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的肝脏B超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8.58 KB
- 文档页数:2
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对乙肝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2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V-DNA定量和肝功能等检验结果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说明长期饮酒和(或)经常熬夜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对乙肝患者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并对其生活习惯逐一调查。
结果:在2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中,发现多数因长期饮酒和(或)经常熬夜劳累不注意休息而发病,不同的生活习惯,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肝功能试验等也有差异,肝脏受损程度也不一样。
结论:长期饮酒和(或)经常熬夜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促进和加重乙肝患者的病情进展,乙肝五项和HBV-DNA定量、肝功能试验是乙肝患者重要的临床指标,呼吁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乙肝五项、HBV-DNA定量和肝功能试验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肝功能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肝炎的2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60例,占30%,男性患者140例,占70%,年龄在10岁~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属自愿参与到本次调查研究中。
1.2 试剂与方法: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所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所有操作及结果判定均按试剂说明书进行,重复检测可疑者[1]。
HBV-DNA定量以1. 00@103copies/mL为判定阳性的标准, <1. 00@103copies/mL判为阴性,>1. 00@103copies/mL判为阳性[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 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靠,结论科学。
酒精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酒精肝指酒精性肝病,彩超指彩超检查,通常可以根据彩超检查下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内部回声、肝脏边缘等方面判断病情,明确诊断后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1、肝脏大小: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中毒性肝损伤,可能是长期酗酒导致的,会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增大,可以在彩超检查下根据肝脏大小来判断病情。
2、形态:正常情况下,肝脏形态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如果彩超检查中肝脏呈现异常形态,可能表示存在酒精性肝病。
3、实质回声:正常情况下肝实质回声通常均匀,若患有酒精性肝病,彩超检查时一般会出现异常回声。
4、内部回声:正常肝脏内部回声均匀,若患者出现了该疾病,在彩超检查时可能出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情况。
5、肝脏边缘:彩超检查下正常肝脏边缘通常较为光滑,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肝脏损伤,在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边缘粗糙或不光滑的情况。
如果明确为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酒精摄入,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一、实验背景酗酒作为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揭示酗酒对人体的具体影响,本实验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不同剂量的酒精喂养,观察其生理和病理变化,分析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酗酒对实验动物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损害程度。
2. 探讨酗酒对实验动物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3. 为预防和治疗酗酒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2. 实验分组及处理: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相当于人体等效剂量的酒精溶液10ml/(kg·d)喂养,高剂量组每天给予相当于人体等效剂量的酒精溶液20ml/(kg·d)喂养,持续实验周期为12周。
3. 观察指标:(1)体重变化:每周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分析酗酒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2)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病理变化: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肝脏、肾脏、大脑进行病理学检查。
(3)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结束时,采集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4.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实验期间,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肝脏病理变化: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对照组和低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较轻。
3. 肾脏病理变化:高剂量组大鼠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对照组和低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较轻。
4. 神经系统病理变化:高剂量组大鼠大脑出现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大脑病理改变较轻。
5. 生化指标检测:高剂量组大鼠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喝酒害处研究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娱乐消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其中,喝酒成为了许多人的消遣方式。
然而,过量饮酒对个人健康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喝酒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以帮助个人和社会意识到酒精的危害。
喝酒与肝脏健康饮酒对肝脏健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疾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
