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MSIW Training Textbook-如何开发和部署feature
- 格式:pdf
- 大小:270.30 KB
- 文档页数:5
神经网络的训练步骤和部署方法
训练一个网络的三要素:结构、算法、权值
网络模型一旦选定,三要素中结构和算法就确定了,接下来要对权值进行调整。
神经网络是将一组训练集(training set)送入网络,根据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间的差别来调整权值。
训练模型的步骤:
选择样本集合的一个样本(Ai Bi)(数据标签)
送入网络,计算网络的实际输出Y(此时网络中的权重都是随机的)
计算D=Bi -Y(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
根据误差D调整权值矩阵W
对每个样本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对整个样本集来说,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
使用神经网络框架
Caffe是一种开源的软件框架,利用这套框架,我们可以实现新的网络、修改已有的神经网络、训练网络、编写网络使用。
实现新的网络
1 数据打包
2 编写网络结构文件
3 编写网络求解文件
4 开始训练
caffe的文件结构
data 用于存放下载的训练数据
例如安装后会有mnist ilsvrc12 cifar10
docs example 使用的帮助文档和代码样例
使用与部署。
动手实验手册四TFS持续部署Contents1.概述 (1)1.1.必要条件 (1)1.2.虚拟场景 (2)1.3.实验内容 (2)1.4.实验时间 (2)2.动手实验 (2)2.1.练习1:配置基本发布定义 (2)2.2.练习2:部署样例网站到服务器 (17)2.3.练习3:在发布过程中运行自动化测试 (21)1.概述在这个实验中,你将学习到如何使用TFS 2015来实现持续集成,并在生成过程中运行单元测试,计算代码覆盖率,源代码检查(SonarQube)等。
1.1.必要条件●连接服务器环境为了使你顺利完成本文档中的所有实验课程,你必须能够使用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为本次实验提供的服务环境。
我们在培训环境中部署了一套TFS服务器环境,你可以使用浏览器IE 9(或以上版本,或最新版本的FireFox、Chrome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地址http://tfs2015/或者http://192.168.20.242/●用于连接TFS服务器的账户和密码在培训开始前,我们按照已经按照签到册的名单,为所有参训人员创建了账户。
账户的命名规则是:”tfs\<姓名拼音>”,所有账户的密码都为“123”。
例如张三的账户是”tfs\zhangsan”。
如果出现同名账户,请与培训老师联系。
1.2.虚拟场景本次培训中的系列动手实验,都是围绕一个虚拟的研发场景展开的,即某企业随着业务的拓展,需要开发一个包含企业产品展示,订单提交、资讯管理等功能的企业门户。
根据这一业务场景,我们组建研发团队,模拟研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包括项目计划、需求管理,代码开发、构建管理、发布管理、软件监控等,并且模拟开发人员在不同阶段使用的不同的开发工具完成特定的工作。
1.3.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含下面的几个练习:1.配置发布定义。
2.部署样例网站到服务器。
3.在发布过程中运行自动化测试。
1.4.实验时间预计完成本次实验需要耗时60分钟2.动手实验在这个练习中,你将学会如何使用TFS 2015来实现持续部署,并在部署过程中运行自动化测试等。
Windows Mobile开发新手入门教程一. Windows Mobile开发环境1. Windows Mobile技术的基本开发环境配置:2. 配置开发环境:(一) 安装VS2019 (或VS2019)主要安装VC++以及 Framework(二) 安装VS2019 sp1安装Windows Mobile 6 SDK的前提安装注意事项(1)安装时间会比较长,配置一般的机器可能需要1小时左右。
(2)安装前检查C盘空余空间,官方要求6G,但有人2G也顺利安装了,这主要取决VS自定义安装多少,由于VC比较占空间,所以较保险的方法是把环境变量temp和tmp ,虚拟内存都定位到其它盘上,以腾出空间。
(3)如果此前安装过web application project,先把它卸载,否则可能会安装失败。
(4)VS2019 SP1的补丁包是把你机器上所有单独装过vs2019的版本的补丁都打上,如果机器上同时装了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和Visual Studio team sutie,那么它就要运行安装补丁两次.安装过程常见问题(1) 数字签名认证的问题在2019或XP安装VS2019 SP1。
可能会收到错误信息:错误 1718。
[FileName]文件被数字签名策略拒绝。
(2)C盘空间的问题提示C盘空间不足,不能成功安装,错误代码2908。
问题解决办法问题(1)的解决办法:1)单击“开始”,单击“运行”,键入secpol.msc,然后单击“确定”。
2)打开“安全设置->软件限制策略”。
注意如果未列出软件限制,右击“软件限制策略”,然后单击“新建策略”。
3)打开“对象类型-->强制”。
4)点选“除本地管理员以外的所有用户”, 并单击“确定”。
5)重新启动计算机。
要点:在执行以上步骤之后,本地管理员就可以安装 .msi 包或 .msp 包。
安装了程序包之后,请按照以上步骤重置强制级别。
Windows平台深度学习入门指南本文从最基本的依赖项开始,依次配置了VS 2015、Anaconda 4.4.0、CUDA 8.0.61 和cuDNN v5.1 等基本环境,然后再从Keras 出发安装Theano、TensorFlow 和CNTK 以作为其后端。
在完成配置深度学习框架后,本文分别利用这三个框架作为Keras 后端在CPU 和GPU 上训练了一个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该简单的卷积网络也就意味着我们完成了深度学习环境的配置。
目前有很多帮助我们在Linux 或Mac OS 上构建深度学习(DL)环境的指导文章,但很少有文章完整地叙述如何高效地在Windows 10 上配置深度学习开发环境。
此外,很多开发者安装Windows 和Ubuntu 双系统或在Windows 上安装虚拟机以配置深度学习环境,但对于入门者来说,我们更希望还是直接使用Windows 直接配置深度学习环境。
因此,本文作者Phil Ferriere 在GitHub 上发布了该教程,他希望能从最基本的环境变量配置开始一步步搭建Keras 深度学习开发环境。
