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56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主要涵盖了全球各大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简要概述。
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主要是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全年炎热干燥,主要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
6.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中部,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主要是受到陆地性质和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
7. 极地气候: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全年严寒,降水少,主要是受到极地高压带和冰洋气团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一个简单概括,每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都与地球的运动、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气候类型没有特定的纬度区域限制。
全球气候可大致划分为 11 个类型,如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 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1500 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 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 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 250 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普遍在 0℃以上,夏季较热,7 月平均温一般为 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在 0℃以上),夏季不热(7 月平均温在 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 2000 毫米以上或更多。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入手,通过回顾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气候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本地气候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要素和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是一片冰雪世界我们这里炎热干燥,一年中很难见到降雨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几乎每天都下雨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教师:以上图片是世界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你家乡的气候是怎样的?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气候。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的内容,归纳气候的两大要素和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教材第8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3:对照教材附图(二)上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以下任务。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世界七大洲气候概况总结
1.亚洲:
气候类型:多样性突出,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最显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冷热不均
2.非洲:
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热带大陆”
气候分布:南北对称分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炎热干燥(不同于“黑非洲”的炎热多雨)
3.欧洲: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典型
气候分布:东南西北分布“工”字型,
东——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地中海气候;
北——极地气候
气候特点:温凉湿润(有人定居的唯一缺失热带气候类型的大洲)
4.北美洲:
气候类型:多样性突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分布:西窄东宽
气候特点:冷热不均
5.南美洲:
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泛典型(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气候分布:西窄东宽
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6.大洋洲:
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
气候分布: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三环型,西宽东窄
一环——热带沙漠;
二环——热带草原;
三环——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温热湿润
7.南极洲:
气候类型:类型单一,仅冰原气候
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世界的天气和气候气候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某地区的天气条件,而天气则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差异巨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位置、海洋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
本文将就世界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进行探讨。
一、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于地球北极附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天气和气候均表现出独特之处。
这里的气候属于极地气候,全年寒冷极端,多数情况下永久冻土覆盖地表,永久不化。
冰雪覆盖使得天空晴朗度高,日照时间较长。
夏季气温很低,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冬季则更加寒冷,衰退的阳光使得白昼时间变短,极地黑暗出现。
二、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太阳直射带上,全年气温高,气候湿热。
这里的降水量常年丰富,形成了著名的热带雨林气候。
多数情况下,气温保持在28摄氏度以上,高湿度导致大量的水蒸汽在短时间内凝结为降水,使得这里的降雨非常频繁。
由于阳光充足和大量降水,这里的植被非常茂密,物种多样性丰富。
三、沙漠地区沙漠地区位于热带带以外的干旱地带,降水非常稀缺,气候干燥,波动范围大。
这里的气温较高,白天可以超过40摄氏度,夜晚则会骤降至低于0摄氏度。
沙漠地区普遍缺乏植被,沙漠的地形特点也使得太阳辐射的热量迅速散失。
沙漠地区的天气以干燥、高温和大风为特点。
四、温带地区温带地区位于靠近北极地区和赤道地带之间,气候变化较为明显且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而潮湿,气温在10-25摄氏度之间,降水量适中;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往往低于零度,降雪较为常见。
春秋两季气温适宜,是人们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时节。
温带地区的天气较为多变,常常阴晴不定,气温波动幅度大。
五、热带草原地区热带草原地区位于赤道地带与温带地区之间,降水量相对较少,气候干燥。
这里的草原气候主要分为两个季节,一个是炎热的夏季,气温在25-35摄氏度之间,降雨少;另一个是寒冷的冬季,气温低于10摄氏度,降雨较少。
草原地区的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宜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