这是因为酒精代谢会产生有害物质,如乙醛,它对肝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此外,由于肝脏是过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主要器官,在酒精摄入后,肝脏优先处理酒精,进而导致其他有害物质无法有效排除,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伤害。
喝酒与心血管健康饮酒还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小剂量的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但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饮酒会导致心肌损伤、心脏肥大和心律失常等不良效应。
此外,酒精还会提高血压和血液中的脂质水平,进而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喝酒与精神健康虽然一些人认为饮酒可以帮助放松和缓解压力,但实际上,长期饮酒会对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酗酒和长期饮酒会增加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障碍的风险。
此外,酒精对大脑的影响可能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减退,甚至损伤神经细胞。
喝酒与社会问题除了对个人健康的危害外,过量饮酒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酒后驾驶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威胁到驾驶者和其他路上行驶的人的生命安全。
此外,酗酒还可能导致家庭暴力、社交问题和职业失误等社会问题。
预防和减少酒精对健康的害处为了预防和减少喝酒对健康的害处,个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 对酒精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对健康的影响; - 适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 注意饮酒环境,避免饮酒过量; - 不酒后驾车,寻求他人的帮助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和良好的睡眠。
结论本研究表明,喝酒对身体健康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害处。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93 期2019 Vol.6 No.9359酒精依赖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分析研究杨 媚(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肝脾胃病科,北京 100191)【摘要】目的 探索酒精依赖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和损害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接收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血清学检查结果、酒精依赖史、B 超结果,来统计临床140例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
结果 通过回顾性分析140例酒精依赖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ST 异常患者48例,占比为34.29%,ALT 异常患者25例,占比为17.86%,GGT 异常患者72例,占比为51.43%,ALP 异常患者28例,占比为20.00%,DBLL 异常患者29例,占比为20.71%,IBIL 异常患者24例,占比为17.14%,结果表明,酒精依赖患者的肝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通过回顾患者一般资料中的B 超检查结果,其中出现脂肪肝患者39例,占比为27.86%,肝实质性回音增高患者47例,占比为33.57%,其他异常患者9例,占比为6.43%,其中45例患者未出现异常,占比为32.14%。
所有患者中均为出现结石等情况,总异常率为67.8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通过探索酒精依赖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和损害情况,结果表明,酒精依赖患者在长期滥用酒精的情况下,通常肝功能均会有一定程度受损,在排除患者胆管系统类疾病后,可以通过患者的GGT 升高情况,判断酒精依赖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
因此,酒精依赖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减少患者酒精滥用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其他身体器官损害。
【关键词】酒精依赖;肝功能;异常【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3.5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3年接收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酒精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项目简介一个人的酒量85%是先天决定,而不是后天训练的,机体摄入的酒精90%以上在肝脏内主要靠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进行代谢。
对酒精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可以发现ADH1B和ALDH2基因的多态性,评估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高低,从而评价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
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1、检测基因型为ADH1B*2/*2(有活性),ALDH2*1/*1(有活性),那么酒精在体内就可迅速变成乙酸而代谢排出,也就是真正的“酒篓子”。
2、检测基因型为ADH1B*1/*1(无活性)或ADH1B*1/*2(活性降低),ALDH2*2/*2(无活性)或ALDH2*1/*2(活性降低),那么乙醇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易伤肝,经常会突然烂醉如泥。
3、检测基因型为ADH1B*2/*2(有活性);ALDH2*2/*2(无活性)或ALDH2*1/*2(活性降低),此类人群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乙醛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扩张,心排血量增加,面部潮红,而乙醛只能依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代谢为乙酸。
基因型与酒精耐受性关系1、基因型为ADH1B*1/*1: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慢,容易导致酗酒。
2、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主要受ALDH2基因型的影响:基因型为ALDH2*1/*1:对酒精耐受性高基因型为ALDH2*1/*2:对酒精有一定的耐受性基因型为ALDH2*2/*2:对酒精敏感,没有耐受性标本采集要求1、EDTA抗凝全血3-5ml,2~8℃保存,当天送检。
2、送样时,请写清楚送检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科室等基本信息。
3、注意事项:该项目血液标本不得使用肝素抗凝,避免标本凝固。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
