) 实验内容: 心理旋转实验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提示字符方向;实验2不提示字符方向.操作时:编号为学号.单号实验顺序:实验1、实验2、实验2、实验1;双号实验顺序: 实验2,实验1,实验1,实验2,实验数据将自动存入num1.xls文件中。实验指导语: 启动心理旋转实验主程序,在菜单中选择“心理旋转实验”,再选择“实验2”或“实验1”,按提示输入被试信息:编号为学号;性别男为1,女为2;出生年月填到月份。屏幕将出现提示:T表示即将出现的字母方向;.不提示方向。提示之后将出现R,或F字符,辨认清楚后立即按相应的R键或F键,每一小单位实验约需6分钟,4个单位实验总共约需25分钟。 目的:探索心理旋转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意义: 2方法与步骤(300~1000字) (1)启动计算机,将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皆调到50%; (2)从资源管理器找到“C:\Psy_soft\ Psy_Rotationsetup.rar”文件,打开并启动安装程序,安装目录指定为”D:\ Psy_Rotationsetup” (3)从winduws程序菜单启动“Psy_Rotationsetup”心理旋转实验软件,从软件界面菜单选择老师指定的实验号,启动后,在会话框输入学号、性别、出生年份(4位数),按指导语开始实验。 (4)实验指导语:“实验开始后,被试观察显示屏幕中央,屏幕将出现提示: “T”表示即将出现的字母方向;“·”不提示方向。提示之后将出现“R”或“F”字符,辨认清楚后立即按相应的“R”键或“F”键,请不要中途停止!”

机械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一、概述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机器是由各种机构所组成,一部机器可由一种或者多种机构组成,如内燃机是由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组合而成。机构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一些常见的基本机构通过各种组合形式来协调实现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运动的传递过程,加深对机器的总体感性认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基本机构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 2.了解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过程; 3.初步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设备 1.配有同步讲解的“机械原理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本套陈列柜是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 2.各种典型机构模型及机构创新设计产品。 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观察陈列柜中及实验台上各种机构,初步建立对各种常见机构的基本认识。 2.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各种机构的同步讲解,加深对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的认识。 3.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了解各种机构在实际机械产品中的应

用。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台,将实验台上的各种机构放回原位。 5.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以观察和思考为主,只允许移动实验台上的机构模型,不要动手拨动陈列柜中的机构。 五、预习、课内用纸及实验报告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的知识内容,并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预习报告。 2.上实验课必须带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作为课内用纸,对已知条件、实验数据及各种图表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必须请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并在课内用纸上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求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实验报告,报告要求一周内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 2)简述实验设备。 3)思考题: ①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械、机器和机构?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构件?构件和零件有何区别? 4)在机械产品中,任选一种常见机构,分析其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并画出机构示意图。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研部:贾月娥 实验目的:学习速度知觉的测量方法,测定速度知觉的准确性。 1.引言 1.1 简介: 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速度知觉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本实验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2.实验对象与方法 1.2 方法与程序:本实验有两种运动速度(40点/秒和100点/秒),三种运动类型(水平、垂直和平面运动)。为克服方向带来的误差,每种运动类型又有两种相反方向(左右、上下和里外),这样就组合成12种任务,每种任务测两次,共24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老师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认为时间到了即按反应键),然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之后都有反馈,被试可以对照调整自己以后的估计。时间估计精确到毫秒级。 1.3 结果与讨论:结果分数中列出了平均估计误差(相对误差),由所有24次估计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而来,代表被试的平均估计准确性,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并列出了各种运动方向和速度下的平均估计误差。 详细结果分六列:第一列为运动速度;第二列为运动方向;第三列为实际运动时间;第四列为估计运动时间;第五列为估计绝对误差(正表示估计太迟,误差为负表示估计太早),三四五列均以毫秒为单位;第六列为估计相对误差,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 请统计检验运动速度、运动类型以及练习对速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2015级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运动训练7班学生、女、23岁,。 2.2器材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选择速度知觉实验用按键器进行操作。 2.3步骤 1)被试进入实验室选择一台电脑坐下,打开实验操作系统,选择实验; 2)在组长的指导下打开速度知觉实验,认真阅读实验指导语,并点击开始进行实验; 3)屏幕上将出现运动的小点,被试用按键器对运动的小点进行速度估计。 2.4 数据处理 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这组数据进行一系列描述性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得出个人结果、小组结果、总体结果及小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 2.4 变量情况

