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手术室管理与监测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包括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和动态空气采样两种方法,采样可以选择平皿沉降法和空气样器法两种方法,我院采用平皿沉降法。
1、静态(空态)空气采样法(1)采样时间:新房验收、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①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宜在其他项目检测完毕,对全室表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之后进行。
②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
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
空气采注:分布在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角的采样点距离邻近两边的距离位0.12米。
③当用平皿沉降法采样时,采样布点数既要不少于(表1)中的布点数,又应满足(表2)规定的最少培养皿数的要求表2 平皿沉降法最少培养皿数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Ø 9cm,以沉降30分钟计)100级131000级 510000级 3100000级 2300000级 2④不论用何种方法检测细菌密度,都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条做对比试验,每批1个对照皿。
第2次是在检测时,每室或每区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打开后应又立即封盖。
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⑤采样后的培养基或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3)结果判断:我国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以及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等级标准分别见表3表3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等级手术室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表面最大空气洁净度级别名称手术区周边区染菌密度手术区周边区I特别洁净0.2个/30min 0.4个/30min 5个/cm2 100级1000级手术室Ø9皿Ø9皿II标准洁净0.75个/30min 1.5个/30min 5个/cm2 1000级10000级手术室Ø9皿Ø9皿III一般洁净2个/30min 4个/30min 5个/cm2 10000级100000级手术室Ø9皿Ø9皿IV 准洁净5个/30min ·Ø9皿5个/cm2 300000级手术室注:I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表4 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等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表面最大染菌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级(个/ cm2)I局部:0.2个/30min · Ø9皿 5 局部100级其他区域:0.4个/30min · Ø9皿其他区域1000级II 1.5个/30min · Ø9皿 5 10000级III4个/30min · Ø9皿 5 100000级IV5个/30min · Ø9皿 5 300000级注:细菌密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采样器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手术室手术间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手术室是医院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安全和感染控制是手术室管理的核心。
在手术室内,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空气微生物检测技术空气微生物检测是手术室手术间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 飞散菌检测飞散菌是手术室手术间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其检测可以通过人工采集和空气采样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采集时,可使用无菌棉签在手术室内不同位置表面擦拭,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和鉴定。
空气采样则是通过专业的设备将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采集,采样仪器会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2. 液体捕集方法除了飞散菌的检测,手术室内的液体微生物也需要进行检测。
针对手术室内流体、溶液以及整形室内各种设备上的液体,可以采用液体捕集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用的采样器具,在液体接触表面或者液体中直接采集微生物样本,再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微生物DNA,快速检测手术室内的微生物。
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PCR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微生物信息。
在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检测中,PCR技术可以应用于特定微生物的迅速鉴定,提高检测水平和效率。
二、空气微生物控制技术检测手术室内空气微生物只是第一步,控制手术室内微生物是关键。
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净化系统手术室内安装空气净化系统是控制手术室微生物的有效手段。
空气净化系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手术环境。
常见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效过滤器、超净台、洁净手术室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内微生物浓度。
2. 洁净操作和隔离措施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洁净操作规程,做好手术场次间的换台和消毒工作。
手术室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抽样检验与控制手术室的微生物环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手术室中进行微生物抽样检验与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抽样检验与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1. 重要性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区域,患者在手术室期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感染的风险。
因此,了解手术室中微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进行抽样检验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的安全性。
2. 抽样检验方法在手术室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空气抽样和表面抽样。
空气抽样可以通过空气采样器收集手术室内的微生物颗粒物,表面抽样则是通过拭子或刷子采集手术室内各个表面的微生物。
3. 抽样点的选择抽样点的选择应该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应该包括手术台、手术器械、墙壁等可能接触患者或手术器械的表面,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抽样点进行检测,可以全面了解手术室的微生物环境。
4. 抽样方法的准备在进行抽样前,需要准备好抽样工具和培养基。
抽样工具应该清洁并且消毒,以避免可能的污染。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根据需要检测的微生物来确定,例如,血液琼脂培养基可以检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5. 抽样过程在进行抽样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采集时间,例如,在手术结束后或手术开始之前进行抽样。
其次,应该确保抽样工具完全接触到需要采样的表面,并用适当的力度进行移动。
对于空气抽样,应该将采样器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采样时间足够长。
6. 实验室处理在完成抽样后,需要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将样品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孵育。
在孵育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和记录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
7. 结果分析通过对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手术室中微生物分布和污染情况。
手术室空气培养方法引言:手术室是医院内最为关键的环境之一,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手术室空气培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术室空气培养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手术室空气培养的原理手术室内的空气中可能存在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对手术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手术室空气培养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和培养,了解手术室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二、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步骤1. 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手术室空气培养需要使用专用的空气采样器具,常见的有悬浮粒子采样器和空气质量采样器。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
2. 采样位置选择:手术室内的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样位置。
一般来说,手术台周围、空调出风口等区域是常见的采样点。
3. 采样操作:在进行采样前,需要将采样器具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污染。
然后将采样器具放置在预定的位置,根据采样器具的说明进行采样操作。
