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小型冶金实验工厂供电系统设计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00000000班学生姓名:000000000000000000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00000指导老师:000000000000000000完成日期:2007年9月3日目录前言 (1)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和补偿 (3)1.1 负荷计算 (3)1.2无功功率补偿 (4)二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类型 (5)2.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5)2.2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5)三高、低压电力网导线型号及截面的选择 (6)3.1 高压电力网导线型号及截面选择 (7)3.2 10KV进厂开关站的母线选择 (8)3.3 各车间进线的截面面积 (8)四互感器的选择 (8)4.1 电压互感器选择 (9)4.2 电流互感器选择 (9)五短路电流计算 (9)六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1)七一次元件的选择和校验 (13)八设计总结 (14)附表 (15)参考文献 (18)附图 (19)前言本设计是《工厂供电》课程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变电所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变电所电能分配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编号、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包括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它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
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问题。
基本内容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和补偿;高、低电力网的导线型号及截面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类型;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和校验;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防雷和接地装置的确定以及低压干线、支线上的熔丝及型号。
轧钢项目设计规范 轧钢工厂设计安全规范要求 1 总则 为贯彻安全生产目标, 防备事故的发生, 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促使轧钢工业生产的发展, 特拟订本规程。
轧钢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生产和检修波及安全方面的内容,一定履行本规程。 轧钢厂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工程,应设有不低于主体工艺设备水平的安全装置和安全防备设备,并经安所有门参加审察署名后,方得施工;施工完成,应经安所有门参加查收合格署名,方得投产。 现有轧钢厂(车间)的建修建物,设备,安全装置和安全防备设备,达不到本规程要求者,一定限时达到, 或许在技术改造或大、中修时予以解决;在解决以前,一定采纳相应的安全举措。地方小轧钢厂(车间) ,假如限于条件,一时难以达到要求,应采纳特别的防备举措。
公司一定成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新进厂的员工,应进行安全考试和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工作。
新工人和代培实习人员,入厂时应进行安全教育,并在指定的娴熟工人率领下进行工作,经考试合格后,方准独自操作。
对违犯本规程而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视其情节的严重程度,分别赐予责备教育、经济制裁、行政处罚直至追查法律责任。
2 厂区部署与厂房建筑 厂址选择,一定考虑防备洪水、浪潮、飓风、滑坡和倒塌的危害,主要建筑物应避动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地 段。 轧钢厂(车间)应设在公司污染影响较大的生产区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在轧钢厂内,厂房东要迎风面宜与夏天主导风向成 60° ~90°角;应使热作业区和产生烟气或有害气体的作 业区部署在下风地点; 噪声较大或许有害气体和粉尘危害较严重的工序, 在工艺条件赞同的状况下, 应部署在独
立的跨间或独自的房间内;高温作业的操作岗位,应部署在热源的上风侧。 工厂平面部署,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行。经过人流、车流密度较大的铁路、道路平交 道口,应依据 GB4387-84《工业公司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修成立交、人行天桥或地道。 轧钢厂散热量大或工作条件较差的跨间(包含加热炉跨、热轧跨、冷床跨、热办理跨、热钢坯跨、酸洗跨、 镀层跨和涂层跨等) ,应采纳有组织有自然通风,车间四周不宜修筑坡屋。 在有高温辐射烘烤,轧件和机械的冲击负荷及大批油、酸、碱腐化等损坏作用的厂房建筑和设备基础,一定 采纳相应的防备举措。 设置有重型吊车的厂房构造,厂房柱顶或屋架下弦底面与吊车顶端的净空尺寸不小于 220mm ;应设吊车安 全走道,双面安全走道宽度不小于 1500mm ,单面安全走道不小于 800mm ;经过立柱处的走道的最小宽度(上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简介本文将详细介绍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施情况。
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厂的电力稳定和安全供应,以及能够满足设备的电力需求。