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摘要:酒精性肝损伤是引起稳定性慢性肝病患者急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本文对国内近年来关于酒精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涵盖了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探讨和相关药物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机制;治疗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识码:A酒,在人类文明上涂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进入我们生活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
随着酒的盛行,它的种类发生千变万化。
它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据调查,2019年我国白酒销量达到了700万吨。
但是,长期饮酒给我们身体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据卫生组织统计发现,我国因饮酒诱导的各种疾病发生率在剧烈增长。
酒精性肝损伤是所有疾病中最严重,最容易被诱导的疾病。
且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
已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
长期饮酒是慢性酒精性发生的主要原因。
肝是主要的代谢器官,在肝脏中将酒精经多个途径代谢成乙醛,进一步代谢成乙酸。
[1]肝细胞因为这些中间产物的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损伤,最后甚至引发细胞凋亡。
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所报道,酒精对女性的影响远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的体制导致其分解酒精的速度低于男性。
1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且酒精性肝损伤呈发展趋势。
从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各种刺激引发肝炎,到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最后甚至演化成肝癌。
现有的研究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机制:①乙醛等乙醇代谢产物对肝脏的影响②氧化应激③免疫和炎症机制④营养缺乏1.1乙醇代谢产物进入体内的酒精,大多数由小肠吸收,然后进入肝脏经乙醇脱氢酶(ALDH)脱羧生成中间产物乙醛,乙醛再由乙醛脱羧酶代谢成乙酸,最后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分解成CO2,H2O和能量。
上述过程是酒精在肝中主要的代谢途径。
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有明显的肝毒性,广泛影响糖,蛋白质的分解合成以及脂质的代谢。
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85例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癫痫发作脑萎缩资料与方法1989~2009年收治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患者85例,男83例(97.6%),女2例(2.4%)。
年龄23~64岁,平均40.91±8.26岁;职业:工人52例(61.2%),农民15例(17.6%),无业12例(14.1%),科技人员6例(7.1%);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54例,高中10例,中专6例,大学3例。
所有病例均无癫痫家族史及癫痫发作史。
饮酒史10~37年,平均16.45±5.74年。
饮酒量500~2000g/日,平均800~1200g/日,酒精度42°~55°。
本组病例癫痫发作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其中酒精性幻觉症9例(10.6%),酒精性妄想症7例(8.2%),柯萨可夫综合征8例(9.4%),酒精性痴呆6例(7.1%),震颤谵妄55例(64.7%)。
本组有合并症65例(76.5%),大多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
方法:肝脏b超85例,异常41例(48.2%),表现为肝大、脂肪肝、肝硬化。
脑电图检查异常46例(54.1%),其中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8例。
心电图检查异常57例(67.1%)。
实验室检查:hbsag(++)11例,低血钾10例。
ct检查:行头颅ct检查37例,脑萎缩32例,5例正常。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都有明显的精神症状,都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其中单独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或氯氮平、或氟哌啶醇、或利培酮58例(68.2%),平均剂量为中等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与抗痫剂合用27例(31.8%),抗痫剂主要为丙戊酸盐或安定等,剂量为中等偏低剂量。
结果治愈41例(48.2%),好转37例(43.5%),死亡7例(8.2%)。
讨论而本组资料显示,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占同期住院酒中毒病人(282例)的30.1%。
有64.7%的患者癫痫发作后转入戒断性谵妄,较文献报告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饮酒问卷(ADS)ADS有25个条目,可以自评也可用作询问的条目。
一般来讲填写ADS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此表的优点在于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测试较多的人群。
调查者需注意:①许多酒瘾者常隐瞒自己的间题,不愿意做真实的回答;②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困难者应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③在用ADS调查时,受试者应该是清醒的,若处于醉酒或处于戒断反应时,则所回答的问题可能无效。
具体的指导语详见问卷。
要求受试者仔细考虑每一间题,在相应的条目上划圈,每一个问题仅有一种回答,但每个问题都必须回答。
计分方法25个项目·的计分如下所示,例如项目1最近一次喝酒了多少?积分键0 a.未过量或刚够量1 b.喝醉了2 c.喝得烂醉若受试者选择a则分数为0分,选b则1分,选c则2分,依此类推。
总的酒依赖分为所有项目分数的总和(0-47分)解释:ADS中各项目分数和称之为总分。
最低为0,最高为47,可分为五个等级,此五个等级的临床意义如下:ADS总分临床意义0无酒依赖的表现。
1-13对酒依赖的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心理的依赖,而非躯体的。
此类受试者多愿限制饮酒量,而非欲断酒。
14-21中等水平的酒依赖,可能有与饮酒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但以心理依赖为主,继续发展可能出现躯体依赖,戒断症状。
受试者可能愿意减少饮酒量,而非彻底戒酒。
22-30酒依赖发展到相当的程度。
可能出现了躯体依赖可能存在与饮酒有关的躯体障碍和社会心理间题,告诉受试者应该认真考虑彻底戒酒,这是唯一解决间题的办法。
31-47酒依赖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躯体依赖可能性很大,并可能出现了与饮酒有关的躯体障碍,如肝脏疾病,应告诫病人彻底戒酒是唯一的治疗方案。
ADS的优点:1.本量表是有理论上的依据,即量表的编制的基础为酒依赖综合征的概念,并与饮酒及酒滥用的多因素理论相联。
⼈社部发[2010]19号⼈社部发[2010]19号⼈社部发[2010]19号各省、⾃治区、直辖市⼈⼒资源社会保障(⼈事)厅(局)、公务员局、卫⽣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事局、卫⽣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事(⼲部)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步规范⼊学和就业体检项⽬维护⼄肝表⾯抗原携带者⼊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社部发[2010]12号)。