管件知识大全

管件种类很多,归纳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变直径管件,指管端或管上某一部分直径减小; 2.变壁厚的管件,指沿管子长度方向使壁厚发生变化; 3.改变断面的管件,根据要求,将圆形断面变为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等;4.弯曲管件,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将直管变为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如弯头、弯管等等; 5.带凸缘和圆缘的管件,前者指管子端部向内侧或外侧凸,后者指在管的圆周方向形成隆起的或凹槽的管件; 6.带卷边和封底类的管件,增加管端总强度向管的外侧或内侧卷边或将管件端部封住的管件; 7.扩径管件,按照要求将管件端部或某部位扩大形成各种形状的管件; 管件的加工方法也有很多种。很多还属于机械加工类的范畴,用的最多的是冲压法、锻压法、滚轮加工法、滚轧法、鼓胀法、拉伸法、弯曲法、和组合加工法。管件加工是机加工和金属压力加工的有机结合。 现举例说明如下: 锻压法:用型锻机将管子端部或一部分予以冲伸,使外径减少,常用型锻机有旋转式、连杆式、滚轮式。 冲压法:在冲床上用带锥度的芯子将管端扩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滚轮法:在管内放置芯子,外周用滚轮推压,用于圆缘加工。 滚轧法:一般不用芯轴,适合于厚壁管内侧圆缘。 弯曲成形法:有三种方法较为常用,一种方法叫伸展法,另一种方法叫冲压法,第三种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滚轮法,有3-4个辊,两个固定辊,一个调整辊,调整固定辊距,成品管件就是弯曲的。这种方法应用的较广,若生产螺旋管,曲率还可增大。 鼓胀法:一种是在管内放置橡胶,上方用冲子压缩,使管子凸出成形;另一种方法是液压鼓胀成形,在管子中部充入液体,靠液体压力把管子鼓成所需要的形状,像我们常用的波纹管的生产大部分用的是这种方法。 总之管件用途广泛,种类繁多。日本生产方法都是特许的,有的管件生产方法和工艺都申报了专利,管件专利很多,大多是组合加工。我国的管件加工差距很大,举个例子:自行车用的三通四通,在国外早在四五年就采用鼓胀成形的管头,而我国的厂家到现在可能还在用焊接的方法。人们几乎不认识这种事物,很难接受新事物,即使有,厂家也不一定愿意改变这种工艺。我国在管件这方面发展得很慢,比较落后。 下面讲一下用于管路连接的管件,如:弯头、大小头、三通、管帽、弯管等。这些管件主要用在石油、化工、电力、造船、建筑行业等领域。比如:室内采暖管道有的要异径连接,有的要转向连接,有的要分流连接,它们分别可采用大小头(国外叫异径管)、弯头和三通管件。当然这些有的是铸件,有的是由管子做原料通过加工的方法生产。 首先我来介绍弯头。弯头现在国际通用的标准是美国的国家标准ANSIB16.9和16.28。该标准的外径尺寸范围是1/2″~ 80″,一般24″以内的都是用无缝钢管为原材料,26″到80″的都是用钢板冲压以后再焊接。壁厚最大可达60mm,最小到1.24mm。钢种用的最多的是碳素钢(20#)、合金钢和不锈钢,共24个钢种。锅炉上用的CrMo钢像15Cr,用量比较大。三通,外径范围在2.5″-60″,从26″-60″为焊接三通。壁厚28-60mm。大小头规格范围,常规上先说大头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311010 ) 摘要: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估计误差从而测量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碰撞时 间( TTC, Time to collision 或Time to 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 时间。对TTC的估计与速度,运动方向,视觉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本实验旨在利用 遮挡法,通过对被试估计误差的测量,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类型对速度知觉的影 响,结果发现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类型对时间的估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对速度知 觉以及实验本身设计改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速度知觉碰撞时间(TTC)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类型 1 引言 知觉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对碰撞时间的估计误差来测量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 碰撞时间( TTC, Time to collision 或Time to 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司机估计从当前位置运动到障碍物的碰撞时间,从而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刹车作业,避免碰撞的产生。 