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液的生理功能
- 格式:docx
- 大小:36.49 KB
- 文档页数:1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影响心搏出量的因素不包括()。
A.动脉血压B.心肌收缩能力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D.心率答案:解析:2. 不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加速的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B.红细胞叠连增多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D.血浆胆固醇含量增多答案:A解析:3. 通过旁分泌的方式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是()。
[西医综合2015研]A.生长抑素B.抑胃肽C.肾上腺素D.胰高血糖素答案:A解析:三项,抑胃肽、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项,生长抑素则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4. 能准确测定GFR的物质是()。
A.酚红B.对氨基马尿酸C.尿素D.菊粉答案:D解析:5. 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A. 20CO2和80O2B. 17O2和83N2C. 21O2和79N2D. 2CO2和98O2答案:D解析:6. Graves病时的代谢,下列哪项不正确?()A.尿肌酸排出增加B.肠道糖吸收增加C.肝糖原分解增加D.血总胆固醇增加答案:D解析:7. 下列有关ABO血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儿血浆中存在IgM型抗A或抗B抗体B.新生儿血浆中存在的抗A或抗B抗体是自己产生的C.新生儿血浆中存在IgG型抗A或抗B抗体D.新生儿红细胞上A或B抗原的含量与成人相同答案:C解析:三项,新生儿出生后2~8个月血浆中才出现天然IgM型抗体,但因母体的IgG型抗体可通过胎盘,故出生时血浆中存在IgG型抗或抗抗体,而不存在IgM型抗或抗抗体。
项,新生儿红细胞上或抗原的含量较少,仅为成人的14。
新生儿出生时红细胞膜上或抗原的位点数仅为成人的13。
E项,新生儿体内的其他多种细胞也存在或抗原。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关于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肾小管均能重吸收葡萄糖B.葡萄糖重吸收属于易化扩散C.只有近端小管能吸收葡萄糖,顶端膜的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基底侧膜的转运属于被动易化扩散D.只有近端小管能吸收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答案:C解析:2. 下列关于胰液分泌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B.迷走神经兴奋,促胰液素分泌增多C.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食物是兴奋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答案:B解析:3. 测得某人在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为1.6m2,其BMR约是()。
[西医综合2018研]A. 186kJ(m2·h)B. 177kJ(m2·h)C. 150kJ(m2·h)D. 167kJ(m2·h)答案:B解析:基础代谢率(MR)是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率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即用kJ(m2·h)来表示。
基础代谢率的测定通常采用简化的能量代谢测定法,即将非蛋白呼吸商视为0.82,与之相对应的氧热价为20.20kJL,因此,只需测定受试者在基础状态下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体表面积,即可计算出基础代谢率。
即MR=氧热价×耗氧量÷体表面积,通过计算得出,此人MR=20.20kJL×14Lh÷1.6m2≈177kJ(m2·h)。
4. 下列抑制胃酸分泌的物质是()。
A.咖啡因B.乙酰胆碱C.生长抑素D.组胺答案:C解析: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包括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其他因素有a2+、低血糖、咖啡因和酒精等。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特点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将身体内的食物分解、吸收,并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的功能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特点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是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的一个系统。
人类的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随后通过消化系统的不同部分逐渐消化吸收。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启动器。
人们在吃的时候,口腔的唾液腺会分泌唾液,该唾液会同时含有消化酶和消化液。
唾液酶可以将淀粉质变成多糖,消化液可以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道是一条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混合后,被压力推入食道进入胃。
胃是消化系统的大型消化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
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并将其转化为小肠易于吸收的物质。
胃酸和胃酶分泌在胃中,能快速分解蛋白质,将它们转化成小分子的氨基酸。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消化器官。
它主要负责将食物和胃液中的混合物溶解和吸收,然后推进到大肠。
胰液和肝胆汁是为消化食物而特化的。
小肠上皮层面积较大,因此能吸收大量的养分。
大肠呈环状,可将小肠中无用的物质排除体外,避免身体对身体构成伤害。
最后,尿液排泄从肛门端进入膀胱,通过膀胱进行排泄。
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吸收营养物质:消化系统中的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器官。
小肠上皮面积大,和微细的绒毛小齿缝一样密集排列在小肠管壁上,形成了一种非常大的表面积,促进了养分的吸收。
2.分解食物:消化系统的其他部分,如口腔、胃和大肠的一些部分,就可以分解食物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或纤维质等。
3. 约束菌群:大肠对于对有益菌群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熟的有益菌群可以帮助人体进行免疫、调控肠道机能,预防肠道肿瘤等。
4. 排泄废物:消化系统对于体内孕育的废物的消除是至关重要的。
正常的消化系统会将废物从身体中释放,保持身体良好的平衡状态。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消化道的各个部分、消化腺体和消化液的分泌,以及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消化道的结构消化道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管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
消化道负责食物的摄入、传送、消化和吸收。
1. 口腔:食物的摄入通常从口腔开始。
口腔内含有牙齿和舌头,它们协同工作进行咀嚼和润湿食物,并与唾液混合。
2. 食管:食管是一个管状结构,连接口腔和胃。
它通过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送到胃中。
3. 胃:胃是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
它有强大的肌肉层和多种消化酶的分泌,负责储存和混合食物,同时进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4. 小肠:小肠是整个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它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壁上有许多绒毛和肠腺,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5. 大肠和直肠: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物质转化为粪便。
直肠则是粪便的储存器。
二、消化腺体和消化液的分泌消化腺体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分泌消化液,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内主要的消化腺体,分为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和许多小的唾液腺。
唾液主要含有水分、酶类和黏液,能够起到润湿食物、开始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的作用。
2. 胃腺:胃腺分布在胃黏膜中,主要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能够降低胃的pH值,杀灭细菌和激活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则能够分解蛋白质为小肽和氨基酸。