如果读者希望在Windows 10 上配置深度学习环境,那么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很多有利的信息。
01 依赖项下面是我们将在Windows 10(Version 1607 OS Build 14393.222)上配置深度学习环境所需要的工具和软件包:1.Visual Studio 2015 Community Edition Update 3 w. Windows Kit 10.0.10240.0:用于其C/C++编译器(而不是IDE)和SDK,选择该确定的版本是因为CUDA 8.0.61 所支持的Windows 编译器。
2.Anaconda (64-bit) w. Python3.6 (Anaconda3-4.4.0) [for Tensorflow support] orPython 2.7 (Anaconda2-4.4.0) [no Tensorflow support] with MKL:Anaconda 是一个开源的Python 发行版本,其包含了conda、Python、NumPy、SciPy 等180 多个科学包及其依赖项,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如何进行机器学习模型部署和运行机器学习模型部署和运行是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供使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将机器学习模型从开发环境中移植到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并确保模型能够高效地运行和提供有效的预测结果。
下面将简要介绍机器学习模型部署和运行的主要步骤和常见方法:1.准备模型和数据:在开始部署和运行机器学习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训练好的模型和相应的数据集。
模型可以是经过训练和调优的机器学习模型,如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数据集可以是用于模型训练和评估的数据。
2.选择适当的部署环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部署环境。
可以选择将模型部署在本地服务器上,也可以选择将模型部署在云服务器或者容器化技术(如Docker)中。
3.模型优化和压缩:在部署模型之前,通常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和压缩,以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常见的方法包括模型量化、剪枝和模型蒸馏等。
4.部署模型: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选定的环境中。
对于本地服务器,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运行模型。
对于云服务器或容器化技术,可以将模型打包成适当的格式,通过云服务提供商的API或容器化平台进行部署。
5.数据预处理和输入接口:在模型运行时,需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使其符合模型的输入要求。
这通常涉及数据清洗、特征提取等操作。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输入接口,以接收外部的数据输入。
6.模型评估和调优:在模型部署和运行之后,需要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调优模型。
这可以通过监控模型的预测结果、观察模型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和收集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
7.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模型部署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模型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这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模型参数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8.持续集成和部署:为了保持模型的高效运行,需要建立持续集成和部署的流程。
这可以自动化模型更新和部署的过程,确保模型保持最新并且高效运行。
9.监控和故障排除:在模型部署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监控和故障排除机制,以检测模型性能下降或故障,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BERT模型从训练到部署全流程在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从训练到部署的全流程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模型训练、模型优化和部署。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BERT模型的输入是以单词为单位的文本,因此需要对文本进行分词。
分词后的文本可以通过将单词转换为词向量来表示。
模型训练:BERT是一个预训练-微调(pre-training-fine-tuning)的模型。
在训练之前,我们需要使用大规模的未标注数据来预训练BERT模型。
在预训练阶段,BERT模型通过自监督学习的方式学习语言的表示。
预训练任务包括掩盖单词和预测掩盖的单词。
预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微调BERT模型来适应特定的任务。
微调是指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训练,以便使其适应我们的具体任务。
微调过程通常需要一小量的标注数据。
在微调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目标函数(如分类、序列标注等)来训练BERT模型,并根据任务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模型优化:在模型训练之后,我们需要对BERT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模型优化包括剪枝、量化和压缩等技术。
剪枝是指通过删除不必要或冗余的神经连接来减小模型的大小。
