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阿维菌素中毒38例临床
- 格式:pdf
- 大小:89.27 KB
- 文档页数:2
阿维菌素毒性分析
阿维菌素毒性分析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l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3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38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大于5.7毫克/升。
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晴有轻微刺激作用。
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大鼠三代繁殖试验,无作用剂量为0.12毫克/千克/天。
大鼠两年无作用剂量为2毫克/千克/天。
对水生生物高毒,鳟鱼96小时LC50为3.6微克/升,蓝鳃翻车鱼96小时LC509.6微克/升。
对蜜蜂高毒,经口LD50为0.009微克/头,接触LD50为0.002微克/头,但残留在叶面的LT50为4小时,4小时以后残留在叶面的药剂对蜜蜂低毒。
对鸟类低毒,鹌鹑急性经口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野鸭急性经口LD50为86.4毫克/千克。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5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
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1.1毫克/升。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阿维菌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阿维菌素(Avermectins)是利用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链霉菌(strep tomyces avermitilis)经发酵后提取的一组由8个结构相近同系物组成的十六元大环内酯混合天然产物,阿维菌素对人体的急性毒作用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是一种神经性毒剂。
阿维菌素及其改造化学产品、阿维菌素类与其他农药的混合产品等在我国农业的应用越来越广范。
截止2008年, 我国阿维菌素单剂及其混合农药有1299条产品登记,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单剂及其混合农药有317条产品登记, 甲氨基阿维菌素(甲维·氯氰,甲氨基阿维菌素0.2%、氯氰菊酯3%)有2条产品登记,并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
近几年国内有关阿维菌素人体中毒的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多。
但是由于其无特效解毒剂,而且人体口服中毒属中等毒。
许多基层医生对该药中毒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给临床救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阿维菌素其他中文名称为螨虫素、齐螨素、害极灭、杀虫丁等。
原药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在通常存储条件下稳定,对热稳定,对光、强酸、强碱不稳定。
中毒原因本品主要为因为自杀原因口服中毒,尚未见到经呼吸道、经皮肤中毒的病例报道。
中毒机理阿维菌素可以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其急性毒作用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大鼠经口LD50雌雄均为61.8mg/kg,按农药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属中等毒性。
大鼠经皮LD50,雌性为2150mg/kg、雄性为1670mg/kg,按农药急性经皮毒性分级标准均属低毒。
[2]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或与有机磷类农药混配后,混剂急性经口毒性明显高于相应的单剂毒性,出现增毒现象,与杀虫单、哒螨灵、吡虫啉等农药混配后,混剂毒性均未超出其中任何一种单剂毒性,与有机磷类农药混配的以有机磷类农药中毒表现为主[3]。
人急性中毒多为经口所致。
阿维菌素是一种神经性毒剂,具有独特作用机制: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γ-氨基丁酸(GABA)系统,激发神经末梢放出神经传递抑制剂的GABA, 促使GABA门控的CL-通道延长开放,大量CL-涌入造成神经膜电位超极化,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而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4]。
阿维菌素毒性报告1. 简介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许多细菌感染疾病,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然而,阿维菌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和毒性效应。
本报告将对阿维菌素的毒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2. 阿维菌素的药理阿维菌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
它能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并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 阿维菌素的毒性效应尽管阿维菌素是一个重要的抗生素,但它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毒性效应。
3.1 耳毒性阿维菌素的主要毒性表现之一是耳毒性。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维菌素会导致耳蜗和前庭系统的损伤,进而引发重听神经性聋和平衡障碍。
3.2 肾毒性阿维菌素的另一个重要毒性效应是肾毒性。
当阿维菌素在体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引发肾功能损伤,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3.3 神经毒性大剂量使用阿维菌素时,还可能引起神经毒性反应。