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并避免事故风险。
2.高效节能:优化电力使用和分配,减少能源浪费。
3.易于维护:为维护人员提供便利条件,使得设备保养更加方便和快捷。
4.先进技术:采用最新的电气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持续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方案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总降压变电所主要负责实现变电站的降压作用,并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线路上。
在设计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电力技术,选择了以下设备:1.12kV GIS装置:采用三联组结构,具有更小的占地面积和更优异的运行性能。
2.12kV/0.4kV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具有高可靠性和不易启动火灾等特点。
3.12kV开关柜:采用智能型开关柜,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系统是指将电力分配到各个设备和线路上的系统,为保证电力的质量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以下方案:1.线路的布置:通过地下管道穿越,尽量减少地面架空线路,减少电力损耗,降低供电的成本。
2.线路的保护:为避免过流、过电压和短路等问题,对每一条线路都设置了完备的保护措施,例如过流保护和欠压保护等。
3.电力监控系统:采用智能型电力监控系统,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运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实施情况目前,该方案已经采用并实施成功。
总降压变电所和配电系统的建设,使得整个工厂的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一直在跟踪和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对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系统的持续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和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情况。
通过优化电力的分配和使用,这个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工厂的电力可靠性和使用效率,使得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3)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3)1.2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3)1.3 原始资料 (4)1.4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6)1.5 本章小结 (6)第二章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7)2.1 负荷计算的意义 (7)2.2 计算负荷的确定 (7)2.3 无功功率补偿 (9)2.3.1 无功功率补偿的分类 (10)2.3.2 无功功率补偿的选择与计算 (11)2.3.3 补偿方式综合比较 (14)2.4 本章小结 (14)第三章降压变电所及变压器的选择 (15)3.1 变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15)3.2 降压变电所形式的分类与选择 (15)3.3 变压器的选择 (17)3.3.1 变压器的分类 (17)3.3.2 变压器选择的原则 (17)3.4 变压器容量确定 (18)3.5 本章小结 (19)第四章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21)4.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21)4.1.1 安全性 (21)4.1.2 可靠性 (21)4.1.3 灵活性 (21)4.1.4 经济性 (22)4.2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方式 (22)4.3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4)4.4 本章小结 (24)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26)5.1 短路计算的意义 (26)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6)5.3 短路计算 (28)5.3.1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28)5.3.2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29)5.3.3 计算各点短路电路的参数 (30)5.4 本章小结 (33)第六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35)6.1 电气设备选择校验的条件与项目 (35)6.2 设备选择 (36)6.2.1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依据 (36)6.2.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8)6.2.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9)6.3 本章小结 (41)第七章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44)7.1 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 (44)7.2 计算母线型号 (44)7.2.1 35kV侧进线的选择 (44)7.2.2 6kV母线的选择 (45)7.2.3 6kV出线的选择 (45)7.3 本章小结 (47)第八章继电保护和参数整定 (49)8.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49)8.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9)8.3 35kV主变压器保护 (50)8.4 6kV变压器保护 (52)8.5 6kV出线保护 (53)8.6 本章小结 (55)结论 (56)总结与体会 (57)谢辞 (58)参考文献 (59)附录 (60)附录1 英文文献原文 (60)附录2 英文文献翻译 (64)附录3 35kV及6kv变电所主接线图 (77)第一章绪论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烧结厂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sinter piant)将细颗粒的铁(或锰)精矿、粉矿或二者的混合物配入一定量的熔剂、燃料,然后烧结加工成符合高炉(或铁合金电炉)冶炼所要求的粒度和成分的烧结矿的工厂设计。
