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密度的测定的三种基本方法一:质量体积法——测定密度的基本方法根据密度的定义ρ=m/v可知:只要能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种方法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
下面分固体和液体两种情况加以分析。
1:固体密度的测定1、先测质量后测体积?(1)如果物块可以沉于水中:先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然后用细线系好待测物块慢慢放入水中浸没,并且抖动几下细线,排去物块周围吸附的气泡,读出总体积V2,则物块的体积V=V2-V1(放入物块时不能有水溅出)。
(2)如果物块不能沉于水中:一种方法可以用细铁丝或小钢针将物块按入水中,其它方法同上。
还可以用小铁块辅助下沉法:先用细线系好小铁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1,然后取出小铁块并和待测物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2,待测物块的体积是V=V2-V1(这种方法要保证不要有水损失)。
(3)如果待测物体溶解于水时,可以考虑用细砂或其它粉状物体来代替水完成体积的测定,既让待测物块“浸没”在细砂等粉状物体中。
当然,上面所说的物块都是比较小的。
如果是测量铅球的密度怎么办呢?用天平和量筒是肯定不行的。
我们必须用生活中的杆秤或磅秤来测量质量;用溢水杯、烧杯、水才能测量它的体积:取一只大小合适的溢水杯并装满水,然后将待测物块放入水中,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再用量筒分次测出水的总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2:液体密度的测定考虑到液体很难从容器中完全倒出而造成的误差,我们可以先将烧杯中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总质量M1,然后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最好使体积为整数,方便密度的计算),读出体积V,最后再测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则液体的密度ρ=(M1-M2)/V。
假如先测液体体积,然后将液体倒入烧杯中测质量,会由于液体倒不干净而使质量测量值偏小。
3:没有量筒时的密度测定由于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缺少量筒时我们可以用水、烧杯、天平来代替量筒完成体积的测定。
测定固体的密度【目的和要求】学习测定固体密度的一些方法,并学习使用量筒(或量杯)计量液体的体积,进一步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仪器和器材】圆柱体组(J2107型),托盘天平(200克)或学生天平(J0104型),量筒(50毫升)或量杯,细线0.5米,食盐,烧坏,蜡块。
【实验方法】一、密度大于水的任意形状的小固体1.检查器材和任何测量工作一样,测量前要检查器材。
先检查量筒的刻度,弄清刻度的单位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即分度值),再检查天平。
2.准备器材调整好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
圆柱体用一根线拴好。
3.测量圆柱体密度先用天平称出圆柱体的质量。
向量筒注入一定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然后把拴有细线的圆柱体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放入圆柱体后水面的刻度。
放入圆柱体前后水面的刻度差就是圆柱体的体积。
读水的体积的时候,要注意让视线与水面等高(如图l.12-l)。
实验时还应注意把量杯放平,不能倾斜或拿在手中读数。
把读得的数据记入表1.12-1中。
圆柱体质量(克)水的体积(厘米3)水和圆柱体的体积(厘米3)圆柱体的体积(厘米3)圆柱体的密度(克/厘米3)由于以上方法与固体的形状无关,所以它适用于测任意形状的密度比水大的小固体的密度。
二、密度小于水的任意形状的小固体有一形状不规则的蜡块,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它的密度。
方法一用天平称出蜡块质量m,在量筒中倒进V1体积的水,而后用手把蜡块恰好按没水中,这时水面指示的刻度为V2,则蜡块体积V=V2一V1;,因此蜡的密度。
方法二用天平称出蜡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线拴住一个小铁块并将它没入水中,记下这时的量筒中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1,然后用线把铁块和蜡块绑在一起再没入水中,记下这时的总体积V2,则蜡块的体积为V=V2一V1,蜡的密三、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所有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球、圆盘、圆柱体、圆锥、棱锥、梯形物体等等,都可以先测量有关的长度、高度、直径等,根据公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然后在天平上称出它们的质量,由密度公式求出它们的密度。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考题精练——专题十五:固体密度的测量【解题指导】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一、原理:ρ=m/v二、步骤: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d.得出固体密度ρ=m/( V2-V1)三、排液法测密度: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规则固体体积一般用刻度尺测量。
【真题演练】1.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_____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kg/m3.2.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横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将鸡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__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水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
他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3,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实验报告测量固体密度
事项:
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2.量筒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读数要准确。
3.金属块要干净,不要有杂质和水分。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旨在研究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为密度公式ρ=m/V。
实验器材包括金属块、细线、水、烧杯、量筒和托盘天平。
具体步骤为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记录下金属块的质量m。
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录下此时水的体积V1.缓缓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记录下此时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2.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m/V=m/(V1-V2)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量筒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读数要准确,金属块要干净,不要有杂质和水分。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流体静力三次称衡法测固体密度流体静力三次称衡法是一种可靠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浮力定律,利用在液体中浮出或沉入固体的原理,通过测量压力和位移的变化来计算固体密度。
第一次称衡第一次称衡是在水中测量固体密度的最基本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称量器和一桶水。
首先在水中称量一件固体物体的重量,然后将该固体物体置于水中,测量其所产生的浮力。
