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有趣的房子(第三稿)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教案名称:有趣的房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子以及它们的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房子的结构和样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房子的测量和计算。
4. 学生能够合作进行小组活动,分享和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有趣的房子。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彩色图片或海报,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子3. 房屋测量工具(尺子,计量表,等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15分钟)1. 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示一张有趣的房子的图片或海报。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你对这个房子有什么了解?你觉得这个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3. 引导学生讨论房子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记录学生的想法。
第二步:介绍房子的不同类型(2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子,例如:独立房屋,公寓,别墅,平房等。
2. 向学生解释每种类型房子的特点和结构。
3. 鼓励学生提问并分享他们对不同类型房子的了解和观点。
第三步:房子的测量和计算(2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房子进行测量。
2. 向学生提供测量工具,例如尺子和计量表,指导他们如何测量房子的长宽高。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房子的面积和体积,并指导他们进行计算实践。
4.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并讨论不同方法和结果的差异。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有趣的房子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需要收集关于所选房子的信息,包括结构,样式,面积,历史等。
3. 每个小组为他们的房子设计一张海报,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全班同学可以在展示结束后就各组的海报进行讨论和提问。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总结不同类型房子的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房子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房子的新认识和感受。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结合了数学和社会学科的内容,通过探索有趣的房子,既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引言本教案适用于大班下学期数学课程,主题为“有趣的房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房子,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几何形状识别能力。
我们将引入一些有趣的房子模型和游戏,让学生们互动并快乐地学习。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房子。
•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房子的大小和比例。
•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术语,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能够通过组合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建造他们自己的房子。
•学生将学会怎样在游戏中探索几何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本教案计划分成4个课堂,每节课约为45分钟。
课堂主题内容第一课玩转形状研究各种几何形状,学习正方形和矩形。
第二课探索大小研究房子的大小和比例,及如何估算尺寸。
第三课组合形状探究如何组合不同的几何形状来创造房子。
第四课游戏和活动精选小组游戏和其他活动,以综合之前所学知识。
课程内容第一课:玩转形状教学目标•学习和识别不同几何形状(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
•讨论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理解正方形和矩形之间的不同。
活动一:谈到形状1.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模型给学生们看,并要求他们命名形状。
2.鼓励他们讨论每个形状的属性,例如它们的边数和角度等。
3.问学生们正方形和矩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并让他们在幻灯片上标记和比较两个形状。
活动二:形状急转直下1.要求学生在地面或钢琴垫上画一个较大的形状。
老师可以在地板上粘贴一些形状,以帮助学生们开始。
2.让学生们在绘制的形状内画出其他形状,围绕我们之前将要教授的三种形状展开讨论。
3.检查学生们是否正确识别各种形状。
活动三:更有趣的房子1.显示一些有趣和不同形状的房子的图片。
2.与学生们商讨讨论每个房子的形状和属性,以及它们为什么被认为是有趣的房子。
3.要求学生们模仿那些房子,画出他们自己的有趣房子。
思考题•为什么学习几何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字和做阅读测试,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也是很重要的?第二课:探索大小教学目标•理解比和比例,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房子的大小。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1、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猪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面积或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难重点: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体积或相等体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活动准备:教具:学具:1、房子轮廓卡片人手一份、三种大小型号不同的蓝色砖块;2、三座大房子和砖块记录表;3、记号笔、便签纸。
操作音乐《肖邦钢琴曲-雨滴》《三只小猪》活动过程:一、三只小猪造房子。
1、激发兴趣。
你们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哪座房子最牢固?今天叶老师也请来了三只小猪,看,这是谁?他们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后,也决定造砖头房子,看,这是他们房子的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的?不同在哪里?2、小猪造房子三只小猪太心急了,砖块还没有造好呢,瞧,这是他们要用的砖,什么形状?猜一猜最小的房子要用几块这样的砖呢?第 2 页共 6 页猜测中间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猜测最大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3、讨论:砖块的多少和房子的大小关系?4、小结:砖块相同时,房子越大,(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所需的砖头越多,房子越小,所需的砖头越少。
二、造房子比赛。
1、介绍材料和比赛内容。
2、幼儿操作3、集体验证4、讨论:造一样大的房子,砖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5、小结:造相同的房子,砖块越大,所需的砖越少,砖块越小,所需的砖越多。
三、帮助小猪造新房。
1、观察大房子,激发帮助小猪的愿望。
2、提出要求。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4、集体验证这组用了多少块砖?查看记录表。
5、活动延伸刚才我们用到所有型号的砖块进行造房子比赛,而且发现每组所用的砖块数量不同,有多有少,下次我们还可以进行用最少砖或最多砖进行造房子,一定一很有趣,好吗?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玩具有多少》第 3 页共 6 页教材分析: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教案简介•适用年龄:4-5岁的幼儿园大班学生•教学目标:通过讲解不同形状的房子,使孩子对数学中的几何形状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时间:2节课(每节课1小时)•教学方式:听课、讨论、绘画、手工教学内容第一节课1. 导入新知识教师用图片或物品向孩子展示不同形状的房子,例如正方形房子、三角形房子、长方形房子等,让孩子认识不同形状的房子,引导孩子了解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2. 回顾重复教师再次向孩子展示废旧物品如盒子、纸板等,让孩子用这些物品创建自己的房子,并让孩子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所创的房子,帮助孩子复习之前所学的图形。
3. 学习新内容教师向孩子展示影响房子的不同因素,例如与周围环境的距离,房子的大小和形状等。
帮助孩子了解这些因素与房子的形状有关。