烧结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造块方法,通过烧结还可以改善入炉原料的冶金性能。
烧结厂设计范围包括:烧结原料接受,贮存和混匀设施设计,烧结燃料准备设施设计,烧结熔剂准备设施设计,烧结配料室设计,烧结混合室设计,烧结室设计,烧结主抽风系统设计,烧结矿冷却设施设计,烧结矿整粒系统设计,烧结矿贮存设施设计,烧结厂废气余热利用设施设计,烧结厂自动化功能设计,烧结厂检验室设计等。
当冶金工厂设有冶金原料准备场时,烧结厂的设计范围可以从烧结料的配料工序设施开始。
简史铁烧结矿的生产从1905年在德国使用间歇作业的鼓风式烧结锅开始,1911年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比尔波罗(Birdboro)的布罗肯(Brooke)公司投产了第一台连续作业的带式烧结机(Dwight—Lloyd型),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建设了一批较大型的带式烧结机,台车宽2.5m,烧结面积达75m2。
70年代以后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烧结工业发展迅速,带式烧结机的烧结面积已发展到单台为300~550m2,台车宽度3~5m,1975年在日本投产了600m。
带式烧结机,台车宽度5m,这是直至1993年为止世界上最大型的带式烧结机。
1926年在中国的鞍山投产了4台1.07×20.27m=21.8m。
带式烧结机,以后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5年在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烧结厂设计投产了两台50m2带式烧结机,此后中国在烧结机型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7年在鞍山钢铁公司投产了75m2烧结机,1970年在攀枝花钢铁公司和梅山冶金公司投产了130m2烧结机,1985年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投产了450m2烧结机。
此外,从1986年至1990年在中国陆续设计建成了一批较大型的烧结机,其规格有90m2、105m2、132m2、180m2、193m2和265m2。
耋霎Ⅵ糊一蘩。
钢铁厂的汽化冷却及汽化冷却装置设计王艳英(中国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0)[摘要]探讨汽化冷却系统的原理,说明冶金工厂转炉和加热炉汽化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做,阐明汽化冷却的经济意义.【关键词】钢铁厂汽化冷却设计中围分类号:T F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120一02一、■述冶金生产中。
冶炼或加热设备处于1200℃高温以上。
其设备构件需要冷却才能正常生产。
汽化冷却是采用软化水以汽化的方式冷却冶金设备并吸收热量从而产生蒸汽的装置,在原理上汽化冷却装置可视为一种特定锅炉。
采用汽化冷却取替工业水冷却冶金炉的冷却构件或高温烟气,不仅取得良好的冷却效果,而且大量回收二次能源。
汽化冷却不仅作为~种冷却系统,更是作为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在冶金工厂广泛采用。
二、汽化冷却装置的原理(一)冷却换热原理汽化冷却利用水转变成蒸汽时吸收热量冷却构件。
以工作压力为0.5 M pa(表压)的汽化冷却系统为例,I kg饱和水受热转变成蒸汽时吸热2089.2CJ,如果给水温度是20℃,把水加热到沸点(158℃),I kg水吸收热量577.8GJ,这两部分热量加在一起,则I k920-C的水在0.5M pa(表压)下的汽化冷却系统转变为I kg饱和蒸汽,吸热量为2667G J。
如采用水冷却系统,则I kg水仪能带走83.74cj左右的热量。
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时,汽化冷却用水量仅为水冷却的三十分之一.(二)水循环原理汽化冷却装置的循环方式有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方式。
1.自然循环。
自然循环是依靠工质(水和汽水混合物)的容重差形成水循环。
自然循环系统由汽包、下降管、冶金炉受热管和上升管组成循环系统。
汽包中的水沿不受热的下降管下行到联箱中,由此引入冶金炉受热管加热,水成为汽水混合物,沿上升管回到汽包中去。
水的容重Y (kg/m3)及汽水混合物的容重Y7,(kg/m3)之差,乘以液柱高度H,即称做循环管路的流动压头Pz,就是自然循环的动力。
14秋学期《冶金厂设计基础》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基本柱距是多少?
A. 3m
B. 6Mo
C. 6m
D. 4m
?
正确答案:C
2. 基本建设的工程费是:
A. 直接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
B. 建设工程的费用
C. 工程建设所用的全部费用
D. 建设工程和购置设备的费用
?
正确答案:A
3. 高炉煤气是钢铁厂的主要燃料之一,含尘量必须降到小于:
A. 0~2mg/m3
B. 2~5mg/m3
C. 5~10mg/m3
D. 10~20mg/m3
?
正确答案:C
4. 氧枪内管氧气流速通常是:
A. 10~20m/s
B. 20~40m/s
C. 40~60m/s
D. 60~80m/s
?
正确答案:C
5. 通常单位高炉有效容积要求的热风炉蓄热面积是:
A. 50~70m2蓄热面积/m3高炉有效容积。
B. 75~100m2蓄热面积/m3高炉有效容积。
C. 100~150m2蓄热面积/m3高炉有效容积。
?
