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802植物保护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考试科目:植物学一第1页,共1页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植物学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辨析:(每题4分,共60分)
1.单果与复果:
2.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
4.分化与脱分化:
5.纹孔与初生纹孔场:
6.辐射维管束与散生维管束:
7.定根与不定根:
8.营养繁殖与无融合生殖:
9.早材与晚材:
10.髓射线与维管射线:
11.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12.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13.外始式与外起源:
14.等面叶与异面叶:
15.孢子体与配子体: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人们日常食用的土豆(马铃薯)是______________变态。
()
A. 根
B. 茎
C. 叶
D. 果
2. 毛竹叶上、下表皮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A. 气孔数量多少
B. 表皮细胞形状
C. 有无硅质细胞
D. 有无泡状细胞
3. 在木材的横切面上可看到的纹理是()
A. 平行线
B. 同心圆
C. “V”字形纹理
D. 波浪线。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每个1分,共15分)1.CH 3COCH 2COOCH 32.C=C C 2H 5CHOC 6H 5H 3.(CH 3CH 2)2N(C H 3)2I4. 5.6.7.8.9.10.COOH CH 3OH HCH 3H H N HOC H 3OC C OOCH 3COOH HOOCOHOCOOCH311.12.14.15.NHNH 213.NH 2SO 3HC 2H 5CH 3C=CCH 2CCH 2CH 3O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每个1分,共15分)1. 丙酰氯2. 2,4,6-三硝基苯酚3. L-丙氨酸4. α-溴代呋喃5. 乙酰水杨酸6. 苯乙酮7. 对甲基苄醇8. R –2-溴丁烷9. 环己酮 10. 丙二酸二乙酯11. 三甲胺 12. 氯仿 13. 8-羟基喹啉 14. Z-3,4-二甲基-2-己烯 15. N-甲基甲酰胺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甲基环丙烷B. 1,3—丁二烯C. 1,4—戊二烯D. 1,2-二甲基环丙烷 2. 某蛋白质等电点为5.3,当PH 值调节为7时,该蛋白质以何种形式存在。
A 正离子 B 负离子 C 偶极离子 D 分子 3. 蛋白质的主键为( )A. 氢键B. 肽键C. 二硫键D. 盐键A. α-D-型B. β-D-型C. α-L-型D. β-L-型5. 只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碱基为()A. 腺嘌呤B. 鸟嘌呤C. 胸腺嘧啶D. 脲嘧啶6. 下列化合物按SN1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氯苯B. 氯化苄C.2-氯丁烷D. 氯代环己烷7.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 CH3CH2CH2COOHB. CH3CHBrCH2COOHC. CH3CH2CHBrCOOHD. (CH3)2CHCOOH8.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9.下列化合物有芳香性的是()10.下列化合物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 丙酮B. 环己酮C. 乙醛D. 三氯乙醛11.下列化合物能与三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是()A. 苄醇B. 丁二酸C. 乙酸乙酯D. 乙酰乙酸乙酯12.下列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 乙酰氯B. 乙酸酐C. 乙酸乙酯D. 乙酰胺13.下列化合物沸点最低的是()A. 乙醛B. 乙醚C. 乙醇D. 乙酸14.下列化合物与是对映异构体的是()15. 下列氧化剂可以将羟基氧化成羰基的试剂是( )A. 高锰酸钾B. 三氧化铬/吡啶C.托伦试剂 D.费林试剂 四、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每空2分,共46分) Br 2Fe1.CH 3CH 2COClAlCl 3Zn-Hg/HCl2.C H 2C =C H24+I 2/N aOH3.CH 3COOH2P 2.H 2O1.NaCN C 2H 5OHH+4.C H 3C H =C H2H Br H O M g 干醚1.CH 3CHO 27.NC 2H 5H+232/HO48.3ClCH=CHC H32光照五、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每题4分,共16分)1.CH 3CHCH 2CH 2CH 3BrOHCH 3(CH 2)3CHOCH 3CCH 2CH 2CH 3OCH 3CHCH 2CH 2CH 32.OHNH OHNH 23. 苯 乙苯 苯乙烯 苯乙炔 4. 果糖 蔗糖 甘氨酸 淀粉六、按要求合成下列化合物(每题4分,共16分,无机试剂任选)1、由乙酰乙酸乙酯及必要的有机试剂出发合成CH3CHC HCH2CH3OH2、由乙醇出发合成正丁醇3、由苯出发合成间苯二甲酸4、由环己醇及必要的有机试剂出发合成CH3七、推结构(12分)某碱性化合物A,分子式为C4H9N,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是甲醛。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二部分管理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 按照法约尔的分类,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控制C.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D.计划、决策、协调、激励、控制2. 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任选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A.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B. 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C. 组织设计忽视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D. 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3. 计划工作要讲求效率,是指计划工作的()A.主导性B.经济性C.目的性D.普遍性4. 部门划分时最普遍采用的划分方法是()A.按产品划分B.按人数划分C.按职能划分D.按地区划分5.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忽视6.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决定于()A. 需求层次B. 激励程度C. 精神状态D. 主导需求7. 某企业一位职员在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面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是()A.该公司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取了职能型结构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C.该公司在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D.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8. 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较为有效的领导风格是()A、指导型B、推销型C、参与型D、授权型9. 