对TTC的估计要考虑到运动物体当时的速度、距离以及运行轨迹。人对TTC的估计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视觉变量(相对扩张率倒数τ):Lee 在1976年提出, 对运动物体的TTC知觉是由视觉变量决定的, 即: 物体光学影像相对扩张率( relative rate of optical expansion) 的倒数τ决定了人们对其TTC 的判断。1983年Mclead 和Ross 与驾驶相关的TTC 实验研究结果也支持了直接知觉法, 表明TTC直接由光阵(optic array) 决定。尽管很多此类实验支持了τ在完成TTC任务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TTC 判断还受限制于场景、阈限因素和认知操作, 而且是以多种信息源为基础的。在物体的辐射运动( radial motion) 中, τ变量是主要的时间线索。 (二)物理信息(运动速度,距离等): 在物体的横向运动(transverse motion)中, 由于物体视觉影像扩张率不变, 视觉变化近似于线性, 观察者使用不同的信息源进行TTC判断。物体进行横向运动时, 不存在视觉扩张信息, 仅存在视觉边界的收缩信息。因此, 影响其TTC估计的因素除了视觉信息之外, 还有物理信息。刘瑞光和黄希庭(1999) 在研究中使用正方形图形作为运动对象, 采用遮挡范式, 考察了物体大小、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和加速度等因素对TTC 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 TTC 知觉线索是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 速度、距离) 的统合。而郭秀艳等(2000) 使用知觉测试仪在遮挡范式下考察了运动速度和距离对碰撞时间估计的影响, 也发现速度的提高会导致TTC估计的准确性提高。 (三)概念信息(运动物体的概念特征):Kiefer等(2006)以及黄端等(2008)使用不同类别的交通工具(汽车和三轮车)的图片为运动物体, 针对职业驾驶员被试开展了遮挡范式下的TTC估计实验,发现驾驶员对不同概念物体的TTC 估计存在显著差异——对两种不同交通工具( 小轿车和三轮车) 图片的TTC估计存在显著差异,即便是当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视觉边界收缩信息和运动速度时, TTC 估计的差异仍然存在——表明除了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以外, 概念信息也对驾驶员的TTC 知觉产生了一定影响。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成绩: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两者有何区别?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 么? 3. 凸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 齿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渐开线?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 渐开线有什么性质? 5. 什么是定轴轮系?什么是是周转轮系?何为行星轮系?何为差动轮系? 篇二: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实验表明,闪光的频率,光点刺激的方式是影响时间知觉的主要因素。预测快闪比慢闪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实时距比空时距的时间估计准确性高,短时间比长时间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但是由于被试提前知道时间长短,存在数秒数的情况,导致此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 关键词:时间知觉空时距实时距闪光频率 1引言 时间知觉: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实验方法选择复制法。复制法是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按标准时间复制。复制时间与标准时间之差,为时间估计差。以此作为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指标。因只是仿制,不受过去经验影响,故能确切表达时间知觉的能力。本实验用复制法探究闪光频率,实时距空时距等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2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 比较估计快闪光和慢闪光呈现时间的准确性 2.2 方法 2.2.1 被试 西南大学2014级心理学部本科学生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13名。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和听力正常。