正确答案:B
6. 重力除尘器直筒部分高度要求达到:。
有色冶金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2-2 用单位产品耗电量估算企业的计算负荷在选择企业厂址方案阶段,为了便于编制设计方案意见书,当缺乏正式的用电设备资料时,可用单位产品耗电量来估算企业的负荷,必须指出用此法求出的用电负荷可能与实际负荷有出入,所以,当获得正式资料后,应按“需要系数法”(见下节)求得的计算负荷予以校正。
用单位产品耗电量估算企业的计算负荷时,可用下列公式:1.企业年电能需要量W n=W d M 千瓦-小时(2-1) 2.企业的平均负荷P p=W n/T n千瓦(2-2)3.企业的最大负荷P max=W n/T max千瓦(2-3)式中 W d——企业单位产品电能消耗量,千瓦—小时/吨(度/吨);M——企业全年的总产量,吨;T n——企业一年中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假日、修理时间、第二班和第三班末工作的时间等除外);T max——企业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见表2-5。
企业单位产品耗电量参考资料如下表有色金属矿山采选企业单位产品耗电量表2-1序生产方法单位单位产品耗电量备注号1 锡采矿(砂矿)度/吨3-52 锡采矿(脉矿)”15-203 锡重力选厂”104 铜采矿(露天)”3-7.35 铜采矿(坑采)”15-206 铜浮选”20-247 铜采选联合企业”30-508 铅、锌采矿(坑采)”15-209 铅、锌浮选”25-2610 铜、铅、锌浮选”33-3811 铅、锌采选联合企业”45-5012 钨采矿”15-2013 钨选矿”10-2514 钨采选联合企业”38-5015 汞采矿(坑采)”3016 汞选矿”4017 汞采选联合企业”70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耗电量表2-2序号生产方法单位单位产品耗电量备注1 鼓风炉熔炼系统(粗铜)度/吨650-760 设计指标2 反射炉熔炼系统(粗铜)”832 ”3 闪速炉熔炼系统(粗铜)”1125 ”4 铅的鼓风炉还原熔炼”1200 ”5 铅的湿法冶炼”1100 ”6 锡精炼反射炉还原”80-1507 铜电解”492-5208 铅电解”178-207锌电解”4100-420010 铝电解”17000-1800011 镍电解”3800-420012 镁电解”1480013 镉电解”32014 锑电解”3300-370015 锰电解”800016 铝氧(Al2O3)”500-60017 石墨电极”5000-700018 冰晶石”14219 氟化铝”18620 氟化镁”15821 氟化钠”8122 硫酸”70-12023 水泥”40-12024 无烟煤”16-1725 褐煤”10-12黑色金属矿山采选、烧结企业单位产品耗电量表2-3 序号生产方法单位单位产品耗电量备注实测变化范围设计变化范围一般1 露天矿(机械化开采、电机车运输)度/吨大型”1.5-2 3-6 5 中型”2.5-3 3-6 5小型” 1.5-2.5 3-6 52 坑内矿(机械化开采、电机车运输)”薄矿体”15-25 15-40 25 厚矿体”15-20 15-40 25 3 磁选厂(两段磨矿)度/吨原矿20 18-23 204 焙烧磁选厂(两段磨矿)”22 23-25 245 浮选厂(两段磨矿)”30 28-33 306 烧结厂”18米2冷矿度/吨烧结矿——20-22 2124米2冷矿”——20-22 2136米2冷矿”——24-26 2550米2冷矿”——23-25 2475米2冷矿”——23-25 2418米2热矿”——18-21 2024米2热矿”——18-21 2036米2热矿”——22-24 2350米2热矿”20-26 22-24 2375米2热矿”20-24 22-24 2390米2冷矿”————23130米2冷矿”————23注:1.一段磨矿的选矿厂大约每吨原矿耗电比两段磨矿少3—4度;2.当露天矿无破碎车间,且机修主要靠选矿厂或外单位协作修理时,耗电指标可取3或4度/吨;3.各坑内矿涌水量大小相差很大,耗电指标波动范围亦很大,当套用指标时一般为25度/吨矿,当排水量负荷占总负荷的44.6%时,其耗电指标为40-50度/吨矿;4.露天矿(当套用实测指标时),在矿区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取上限,不复杂时取下限;中小型矿山采用铁矿电气机车运输时取上限,采用平洞溜井开拓时取下限;5.坑内矿(当套用实测指标时),在采用竖井、斜井开拓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山取上限;当采用平洞溜井开拓或半机械化生产的矿山取下限。
有色金属冶炼的智能工厂建设摘要: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工厂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生产能耗。
通过基础条件、设计规划、整体架构、基本要素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对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建设引言受上游原料、煤炭、电力以及人工等成本上涨影响,有色金属冶炼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下游房产、电力、汽车和家电等传统消费需求减弱,国际环境多变,使得有色金属市场受到冲击,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安全及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有色金属冶炼作为高耗能产业压力与日俱增。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有色金属冶炼工厂的现代化建设与管理需求,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何运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建设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是有色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建设概述1.1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建设的基础条件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之上,运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实现工厂管理的智能化,而数字化工厂又是建立在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国家标准,数字化车间建设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数字化设备应用的占比达到70%,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达到90%,生产资源实现信息识别能力,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生产工艺设计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