根据浮力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占据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
通过浮力和物体的重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第二次称衡第二次称衡是在液体中测量固体密度的另一种方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称量器、一根水平杠杆和两只浸入液体的纯金属块。
首先将一只金属块放在水中,然后将另一只金属块挂在水平杠杆上,并将其浸入水中,使得两只金属块平衡。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水中,使其常浮在水面上,并使其与另一个金属块平衡。
根据浮力定律,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因此,通过测量金属块的重量和岛的重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然后,根据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其密度。
第三次称衡第三次称衡法是在用密度大于要测量物体的固体浸泡在液体中的情况下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称重器、一个盛装水的容器、一份密度比要测量物体大的固体,以及一份密度比要测量物体小的固体。
首先在空气中称量要测量物体的重量,然后将要测量物体浸泡在大密度的固体中,测量其重量,并且记录下两个重量值之间的位移。
然后将要测量物体浸泡在小密度的固体中,测量其重量,并且记录下两个重量值之间的位移。
最后,将要测量物体浸泡在水中,测量其重量,并且记录下两个重量值之间的位移。
根据浮力定律,浸泡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之间的比率等于液体密度的比率。
因此,通过大密度固体和水之间的比率、小密度固体和水之间的比率以及要测量物体和水之间的比率,可以计算出要测量物体的密度。
小结流体静力三次称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浮力定律,利用在液体中浮出或沉入固体的原理,通过测量压力和位移的变化来计算固体密度。
测密度的方法1.器材:天平,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m/v2.器材:天平,刻度尺(测量规则固体密度)步骤:先根据v=sh,计算固体的体积,再根据ρ=m/v计算密度3.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根据G=mg,m=G/g计算质量,用量筒测量密度,利用公式ρ=m/v4.器材: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液体密度5.器材:刻度尺,规则几何形状固体(测液体密度,液体ρ固﹤ρx且ρ固﹤ρ水),水步骤:(此测量方法原理类似于密度计)将此固体放入水中,固体漂浮,用刻度尺计算此固体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V固,再将此固体放在被测液体中,固体仍然漂浮,用刻度尺计算出这时固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V固2,因为两次都是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固体重力,固体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液gV排,列出两次浮力箱等的公式ρ水gV排=ρX gV排,所以ρXρ水26.Ⅰ器材:连通器,刻度尺,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不溶于已知液体的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x)步骤:先装入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再向一端加入待测液体,假设连通器中间有一薄叶片(即深蓝色部分),下叶片会静止,所以受到平衡力左右,两侧压强相等,而虚线以下两部分是同种液体,压强一定相等,所以会产生高度差的原因是上面两部分,h1和h2部分的压强应该相等,才能使液面静止,液体压强P=ρgh,两侧压强相等列出等式:ρ0gh1=ρx gh2,h1和h2可用刻度尺测出,解这个方程,便可得到待测液体的密度。
Ⅱ器材:水槽,玻璃管,薄塑料圆片,水(测量液体密度ρX)璃管下面,将其放入水中,因为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薄叶片不会下落,这时薄叶片受到水的压强的深度为h2,这时向玻璃管h2,因为玻璃管里没有液体时薄片静止,是因为受水的向上的力和破璃管的支持力相等,而当刚要下落时受到的是平衡力是水向上的力和破璃管内液体向下的力,因为两个力的受力面积相等,两种液体给薄叶片的压强相等,列出公式ρ水gh2=ρX gh1,整理后得到ρρ水7.器材:弹簧测力计,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个体密度,且必须ρ固﹥ρ0)步骤:先在空气中测量固体重为G ,再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固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F 浮=G-F 拉代入F 浮=ρ0gv 固ρ0gv 固=G-F 拉所以V固m=G/g ……② ρ固=m/V 固……③,将①和②代入③式, 得到ρ固ρ08.Ⅰ器材:量筒,水(测量固体密度,当ρ固﹤ρ水) 步骤:1.V1,2.V2,3.V3,在第二次时,固体是飘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并掌握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1.固体密度的概念固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物质所包含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为固体密度,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体积。
2.测量方法测量固体密度可以采用置换法和比重法两种方法。
置换法是将待测物质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位移量计算出物质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密度。
比重法则是将待测物与已知密度相近且易于操作的标准物质混合后进行比重测量。
3.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多种误差影响结果准确性。
常见误差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因素等。
对于这些误差,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修正和处理。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器材:电子天平、容量瓶、测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蜡烛、水、酒精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器材,将电子天平调零,准备好容量瓶和测量筒。
2.测量蜡烛密度:将蜡烛放入容量瓶中,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浸没,记录液面高度。
然后取出蜡烛,将容器中的水倒入测量筒中,并记录液面高度。
根据液面高度差计算出蜡烛的体积,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密度。
3.比重法测量酒精密度:将已知密度的水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酒精混合均匀。
然后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在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并记录液面高度。
根据液面高度差计算出混合物体积,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酒精密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得到蜡烛密度为0.93 g/cm³,酒精密度为0.81g/cm³。
可以看出两种物质密度相差较大。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有仪器误差和人为误差。
对于电子天平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称量取平均值来减小其影响。
