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2
消失与复活——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博物馆,我是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走入神秘的古蜀王国,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探宝之旅。
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是20世纪和新世纪开篇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石器、象牙等,内涵深邃、风格特异。
此次展览也是天津博物馆在本年度引进的一次高规格外来展览,各位观众能够足不出户欣赏到我国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展览将展出156余件珍贵文物,全程展线分为三星伴月和金沙遗珍两大部分。
请大家随我首先来近距离观赏一下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神庙秘宝。
诗仙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古蜀王国确实像障碍重重的蜀道一般始终为神话传说所遮蔽,难以还原真实面目。
直至1929年春,广汉农民燕氏父子在劳作中意外发现了一坑数量庞大的精美玉石,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无心之举竟拉开了持续近八十年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结合有关发掘现场的展览图片进行指示)标注“*”为重点讲解器物(器物尺寸以厘米为单位)第一部分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序厅部分:铜立人像*高262,人像高172,底座高90,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这尊铜立人像通高达2.62米,由人像与底座两部分组成,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现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精品。
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
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肃穆中带着威严和刚毅。
头戴饰有兽面纹和回形纹的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内衣后裾下垂如燕尾。
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肩佩方格纹带饰。
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铜立人像基本采用写实手法,其高矮、比例及动作均与真人相仿,但人像的眼、耳、手部较为夸张,可能是借此来强化其超凡的能力。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之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
前者为“综合馆”(第一展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后者为“青铜器馆”(第二展馆),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造型神秘诡谲的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匠心巧运,制作精良。
陈列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地揭示出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之感……综合馆序展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提纲挈领、开宗明义,揭示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表征其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杰出代表的典型意义。
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勾勒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商末周初的古蜀历史大轮廓。
全方位展示三星堆古蜀王都的宏大规模,揭示三星堆遗址作为西南地区文明社会初期繁荣昌盛的古城、古国的性质,彰明其在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介绍古蜀国的农业与商业概貌。
众多酒器及各类家养动物造型器物等说明当时的农业已有相当水平,家畜饲养业也具一定规模。
海贝、铜贝以及漆器、玉石饰件、两坑出土青铜人像的服装、冠饰等反映当时商贸之盛况。
第三单元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反映古蜀国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独具特色的各类器型及成熟高超的制陶工艺。
轮制法制作的各类陶质品,反映了古蜀制陶术的巨大进步,小巧精致、颇具神韵的人物与动植物造型陶艺小品体现了先民的生活情趣与审美风尚。
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地处四川省广汉市,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在馆藏的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今年是三星堆遗址发现80周年,让我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欣赏古蜀文明的神秘多姿与精美绝伦。
神秘王国因远离中原,成都平原一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
鸭子河是平原中心一条普通的河流,千百年来,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谁也不知道,在他们的脚下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史书记载,约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蜀”的神秘古国(距今4800―2800年),关于这个王国的真实面目,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1929年早春,在鸭子河畔月亮湾,农人燕道诚一家正在自己家屋后水渠里挖泥,突然发现地下躺着许多形状怪异的玉石器。
这个读过书的前清官员意识到,自己挖到的可能是一个难得的藏宝坑。
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蜂拥而至。
但当年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这些器物才得以重见天日。
离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得名。
在两个神秘的器物坑里,发现了大量造型怪异、美妙绝伦的青铜人头像、面具、青铜礼器及玉石器,轰动了世界,成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三星堆文化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猜想与争议从此开始。
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三星堆,这个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从此与一个神秘的王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般认为,中国文明是“上下五千年”,但真正的文明,都只追溯到夏朝,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颛顼,只是传说而已。
三星堆文明(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考古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的文物。
三星堆遗址和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位置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遗址种类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以致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2]出土文物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最神奇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它们有的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
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陶高柄豆1980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46厘米、圈足径16.8厘米、豆盘径17.9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高柄豆上部呈盘状,中部为管状的豆柄,中空,与喇叭形器圈足相通,圈足上刻有一眼睛符号。
高柄豆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高柄豆通常较高,最高者近一米,席地而坐的古蜀人,将盛滿食物的高柄豆拎来拎去,随意放置,拿取食物非常方便,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实用生活器皿。
这件高柄豆的圈足上还刻划着一只眼睛,三星堆文物中,眼睛的图案十分普遍,可能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陶高领壶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3.5厘米、底径5.2厘米、口径13.4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敞口,高领,领部长度约占整器的一半,朿颈,圆肩,腹部往下逐渐内收。
陶高领罐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早在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中即已出现,出土数量众多。
是一种盛水或盛酒的容器。
陶盉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4.1厘米、宽21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
器身宽胖,一侧有一宽鋬。
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升火加温。
陶盉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盉,可能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
三星堆早期的陶盉形制器身较修长,足较粗,较晚者体矮胖,足较细,且有实心足尖。
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陶尖底盏、陶器座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尖底盏直径13.3厘米、高4.6厘米器座直径6.3厘米、高1.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尖底盏为夹砂陶,内侧黑褐色,外侧黄褐色,局部黑色。
圆唇,圆弧壁,内底平缓,底中部略呈漏斗状外凸,外底呈在锥状。
陶器座为夹砂黑褐陶,朿腰,圈足方唇外叠.。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讲解词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三星堆遗址的魅力与价值。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三星堆遗址的背景。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长江流域上游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古代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存资源。
在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玉石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多次发掘和研究,人们逐渐揭示了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三星堆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玉石器制造技术和神秘的宗教信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壮观的祭祀建筑、高大的土筑金字塔和神秘的青铜器物。
这些文物充分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之情。
在三星堆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祭祀遗迹,其中包括祭祀坑、祭坛等。
这些祭祀活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天地神灵的虔诚信仰,还揭示了他们对于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些展品,就是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
其中包括精美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每一件都凝聚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
这些文物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
三星堆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
古代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将玉石、青铜等材料打造成各种精美绝伦的器物。
此外,三星堆的陶器也颇具特色,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反映出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
三星堆文明的意义与影响深远而重大。
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政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同时,三星堆文明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护与传承三星堆遗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应当加强对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工作,防止文物盗掘与破坏。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深入挖掘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伟大文明。
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描写三星堆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一处古代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界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的历史文化,还让我们对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铜器。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器物、器皿、器具等。
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美观,完全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例如,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把铜制的方形鼎,鼎身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纹饰繁复而富有立体感,展现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除了青铜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玉器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形态各异,有玉璧、玉璋、玉钺等。
这些玉器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除了青铜器和玉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这些陶器形态各异,有鼓形石器、陶罐、陶壶等。
这些陶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现出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
例如,出土的陶器中有一组陶罐,罐身上绘有精美的纹饰,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除了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等。
这些石器和骨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技术,还可以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出土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锛等,这些石器的制作精细,使用寿命长久,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勤劳。
总的来说,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文物,加强对其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让它们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星堆博物馆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绿化面积达80%以上,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馆(综合馆)和第二展馆(青铜器馆).第一展馆(综合馆),陈列陶器、玉器、金器、青铜器各类文物.综合馆共分为序展和六个单元。
第二展馆(青铜器馆),各种青铜器面具的展示,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包括一个序厅和六个展厅。
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自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馆(现二展馆)建成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前来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