离散型智能工厂可根据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和工艺特点决定是否建设数字化车间,流程型智能工厂必须建设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车间。
有色金属冶炼属于流程型制造行业,因此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必须建设配料、熔炼、电解、熔铸和供电等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车间。
同时实现各系统的集成与各车间之间的网络连接或建有全厂网络与数据中心。
1.2有色金属冶炼智能工厂建设的设计规划智能工厂建设不管是新建工厂还是旧厂改造,都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工程,尤其是旧厂改造,难度远大于新建工厂,因此智能工厂建设必须有专业详细的设计规划作为指导。
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作:编委会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16开精装1本光盘:0定价:328元优惠:180元..详细:.......................................... ...................................................... ............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第一篇冶金工厂加热炉的设计方法和原则第一章加热炉的初步设计第一节设计前的原始资料第二节加热炉炉型的确定第三节加热炉燃料的确定第四节加热炉燃烧装置的确定第五节预热装置的选择及安装第六节鼓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第七节炉子水冷系统的确定第八节加热炉钢结构第九节加热炉机械和自动调节第一节绘制加热炉炉型示意简图第二章加热炉的工艺计算和设计第一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二节加热炉的热制度第三节钢坯加热温度和时间的计算第四节炉子数量和基本尺寸的确定第五节炉体筑炉材料确定第六节力口热炉炉衬的设计第七节钢架结构的设计第八节炉子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第九节燃烧装置的计算第十节预热装置的计算第十一节煤气(空气)管道和烟道的设计第二篇钢铁厂加热炉设计实例第三章120t/h步邂釉肋口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步进梁5勒口热炉设计基本情况第二节步进梁5肋口热炉设计说明第三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及其附属设备的工艺性能第四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各结构说明第六节图例第四章15t/h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设计实例第—节加热炉炉型的选择第二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卿劾燃时间的计算第四节炉子卸》Rl寸的决定及有关的J 计嘴标第五节热平衡计算及燃料消耗量的确定第六节燃烧系统的设计第七节烟道的设计第/\节忾《阴卸系统计算第九市自然水循环计算第十节烟囱的设计与计算第十一节钢结构第十二节余热锅炉系统第十三节图例第五章35t/h环形钢管加热炉设计实例第—节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第二节钢管加热要求第三节炉型第四节环形加热炉生产能力第五节炉子主要尺寸第六节燃料条件第七节其他公用介质第八节炉型概述第九节环形炉基本参数第十节仪表、电气过程监测及控制第十—节环形炉的主要技术性能第十二节图例第六章换热式均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已知条件第二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金属加热时间计算第四节均热炉热平衡第五节换热器计算第六节气体力学计算第七章热处理炉设计实例第一节热处理炉的初步设计第二节热处理炉的计算第八章燃煤室状加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已知条件第二节固体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炉膛热交换计算第四节金属加热时间第五节筑炉材料的选择第六节炉子热平面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第七节整体换热器的计算第八节固体燃料燃烧室的计算第九节制图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第一篇冶金工厂加热炉的设计方法和原则第一章加热炉的初步设计第一节设计前的原始资料第二节加热炉炉型的确定第三节加热炉燃料的确定第四节加热炉燃烧装置的确定第五节预热装置的选择及安装第六节鼓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第七节炉子水冷系统的确定第八节加热炉钢结构第九节加热炉机械和自动调节第一节绘制加热炉炉型示意简图第二章加热炉的工艺计算和设计第一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二节加热炉的热制度第三节钢坯加热温度和时间的计算第四节炉子数量