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 万家。
乃:于是,就。 卿、足下:尊称。
旦暮:名作状,早晚间,形容时间短,立刻
虽:即使。
得:能。
微:如果没有。 而:连词,表转折。
谒:请,指代行刺 亲:形容词做动词。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 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 钧一发之际,平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 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 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冷 静,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②善于通过对照突出人物性情。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 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照,以突出荆轲的深 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 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照,突出了荆轲的机智 勇敢。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2、重点实词
微太子言
假如没有
今行而无信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 (fǔ)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偏袒:露出一只臂膀。 也:表判断。 乃今:如今。
荆轲与太子和樊将军的对话,表现了荆 轲怎样的性情特点?
表现他城府很深,有谋略胆识 超人,气魄特殊。
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反衬荆轲智谋特殊,英勇果敢。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 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chéng)樊於期 之首,函封之。
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将军 对秦不共戴天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