根据⽂件规定,现就修订《公务员录⽤体检通⽤标准(试⾏)》及《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将《公务员录⽤体检通⽤标准(试⾏)》第七条“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
⼄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修订为“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
⼆、修订《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3篇第7条“关于肝炎”的内容(具体见附件)。
三、将《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2篇“体检项⽬及操作规程”中第1.3.5条3)“甲状腺肿⼤的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肿⼤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也能触及但不超出胸锁乳突肌前缘者;Ⅲ度,甲状腺肿⼤超过胸锁乳突肌前缘者。
”修订为“甲状腺肿⼤的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肿⼤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四、将《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2篇“体检项⽬及操作规程”中第6.3.3第⼋⾏“⾎清ALT⾼于参考值上限1倍以上”修订为“⾎清ALT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以上”。
五、将《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2篇“体检项⽬及操作规程”中7.2第3)条“暂时不作结论:⼀般是指需要做进⼀步检查,”修订为“暂时不作结论:⼀般是指需要复检,或做进⼀步检查,”。
六、将《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3篇“《公务员录⽤体检通⽤标准(试⾏)》实施细则”中1.1.6第4)第(14)“偶发良性早搏”修订为“偶发早搏”。
七、将《公务员录⽤体检操作⼿册(试⾏)》第3篇“《公务员录⽤体检通⽤标准(试⾏)》实施细则”中1.1.6第4)第(20)第五⾏“伴有⼼动过速史的预激综合征等”修订为“预激综合征等”。
酒精肝诊治指南疾病简介:酒精肝(Alcohol liver),全称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
酒精肝(Alcohol liver)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疾病分类:1、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表现。
2、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3、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
发病原因: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
酒精代谢和酗酒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及其药物筛选酗酒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会破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方法来解决酗酒问题,但是由于其病因机制的复杂性,对酒精代谢和酗酒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仍然非常必要。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药物筛选。
一、酒精代谢的研究酒精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而正常情况下,肝脏可以通过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两种酶分别将酒精代谢成为乙醇和乙醛,最终将其排出体外。
然而,人体对不同浓度的酒精的代谢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般情况下,饮酒后,酒精在体内的浓度会逐渐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到有些醉意,这是因为酒精会抑制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导致思维、感觉和行为能力的下降。
而随着代谢的进行,酒精浓度逐渐降低,人们也逐渐从醉酒状态中恢复过来。
如果饮用的酒量过大,人体的酒精代谢机制就会受到很大的挑战,造成代谢速度降低、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中毒等不利后果。
酒精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ADH和ALDH基因的变异和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个体饮酒量和酗酒风险的相关性。
例如,ADH4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影响个体对酒精的感知和代谢速度,增加酗酒的可能性。
此外,酒精代谢与一些重要的信号传递通路,如GABA、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通路的异常变化也可能会影响酒精代谢和个体对酗酒的易感性。
二、酗酒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酗酒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但是,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看,酗酒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改变大脑中神经传递物质的代谢、合成、释放和再摄取等过程来发挥作用的。
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是酒精产生神经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酒精作为一种神经抑制剂,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多个区域,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在低浓度下,酒精会增强GABA受体的活性,导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加强,从而导致人体感觉放松和开心。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大量饮酒后酒精对肝脏产生毒性损伤并导致相关健康问题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ALD 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标签:ALD;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临床上将ALD分为酒精性的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肝纤维化(alcoholic fatty liver,ALF)和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
酒精是亲神经物质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可造成不可逆损害。
在治疗ALD上无法达到医院、社会、家庭相结合导致酒精中毒和依赖者无法彻底治愈。
终日嗜酒可加重人格改变及智力衰退,青少年及女性饮酒也是普遍存在,可给他人及家庭带来隐患。
1 ALD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酒精导致4%的患病率和 3.2%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ALD已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三危险因素。