和基本尺寸的确定第五节炉体筑炉材料确定第六节力口热炉炉衬的设计第七节钢架结构的设计第八节炉子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第九节燃烧装置的计算第十节预热装置的计算第十一节煤气(空气)管道和烟道的设计第二篇钢铁厂加热炉设计实例第三章120t/h步邂釉肋口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步进梁5勒口热炉设计基本情况第二节步进梁5肋口热炉设计说明第三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及其附属设备的工艺性能第四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各结构说明第六节图例第四章15t/h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设计实例第—节加热炉炉型的选择第二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卿劾燃时间的计算第四节炉子卸》Rl寸的决定及有关的J 计嘴标第五节热平衡计算及燃料消耗量的确定第六节燃烧系统的设计第七节烟道的设计第/\节忾《阴卸系统计算第九市自然水循环计算第十节烟囱的设计与计算第十一节钢结构第十二节余热锅炉系统第十三节图例第五章35t/h环形钢管加热炉设计实例第—节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第二节钢管加热要求第三节炉型第四节环形加热炉生产能力第五节炉子主要尺寸第六节燃料条件第七节其他公用介质第八节炉型概述第九节环形炉基本参数第十节仪表、电气过程监测及控制第十—节环形炉的主要技术性能第十二节图例第六章换热式均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已知条件第二节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金属加热时间计算第四节均热炉热平衡第五节换热器计算第六节气体力学计算第七章热处理炉设计实例第一节热处理炉的初步设计第二节热处理炉的计算第八章燃煤室状加热炉设计实例第一节已知条件第二节固体燃料燃烧计算第三节炉膛热交换计算第四节金属加热时间第五节筑炉材料的选择第六节炉子热平面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第七节整体换热器的计算第八节固体燃料燃烧室的计算第九节制图编委会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年出版开本:16开册数:精装1本光盘数:0 定价:328元。
冶金工业建(Jian)设工程预算定额总(Zong)说明一(Yi)、冶金工业建(Jian)设工程预算定额〔2001年(Nian)版〕共分十四册,包罗:第一册土建工程〔上、下册〕;第二册地基处置工程;第三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上、中、下册〕;第四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第五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上篇〕消防及安然防范设备安装工程〔下篇〕;第六册金属布局件制作与安装工程;第七册总图运输工程;第八册刷油、防腐、保温工程;第九册冶金炉窑砌筑工程;第十册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第十一册给排水、采暖、通风、除尘管道安装工程;第十二册冶金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第十三册材料预算价格〔2001年〕;第十四册冶金工厂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二、冶金工业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1年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完陈规定计量单元分项工程计价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指导性消耗量尺度;是统一冶金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那么、工程划分、计量单元的依据;是编制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招标工程标底、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也是编制概算定额〔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的根底;也可作为制定企业定额和投标报价的根底;此中建筑安装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那么、工程划分、计量单元、工作内容等也可作为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冶金建筑安装工程量清单的根底依据。
三、本定额适用于冶金工厂的出产车间和与之配套的辅助车间、从属出产车间的新建、扩建工程〔包罗技术改造工程〕。
四、本定额是依据国家及冶金行业现行有关的产物尺度、设计尺度、施工及验收尺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尺度和安然操作规程编制的,同时也参考了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其他资料。
五、本定额是按目前冶金施工企业遍及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扮装备程度、合理的工期、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条件,同时也参考了目前冶金建筑市场招投标工程的中标价格行情进行编制的,底子上反映了冶金建筑市场目前的投标价格程度。
六、本定额是按以下正常的施工条件进行编制的:1、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完整无损,符合质量尺度和设计要求,附有合格证书、尝试记录和技术说明书。