这可以减少模型的存储和计算成本,并提高模型的推理速度。
量化是指将模型的权重和激活量化为较低的精度表示。
通过减少浮点数的位数,可以减小模型的存储需求和计算开销。
压缩是指使用压缩算法来减小模型的大小。
压缩算法可以进一步减小模型的存储需求,并加速模型的加载和推理。
模型部署:当模型训练和优化完成后,我们可以将BERT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进行推理。
模型部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使用本地服务器、云服务、边缘设备等。
在部署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训练好的模型导出为可用的格式,例如TensorFlow SavedModel或ONNX格式。
win10⼦系统python开发环境准备及kenlm和nltk的使⽤教程⽬录前⾔Python的下载kenlm的安装nltk安装前⾔因为NLP作业需要⽤到kenlm,⽽kenlm在linux下更为⽅便。
本⼈win10之前开启了⼦系统,所以就打算在⼦系统下进⾏相关作业的完成。
⾸先开启win10⼦系统,⽹上教程挺多,照着做就成。
我当前安装版本是Ubuntu16.04。
终端输⼊cat /etc/lsb-release或uname可以查看版本。
⼦系统开启后,win10的盘符挂载在mnt下,可以执⾏ls -al /mnt 查看。
Python的下载Linux中⾃带python2,不过Pyhton软件基⾦会宣布到2020年元旦不在为py2任何分⽀提供⽀持。
所以我们下载安装py3。
在后⾯的编译操作中需要⽤到make和cmake⼯具,需要提前下载安装。
make和cmake的使⽤,需要gcc的⽀持。
在这⾥就不介绍gcc的安装了,可⾃⾏百度解决。
make是⼀个命令⼯具,它解释 Makefile 中的指令。
在Makefile⽂件中描述了整个⼯程所有⽂件的编译顺序、编译规则。
make依据Makefile⽂件来批处理编译,因为编写Makefile⽂件太繁琐复杂,就出现了cmake⼯具,它能读⼊所有源⽂件之后,⾃动⽣成makefile。
在进⾏下⾯步骤前,先执⾏sudo apt update更新,防⽌出现⼀些错误1.make的下载和安装wget /gnu/make/make-4.2.tar.gztar -zxvf make-4.2.tar.gzcd make-4.2./configure #⽣成 Makefile,为下⼀步的编译做准备make #进⾏源代码编译sudo make install #安装,这⼀步会将编译好的make⽂件转移到/usr/local/make⽬录下,该⽬录需要root权限ln -s -f /usr/local/bin/make /usr/bin/makemake --version #查看版本2.cmake的下载和安装wget https:///files/v3.3/cmake-3.5.1.tar.gztar xzvf cmake-3.5.1.tar.gzyum install gcc-c++ # 安装gcc等程序包(安装过就忽略)cd cmake-3.5.1./bootstrapmakemake installcmake --version #查看版本cmake 会默认安装在/usr/local/bin 下⾯也可以直接安装build-essential软件包,该软件包中包含了编译c/c++所需要的软件包。
Mac命令行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技巧在机器学习领域,模型训练和部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对于使用Mac操作系统的开发者来说,利用命令行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是一个高效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在Mac上使用命令行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的技巧,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进行工作。
一、准备环境在开始使用命令行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环境和工具。
首先,确保你的Mac上已经安装了Python和相关的机器学习库,比如TensorFlow或者PyTorch。
可以使用Homebrew等包管理器进行安装,或者直接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进行安装。
二、数据准备在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训练数据。
可以将数据集下载到本地,或者通过爬虫等方式获取。
在获取到数据之后,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清洗,以及数据集的拆分和标注等操作。
三、模型训练使用命令行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操作方式。
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或者使用命令行参数进行模型训练的配置和调整。
例如,使用TensorFlow进行模型训练,可以通过设置命令行参数来指定模型的结构、优化器、损失函数等。
同时,还可以设置训练过程中的批量大小,学习率等超参数。
四、模型评估和调优在完成模型训练之后,我们需要评估模型的性能,并对模型进行调优。
使用命令行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的评估和调优。
可以利用交叉验证等技术对模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的超参数和结构进行调整。
五、模型部署在模型训练和调优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将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进行使用。
使用命令行进行模型部署可以提高效率。
可以使用一些开源的工具,比如Flask或者Django等,将模型封装成API接口,并通过命令行进行部署和管理。
六、后续维护机器学习模型的后续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命令行工具,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的更新和调整。