3. 胰腺:胰腺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之一,它分泌胰液,包含多种消化酶和碳酸氢盐。
胰液中的消化酶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供小肠吸收。
碳酸氢盐能够中和胃酸,使肠道内的pH值适宜。
4. 肠道腺体:肠道腺体分布在小肠壁上,主要分泌肠液和肠激素。
肠液包含多种消化酶,如蔗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够进一步分解食物的营养物质。
河北单招考试七类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题与答案1、高职单招考试临近,很多同学在进行考前准备的同时不免有些心理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A、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C、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睡觉D、服用镇静药催眠答案:D2、以下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A、骨组织B、软骨组织C、血液D、脂肪组织答案:D3、消化液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稀释、水解食物B、改善消化道内的ph值C、损伤消化道内的粘膜D、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C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C、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D、胰岛素基因转录与翻译过程均与线粒体有关答案:D5、2021年4月,某县成功举办了“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2021“关山草原杯”半程马拉松赛。
在赛前长跑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脏活动表现为()A、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强B、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强C、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弱D、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弱答案:A6、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是()A、口腔B、胃C、大肠D、小肠答案:D7、椎骨共有多少块()A、31B、32C、33D、34答案:B8、消除市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A、喷洒消毒剂B、经常开窗通风C、喷洒空气清新剂D、经常打扫卫生答案:B9、下列情形中,属于医疗事故的是()A、医生对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误伤邻近重要器官,造成患者功能障碍B、因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防范的后果C、无过错输血造成患者感染、D、诊疗护理存在过失,虽未造成死亡,残疾等身体E、损害,但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答案:A10、迄今为止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是()A、乙肝B、肺结核C、狅犬病D、乙脑答案:C11、影响人体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A、环境温度B、精神活动C、肌肉活动D、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答案:C1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通过水源传播B、通过血液传播C、通过飞沫传播D、通过接触传播答案:C13、以下不属于颅中窝的结构()A、枕骨大孔B、题鳞C、颞骨D、垂体窝答案:A14、体循环起始于()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答案:B15、切除了胆囊的人应减少食物中哪些营养物质的含量()A、蛋白质B、脂肪C、糖D、维生素答案:B16、对股的营养生长和骨折后的修复都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骨密质B、骨松质C、骨髓D、骨膜答案:D17、不属于消化腺的器官是()A、唾液腺B、胃腺C、甲状腺D、肠腺答案:C18、不属于上呼吸道的是()A、鼻B、咽C、喉D、气管答案:D19、哪六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A、意大利、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士B、美国、德国、荷盖、英国、法国、瑞士C、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士D、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答案:D20、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胸骨后剧痛,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速打120急救B、立即送往就近医院C、就地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同时拨打120D、就地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答案:C21、输尿管()。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下列各体液中,不属于机体内环境范畴的是()。
A.淋巴液B.细胞内液C.血浆D.组织间液答案:B解析:2. 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西医综合2015研] A.血管口径B.血液黏度C.血流速度D.血流形式答案:A解析:血流阻力R=8ηL(πr4),其中r为血管半径、η为血液黏滞度、L为血管长度。
当血管半径加倍时,血管阻力降为原来的116,所以血管口径是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
3. 男性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是()。
A.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B.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C.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雄激素D.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答案:C解析:4.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D.突触后膜超极化答案:C解析:突触前抑制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其发生机制是由于突触前膜l-电导增加,导致突触前膜动作电位减小,从而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5. 关于ACTH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受下丘脑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受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C.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D.受醛固酮的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TH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G浓度的反馈调节以及应激性调节,不会受醛固酮的反馈调节。
6. 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A.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B.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C.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D.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答案:B解析:7.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电压门控的B.在去极化化阈电位时,可引起正反馈C.有髓纤维,主要分布在郎飞结处D.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答案:D解析:8. 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强度主要取决于()。
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将摄入的食物分解、吸收和排除。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一、解剖结构消化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
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些器官。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包括唇、齿、舌和腭等结构。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同时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