钢结构厂房采暖通风及除尘设计1 设计标准及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435-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2 气象资料年平均温度12.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33.4℃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29.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9℃最热月平均温度26.4℃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53%最热月月平均78%最热月14时平均65%室外平均风速冬季 3.1 m/s夏季 2.6 m/s大气压力冬季102.66 KPa夏季100.48 KPa 夏季主导风向SE冬季主导风向 C NNW日平均温度小于+5 ℃的天数1223 设计范围环保型料场:转运站设施的除尘设计;环保封闭料场主控楼、除尘电气室等的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4 设计内容1 采暖厂区的辅助设施如控制室、主控楼等设置集中采暖,其余生产厂房不采暖。
热媒为厂区热网供给的热水,供给各建筑物使用。
各车间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如下:各控制室等为18℃。
采暖耗热量总计:100kW。
2 通风与空调1)对生产过程中产生余热、余湿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建筑物,如:配电室等均设置自然排汽或机械通风系统。
2)对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要求,保持一定温度、湿度的房间如环保封闭料场主控楼、各除尘电气室等设置空调装置。
通风设施表空调设施表3除尘设计3.1 除尘工艺方案说明新建环保型料场内的转运站等处产生大量含尘气体,根据天津宁河地区的环境情况,工程建成后成为一个干净、清洁的工厂,考虑到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趋势,本工程中除尘系统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为50mg/Nm3。
教案11
教学内容
第三章 连铸坯凝固传热及数学模型
3.1、连铸坯凝固传热过程;
3.1.1 结晶器热流计算—理论分析
3.1.2 结晶器热流计算—工程计算
3.1.3 二冷区传热——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3.1.4 铸坯冷却冶金准则;
3.2、凝固过程数学模型;
3.2.1 凝固传热方程的描述;
3.2.2 差分方程的建立;
3.2.3 重要参数处理;
3.2.4 输入输出量与计算程序;
3.2.5 数学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教学目的
学习连铸坯的凝固过程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结晶器热流,二次冷却区热流
的确定及影响因素;掌握连铸过程的冶金准则。根据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
对连铸坯的凝固传热过程给出完整的数学描述,并确定初值和边值条件和重要
的参数,完成连铸坯凝固数学模型的构建,并学习模型的验证及应用等内容。
教学重点 结晶器热流的确定;二冷区热流的确定;连铸坯凝固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难点 二次冷却区热流的确定和凝固数学模型中重要参数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课时分配 4 讲授 4 讨论 自习 实验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结晶器热流及影响因素,二冷区热流及影响因素;连铸冶金准则;连铸数学模
型及应用;
备 注
教案41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氧化熔炼反应——第四节 脱磷反应
7.4.1 氧化脱磷热力学——氧化脱磷原理;分子结构理论的脱磷反应;离子理
论的脱磷反应
脱磷的有利热力学条件讨论
7.4.2磷和碳的选择性氧化
7.4.3 磷和铬的选择性氧化
7.4.4 熔渣中磷酸盐的还原
7.4.5 还原脱磷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氧化脱磷的热力学原理及有利热力学条件,了解钢液中
磷氧化与其它元素氧化的选择性,并了解还原脱磷及钢液回磷控制等。
教学重点
脱磷的热力学原理及有利的热力学条件,磷和碳,磷和Cr的选择性氧化与工
艺控制
教学难点 磷和碳,磷和Cr的选择性氧化与工艺控制
教学方法 讲授(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课时分配 2 讲授 2 讨论 自习 实验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钢中磷含量及危害
氧化脱磷原理
分子理论的脱磷反应,提高LP的条件
离子理论的脱磷反应,脱磷的有利热力学条件分析及归纳;
磷和碳的选择性氧化,结合工艺说明碳钢冶炼脱磷;
磷和Cr的选择性氧化,结合工艺说明不锈钢冶炼原理;
渣中磷酸盐的还原与钢液回磷控制;
还原脱磷,方法,难点及问题
备 注
教案42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氧化熔炼反应——第五节 脱硫反应
7.5.1 炼钢脱硫反应的热力学
㈠离子理论的脱硫反应;
㈡脱硫反应的影响因素;
7.5.2 脱硫反应的动力学
㈠速率式;
㈡动力学条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氧化熔炼中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教学重点 脱硫的热力学原理及有利的热力学条件,脱硫的动力学条件,强化脱硫措施
教学难点 脱硫的热力学条件,FeO在脱硫中存在两面性
教学方法 讲授(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课时分配 6 讲授 2 讨论 自习 实验
4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内容:
钢中硫含量及危害
脱硫反应的热力学:热力学因素分析
脱硫反应的动力学;
强化脱硫的措施;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