可以使用自动化脚本进行模型的定期更新,并监控模型的性能。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流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are a type of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that is widely used in image recognition and computer vision tasks. It consists of multiple layers of interconnected neurons that process visual data.卷积神经网络(CN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深度学习算法。
它由多层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组成,用于处理视觉数据。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training a CNN is data preprocessing. This involves tasks such as normalization, augmentation, and data splitting. Normalization ensures that the input data has a consistent scale and range, which helps the network learn more effectively. Augmentation involves creating new training examples by applying transformations such as rotation, scaling, and flipping to the existing data. Data splitting involves dividing the dataset into training, validation, and testing sets.训练CNN的关键步骤之一是数据预处理。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部署教案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部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
2.掌握模型训练的技巧和评估方法;
3.了解模型部署的步骤和工具;
4.学会使用Python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
教学内容:
1.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概述;
2.常用机器学习算法介绍;
3.模型训练技巧与评估;
4.模型部署步骤与工具。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模型训练技巧与评估方法,特别是超参数调整和模型选择。
重点:模型训练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模型部署的步骤和工具。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计算机及Python编程环境;
2.Jupyter Notebook或Python IDE;
3.机器学习库(如scikit-learn、TensorFlow等);
4.案例数据集。
教学方法:
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小组练习模型训练和部署;
4.课堂小结:总结模型训练和部署的流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部署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讲授新课:讲解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基本流程、常用算法、技巧与评估方
法,以及模型部署的步骤和工具;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模型训练和部署实践,并提供指导;
4.归纳小结:总结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部署的要点和难点。
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展示、口头提问、观察学生的参与度;
2.为学生提供反馈:点评各组的模型训练和部署成果,指出优点和不足之
处,提出改进建议。
基于JupyterNotebook的机器学习模型调优与部署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机器学习作为数据科学的重要分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模型的调优和部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基于JupyterNotebook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调优与部署。
二、数据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数据集。
数据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表现,因此在进行模型调优之前,务必对数据进行清洗、探索性分析等预处理工作。
在JupyterNotebook中,可以使用Pandas、NumPy等库来进行数据处理,Matplotlib、Seaborn等库来进行数据可视化。
三、特征工程特征工程是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特征工程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在JupyterNotebook中,可以使用Sklearn等库来进行特征选择、特征变换等操作。
同时,也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来观察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优化特征工程过程。
四、模型选择与调优在选择模型时,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集的特点来确定最适合的算法。
在JupyterNotebook中,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网格搜索等技术来对模型进行调优。
同时,也可以利用学习曲线、验证曲线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进一步改进模型。