西方国家及中东欧国家,AC患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AC的死亡率为43.6%,在35~44岁的肝硬化人群占60.2%,每年死亡约28000人;英国AC的死亡率是80%,女性患AC的死亡率甚高。
专家预测到2050年在墨西哥ALD是其他肝病的20倍。
在亚洲国家,HBV及HCV 的感染对ALD的流行病学有影响,酒精相关的肝癌发生率较低。
1982年在中国12个地区的一般人群中嗜酒者占0.21%;1991年北京市16个县区有14.3%的嗜酒者,仅9年的时间嗜酒者超过了70倍以上。
我国4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示:人均年饮酒量3.6L纯酒精,一般人群饮酒率为59.5%;男性为84.6%,女性为29.4%。
ALD的在我国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呈低龄化,南北方及不同民族之间ALD患病率的差异性可能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区域经济状况不同有关,提示ALD在我国发生的情况不易忽视。
为什么要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作者:曾容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上腹部的膈下,小部分位于左膈下,正常成人肝脏约占体重的1/36~1/50,大致可分为长型、短型及中间型。
肝脏有膈面、脏面两个面和前、后、左、右四个缘。
肝脏与其毗邻脏器和组织之间形成一些潜在间隙,如肝上间隙、肝下间隙及腹膜外间隙。
肝脏内有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及胆管组成肝脏四套管状机构,膈面有胆囊附着于此。
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不仅能了解肝脏位置、形态、大小、还能清楚显示有无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硬化及肝脏各种肿瘤等。
脂肪肝脂肪肝多见于肥胖、过量饮酒者,也可见于蛋白质缺乏、慢性肝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以上各种情况都会引起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占肝重量的5%,脂肪肝时其含量可以高达40%~50%。
轻度脂肪肝多无自觉症状,基本上是在体检时发现,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把它当回事,想着减减肥、少吃点肥肉、动物内脏就行了,实际上如果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容易诱发肝炎,出现肝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时间久了正常的肝小叶被破坏,就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当然单纯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不大,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引起重视了。
(1)脂肪肝已经影响了肝脏的功能,多次检查都出现转氨酶升高等情况;(2)除了脂肪肝,另外还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3)年龄比较大、重度肥胖,同时还合并了乙肝、丙肝等疾病。
因此,轻度脂肪肝虽不可怕,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长期喝酒引起的脂肪肝,為酒精性脂肪肝,因为酒精进入人体以后,多先由肝脏处理,大量的酒精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早期可能就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因此如果是长期喝酒引起的脂肪肝,除了清淡饮食,还需要戒酒。
肝囊肿肝囊肿,老百姓俗称的“水泡”,是肝脏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囊状机构,在肝内呈局限性缓慢生长,大多数为先天性。
比较小的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大多数在体检时发现,无需任何处理。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诊断酒精性肝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下面将详细介绍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酒精依赖史,长期大量饮酒史,通常男性每日饮酒量大于80g,女性每日饮酒量大于40g。
2. 肝功能异常,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AST/ALT比值大于2。
3. 肝硬化表现,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酒精浓度,对于怀疑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应检测血清酒精浓度,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2.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
3. 肝炎病毒检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肝脂肪变性、肝硬化、脾大等表现。
2. 肝脏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同时,对于酗酒者,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其戒酒,积极治疗酒精性肝病,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临床医生在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够有所帮助。
饮酒问卷(ADS)ADS有25个条目,可以自评也可用作询问的条目。
一般来讲填写ADS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此表的优点在于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测试较多的人群。
调查者需注意:①许多酒瘾者常隐瞒自己的间题,不愿意做真实的回答;②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困难者应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③在用ADS调查时,受试者应该是清醒的,若处于醉酒或处于戒断反应时,则所回答的问题可能无效。
具体的指导语详见问卷.要求受试者仔细考虑每一间题,在相应的条目上划圈,每一个问题仅有一种回答,但每个问题都必须回答。
计分方法25个项目·的计分如下所示,例如项目1最近一次喝酒了多少?积分键0 a.未过量或刚够量1 b。
喝醉了2 c.喝得烂醉若受试者选择a则分数为0分,选b则1分,选c则2分,依此类推。
总的酒依赖分为所有项目分数的总和(0—47分)解释:ADS中各项目分数和称之为总分。
最低为0,最高为47,可分为五个等级,此五个等级的临床意义如下:ADS总分临床意义0无酒依赖的表现。
1-13对酒依赖的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心理的依赖,而非躯体的。
此类受试者多愿限制饮酒量,而非欲断酒。
14-21中等水平的酒依赖,可能有与饮酒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但以心理依赖为主,继续发展可能出现躯体依赖,戒断症状。
受试者可能愿意减少饮酒量,而非彻底戒酒。
22-30酒依赖发展到相当的程度。
可能出现了躯体依赖可能存在与饮酒有关的躯体障碍和社会心理间题,告诉受试者应该认真考虑彻底戒酒,这是唯一解决间题的办法。
31-47酒依赖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躯体依赖可能性很大,并可能出现了与饮酒有关的躯体障碍,如肝脏疾病,应告诫病人彻底戒酒是唯一的治疗方案。
ADS的优点:1.本量表是有理论上的依据,即量表的编制的基础为酒依赖综合征的概念,并与饮酒及酒滥用的多因素理论相联。
2。
ADS能提供酒依赖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
3. ADS较简洁、方便、花费少。
4。
研究发现ADS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