2. 食管食管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管道。
它位于胸廓和腹腔之间,并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顺利送入胃中。
3. 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分泌胃液,用于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胃通过搅拌和混合作用,将食物转化为半流体状态,称为胃食糜。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分泌肠液,帮助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 大肠大肠主要起到水分吸收和残余物质的聚集作用。
它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最终将未消化的物质转化为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6. 肝脏肝脏是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中上部。
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胆汁的产生和分泌、代谢物质的转化以及解毒等。
7. 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腔深处的腺体器官,它分泌胰液,含有多种酶用于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二、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
1. 消化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较小的、可被吸收的分子的过程。
口腔中的唾液分泌淀粉酶,胃液分泌胃蛋白酶和胃激酶,且胰液分泌多种酶,它们协同作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以便于吸收。
2. 吸收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或淋巴中,以供全身细胞利用。
主要发生在小肠的上皮细胞中,通过微绒毛和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吸收进入血液。
3. 排泄排泄是指将未被吸收的废物和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大肠将未被吸收的物质通过吸收水分的作用,转化为粪便,最终由肛门排泄。
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一、消化系统的解剖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器官系统,由一系列器官组成。
这些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其中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
牙齿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将其分解为小块,以便更好地进行消化。
舌头则帮助推动食物,使其进入下一部分消化道。
唾液腺产生唾液,其中含有淀粉酶等酶类物质,有助于开始食物的消化过程。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当我们吞咽食物时,喉头会打开,使食物进入食管。
然后通过顺序性收缩肌肉(称为蠕动运动)将食物推送到胃部。
3. 胃胃是一个位于上腹部的容器状器官。
它分泌胃液,并对所摄取的食物进行浸泡和搅拌,将之转化为胃酸液。
胃的特殊内壁具有皱褶和科特式细胞,这些结构增加了表面积,使得物质吸收更为有效。
同时,胃通常会分泌一种称为胰凝乳素的激素,它能够促进食物通过肠道。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被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从胃延伸到空肠,并接收胆汁和胰液来协助消化食物。
在小肠壁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称为绒毛,这些绒毛上有许多微细血管和淋巴导管。
营养物质会从小肠中的绒毛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
5. 大肠和直肠大肠主要由盲肠、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组成。
它起到储存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大部分水分在大肠中被回吸收,形成粪便,并逐渐从结直肠排出体外。
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确保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1. 分解食物消化系统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式将食物分解为小块,并释放酶来加速分解过程。
在口腔中,牙齿咀嚼食物并将其切碎。
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类食物。
胃液则包含盐酸和消化酶,可以把蛋白质转变为胺基酸。
2. 吸收营养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绒毛上的微细血管和淋巴导管增大了表面积,促进了养分吸收。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这些微细血管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并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生理功能人体消化系统是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的,它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微小的营养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
首先,食物在口腔中开始消化。
牙齿通过咀嚼将食物切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糖类。
然后,食物被咽下食管。
食管是一个肌肉管道,通过波状收缩的蠕动将食物推送到胃部。
在胃中,食物与胃酸和胃蛋白酶混合,形成胃液。
胃酸有助于消化蛋白质,胃蛋白酶则进一步分解蛋白质成小分子的肽。
胃液中的消化液还包含一些黏液,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胃酸的损伤。
在胃中,食物被搅拌成半流体的糜烂物,称为胃糜。
胃糜通过幽门流入十二指肠。
在十二指肠中,胆汁和胰液被排入消化过程中。
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储存在胆囊中,它帮助乳化和吸收脂肪。
胰液由胰腺分泌,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脂肪酶等,可以分解蛋白质、淀粉、脂肪等。
食物在小肠中进行主要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壁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细胞,能够吸收微小的营养物质。
这些细胞上有许多纤毛和微绒毛,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小肠的壁分泌肠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脆粒酶、乳酶等,可以分解残余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在小肠中,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这些小分子通过绒毛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中,被带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进行能量供应和修复。
未被吸收的残余物质进入大肠。
大肠主要起到储存和吸收水分的作用。
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被吸收,将食物残渣浓缩成粪便。
大肠的细菌群帮助分解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K和B12等。
最后,粪便进入直肠,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总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它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微小的营养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
这一过程依赖于消化液中的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
只有每个组成部分正常工作,消化系统才能顺利完成其功能。
了解肠胃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生理功能肠胃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将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物质。
从食入食物到最终排出消化残渣的过程中,肠胃消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机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肠胃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生理功能。
肠胃消化系统是由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组成的。