五、模型评估在完成模型调优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混淆矩阵、ROC曲线等指标来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使用均方误差、R方等指标来评估回归模型的性能。
在JupyterNotebook中,可以方便地输出这些评估结果,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六、模型部署最后一步是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在JupyterNotebook中,可以使用Flask、Django等框架来搭建API接口,实现模型的在线预测功能。
同时,也可以将模型打包成可执行文件或者部署到云端服务器上。
七、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如何基于JupyterNotebook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调优与部署。
katrain 编译
KTrain 是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训练框架,用于大规模分布式训练。
它基于PyTorch 构建,并提供了许多高级功能和优化,以加速训练过程和提高模型性能。
要编译KTrain,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安装依赖项:确保您的系统上已安装所需的依赖项,包括CMake、Boost、Protobuf
和PyTorch。
2.克隆KTrain 代码:使用Git 克隆KTrain 的代码库。
3.创建构建目录:在代码根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构建目录。
4.配置构建选项:使用CMake 配置构建选项。
您可以选择所需的构建配置,例如是
否启用GPU 支持、是否启用分布式训练等。
5.编译代码:使用CMake 生成构建文件,并使用适当的编译器进行编译。
6.安装KTrain:编译成功后,您可以将生成的库文件和头文件复制到适当的位置进行
安装。
请注意,编译KTrain 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qwen 训练数据格式如何将原始数据调整为适合进行训练的格式。
[原始数据的调整过程]在进行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合进行训练的格式。
本文将以“原始数据的调整过程”作为主题,详细介绍一步一步的操作。
1. 理解原始数据的结构和含义在开始调整数据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原始数据的结构和含义。
这包括数据的类型、标签或目标变量的定义、特征的含义等。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并确定接下来的操作。
2.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原始数据可能包含一些噪声、缺失值或异常值,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常见的操作包括去除重复值、填充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
这些操作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减少错误对模型的影响。
3. 特征选择和提取在训练模型时,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对模型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特征选择和提取。
特征选择是从原始特征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和预测性的特征。
特征提取则是将原始特征转化为更适合建模的特征表示,例如使用词袋模型、TF-IDF算法等。
4. 数据转换和归一化许多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的分布和范围敏感。
为了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和归一化。
常见的转换包括标准化(将数据按照均值为0、方差为1进行缩放)、正则化(将数据缩放到[0,1]范围内)等。
5. 数据划分在进行模型训练之前,需要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训练集用于模型的训练,验证集用于模型的调参和选择最佳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
常见的划分比例是70的训练集、15的验证集和15的测试集。
6. 数据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格式以供模型训练。
对于文本分类任务,常见的格式是将文本转换为词频向量或词嵌入表示。
对于图像分类任务,常见的格式是将图像转换为像素值矩阵或经过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特征表示。
7. 数据扩增(可选)数据扩增是一种有效的增加训练样本数量的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machine learning 训练流程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学习数据模式和规律的方法,训练模型是机器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训练流程是指在给定数据集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算法来训练出适合特定任务的模型。
下面将介绍机器学习的训练流程。
机器学习的训练流程可以分为数据准备、特征工程、模型选择、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等阶段。
第一阶段是数据准备。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训练所需的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需要哪些类型的数据来支持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问题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爬取或者从已有的数据集中提取数据。