而人为误差则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手动操作对结果的干扰。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置换法和比重法两种方法测量了蜡烛和酒精的密度,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固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固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固体密度是指固体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是一个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定固体密度对于材料科学、地质学、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固体材料的密度,探究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固体样品,如金属块、塑料块等。
实验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试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确保无杂质。
2. 测量容量瓶的质量:使用天平将干燥的容量瓶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3. 测量容量瓶加样品后的质量:将容量瓶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再次称重,记录下质量值。
4. 测量容量瓶的容积:将装有样品的容量瓶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观察水位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计算固体密度:根据所测得的样品质量和容积,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不同固体样品的密度如下表所示:样品密度(g/cm³)金属块 7.8塑料块 1.2木块 0.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固体样品的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金属块的密度较大,说明金属具有较高的质量,而塑料块和木块的密度较小,说明它们相对较轻。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材料的感知是一致的。
固体密度的测定对于材料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材料工程中,通过测定材料的密度,可以判断其质量和强度。
密度较大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适用于承受较大压力的场合。
而密度较小的材料则适用于需要轻质材料的场合,如航空、汽车等领域。
此外,固体密度的测定还可以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材料。
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通过测定密度可以判断材料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金属和非金属的密度差异较大,可以通过测量密度来鉴别金属和非金属。
实验中使用的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容量瓶装样品前后的质量差和容积差来计算密度。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多数固体材料。
然而,对于一些多孔材料或颗粒状材料,由于存在空隙或颗粒间的间隙,需要采用其他测量方法,如压实法或气体置换法。
特殊方法测固体密度
固体密度是物质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通常用于材料学、化学
等领域,并且在某些工业应用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常见的测量
方法包括质量密度法,装满法和气体比重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
一些局限性。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考虑材料
的密度。
由此,我们介绍一种特殊的方法来测量固体密度:放射性同位
素法。
放射性同位素法是一种基于放射性衰变原理的测量方法。
它
通过测量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物质中的分布情况来计算固体密度。
通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有钴-60等。
该方法精度高,可测量非常小
的样品,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固体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
1. 向样品中加入中性的放射性核素,如钴-60。
2. 扫描样品,以检测核素的分布情况。
3. 通过分析扫描结果,计算出样品在三维空间中的密度。
放射性同位素法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可测量非常小的样品。
但是,由于它涉及到放射性物质,因此需要遵守一些特殊的安全操作程序。
总之,放射性同位素法是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且可测量非常小样品的特殊方法,用于测量固体密度。
在特定情况下,它可能比传统的测量技术更为实用。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知识清单一、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规则固体的密度工具:直尺、天平。
原理:ρ = m / V (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步骤: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 。
2、用直尺测量出固体的长、宽、高,分别记为 a、b、c ,则固体的体积 V = a×b×c 。
3、计算固体的密度ρ = m /(a×b×c) 。
2、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工具:天平、量筒、细线、水。
方法一(“排水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 V₁。
3、用细线拴住固体,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₂。
4、固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
5、计算固体的密度ρ = m /(V₂ V₁) 。
方法二(“溢水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 。
2、将溢水杯装满水,把固体缓慢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另一容器接住溢出的水。
3、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 m 溢。
4、因为溢出水的体积等于固体的体积,所以固体的体积 V = m 溢/ρ 水(其中ρ 水是水的密度,通常取 1 g/cm³)。
5、计算固体的密度ρ = m /(m 溢/ρ 水) 。
二、测量液体密度1、测量原理同样依据ρ = m / V ,需要分别测量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2、方法一(“直接测量法”)工具:天平、量筒。
步骤: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此时液体的体积 V₁。
2、用天平测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 m₁。
3、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出,记下剩余液体的体积 V₂。
4、再次用天平测出量筒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m₂。
5、倒出液体的质量 m = m₁ m₂,倒出液体的体积 V = V₁V₂。
6、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₁ m₂) /(V₁ V₂) 。
3、方法二(“等体积替代法”)工具:天平、烧杯、水。
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₁。
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₂,则水的质量 m 水= m₂ m₁,水的体积 V 水=(m₂ m₁) /ρ 水。
漂浮法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
一、测量固体密度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gV排。
二、测定固体密度:
1、将固体力计下,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重算出其质量;
2、使固体漂浮在水面,先算出固体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漂浮条件F 浮=G物间接求得质量。