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A.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B.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D.战术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10. 张志在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以后,到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与解析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 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 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 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A.镁B. 锌C. 钙D.铁【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A.缺氮症状B. 缺磷症状C. 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A.扩张蛋白B. 肌动蛋白C.G蛋白D.P蛋白【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P蛋白的功能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A.静止中心B. 根冠C. 分生区D.伸长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A.线粒体内膜上B. 线粒体基质中C. 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CO2的补偿点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A.呼吸速率增强,PPP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降低【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病害导致呼吸作用的变化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A.4molB.6molC.8molD.12mol【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光反应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A .P型-ATP酶B.V型-ATP酶C.过氧化物酶D.纤维素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酸生长学说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 D .Prf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敏色素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呼吸的反应部位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激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蛋白磷酸酶(22)PEP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或烯醇丙酮酸磷酸(23)CO2或二氧化碳(24)OAA或草酰乙酸(25)AMP(26)ATP(27)ADP(28)CTK或细胞分裂素(29)蛋白质(30)蔗糖(31)淀粉(32)纤维素(33)ETH或乙烯(34)CTK或细胞分裂素(35)IAA或生长素(36)GA或赤霉素(37)ETH或乙烯(38)细胞质(39)叶片(40)韧皮部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2. 二氧化碳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外界CO2浓度。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4. 组织培养: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的技术。
5.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6. Q10:由于温度升高10度而引起的反应速度的增加。
7. 长日植物:在一定的发育时期内,每天光照时间必须长于一定时数并经过一定天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8. 脱落: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9. 胁迫: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10. 光合磷酸化:利用贮藏在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的光能把ADP和无机磷合成为ATP的过程。
四、问答题(40分)1.试述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吸水过程的变化。
种子吸水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急剧吸水的物理过程(鲜重增加),称吸胀作用。
由于这个阶段的吸水主要依赖种子的衬质势,因此不论是否休眠,是否具生命力,均能进行吸水。
其吸水量决定于种子的成分,而吸水速率与种皮的结构和组成成份有关,种皮致密富含蜡质、脂质的种子吸水慢。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2. 有效积温:3. 竞争排斥原理:4. 群落演替:5. 边缘效应:6. 他感作用:7. 协同进化:8. 生态系统:9.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10. 全球变化: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的区别:(每小题4分,共20分)1.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2. 中日照植物与日中性植物:3. 群落与群丛:4. 建群种与优势种:5. 正反馈与负反馈: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1866年首先提出生态学定义的科学家是()。
A. TansleyB. LiebigC. HaeckelD. Shelford2.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 阿伦定律B. 贝格曼法则C. 红皇后效应D. 多态效应3. ()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光照强度B. 光周期C. 低温D. 昼夜变温4.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 团粒结构B. 片状结构C. 块状结构D. 柱状结构5.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生态幅可随生长而变化B. 生物的分布受其生态幅最窄的因子的影响最大C. 生物的分布范围完全由生态幅决定D. 当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下时,对其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会变宽6. 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B. 种群C. 同资源种团D. 基因库7. 在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参数K值的含义是()。