一般来说,训练数据要尽可能的全面和准确,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
第二阶段是特征工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提取有用的特征。
特征是用来描述数据的属性,可以是数值、文本、图像等。
特征工程的目的是减少数据中的噪音,提取关键特征,帮助模型找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
常见的特征工程操作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特征变换等。
第三阶段是模型选择。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训练。
模型可以是线性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模型的选择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来进行,以使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
评估性能指标、模型复杂度和计算资源等方面也需要考虑,以选择合适的模型。
第四阶段是模型训练。
在这个阶段,我们使用训练数据对选定的模型进行训练。
模型训练是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使模型能够学习出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训练过程一般包括初始化模型参数、计算模型输出、计算损失函数、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等步骤。
训练数据会被分成批次输入到模型中,模型按照设计的算法更新参数,逐渐优化模型的性能。
第五阶段是模型评估。
在这个阶段,我们使用测试数据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是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
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模型对未知数据的泛化能力,即模型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良好地运行。
面向Windows平台的深度学习工具使用指南张 林同济大学软件学院1. Windows版Caffe的安装与基本测试1.1 Windows版Caffe配置与编译BVLC有caffe windows的官方版本,https:///BVLC/caffe/tree/windows下面介绍安装这个版本的windows caffe的一些具体问题关于visual studio,VS2015好像不是很稳定,目前还是用VS2013CUDA用CUDA 8.0版本,并且用与之配合的cudnncudnn解压以后,形成一个cuda目录,把这个目录下的三个文件夹复制到C:\Program Files\NVIDIA GPU Computing Toolkit\CUDA\v8.0目录之下,会与该目录下本来的三个文件夹合并内容注意:当把显卡的驱动安装成功,并且安装了CUDA之后,建议执行一下硬件检测程序,测试一下硬件是否正常。
这可以通过执行C:\ProgramData\NVIDIA Corporation\CUDA Samples\v8.0\bin\win64\Release目录下的deviceQuery.exe来测试。
如果正常的话,会出现类似下图的信息。
如果使用python,需要安装Anaconda Python 2.7然后,在开始栏里面,运行“Anaconda Prompt”,安装几个组件conda install ‐‐yes numpy scipy matplotlib scikit‐image pippip install protobuf需要根据自己的环境修改一下scripts\build_win.cmd的内容。
MSVC_VERSION=12WITH_NINJA=0CPU_ONLY=0PYTHON_VERSION=2BUILD_MATLAB=1RUN_TESTS=1然后,执行build_win.cmd命令。
完成编译后,会自动执行测试脚本;可能会有4个关于timer的测试例程不能通过,这个并没有关系。
浅析mmdetection在windows10系统环境中搭建过程mmdetection简介⽬标检测⼯具箱mmdetection是⾹港中⽂⼤学-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基于pytorch开源的检测库,它包含个丰富的⽬标检测和实例分割⽅法以及相关的组件和模块。
现在mmdetection成了⼀个涵盖许多主流检测⽅法和模块的统⼀平台。
mmdetection官⽅并不提供windows版本的稳定安装教程,⽹上有相关的教程但是并不⽀持最新的mmdetection版本,这边根据各位⼤佬的博客总结了以下这篇⽂章,帮助⼤家可以在windows10中使⽤。
环境版本要求:python=3.6cuda=10.0cudnn=7.5.0pytorch=1.2.0torchversion=0.4.0安装软件:安装vs2017需要勾选c++环境,给mmdetection编译提供环境安装cuda10安装时有关vs的相关选项需要选中注意:如果是安装cuda9的话不⽀持最新的1917版本的vs2017,只能⽀持到1911版本的vs2017,所以可以安装vs2015安装cudnn7.5.0将压缩包中所有的⽂件夹直接复制粘贴到cuda安装⽬录下即可安装anaconda官⽹下载最新版本默认安装即可,需要提升anaconda⽂件夹权限为完全控制安装pycharm安装gitbash从github上下载项⽬以及安装pycocotools都需要⽤到python环境搭建:以管理员⾝份运⾏Anaconda Prompt(windows安装⼀定要以管理员⾝份安装,不然有些东西会装不上去,没有权限)创建python3.6环境:conda create -n mmdetecion python=3.6(python3.7兼容性不好)激活环境:conda activate mmdetection安装pytorch,window环境下稳定1.2.0版本:conda install pytorch torchvision cudatoolkit=10.0 -c pytorch 安装mmcv:会⾃动安装Cython安装pycocotools:是mmdection读取coco数据集必备包在命令⾏输⼊pip install git+https:///philferriere/cocoapi.git#subdirectory=PythonAPI安装mmdetection:补充安装依赖包requirements: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修改编译⽂件:1.