2.2.2 实验器材 EP405时间知觉测试仪,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 2.2.3 实验程序 首先,主试按功能键,使显示F2-02S、即刺激时间为2S,按声/光键,使指示灯在光处亮。按连续/始末键,使指示灯在两点均亮。 接着,被试手拿反应盒(键),据仪器刺激(闪光)时间,按任意键,复制(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立即记下该数,做20次。 最后,主试复位、重新设置,使闪光频率从2Hz到8Hz,同样做20次。2.3 结果 被试在不同情况下估计时间误差绝对值数据汇总求平均值,结果见图1 图1不同闪光频率下2秒与10秒AE值比较(AE指时间估计误差绝对值)由图1可以看出闪光频率越高,时间估计误差越小,时间持续越快,时间估计误差越小 将实验一中时间估计误差的绝对值进行可重复性方差分析的表1,结果发现时间长短呈主效应,闪光频率对结果没有影响,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

管材管件基本知识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 净水构筑物的允许流速、水头损失和池总高度 净水构筑物的允许流速、水头损失和池总高度

管材管件基本知识 第一部份管材 一、钢管 钢管按其制造方法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种。 无缝钢管用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有热轧、冷轧(拔)之分。 焊接钢管是由卷成管形的钢板以对缝或螺旋缝焊接而成,在制造方法上,又分为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螺旋缝电焊钢管、直接卷焊钢管、电焊管等。无缝钢管可用于各种液体、气体管道等。焊接管道可用于输水管道、煤气管道、暖气管道等。 1、焊接钢管 1.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与镀锌焊接钢管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是由碳素软钢制造,是管道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小直径的管材,适用于输送水、煤气、蒸气等介质,按其表面质量的不同,分为镀锌管(俗称白铁管)和非镀锌管(俗称黑铁管)。内外壁镀上一层锌保护层的约较非镀锌的重3%-6%。按其管材壁厚不同分为:薄壁管、普通管和加厚管三种。薄壁管不宜用于输送介质,可作为套管用。 1.2 直缝卷制电焊钢管 直缝卷制电焊钢管,可分为电焊钢管和现场用钢板分块卷制焊成的直缝卷焊钢管。能制成几种管壁厚度。 1.3 螺旋缝焊接钢管 螺旋缝焊接钢管分为自动埋弧焊接钢管和高频焊接钢管两种。 a.螺旋缝自动埋弧焊接钢管按输送介质的压力高低分为甲类管和乙类管两类。甲类管一般用普通碳素钢Q235、Q235F及普通低合金结构钢16Mn焊制,乙类管采用Q235、Q235F、Q195等钢材焊制,用作低压力的流体输送管材 b.螺旋缝高频焊接钢管螺旋缝高频焊接钢管,尚没统一的产品标准,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钢Q235、Q235F等钢材制造。 2、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按制造方法分为热轧管和冷拔(轧)管。冷拔(轧)管的最大公称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要求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题目(新添加) a)自己根据实验信息给实验起一个新的题目,可依据“明确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这一标准起,如减法反应时实验可以命名为“反应方式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 复杂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2.实验目的 a)尽可能自己总结实验本身的目的,如“运用减法反应时法来确定被试的辨别时间和 反应选择时间”。 b)尽可能避免“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和“学习和掌握瞬时 记忆的研究方法”这类的表述。 3.研究方法 a)被试(新添加) i.被试数量、被试的信息(性别、年龄),无须提供姓名。 b)实验设计(新添加) i.最起码写清楚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c)实验主要设备、材料 d)实验过程 4.实验结果及分析部分 a)呈现主要结果,不要提供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提供在附录部分)。 b)如果用表格的方式来呈现数据的话,需要用三线表呈现,并且要有表序和表题,数 字的小数点位数最好相同。 三线表是表格中的一种,科技书刊中普遍采用三线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 底线和栏目线(注意:没有竖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当然,三线表不一定只有 ↑ 顶线 项目栏 表体 ↑ 栏目线底线 举例:

表1 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ms) 反应方式a M SD 简单反应212 123 选择反应534 234 辨别反应283 167 注:a为被试总量是18人 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间见表1。由此可确定选择被试的辨别时间=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283-212=71 ms ,选择时间=选择反应-辨别反应=534-283=251 ms。 表2 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ms) 反应方式 性别简单反应选择反应辨别反应M SD M SD M SD 男212 123 534 234 283 167 女.221 132 432 243 276 157 表3 被试反应时的原始数据(ms) 反应方式 反应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简单反应 被试1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 简单反应 被试2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 表4 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ms) 识记数码长度 反应类型 1 2 4 6 M SD M SD M SD M SD 是反应212 123 534 234 534 234 283 167 否反应221 132 432 243 432 243 276 157 5.讨论部分 a)可以考虑本实验的程序有哪些变量没有控制好,该方法的某些不足之处等等。 6.参考文献 a)注意格式 1.黄丽, 杨廷忠, 季忠民.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 2003, 17(1): 54-56. 2.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25~234. 7.篇幅问题 a)不必刻意追求字数,最好言简意赅。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看机构的运动(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了解各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应用,配合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实验设备 各类机器、机构模型陈列柜(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构件为机架,运动规律给定的构件为原动件,原动件由电动机驱动做等速运动,其余的活动构件则为从动件。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四种基本机构如下: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