4. 巩固练习让孩子自己创造出新形状的房子,并拓展他们的想象力,了解形状的变化对房子的影响。
第二节课1. 导入新知识教师继续向孩子展示各种房子,让孩子观察彩色房子,引导孩子学习有关颜色基础的知识。
2. 回顾重复让孩子作画记录自己所学到的颜色知识,帮助孩子巩固知识。
3. 学习新内容教师向孩子介绍如何把不同形状的房子放在一起组成村庄,帮助孩子了解如何做出具有整体性的作品。
4. 巩固练习让孩子自己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制作一片房子,并组成村庄,让孩子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思考与反思1. 意外的困难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经想让孩子尝试使用废旧的物品来制作房子。
然而,我们没有考虑到不同孩子之间的零件数量和大小存在差异。
这让一些孩子感到无助和挫败。
在下一次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为孩子准备好一些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任务。
2. 呈现故事化的学习在学习模块中,使用了许多故事和绘画。
这一次的实验表明,这样的方法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孩子们也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因此,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更多故事和图画融入到课程中,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大班数学:有趣的房子活动方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大班数学:有趣的房子活动方案大班数学: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1、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猪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面积或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难重点: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体积或相等体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活动准备:教具:ppt学具:1、房子轮廓卡片人手一份、三种大小型号不同的蓝色砖块;2、三座大房子和砖块记录表;3、记号笔、便签纸。
操作音乐《肖邦钢琴曲-雨滴》《三只小猪》活动过程:一、三只小猪造房子。
1、激发兴趣。
——你们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哪座房子最牢固?——今天叶老师也请来了三只小猪,看,这是谁?他们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后,也决定造砖头房子,看,这是他们房子的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的?不同在哪里?2、小猪造房子——三只小猪太心急了,砖块还没有造好呢,瞧,这是他们要用的砖,什么形状?猜一猜最小的房子要用几块这样的砖呢?——猜测中间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猜测最大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3、讨论:砖块的多少和房子的大小关系?4、小结:砖块相同时,房子越大,所需的砖头越多,房子越小,所需的砖头越少。
二、造房子比赛。
1、介绍材料和比赛内容。
2、幼儿操作3、集体验证4、讨论:造一样大的房子,砖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5、小结:造相同的房子,砖块越大,所需的砖越少,砖块越小,所需的砖越多。
三、帮助小猪造新房。
1、观察大房子,激发帮助小猪的愿望。
2、提出要求。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4、集体验证——这组用了多少块砖?查看记录表。
5、活动延伸——刚才我们用到所有型号的砖块进行造房子比赛,而且发现每组所用的砖块数量不同,有多有少,下次我们还可以进行用最少砖或最多砖进行造房子,一定一很有趣,好吗?第二篇: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房子教案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大胆想象小动物喜欢的房子,并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表现,进一步激发爱家的情感。
《有趣的房子》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形状的认知和辨别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不同形状的组合规律。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状,学会组合形状。
2.教学难点:发现形状组合规律,运用规律创作有趣的房子。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形状的图片、房子模型、白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具:各种形状的纸片、画笔、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有趣的房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觉得这个房子有趣吗?为什么?”(二)基本环节1.认识形状(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形状的名称。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各种形状的特点。
2.组合形状(1)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房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房子由哪些形状组成。
(2)教师邀请幼儿尝试用形状纸片拼出一个房子。
3.发现规律(1)教师展示多个不同形状组合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组合规律。
4.创作有趣的房子(1)教师发放形状纸片、画笔、彩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有趣房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5.展示作品(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有趣的房子形状?课后可以尝试创作哦!”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形状纸片创作一个有趣的房子,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房子引入,激发幼儿对形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规律等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形状知识。
3.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作业环节,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创造等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房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房子的形状和构造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知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的房子或展示一些图片来导入话题。
让学生看图片,询问学生对相片里的房子的印象,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房子的形状、颜色和构造特点,如平面形状、屋顶形状、窗户、门等等。
2. 重点讲解教师可用贴图板或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例如一个矩形房子或平房。
再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房子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房子,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平房、两层房子、公寓等,并介绍房子的构造学,如屋顶的形状对房子的结构有什么影响,窗户和门的位置怎样提高房子的实用性等。
3. 活动实践让学生参加一系列房子相关活动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活动可以包括:3.1 排序将各种颜色、大小、形状和用途的相同或不同的房子卡片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分类和排列来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
3.2 立体绘画让学生依据学到的房子构造知识,画一个自己设计的房子。
老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建筑材料卡片,让学生自由搭建和组合,再使用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建造出立体房子图形。
4. 总结归纳让学生分享他们设计的房子,并归纳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设计的房子和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内容。
三、教学评估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的设计,来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使用构造术语表达他们的设计。
2.观察学生的活动实践过程,评价他们的分类、排列和绘图技能。