3、如测量铁块密度的实验:―器材∶茶杯、水、小铁块、细线和弹簧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小铁块拴牢,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3)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小铁块浸没水中,且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一、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1. 称重法:采用一个标准称重仪器,用来测量某种物质在一定体积和温度状态下的固体重量,从而计算出它的密度;
2. 罐内重力衡:通过实验室罐内重力衡来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采用水斗称重思路,用不同体积容器来测量某种物质的重量,从而确定其密度;
3. 浮力法:采用浮力法,使用浮球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该原理是:物质的质量越大,其浮力就越大,它的密度越小,反之,密度越大;
4. 递称法:采用递称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它是实验室的普通一种重量测定方法,在重量测定的同时就可以测定其物质的体积,从而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5. 溶度测定法:采用溶度测定法,通过测定一定重量物质溶解在一定体积溶剂中,计算出物质的比溶度,从而得出物质的密度;
6. 比折射法:采用比折射法,把要测的物质的的聚光折射和空气的折射率相比较,根据折射率的比率来推测某种物质的密度。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 1、 :(天平、量筒)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 ρ=12V V m-2、等积法:器材:天平、烧杯、水、金属块、细线步骤: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2)往烧杯装满水, 称出质量为 m 2; 3)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溢出水后,将金属块取出,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计算表达式: ρ=321mm m -ρ水或者------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 用天平称出质量为 m1;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3132mm mm --ρ水3、浮力法(1):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拉力F 。
密度表达式:ρ=FG G -ρ水4、 浮力法(2):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没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 ρ=1312VV VV --ρ水 5、 浮力法(3):器材:刻度尺、圆筒杯(烧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计算表达式:ρ=1312hh hh --ρ 6、 密度计法: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练习:用量筒、水,如何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已知ρ橡皮泥>ρ水) 二、 测液体的密度: 1、 (天平、量筒)法: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步骤:1)、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 3)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2. 计算表达:ρ液=Vm m 21-2、 等积法器材: 天平、烧杯、水、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 1;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 m 2;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 m 3 . 密度表达式:ρ液=1213m m m m --ρ水3、浮力法:器材:弹簧测力计、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 2)、将小石块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1; 3)、将小石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2.计算表达:ρ液=12F G F G --ρ水4、 U 形管法:器材:U 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 形管中;2)、将待测液体从U 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
一、称量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
首先需要将物质称出它的质量,然后将物质放入一个可称出体积的容器中,测量出容器的体积。
最后,将物质的质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得到物质的密度。
二、浸没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将液体倒入一个可称出体积的容器中,然后将一个物体放入液体中,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最后,将物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
三、辐射测量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将气体压缩到一定的压力下,然后用辐射仪测量出气体的辐射强度。
根据辐射定律,气体的密度与辐射强度成反比。
四、光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光密度。
首先需要将光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测量出光的强度。
然后根据光的波长和速度,计算出光的密度。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密度,但是应用的范围和精度有所不同。
在选择测量密度的方法时,应考虑物质的性质,以及所需的测量精度。
密度的测定方法
1. 浮力法:将待测物体浸入水中,通过测量被浸入水中的水位变化以及浮力大小,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
2. 静态法:将待测物体悬挂在称量仪器上,并记录重力和物体体积的变化,根据物
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此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6. 微法的扩散和渗透法:通过观察气体或液体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和渗透能力,推导出其密度。
此方法适用于气体和液体。
7. 驱动振荡法:使用振动装置将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荡,并测量振荡周期和振幅,
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8. 热膨胀法:通过观察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程度,可以计算固体的密度。
9. 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可以推导出溶液的密度。
此方法
适用于溶液。
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初中物理中有关固体密度的测定专门介绍甚少,其实方法很多,特别在中考试题中更是花样繁多,甚至别出心裁,正因为固体密度的测定所运用到的物理知识广,方法灵活,所以学生难以掌握,容易失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一定义法:(定义法分形状规则的和形状不规则的)
1形状规则的(器材:天平,刻度尺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测出有关长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ρ=m/V
2形状不规则的: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设为m
(2)量筒中装适量的水量出体积设为V
1
(能浸没待测物体而水又不溢出为适量)
(3)将物体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水上升到的体积设为V
2(V
物
=V
2
—V
1
)
(4)物体的密度ρ=m/( V
2—V
1
)
问题:1、若物体在水中不会下沉该怎么办?