A. 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个体数量最大值B. 表示种群增长速度的一个参数C. 表示种群在初始态下的数量D. 表示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时间”8. 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A. 随和分布B. 均匀分布C. 集群分布D. 泊松分布9. 大型兽类和人类属于存活曲线属于()。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第1页,共5页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农民
2.农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A.《华南农村生活》
B.《沈家行实况》
C.《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D.《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2.农村家庭结构的类型中,(
)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
A.单身家庭
B.直系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3.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本地小城镇就业一般归为()
A.离土离乡
B.离土不离乡
C.离乡不离土
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
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口的()。
A.地域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民族构成
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A.马克思
B.迪尔克姆
C.孔德
D.韦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图:玉米收割机的构造图
1. ,
2. ,
3. 摘穗装置,
4. 果穗第一输送器,
5. 除茎器
6. 剥皮装置,果穗第二输送器,8. 苞叶输送器,9. ,10. 。
农业信息化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int类型的数据长度为2个字节,则unsigned int类型数据的取值范围为()。
至255 B. 0至65535 C. —32768至32767 D. —256至255
已知'A'的ASCII码的十进制值为65,'0'的ASCII码的十进制值为48,则以下程序运行结果是
main()
1 旋耕机旋耕刀运动分析图
图2 作物茎秆受力分析图
.试比较纹杆式滚筒、钉齿式滚筒、弓齿式滚筒三种基本脱粒装置的特点。
水果生产的特点是什么?水果生产机械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马力四轮驱动中型轮式拖拉机相配套的铧式犁机组,
牵引力利用系数λ=0.9 ,农业要求的耕深为
K= 0.3kg /cm2,试确定机组的犁铧数量
试论述浙江省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重要性和重点实施领域。
考试科目:风景园林基础 第1页,共6页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风景园林基础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
1.柱廊园
2.西汉上林苑
3.曲水流觞
4.长物志
5. 城市蓝线
6. 基调树种
7. 生物多样性
8. 公园游人容量
9. 和谐
10.景区
11. 边坡坡度
12. 拉底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14分)
1.国际风景园林师协会(IFLA )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第四次大会,英国著名风景园林师杰里科提出世界风景园林有三大系统,即西亚系统,欧洲系统, 。
2.《诗经·大雅》有诗“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营建
(园名)的情况。
昆虫通过调整体内生理代谢(1分),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自身的某个固定虫态的生命活动的现象(1分)。
或是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1分)内部生理机能(1分)与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它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1分)。
7、害虫种群:是栖息于某一地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2分)。
害虫种群的数量动态是害虫发生规律的中心问题(2分)。
8、植物检疫:就是依据国家法规(1分),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1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1分), 是一种强制性的防治措施(1分)。
或是根据国际法律、法规(1分)对某国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1分),以防止有害生物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1分)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1分)。
9、多型现象:同种昆虫(1分)同一性别的个体(1分)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1分)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1分)。
或在同一种群内(1分)除雌雄差异外,在同一性别中(1分)还有不同的类型(1分),称为多型现象。
如稻飞虱的雌雄两性中各有长翅和短翅类型(1分)。
10、农业防治:即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核改进耕作栽培技术(1分),调节有害生物、寄主及环境之间的关系(1分),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鼠、草生长发展的环境条件(1分),从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业生产(1分)。
或是指在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环境(土壤环境和小气候环境)和有害生物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1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耕作、栽培和田间管理措施(1分),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繁殖和为害的环境条件(1分),以达到控制其数量和为害,保护作物的目的(1分)。
------------------------------------------------------------------------------------------二、是非题(共30分,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 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02 科目名称:植物保护学--------------------------------------------------------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4分)1、植物保护学: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1分),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1分),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1分),维护人类物质和环境利益的一门既具基础理论又具应用价值的科学(1分)。
或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1分)——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1分)、发生规律(1分)和防治方法的一门科学(1分)。