其中,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和胃,而下消化道则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
首先,当我们进食时,食物首先进入口腔。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它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通过口视觉感受食物的器官,还包括舌头、牙齿和唾液腺。
在口腔中,牙齿通过咀嚼将食物研磨成更小块,增加食物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消化酶的作用。
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包含唾液淀粉酶,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更简单的糖分子。
接下来,食物经过咽喉进入食管。
食管是一个肌肉管道,通过蠕动的运动将食物从咽喉推送至胃部。
这个过程是自主控制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吞咽反射,我们无需特意去控制。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
胃是一个呈扇形的器官,位于腹腔中上部。
胃的内壁有许多与腺体相关的小凹陷,这些腺体分泌胃液。
胃液主要包括胃酸、酶和黏液。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具有灭菌作用,可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并将其转化为小肽和氨基酸。
胃酸还有助于激活胃蛋白酶,进一步分解蛋白质。
黏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胃壁不受胃酸的腐蚀。
胃还通过周期性的蠕动运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一种粘稠的液体状物质,称为胃内容物。
胃容量一般为1-1.5升,当胃容量增加时会感觉到饱腹感。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进行预消化。
由于胃液的存在,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通常为2-4小时。
在胃中,食物会逐渐分解,并转化为营养物质和废物。
当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会进入小肠。
小肠是身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由空肠、回肠和十二指肠组成。
小肠的内壁有很多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同时,小肠壁上还有许多腺体,分泌消化酶和其他消化液。
其中,腺体最多的地方是十二指肠,它分泌胰液和胆汁。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特点和调节机制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不需要的废物。
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消化系统的生理学特点和调节机制。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器官,每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1.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牙齿将食物咀嚼成小块,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从而促进消化过程的开始。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送到胃中。
3. 胃:胃是一个扩张性的器官,其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
小肠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胆汁和胰腺酶进一步分解食物,使其可以被肠壁吸收。
5. 大肠和直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直肠则用于储存粪便并排出体外。
二、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控制,包括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局部调节等。
1. 神经调节:消化系统内有丰富的神经网络,其中最重要的是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促进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而交感神经则抑制这些过程。
2. 激素调节:胃、肠道和胰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胆固醇酸和肾上腺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调节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和胰腺酶分泌等消化过程。
3. 局部调节:消化系统内的神经元和消化液能够在局部范围内进行调节。
例如,当食物通过胃肠道时,化学和机械刺激会刺激肠道内的感受器,进而引发特定的反应,例如增加肠蠕动和调节消化液的分泌。
三、消化系统的生理学特点消化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生理学特点:1. 消化器官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的消化需求。
例如,胃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可以容纳大量食物;小肠有许多细小的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2. 消化系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食物进行适当的消化和吸收。
根据食物的成分,消化系统会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并调节消化过程的速度。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是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过程之一,而消化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营养摄取与利用。
一、消化系统的整体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其附属腺体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
1. 口腔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点,包括咀嚼器官牙齿和舌头。
牙齿通过咬和磨碎食物,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吞咽。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感知食物的温度、味道和质地,并将其推向咽喉。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其主要作用是将咀嚼后的食物引导到胃部。
食物经过食管时,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作用,食物能够顺利地向下运动。
3.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袋状器官,具有强力的肌肉壁。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并消化食物。
胃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使食物开始分解和消化。
通过胃搅拌运动,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半液体状态的胃内容物。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它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起到吸收和分解食物的作用。
在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绒毛,能够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5. 大肠大肠是连接小肠和直肠的管道,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剩余的原料转化为固态粪便。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1. 摄取和咀嚼摄取是通过口腔将食物送入消化系统的过程,而咀嚼则是通过牙齿的作用将食物研磨、切碎和混合。
2. 消化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以便让其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阶段。
物理性消化是指咀嚼、搅拌和蠕动等机械作用,化学性消化则是指消化液中的酶对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
3. 吸收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食物中的养分从消化道传输到血液或淋巴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内壁的绒毛能够将养分吸收并转运至全身。