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人为地拨动构件。 2、不要随意按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遵守实验室规则,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五、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纸书写,写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 2、写出实验目的 3、写出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类型: 5、思考题: (1)机器是由组成的,当有多个机构时,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互相配合。 (2)在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种形式。 (3)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一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4)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二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5)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若利用凸轮和从动件的高副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 (6)斜齿轮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优点是、、和。缺点是因轮齿倾斜而产生,使轴承受到附加的轴向推力。 (7)当齿数无穷多时,渐开线齿廓变成,齿轮变成。 (8)相同的齿数,模数大的齿轮轮齿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 (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同的,越接近基圆压力角越,渐开线在基圆处的压力角为。国家标准规定齿廓上分度圆的压力角为20°与15°两种,常用的为。 (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大,少,小,同时啮合的齿数。 (11)摆线针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优点是:小,轻,能力大,高,平稳等。 (12)举例说明四大机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附:陈列柜内容简介(文前数字为陈列柜中相应机构的序号)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一、引言 人类视觉系统是一个功能完善的高级信息处理系统。外部世界的视觉信息,通过眼睛光学系统成象于视网膜,由网膜将随空间与时间明暗变化的光流分布转换成生物电信号, 经过多输入的视觉神经网络的并行加工,实时地抽取目标的空间形状,颜色及运动信息, 最终产生各种视知觉。但是人眼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人对物体远近的知觉。人眼能够在只有上下、左右的二维光学映象的基础上看出物体的深度, 这主要是双眼视差和单眼线索的作用,单眼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双眼线索有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等。但研究表明在缺乏其它客观线索估计对象距离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双眼视差。 本实验主要运用黑姆赫兹的三针实验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进行单双眼的不同控制条件下被试者的深度知觉的差异,通过判断不同条件下被试者的深度知觉阈限来得出深度知觉的差异。 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是:在单双眼的不同控制条件下被试的深度知觉有显著差异。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以及SPSS软件分析,得出单双眼不同条件控制下被试者的深度知觉是否有差异。 三、实验方法 3.1 被试 1名被试,年龄20岁左右,无视觉障碍。 3.2 仪器 名称:EP503A深度知觉测试仪 组成:结构图如下 比较刺激是左边竖着的小木棍,标准刺激是轨道旁边竖着的两根小木棍,移动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在实验过程中,可测出被试者视觉在深度上的差异特性。

3.3 实验方法 1、被测试者坐于离标准刺激2m处,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窗成水平位置,可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主试者接通电源,打开照明灯。此时比较刺激自动离开标准刺激最远处停下。若测试过程中,电源开关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则主试者可按一下复位键亦可使比较刺激处于初始位置,即停于离标准刺激最远处。 3、由被试者操作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 4、主试者从标尺读数中观察被测试者的测定误差。 四、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 (1)表一原始数据单位(厘米) 单眼双眼 形式 次数 1-4.6 1.5 2 6.2-0.9 3-4.4 2.3 49.2-0.4 580.5 6 3.1 2.6 7 4.5-0.8 88.6 1.1 9 1.7 3.1 10-5.81 2.对原始实验数据的处理。 计算表示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公式为: 视差角=206265×b△D/[D(D+△D] (单位:弧秒) 其中b为目间距65mm D为观察距离 2000mm △D为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单位㎜ 将测定的数据(表一),计算判断误差,得到的数据如下,单位(厘米)表二 形式单眼双眼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 1( 前言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指的是识别单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的现象,即单词中的字母刺激的识别受到了单词所提供的语境的促进。 这个效应是由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他用速示器呈现刺激材料,材料有3类:单个字母、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字母串(非字词)。每次给被试呈现1个刺激,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2个字母,这2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先前呈现的刺激中某个字母的位置。要求被试从中选出刚才在该位置上的字母是哪一个,记录被试选择的正确性。Reicher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正确率分别高出约8%,差异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Reicher 的实验引起了广泛注意,此后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都证实了字词优势效应的存在。关于字词优势效应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第一种“推论说”,认为当字母在字词中时可以借助上下文而对该字母进行更好的推理,以此解释字词优势效应,强调上下文以及有关缀字规则的知识的应用。(2)第二种“编码说”,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由于字词和单个字母的编码不同所致:字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单个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受视觉编码的干扰,因而字词中的字母识别要优于单个字母。(3) 第三种“两种加工说”,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如果将字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字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再得到局部加工。而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因此字词中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以上三种解释的角度不同,均有一定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典型机构认识与分析实验 实验九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对现代虚拟设计和现代测试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 3、通过实测和软件仿真了解不同运动规律的盘形凸轮的运动,了解圆柱凸轮的运动; 4、掌握凸轮廓线的测试方法; 5、通过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的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 二、JTJs-Ⅲ实验台简介: 1、结构组成 1-安装底座2-凸轮支座3-同步带轮4-同步带5-电机支座6-步进电机 7-齿轮齿条支座8-尖顶从动件9-导轨10-被测凸轮