2、若物体溶于水该怎么办?
二弹簧秤二称法:(器材:弹力秤,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设为G
1(V
物
=G
1
/ρg=V
排
)
(2)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水中的重力设为G
2 (F
浮
=G
1
—G
2
= V
排
ρ
水
g)
ρ=G1ρ水/(G1-G2)
三量筒三测法,(器材:量筒,水,待测的碗状物体)(1)量筒里盛适量水设体积为V
1
(2)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设水上升到V
2
【因为F
浮=G 即(V
2
—V
1
)ρ
水
g=G】
(3)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浸没在水中设水上升至V
3【 G=( V
3
—V
1)
ρg】
ρ=(v2-v1) ρ水/(v3-v1)
问题:3、去掉量筒换用烧杯和刻度尺以上实验你如何完成?
4、你如何根据以上器材测薄金属片的密度,测橡皮泥的密度,测玻璃的密度。
密度测量的方法虽然很多,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中。
以下两题供大家思考
问题:5、给你一根细绳,一支吸管,一小块金属,装有水的水槽,一个底下固定一铁块并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的量筒,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
(1)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6、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平衡的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线、一些细
砂及适量的水。
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
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四、天平三测法测金属块的密度(器材:天平,烧杯,水,细线,待测物体)
(1)烧杯装满水用天平称出质量为m
1
(2)将金属块用细线放入杯中水溢出称出质量为m
2
(3)将金属块取出称出剩余水和杯的质量为m
3
因为金属块的质量为m
2-m
3
因为金属块的体积与排开水的体积相等V
水=m
水
/ρ
水
=(m
1
-m
3
)/ ρ
水
=V
金
(4)金属块的密度为ρ=(m
2-m
3
) ρ
水
/(m
1
-m
3
)
思考题答案:
1物体在水中不下沉的,可以在物体下面吊一块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块,或用大头针把物体压入水中,
2可以用细沙子代替水,或在物体上涂抹一层很薄的蜡。
3可以假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用刻度尺量出两次水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L 1和L
2
,则V
1
= L
1
S,V
2
= L
2
S ρ=(L
2
-L
1
) ρ
水
/(L
3
-L
1
)
4薄金属片和橡皮泥都可以加工成碗状物体,玻璃可以用玻璃杯来代替。
5(1)在量筒中装水,记下水的体积,再用细线将金属块吊入量筒中,用排水测体积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为V1
(2)用细线将金属块吊入空量筒,把量筒放入水中,记下水上升到的刻度。
(3)取出金属块,把量筒放入水中,用吸管吸水,注入量筒中,直到水上升的高度与前次相同,并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2
(4)因为两次水位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量筒排开水的体积相同,那两次浮力相同,而浮力等于重力,
则有G量筒+G金=G量筒+G水
即G金=G水那么就有m金=m水也即ρ金V金=ρ水V水
所以有:ρ金= V水ρ水/V金= V2ρ水/V1
6(1)在天平的左盘中放量杯,然后在右盘中加细沙,使天平平衡。
(2)在放有细沙的盘中放小矿石,然后在量杯中慢慢注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
记下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将小矿石吊入量杯中,浸没,记水上升到的体积为V2
(4)因为m矿石= m水即(V2- V1)ρ矿石=ρ水V1
所以有:ρ矿石=ρ水V1/(V2-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