这种毒性表现为肌无力、神经炎等症状。
4. 阿维菌素的毒性评估阿维菌素的毒性评估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果。
4.1 临床观察长期的临床观察显示,使用阿维菌素的患者中约有10%会有耳毒性反应发生,而肾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2-15%。
4.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评估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给小鼠或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以观察其对耳蜗、肾脏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可以引起耳蜗和肾脏损伤,与人类的临床观察结果相吻合。
5. 阿维菌素的使用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阿维菌素的毒性效应,以下是一些建议:•限制使用剂量: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阿维菌素,并遵循推荐的剂量范围。
•监测耳聋和肾功能:在使用阿维菌素期间,定期检查耳聋和肾功能,以便及早发现毒性反应。
•注意合并疾病和其他药物:阿维菌素在某些疾病、特定人群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增加毒性。
因此,在使用阿维菌素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牛阿维菌素中毒有哪些症状及医治方法阿维菌素在养牛场,多用于牛寄生虫病的防治,主要起到驱虫的成效。
但近年来,有养牛场显现阿维菌素中毒现象,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是没有结合病牛实际情形,科学用药,例如用药量大、使用方法不对等因素,都可能会引发牛阿维菌素中毒。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牛阿维菌素中毒的症状与解决办法:牛阿维菌素中毒有哪些症状?1、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或委顿,低头流涎或流泡沫,四肢乏力,共济失调或行走摇动或站立不稳或摔倒,被毛湿润,重则倒地不起,瘤胃鼓气,昏迷死亡,体温降落36℃~36.5℃,心跳每分钟50次~60次,中毒轻的食欲稍有减少,反刍次数减少,重的食欲废绝或反刍停止,大部分病牛便秘,少部分病牛显现黄色水样腹泻。
病牛心跳减弱,呼吸缓慢乏力。
2、病知道剖剖解抢救无效死亡的牛1头,见心脏浆膜大面积严重出血,肺脏大面积斑块状出血,气管和支气管严重出血,脾脏肿大切面外翻,肝脏边沿酒囊饭袋肿大、钝圆,胆囊充盈且胆汁淡薄,四个胃的黏膜轻度出血,肠道严重出血,膀胱充盈积尿。
牛阿维菌素中毒怎么办?**步:进行确诊根据发病特点,临床使用阿维菌素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牛阿维菌素中毒。
第二步:及时医治目前阿维菌素中毒没有**解毒药,采取强心补液、排毒和对症医治等措施进行医治。
(1)中毒牛全部肌肉注射麻黄碱每头300毫升,每8小时一次,连用3天,后两天按每头150rug每12小时一次;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氨苄西林、VC10毫升输液,每天一次,连用5天,心跳柔弱的病牛同时肌注安钠咖10毫升~15毫升强心;瘤胃鼓气的重症牛施行穿刺并缓慢放气。
(2)加强监护,昼夜视察,避免重症牛昏睡,重症牛灌服温热水5千毫升~10千毫升。
(3)后续医治在连续使用麻黄碱、氨基酸以及强心输液的同时,每头每天2次肌注安络血10毫升~20毫升,避免内脏出血,连续用药3天~5天。
第三步:注意事项(1)发病严重的牛一样医治成效不佳,晚期医治成效也不明显。
关于农药阿维菌素中毒诊治的临床研究作者:弓荣泉楚杏娟祁俊亚纪亚红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农药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综合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6年7月~2012年7月在蠡县医院急诊科住院的口服阿维菌素中毒患者从口服中毒量、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血液毒检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洗胃、支持疗法、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灌流等方法进行综合救治。
结果 48例住院患者死亡2例,2例因缺氧时间较长致反应迟钝、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阿维菌素中毒无特效解药,经积极综合支持及对症治疗,能显著提高该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阿维菌素;中毒;诊治;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3-阿维菌素是近年来新应用的一种新型农畜两用抗生素类生物杀虫剂,随着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口服中毒的病例亦逐年增多;口服阿维菌素中毒以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大、病情重为其主要特点,越来越受到急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因其面世较晚,对本病的认识尚欠深刻,因此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了多例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室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阿维菌素中毒患者48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17~56岁,平均(36±4)岁。
所有病例均为口服中毒,服毒至就诊时间为20 min~12 h,且均能判断出基本准确的中毒量为15~150 mL,其中服毒量15~50 mL 25例,50~100 mL 18例,100~150 mL 5例;中毒1 h内就诊17例,2 h内就诊20例,5 h内就诊4例,12 h内就诊2例,另有5例就诊时间不甚详细。