将~Lib\site-packages\torch\utils\cpp_extension.py 中 info = info.decode().lower()修为 info=info.decode("utf8","ignore").lower()最好将所有decode() 都改成decode("utf8","ignore")修改setup.py⽂件中extra_compile_args 相关代码:def make_cuda_ext(name, module, sources):return CUDAExtension(name='{}.{}'.format(module, name),sources=[os.path.join(*module.split('.'), p) for p in sources],extra_compile_args={'cxx': ["-DMS_WIN64","-MD"],'nvcc': ['-D__CUDA_NO_HALF_OPERATORS__','-D__CUDA_NO_HALF_CONVERSIONS__','-D__CUDA_NO_HALF2_OPERATORS__',]})2.当前⽂件夹运⾏python setup.py build_ext --inplace 进⾏编译python setup.py install develop 完成安装运⾏pip list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成功的话会有mmdet包以及对应版本后续问题:修改~\Lib\site-packages\mmcv\utils中的config.py⽂件中的123⾏的with open(filename, 'r', encoding='utf-8') as f:增加encoding='utf-8'到此,在windows10中就可以正常运⾏mmdetecion框架代码了,之前有遇到focal loss不能正常使⽤,但是后来安装都是可以的,后续有什么问题欢迎⼤家提出,谢谢。
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与部署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机器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推荐等。
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是实现这些应用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训练模型和部署模型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流程。
一、训练模型机器学习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训练数据构建一个准确的模型。
训练模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收集与清洗在开始训练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与目标任务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已有的数据库、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或者是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集。
然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以及进行特征工程等。
2. 特征选择与提取在数据预处理之后,需要针对目标任务选择和提取适合的特征。
特征选择是指从所有可用特征中选择最相关的特征用于模型训练,而特征提取则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更具代表性的特征表示。
常用的特征选择和提取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3. 模型选择与训练选择合适的模型是训练模型的核心环节。
不同的任务通常需要选择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
选定模型后,需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训练集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训练,并通过验证集进行模型的评估和调优。
4. 模型评估与调优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调优。
模型评估可以使用各种评价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
如果模型的性能不满足需求,可以通过改变模型结构、调整超参数或者引入更多的训练数据等方式进行调优。
二、部署模型当训练模型达到预期的性能后,需要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供实际使用。
部署模型的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模型导出与序列化在部署模型之前,需要将训练好的模型导出为可供部署的格式。
通常,模型会被序列化保存为文件或者保存为特定的模型格式,如ONNX等。
2. 模型加载与预测部署模型时,需要加载并初始化模型,并提供相应的接口供用户进行预测。
10 如何开发和部署feature
Features 是MOSS 2007以开箱即用的一套新功能,Features 存储在SharePoint服务器的如下路径下: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web server
extensions\12\TEMPLATE\FEATURES。
每个Featrue在此路径下有自己的子目录,在每一个Feature 子目录下会发现名字为Feature.xml的文件,它存储一些关于Featrue的metadata信息。
下面我就利用feature来实现一个小功能,在"网站操作"中添加自定义的菜单,首先使用VS2005建立一个HelloWorld的类库项目,然后添加文件夹Helloworld,在文件夹中添加feature.xml文件代码如下:<Feature Id="B2CB42E2-4F0A-4380-AABA-1EF9CD526F20" Title="Hello World Fe ature" Description="这是我的第一个Feature" Scope="Web" Hidden="FALSE" Image Url="TPG\canteen.gif" ReceiverAssembly="HelloWorld, Version=1.0.0.0, Culture= neutral, PublicKeyToken=b38a04419cc857d9" ReceiverClass="HelloWorld.Feature Receiver" xmlns="/sharepoint/">