3.考察学生回答有关房子构造特点和设计的问题,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房子制图和构造术语。
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以下资源来支持这个主题的教学:1.房子的图片和高清照片。
2.房子的卡片。
3.工具和材料,如贴图板、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延伸1.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他们周围的房子构造、风格以及人们为什么选择不同外观和材料的原因。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教材《生活与科学》第二章第四节《有趣的房子》。
本节课程主要介绍房子的各种类型、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子,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子,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房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房子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房子,引导他们思考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房子分类(5分钟)让幼儿根据图片和模型,将房子进行分类,讨论各类房子的功能和特点。
3.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利用彩笔、剪刀和胶水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子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房子的类型房子的功能房子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并简单描述房子的功能和特点。
答案:略2. 请幼儿观察身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点,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点,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分享给同学们。
还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房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房子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教材《生活与科学》第二章第四节《有趣的房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建筑》,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房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房子,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房子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进行绘画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创造,将所学的房子特点运用到绘画中。
教学重点:房子的种类、特点及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房子图片、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种类。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有趣房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座有趣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特点。
(2)教师讲解如何用线条、图形等元素绘画房子,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技巧绘画有趣的房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合作分享(10分钟)(1)幼儿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将各自的作品拼接成一幅长卷画。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标注房子的种类。
2. 用线条、图形等元素示范绘画一座有趣的房子。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周围建筑,选择一座有趣的房子,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房子绘画技巧,提高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我们的家园”,第三节“有趣的房子”。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各种有趣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房子的构造及功能;学会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创作出有趣房子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有趣房子的外形、构造及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图形组合创作有趣房子的画作。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有趣房子的外形、构造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有趣房子的图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有趣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特点。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房子会让人感觉有趣?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各种有趣房子的外形、构造及功能。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组合创作有趣房子的画作。
3. 课堂实践(10分钟)(1)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几何图形组合创作自己的有趣房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未来的房子”,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房子》2. 板书内容:(1)房子的外形特点(2)房子的构造及功能(3)几何图形组合创作有趣房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为你的家园创作一幅有趣的房子画作。
2. 答案要求:画作要求结构清晰,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有趣房子的创作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房子
丹徒区世业中心幼儿园吴寒悦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3.通过同伴间分工合作造房子,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难点:
通过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四、活动准备:
学具:1.房子轮廓卡片人手一份、两种大小型号不同的蓝色砖块每人一袋;
2.两座大房子和砖块记录表;
3.记号笔人手一支。
五、活动过程:
(一)用数量不一,大小不同的两种砖块造相同的房子。
1.用小猪造新房,引入本次活动内容。
之前我们帮助三只小猪造出了新房,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再动动脑筋,帮助自己来造几个新房子。
2.介绍造房子材料。
(1)每人一袋大小不同数量不一的砖块
(2)每人一张相同大小的房子图纸
(3)每人一只记号笔来记录所需的砖块数量
3.幼儿操作。
4.集体验证。
5.讨论:当用不同大小的砖块,来造相同大小的房子时,砖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6.小结:造相同大小的房子,砖块越大,所需的砖越少;砖块越小,所需
的砖越多。
(二)用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两种砖块,造相同大小的房子。
1.介绍材料。
(1)每人一份不同大小数量相等的砖块
(2)每人3张房子图纸
(3)人手一支记号笔记录造房子的数量
2.幼儿操作
3.集体验证
4.讨论:用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砖块,来造一样大的房子,砖块的大小和所造房子数量的关系。
5.小结:用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砖块,造相同大小的房子,砖块越大,造的房子越多;砖块越小,造的房子越少。
(三)帮助大猩猩所长造新房。
1.观察大房子,激发帮助大猩猩的愿望。
昨天我们学习了《动物职业介绍所》,大猩猩所长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它找工作的动物也越来越多。
它想扩大自己的介绍所,特地来请你们帮助它来造新房。
2.提出要求。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4.集体验证
这组用了多少块砖?查看记录表。
5.小结:不限定砖块数量,用大小不同的砖块来造一样大小相同的一栋房子,用大砖块越多,砖块总数就越少;用小砖块越多,砖块总数就越多。
(四)活动探索
刚才我们用到所有型号的砖块进行造房子比赛,而且发现每组所用的砖块数量不同,有多有少,下次我们还可以进行用最少砖或最多砖进行造房子,一定一很有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