1.2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改变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恶心、呕吐、腹痛35例,头昏、焦虑、谵妄、烦躁29例,嗜睡、昏迷19例,发绀、低血压17例,抽搐13例,肺水肿9例,呼吸抑制8例,呼吸心跳骤停4例;检验学方面:肝功能异常25例,心电图异常24例(主要包括各种心律失常、ST-T 改变),心肌酶谱异常22例,肾功能异常11例,胸部X线异常10例(肺纹理增强、条片状影、胸腔积液),3例白细胞减少发生在就诊4 d后。
大剂量纳络酮加血液灌流治疗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大剂量纳络酮加血液灌流治疗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常规治疗法为对照组,2014.6-2016.4月采取大剂量络酮加常规为观察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治疗分析。
结果:观察组内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8.33%;观察组内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时间,以及其对患者体内的乳酸清除率结果,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大剂量纳洛酮加血液灌流联用治疗方式用于治疗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范围中予以应用和推广,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关键词】大剂量纳洛酮;血液灌流;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常见的杀虫杀菌剂,作为农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其属于高效杀虫剂,一旦出现人类中毒现象,将会使患者瞳孔放大、行动失调,部分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还将出现高度昏迷、血压不稳,体温下降、呼吸停止等临床表现,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血液灌流等常规性途径来治疗轻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未能达到有效治疗的基本目的[2]。
基于此,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之间,在常规血液灌流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大剂量纳洛酮以联用治疗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共24例,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患者经检查发现均符合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诊断标准,未使用大剂量纳络酮为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纳络酮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26岁~77岁,平均年龄(51.5±25.5)岁。
阿维菌素重度中毒行血液灌流1例护理体会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杀虫剂,人阿维菌素中毒近年偶有短篇报道,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科近期救治了1例阿维菌素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血液透析加灌流的方法,使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将经验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自服农药阿维菌素100ml伴意识不清3 小时于2008年8月22日零时30分入院,服药后即被发现送入当地医院,予以洗胃,补液治疗,1小时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肌肉震颤,痉挛,急呼120转入我院。
查体:T37℃,P116bpm,R20bpm,BP110/70mmHg,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光反射存在,四肢肌肉可见震颤,时有不自主抽动,大小便失禁。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
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入院后即入住ICU,特级护性,吸氧,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导泻、留置导尿管及补液、保护胃粘膜、保肝等处理。
当日下午3时出现双瞳孔不等大,呼吸深,反复全身痉挛,需用大剂量安定方能维持,即医生陪同查头颅CT无异常后,行血液透析 +灌流治疗,后连续三天血液灌流,患者神志逐渐转清,第9天搬出ICU,第13天痊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
2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护理2.1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方法来清除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最后把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依靠多孔吸附树脂巨大的表面积而产生强大吸附作用清除人体内毒性物质。
2.2血液灌流前准备2.2.1 建立血管通路,临时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直接穿刺法,静脉插管留置法,人造血管使用法。
该患者选择的是颈内静脉留置法,其优点为,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保留时间长,血栓形成少,容易护理等优点。
2.2.2 灌流器的肝素化我科选用的爱尔(Aier)一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
先将吸附柱动脉端朝上,动脉管路先充满5%GS,然后与吸附柱的动脉端连接,再将吸附柱翻转过来,静脉端朝上,再用500ml5%GS冲洗,然后用1000ml肝素盐水(每500ml盐水加20mg肝素)冲洗,速度100-200ml/min,冲洗时,需用手轻拍及转动吸附柱,清除脱落的微粒,排除气泡,同时观察有无树脂颗粒随液体流出,如有,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