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优质课一等奖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103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一、预习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注音组词辨字形。
(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练习及课文后练习七)二、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初步熟悉课文,检查预习1的完成情况。
(此步宜简捷完成,不多占时间,只需大致明了课文主要内容,对全文有个总体印象,以利对课文重点的深入学习。
)讨论明确: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又进一步讲到中国石拱桥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许多惊人的杰作中的两个代表;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事理.指出我闲石拱桥为什么会有光辉成就的原因;最后又概述了我国石拱桥在解放后的飞跃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讨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①朗读第1、2段,找出点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②这两个特点的表述,作者用了不但……而且……,能不能省去关联;能不能将两个特点前6颠倒?(两个特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先写形式,写桥给人的直观印象,人们从它的外形,进一步了解它内在结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同时,文章第一段是写外形,第二段写结构坚固。
因此,从所写的内容到行文的顺序,不但……而且……都不能删去,两个特征的先后次序也不能颠倒。
)③我国石拱桥的特征还有什么?(历史悠久)④作者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讨论明确:作者先从对石拱桥的概述中,抓住本质特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泸沟桥。
引出典型介绍。
3.学习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说明。
学习提示:文章对两个杰作的说明也同全文的表述一样,先总述,然后分述。
在说明过程中,既写了它俩与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明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①完成课文后练习二。
注意结构特点的概括。
②学习对赵州桥的说明。
指出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特点及建造工艺,掌握石拱桥的基本结构,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著名的石拱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石拱桥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石拱桥的历史、特点、建造工艺及我国著名石拱桥的介绍。
2. 教学难点:石拱桥的建造原理及其在古代建筑中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赵州桥、卢沟桥等著名石拱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拱桥的美。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石拱桥的历史吗?它们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石拱桥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石拱桥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2)讲解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如桥墩、拱券、桥面等,让学生掌握石拱桥的基本构造。
(3)分析石拱桥的建造工艺,包括选址、材料、施工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
3. 案例分析(1)以赵州桥为例,详细介绍其历史、结构、艺术价值等,让学生感受石拱桥的魅力。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赵州桥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石拱桥模型,体验石拱桥的建造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石拱桥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仿古建筑、景观桥梁等。
(2)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我国其他著名石拱桥的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四、课堂互动与讨论1. 互动环节(1)邀请学生上台,尝试用简单的材料搭建一个迷你石拱桥模型,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到石拱桥的承重原理。
(2)组织学生进行“寻找身边的石拱桥”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所见过的石拱桥,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围绕“石拱桥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石拱桥不仅仅是一项建筑艺术,更是古代社会发展的见证。
1、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1、说明事物的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
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⑶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⑸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⑹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⑶“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学学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石拱桥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分析作者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它跨越江河,连接两岸,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在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石拱桥,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一起领略中国石拱桥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简介茅以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
他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文体知识介绍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 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 说明对象的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4. 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5. 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7.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简明。
(四)读准字音弧(hú) 形拱(gǒng) 桥陡(dǒu) 坡液(xiáo) 河称(chēng) 赞墩(dūn) 子崇(chóng) 高堤(dī) 岸涨(zhǎng) 水肖(xiào) 像涨(zhàng) 红称(ch èn) 职岁(suì) 月鬼鬼祟祟(suì)(五)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中国石拱桥。
课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课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说明事物的特点,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学习以代表性事物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初步了解本文说明顺序。
教学策略:学法:筛读、讨论、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以拱字切入。
(1)展示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桥,并做出判断。
(2)出示两种文段,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说明文体。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并解决学生阅读课文中疑难问题。
)三、研讨课文(1)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的时候,为什么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一个不是更简炼吗?(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勾画圈点,看看赵州桥、卢沟桥是不是体现了中国石拱桥这些特征了。
(3)结合课文,观看幻灯片,赵州桥和卢沟桥各自还有什么特点吗?(4)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5)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四、总结五、牛刀小试我们生活在江南水乡,桥梁无处不在,请你介绍一座熟悉的桥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小说明文。
2、课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掌握“拱、贞、撑、涧、虹、弧”等6字。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你见过哪些说明文?(举例)2、简介课题及。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等奖摘要:1.引言: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2.说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习本文的要求3.课文解析:阐述文章中关于石拱桥的知识点和结构顺序4.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5.教学方法:介绍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6.课堂活动设计:安排学生观察石拱桥图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小组讨论等7.作业设计:布置学生绘制石拱桥结构图、撰写关于石拱桥的说明文等8.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表现正文:一、引言中国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中国石拱桥的文章,深入了解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说教材《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建筑园林”为主题。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讲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优秀代表、中国人建成石拱桥的原因,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智。
在学习本文时,要求学生把握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了解石拱桥的结构和优点,以及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三、课文解析文章通过介绍石拱桥的历史、结构、优点等方面,展示了石拱桥的魅力。
其中,重点分析了我国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它们是中国石拱桥的优秀代表。
文章结构清晰,首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详细介绍石拱桥的历史和优秀代表,最后强调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石拱桥的历史、结构和优点,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石拱桥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拱桥图片,自主探究石拱桥的特点和结构。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石拱桥的优点和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18 中国石拱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专业术语。
2.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和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包括描述、分类、比较和因果等说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说明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自豪感。
2.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兴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文章的朗读与理解,特别是对石拱桥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运用,特别是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
(二)教学难点1. 理解石拱桥的建筑原理和美学特征,分析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理解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三、教学导入(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一些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如赵州桥、卢沟桥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 提问:“这些桥梁有什么特别之处?你们知道它们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吗?"2. 引入主题,激发好奇心- 讲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石拱桥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 提问:“你们想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3.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中国石拱桥》,并解释课题含义。
- 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我们要学习如何通过阅读来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价值。
”4. 激发思考,引导预期- 提问:“你们觉得中国石拱桥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哪些科学原理?它们与现代桥梁建设有哪些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答案,并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课文朗读1. 角色分配与准备-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配不同的朗读段落,每个学生需熟悉自己的段落,理解其中描述的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