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最能反应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血液)2、内环境的组成包括以下各项,但除外(睡液)3、从广义上来说,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器官功能活动保存相对稳定、系统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整体器官功能保持相对稳定4、在人体功能调节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神经-体液调节)5、下列常用于衡量可兴奋细胞兴奋性大小的指标是( 阀强度)6、刺激的阀值通常指(保持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7、神经-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乙酰胆碱)8、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其兴査性周期性变化的顺序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9、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需血浆凝血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10、新生儿溶血可能发生在(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11、血液的粘常性,主要取决于(红组胞)12血浆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蛋白质)13.参与维持血浆pH値的主要缓冲对是(NaHC03/H2C03)1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组成(白蛋白)1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时,将出现(血浆加快)16.人体主要造血原料是(铁和蛋白质)17.关于AB0血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 B凝集素)18.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快速充盈期)l9.生理情况下,对动脉血压影响不大的因素是(血液粘滞性)20.心指数等于(心输出量/体表面积)21.在搏出量不变的情況下,决定心输出量大小的因素是(心率)22.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有效不应期长)23.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房-室交界)24.下列与组织液生成和回流无关的因素是(血装晶体港透压)25.决定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心輸出量)26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搏出量)27用子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心指数)28.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气体分压差)29.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的时刻是 (吸气初)30.缺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31.参与平静呼吸的肌肉是(膈肌、肋间外肌)32.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胸膜腔密闭)33.人工呼吸的原理是认为地造成 (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差值)34.胆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35.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胃的运动)36.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列顺序是 ( 糖类、脂的、蛋白质)37.胆汁中不合有(消化酶)38.水分及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 ( 小场)39.向心性肥胖的病因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40.存在于胃液中,可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HCL)41.对脂肪、蛋自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胰液)42.在短期饥饿情况下正常体重者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43.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女性月经期体温最高)44.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45.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46.尿的浓缩与稀释主要取决于( AD H分泌量)47.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保N a+排K+)48.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所不同的是(不含大分子蛋自质)49.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使( 肾脏排钠量减少)50.近球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肾素)5l.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中脑)52.眼视近物的调节过程中,哪项是最主要的(视轴会聚)53 对于视杆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光敏感度高分辨力强)54.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可双向传递)55.反射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中枢突触的数量)56.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引起特定感觉,井激发大脑皮层发出识神经冲动)57.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引起触觉)58.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号致 ( 肢端肥大症)59.能能刺激甲状腺体増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 TSH)60.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激素是( 甲状腺激素)二、多项选择题1.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 实现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控制组织血液灌流量维持动脉血压、调节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稳定、调节体温)2 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可由下述情况引起( 心交感神经兴奋、血钙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心室余血量増多)3.呼吸道在肺通气中的作用是(使吸气湿润、温暖、净化吸入气、调节气流阻力、影响肺泡通气量)4.下列哪些指标中含有潮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 D.肺总容量)5.消化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稀释食物、保炉消化道黏膜、改変消化道内的pH值、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子吸收)6.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基本条件是(清晨、清醒、静卧;空腹(进食后12-14h);肌肉松弛;环境温度20-25℃;无精神紧张)7.大出血时,尿量显著减少的原因包括( 肾血流量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容量感受器抑制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压力感受器兴奋性下降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増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对晶体渗透压阈値下调)8 视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包括( 瞳孔缩小、晶状体变凸、眼球会聚)9.下列哪些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糖皮质激素、生能激素、甲状性激素、雄激素)10.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有( 促进吸收、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11. 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胃内压是胃排空的动力、胃排空受十二指肠内容物PH的控制)12.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可由下述情况引起(心交感神经兴奋、血钙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増多、心室余血量增多)I3.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房-室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依靠心室的舒张、心室-动脉间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来自心室收缩、心房的初级泵作目对心脏的射血和静脉回流都有利、心室等容舒张期内,室内压大幅度下降)l4.下列哪些指标中含有潮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肺总容量)消化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稀释食物、保护消化道黏膜、.改変消化道内的pH值、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手吸收)l6.关子胃排空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胃内压是胃排空的动力、胃排空受十二指肠内容物PH值的控制)三、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Graves病时的代谢,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总胆固醇增加B.肝糖原分解增加C.尿肌酸排出增加D.肠道糖吸收增加答案:A解析:2. 静息状态时,体内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