4. 样品处理: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具密封,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样品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涂布法、滤膜法等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5. 培养和鉴定:将样品进行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孵育。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培养结束后,通过形态学、生化学等方法对菌落进行鉴定。
三、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样品的污染。
2.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采样时间和采样量的控制,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 在进行培养和鉴定时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以避免误判和错误结果。
4. 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培养基的质量和消毒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培养的可靠性。
5. 鉴定过程中要注意对菌落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以便准确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结论:手术室空气培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室微生物污染监测手段,通过对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的采样和培养,可以及时了解手术室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手术室的环境控制和感染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悬浮菌采样法是最常用的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捕集下来,并通过培养方法验证其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数量。
悬浮菌采样常用的工具有空气采样器、以及标准方法中规定的培养基。
在采样前,首先需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包括手术台、空调出风口、病房边墙等,然后将采样器置于采样位置,按照采样器的使用说明操作,使其吸收一定量的空气样品。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中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平。
震荡均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它主要通过震荡的方式使悬浮颗粒沉降到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与计数。
在使用震荡均衡法进行采样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通常是手术台的稍上方或空调出风口,然后将震荡采样器放置在采样位置,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中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
半封闭法采样法主要是通过半封闭的设备捕集空气样本,再将样本中的微生物培养,从而评估空气质量。
在使用半封闭法进行采样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一般有采样盘和培养皿。
将采样盘放置在采样位置,然后将空气样本吸入盘中,并尽量封闭盘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之后将采样盘上的培养皿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方法都是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因此,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并准确计算其数量。
但这些新方法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在进行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时,还需要注意采样器的使用方法和采样时间的选择。
采样器的使用应按照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采样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手术室的使用情况和要求进行,一般建议至少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连续采样。
手术室微生物监测制度微生物监测的采样原则:测定物品污染程度或考核消毒措施的效果都以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数量来计算。
因此样品采样要有代表性,有一定数量和固定采样部位。
采样后为避免样品的再污染和腐败性,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
送验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若样品保存于0℃~4℃,则不超过24小时。
1.空气培养(每月1次)(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80~150cm。
(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小于或等于30 m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 点,即中心1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大于30²,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lm。
(4)采样方法:用9cm 直径的普通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培养。
如时间超过5分钟需注明时间。
(5)监测标准:细菌总数臆 200cfu/m³(菌落/m3),未检出致病菌。
2.医护人员手的培养(每月1次)(1)采样时问:在接触患者,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2)用物准备:消毒棉签(密封保存),无菌试管内放入5ml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剪刀。
(3)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签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 2次(1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并随之转动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其余部分放入装有5ml 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
(4)监测标准:细菌总数臆5cfu/cm²。
3.物体表面采样(每月1次)(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2)用物准备:消毒棉签(密封保存),无菌试管内放入5ml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剪刀,5cm×5cm 的灭菌规格板。
(3)采样方法: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火焰上烧或高压消毒)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签,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其余放入装有5ml生理盐水试管中送检。
麻醉科手术室环境净化方法手术室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而麻醉科手术室则是手术室中的关键环节。
麻醉科手术室环境的净化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科手术室环境净化方法,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维护手术室的卫生环境。
一、物理净化方法1.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是净化手术室空气的有效工具。
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器,能够滤除80%以上的微尘、细菌和病毒。
在手术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2. 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于麻醉科手术室的物体表面消毒。
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消毒灯,能够通过照射消灭手术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需要注意保护医院人员的皮肤和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
二、化学净化方法1. 消毒液消毒液是麻醉科手术室常用的环境净化工具。
选择适合手术室使用的消毒液,能够有效地去除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毒。
在手术室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液的正确使用。
2. 光氧催化净化技术光氧催化净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化学净化方法。
该技术利用紫外线和氧气催化器产生一种带有氧化功效的氧化剂,可以快速消除手术室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
在进行光氧催化净化时,需要避免人员在场,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物净化方法1. 植物净化将一些具有空气净化功效的植物引入手术室,如吊兰、芦荟等,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这些植物能够吸收手术室中的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2. 空气微生物监测通过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可以了解手术室的细菌和真菌污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水平符合卫生标准。
综上所述,麻醉科手术室环境净化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采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净化手术室的空气环境,提高手术室的卫生水平。
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手术室环境的净化工作,确保手术室始终处于洁净、卫生的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空气检测标准
手术室空气检测的标准通常由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制定,以确保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和无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手术室空气检测标准:
1. 细菌和真菌的检测:手术室内的空气应该每小时进行细菌和真菌的检测,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无菌。
2. 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手术室内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应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3. 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手术室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新。
5. 静电电荷的检测:手术室内的静电电荷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手术室可能会有不同的空气检测标准,具体的标准应该根据手术室的类型、用途和规模等因素来制定。
第1页/ 共1页。
手术室管理与监测
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包括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和动态空气采样两种方法,采样可以选择平皿沉降法和空气样器法两种方法,我院采用平皿沉降法。
1、静态〔空态〕空气采样法
(1)采样时间:新房验收、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
①静态〔空态〕空气采样宜在其他项目检测完毕,对全室外表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之后进行。
②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
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
空气采
注:分布在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角的采样点距离邻近两边的距离位0.12米。
③当用平皿沉降法采样时,采样布点数既要不少于〔表1〕中的布点数,又应满足〔表2〕规定的最少培养皿数的要求
表2 平皿沉降法最少培养皿数
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Ø 9cm,以沉降30分钟计〕100级13
1000级 5
10000级 3
100000级 2
300000级 2
④不管用何种方法检测细菌密度,都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条做比照试验,每批1个对照皿。
第2次是在检测时,每室或每区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打开后应又立即封盖。
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⑤采样后的培养基或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3)结果判断:我国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以及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等级标准分别见表3
表3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
等级手术室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外表最大空气洁净度级别名称手术区周边区染菌密度手术区周边区
I 2 100级1000级
手术室Ø9皿Ø9皿
II2 1000级10000级
手术室Ø9皿Ø9皿
III一般洁净2个/30min 4个/30min 5个/cm2 10000级100000级手术室Ø9皿Ø9皿
IV 准洁净5个/30min ·Ø9皿5个/cm2 300000级手术室
注:I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表4 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静态或空态〕
等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密度外表最大染菌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
级〔个/ cm2〕
I· Ø9皿 5 局部100级
· Ø9皿其他区域1000级
II· Ø9皿 5 10000级
III4个/30min · Ø9皿 5 100000级
IV5个/30min · Ø9皿 5 300000级
注:细菌密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采样器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动态空气采样法宜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动态采样。
回风口空气动态平皿沉降法:采样应在手术中间进行;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
每个回风口中均匀摆放3个倾斜30°角、直径90mm培养皿,采样时间30分钟,置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生长的菌落数。
表5 环境污染动态控制指标
二医院洁净手术室用房分级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室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保障条件。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分级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室建筑技术标准GB50333--2002》的标准
表6 洁净手术室分级
等级手术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于手术类型
I特别洁净手术室I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
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
无菌手术
II标准洁净手术室I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
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I类
切口无菌手术
III一般洁净手术室II普通外科〔除去I类切口手术〕、妇产
科等手术
IV准洁净手术室III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表7 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
等级用房名称
I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
II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
III刷手间,消毒准备室,预麻室,一次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的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廊,重症监护室〔ICU〕
IV恢复〔麻醉苏醒〕室与更衣室〔二更〕,清洁走廊
三、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管理
1、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2、空气处理机组的普通送风口应每月检查、清洁。
当送风末端出风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当测压孔或微压计显示的压差到达需更换的设定参数时,应更换过滤器。
4、非自动清洁的初效滤网应每2日清洗1次,并无肉眼可见的毛絮等附着物。
5、每日第1台手术前30分钟空气净化装置应当正常开启,环境参数应到达GB50333--2002的需要
6、连台手术,应对手术间地面和物体外表进行清洁消毒,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
7、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系统需继续运行30分钟
8、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维护并定期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9、负压手术室内地面、各种用具和设备外表的消毒应在每次开机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到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以上,此时可进行同种病原体感染的连台手术。
特殊感染手术后确认排风机组污染时,先用有效的消毒剂处理排风口外外表,再更换高效过滤器,操作人员应有防护措施,宜选用可安全便捷拆卸的过滤器机组,换下的过滤器应密闭运出,燃烧处理。
10、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11、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制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
12、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
13、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日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14、粗效过滤器宜1-2个月更换1次;中效过滤器宜每3个月更换1次;高中效过滤器宜每4个月更换1次;亚高效过滤器宜12个月以上更换1次;高效过滤器宜36个月以上更换1次。
四、洁净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
1、洁净手术在建设完工后应按照GB50333-2002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2、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系统宜开展日常监测,至少每1-2年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指标的综合性能评价。
3、在综合性能检测时,应对过滤器及其安装边框的泄露及密闭性按GB50591-2010的要求进行检测。
4、空气净化器卫生学指标监测应在物体外表擦拭消毒后,室内空气净化前进行。
5、每日晨有专人监测手术室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并记录。
6、每日术前〔包括接台手术〕有专人监测〔目测〕限制区内手术室辅助间、洁净走廊环境,包括地面、台面和墙壁是否清洁,物品设备是否有序。
7、每周有专人监测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的回风口栅栏、网面、管道、内壁的清洁度并记录。
8、每月对非洁净区局部空气净化装置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
9、每年由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对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10、宜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平皿沉降菌的动态抽测。
五、静压差监测方法
1、检测方法在手术开始时,直接读取手术室门外仪表数据或用液柱式微压差计现场测量。
此时应有一人在室内手持伸入该室的压差计胶管,使管口处于0.8m 的高度,管口端面垂直于地面,避开气流方向和涡流去,然后读数。
2、洁净区对非洁净区,在手术进行中,在各方向的门处于关闭状态下,按上述测手术室的方法进行检测
3、监测标准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