<ElementManifests>
<ElementManifest Location="elements.xml"/>
</ElementManifests>
</Feature>
下面我们来说明下包含在Featrue 元素中的metadata 信息。
ID: 一个GUID,用于唯一标识这个Feature,这个可以使用GUID的生成工具得到;
Scope:其值可以是Web或Site,它指明了这个Feature是应用于整个的Site Collection还是仅仅用于单独的一个子站点。
如果Scope="Web",则在[网站操作—网站设置—网站管理—网站功能]下激活,如果Scope="Site"则要在[网站操作—网站设置—网站管理—网站集功能]下激活。
Hidden:值可以是True或False.该设置指定了这个Feature是否在Site Feature页面上显示。
DefaultResourceFile: 资源文件名字,Feature依赖它提供其它附加的配置信息。
<ElementManifests>元素:这个元素包含了另一个XML文件的位置,而这个文件包含的<Elemnets>的内容是Feature要实现的。
然后我们在添加elements.xml文件,代码如下:
<Elements xmlns="/sharepoint/">
<CustomAction Id="SiteActionsToolbar" GroupId="SiteActions" Location="Micros oft.SharePoint.StandardMenu" Sequence="100" Title="Hello World" Description="使用feature方式自定义菜单" ImageUrl="_layouts/images/crtsite.gif">
<UrlAction Url=""/>
</CustomAction>
</Elements>
这个就是我们自定义的菜单项了。
在增加一个类文件FeatureReceiver.cs,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Microsoft.SharePoint;
namespace HelloWorld
{
public class FeatureReceiver : SPFeatureReceiv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FeatureInstalled(SPFeatureReceiverProperties propertie s) { }
public override void FeatureUninstalling(SPFeatureReceiverProperties propert ies) { }
public override void FeatureActivated(SPFeatureReceiverProperties propertie s)
{
SPWeb site = (SPWeb)properties.Feature.Parent;
site.Properties["OriginalTitle"] = site.Title;
site.Properties.Update();
site.Title = "Hello World Modify";
site.Update();
}
public override void FeatureDeactivating(SPFeatureReceiverProperties properti es)
{
SPWeb site = (SPWeb)properties.Feature.Parent;
site.Title = site.Properties["OriginalTitle"];
site.Update();
}
}
}
SPFeatureReceiver 类中定义当安装、激活、停用或卸载Web 部件Feature 时,MOSS会触发这些事件,在此我们要设置feature.xml中的ReceiverAssembly 和ReceiverClass 的属性。
这些属性指向一个功能接收器的托管类。
PublicKeyToken是HelloWorld的key可以在VS2005命令行下使用"sn -t HelloWorld"来得到。
基本上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们就要开始部署了,需要通过以下步骤
1.将HelloWorl文件夹(其中包含feature.xml和elements.xml文件)拷贝到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web server extensions\12\TEMPLATE\FEATURES文件夹下。
2.STSADM -o InstallFeature -filename HelloWorld\feature.xml -force
3.使用"gacutil -if 程序集名"将HelloWorld.dll注册到GAC中
4.重启IIS:iisreset
现在我们去网站集功能中查看,你可以激活该feature,激活的时候会执行FeatureActivated中的代码
当然这一部署过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批处理来完成,注意路径的更改:
@SET TEMPLATEDIR="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web serve r extensions\12\Template"
@SET STSADM="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web server exte nsions\12\bin\stsadm"
@SET GACUTIL="d:\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8\SDK\v2.0\Bin\gacutil. exe"
Echo Installing HelloWorld.dll in GAC
%GACUTIL% -if bin\debug\HelloWorld.dll
Echo Copying files to TEMPLATE directory
xcopy /e /y TEMPLATE\* %TEMPLATEDIR%
Echo Installing feature
%STSADM% -o installfeature -filename HelloWorld\feature.xml -force
IISRESET
REM cscript c:\windows\system32\iisapp.vbs /a "SharePointDefaultAppPool" /r 下面就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