2、植物病害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2分)。
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为病状(1分),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1分)。
或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导致植物产生肉眼可见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症状(2分)。
症状是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2分)。
3、非侵染性病害: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2分),或由在生长环境中油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2分)。
4、病害循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分),也称为侵染循环(1分)。
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途径(1分)。
5、侵染过程: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某些部位相接触(1分),由该部位侵入寄主植物后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1分),发生致病作用,显示出病害症状的过程(1分),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1分)。
或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1分)、侵入寄主(1分)到引起寄主发病(1分)的过程,简称病程。
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4个阶段(1分)。
6、滞育:指当季节性的不良环境条件到来前(1分),在某些环境因子的诱导下(1分),昆虫通过调整体内生理代谢(1分),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自身的某个固定虫态的生命活动的现象(1分)。
考试科目:植物保护学第1页,共28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植物保护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农业昆虫学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根据昆虫蛹壳、附肢、翅与躯体的接触情况,蛹分成为以下3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抗虫性可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个方面。
(4)昆虫纲30多个目中,列举6个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同物异名
(2)有效积温法则
(3)滞育与休眠的差别
(4)经济阈值(ET)
(5)害虫综合治理
3.转Bt基因抗虫棉能有效减轻棉铃虫为害,挽回经济损失,如何正确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及其应用前景?(10分)
4.以主要农作物为例(水稻、棉花、蔬菜、果树以上作物中任选一种),试述目前害虫防治生产实践上有哪些重要措施?分析其原因?(10分)。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光饱和点2.氧化磷酸化3.RQ4.受体5.蒸腾比率6.生长调节剂7.生长8.光周期现象9.单性结实10.逆境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保卫细胞内,pH ,K+ ,Ψs ,ABA ,都可使气孔关闭。
2.翻译成中文:Pheo ;Q10 ;UQ ;PEP 。
3.油菜“花而不实”与缺元素有关;豆科植物根瘤发育不好与缺元素有关。
4.在植物激素中,能引起植物三重反应。
5.种子萌发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6.光敏色素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和。
7.树木的高生长是分生组织不断活动的结果;毛竹的高生长是分生组织活动造成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设植物叶片的ΨS-0.7MPa,ΨP 0.6MPa,土壤溶液ΨS-0.1MPa,这时。
(A)根毛会吸水(B)根毛要失水(C)水分处于进出平衡(D)无法判断2.缺元素Zn,会影响的合成。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血红素3.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的过程是的过程。
(A)光能变电能(B)活跃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C)电能变化学能(D)稳定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4.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低时,主要发生反应。
(A)羧化反应(B)加氧反应(C)羧化反应大于加氧反应(D)都不是5.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在。
(A)叶绿体膜上(B)类囊体膜上(C)叶绿体间质中(D)类囊体腔中6.山核桃、竹子等植物在400PPm的CO2浓度下,其光合速率比大气CO2浓度下。
(A)增强(B)下降(C)不变(D)变化无常7.线粒体以外的末端氧化酶主要有。
(A)细胞色素氧化酶(B)交替氧化酶(C)抗氰氧化酶(D)酚氧化酶8.蛋白磷酸化是通过催化完成的。
(A)蛋白磷酸酶(B)蛋白激酶(C)蛋白酶(D)都不是9.以C16H20O15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
(A)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010.光合C4途径中的CO2受体是。
考试科目:植物保护学第1页,共4页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植物保护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第一部分农业植物病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 分)
1. 病害大发生在历史上曾造成巨大的灾难,如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即是由___(1)大发生导致的。
2.常见的植物专性寄生真菌有(2)、(3)和锈菌。
3. 植物病害的病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4)和发病期。
4. 植物病害循环包括病原物越冬(夏)、(5)、初侵染和再侵染3个阶段。
2. 蔬菜根结线虫病主要由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6)4种线
虫引起。
3. 小麦三大病害指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7)。
4. 水稻稻瘟病叶瘟病斑有4种类型,即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8)。
5. 小麦锈病有叶锈、条锈和杆锈3种,它们共同的症状特点是具有铁锈状的夏孢子堆,它们症状的区别可总结如下: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9) 。
6. 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多集中在小麦的(10),其产生的毒素DON和ZEN对人畜有剧毒。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真菌的生活史:
3.经济损害水平:
4.病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