(盘形)11-圆柱凸轮 12-轴承座13-齿条14-小齿轮15-齿轮支架16-角位移传感器 图1JTJs-Ⅲ实验台结构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 1)凸轮原始参数: 盘形凸轮机构 1#凸轮: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60o、回程转角Ф,=1620; 凸轮质量m1=0.765㎏。 2#凸轮: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765㎏。 3#凸轮:3-4-5多项式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从动件滚子半径rt=7.5mm;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852㎏。 4#凸轮: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768㎏。 5#凸轮: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6#凸轮:改进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7#凸轮:改进正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

深度知觉测试仪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研究的是单、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实验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进行实验,分别测量被试用单眼和用双眼观察的深度知觉,并用平均差无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的深度知觉,验证了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影响,并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关键词深度知觉双眼线索单眼线索 一、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在外界对象离眼一定距离时,人眼能感受到的深度知觉是受刺激差异程度影响的。其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1)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2)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单、双眼观察时深度知觉准确性因视觉线索不同而不同。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mm 的有24人。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l。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本实验做出以下假设: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影响,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二、方法 2.1被试 10应用心理班学生1名,女,身体健康 2.2仪器 深度知觉测试仪 2.3程序: (1)被试坐在距离仪器两米处,与观察窗保持水平,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以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 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同种类地下管线埋设特征也不同,作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者,有必要学习地下管线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种类管线的结构特征和埋设规律,采用与管线相应的探测技术方法,以达到有的放矢,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1. 地下管线的分类、内容及技术术语 1.1 地下管线的分类、内容 (1)给水管道:可按给水的用途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2)排水管道:可按排泄水的性质分为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及工业废水等管道。 (3)燃气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燃气的性质分为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管道;按燃气管道的压力P 大小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管道,其他类依据是: 低压P < 5kPa; 中压P >5kPa, <; 咼压P >,益。 (4)工业管道:可按其传输的材料性质分为氢、氧、乙炔、石油、排渣等管道; 按管内压力大小分为无压(或自流) 、低压、中压和咼压,其分类依据是:

无压P =0 ; 低压P > 0, <; 中压P >, < i0MPa 高压P > 10MPa。 (5)热力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材料分为热水和蒸汽管道; (6)电力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供电(输电和配电)、路灯、电车等电缆;按电压的高低可分为低压、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其分类依据是: 低压V < 1kV; , 中压V > 1kV, < 110kV; 6kv、10kv 高压V > 110kV。110kv, 220kv (7)通讯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电话电缆、有线电视和其他专用电信电缆等。根 据权属单位分主要有:中国电信、网通(WT)、移动(YD)、联通(LT)、电视(DS)、军 用(JY)、铁通(TT)、公安专网、银行专网、校园网络等。 技术术语 (1)压力管线:指管道内流体介质由外部施加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 (2)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其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于尧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模仿Sternberg(1966)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经典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本实验选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本科三年级学生89人作为被试,在心理学部机房利用PsyKey心理教学系统3.2中“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程序完成实验。实验为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按记忆集大小共六种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在特定时间识记,之后再呈现一个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程序会自动记录被试的在不同水平下再认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通过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记忆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没有影响;反应类型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进而得出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并不是系列全扫描,也不是Stermberg假设中的任何一种信息提取方式。 关键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1 前言 Atkinson和Shiffrin(1968)提出了记忆系统的多存储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将记忆看作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且这三个子系统在信息的储存量、保持时间、储存形式(或通道)、提取方式、遗忘规律以及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等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其中,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几十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郭秀艳,2004),是操作性的、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王甦、汪圣安,2006)。不论是何种记忆系统,其信息的提取方式都是一个极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记忆的最终目标是信息的提取利用。在越来越奉行效率至上的近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在近几十年更是始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所谓信息提取,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即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现代机械设计教研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 一、平面连杆机构 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 3.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 3.凸轮机构按凸轮外形可分为、、 、。 4.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三、齿轮机构 1.在平面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行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2.在平面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3.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4.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四、轮系 1.你所观察到的轮系的功用有哪些? 五、间歇运动机构 1.常用的间歇机构、、、。 2.能实现由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回转的间歇机构有哪几类?

六、进行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

机构运动简图实验报告 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要求 1.用圆规和三角板,按选定的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在机构运动简图上,用箭头标示原动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各构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各运动副,并列表说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3.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