A.肝B.心C.骨骼肌D.脑答案:D解析:3. 下列食物成分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促胆囊收缩素分泌作用最强的是()。
A.蛋白质B.电解质C.脂肪D.碳水化合物答案:A解析:促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由小肠上部I细胞分泌。
刺激缩胆囊素分泌的因素按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
糖类没有刺激作用。
4. 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B.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C.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答案:B5. 不参与血Ca2+浓度调节的内分泌腺或器官是()。
A.甲状旁腺B.肾C.肾上腺D.甲状腺答案:C解析:项,甲状腺细胞分泌的降钙素(T)可降低血钙和血磷。
项,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
项,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不参与血a2+浓度的调节。
项,由食物摄取或体内直接合成的维生素3在肝内25羟化酶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3。
然后在肾内1α羟化酶作用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二羟维生素3,参与钙、磷代谢。
6. 左心室内压最高的是()。
A.等容收缩期末B.快速射血期末C.快速充盈期末D.等容舒张期末答案:B7. 下面关于血浆渗透压的概念,哪项不正确?()A.血浆总渗透压主要是由Na离子和Cl离子形成的B.血浆总渗透压阻止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C.血浆总渗透压近似于0.9NaCl溶液D.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答案:B解析:8. 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负责摄取、分解和吸收食物,并将其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部位,各具不同的功能,相互协调完成消化过程。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它通过咀嚼和混合食物,将其切割成小块,并与唾液相混合。
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唾液淀粉酶,它可以分解淀粉为糖类,从而开始消化过程。
此外,口腔中的舌头和牙齿也起到重要作用,舌头帮助搅拌食物,牙齿则将食物咀嚼成更小的颗粒,提高消化酶对食物的接触面积。
食物经过口腔后进入食管,沿着食管向下运动。
食管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顺利送入胃中,它通过蠕动的运动将食物推动到胃部。
食管壁组织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酸和抗腐蚀能力,从而保护食管免受胃酸的侵蚀。
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之一,承担着储存和分解食物的功能。
胃壁分泌多种消化酶和胃酸,其中胃酸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食物的pH值,杀死病原微生物并促进消化酶的活性。
此外,胃壁还分泌唾液酸酶,它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从而加速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胃壁的皱襞和横纹肌的收缩,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形成半液态的物质,称为胃内容物。
胃中半液态的胃内容物随着反射性的蠕动运动进入十二指肠,此时胃酸被中和。
十二指肠是消化系统中的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
在十二指肠中,胆汁和胰液进入消化过程。
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使其易于被消化酶分解。
胰液则由胰腺分泌,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它们能够进一步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肠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称为肠绒毛,它们能够增加表面积,提高食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同时,小肠壁还分泌肠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肠腺啤酒酵素、蔗糖酶等,用于进一步分解食物中的多糖和蔗糖。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消化系统中未被吸收的物质转化为粪便。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这些器官共同发挥着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首先,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始点。
在口腔中,食物被咀嚼、混合和润湿,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即唾液淀粉酶,可以降解淀粉并将其转化为糖类。
接着,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
食管是一个管状结构,它利用蠕动运动将食物推进到胃中。
这是消化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混合和消化食物。
胃壁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如胃蛋白酶和胃澱粉酶。
这些消化酶可以将蛋白质和部分淀粉类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接下来,食物进入小肠。
小肠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中,食物与胰液和肝胆系统分泌的胆汁相结合,这些消化液包含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胆固醇酯酶等。
这些消化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进一步分解,最终形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
最后,食物进入大肠。
大肠主要起到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作用。
此外,大肠还有菌群生态平衡的功能,有益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以及对未消化的物质进行浓缩和储存的功能。
最后,不消化的物质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总结来说,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咀嚼、润湿和降解食物的功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功能、将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功能、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的功能、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以及排除未消化物质的功能。
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和健康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影响着整个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摄取各类营养物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功能。
消化液含钾量
消化液是胃内含有多种酸性物质的液体,它是进行食物消化的重
要物质之一。
消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钾离子,其含量对于人体健康和
生理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据研究表明,消化液中的钾含量约为0.01~0.05mol/L。
钾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质,它参与人体内酸碱平衡、细胞膜的稳定、肌肉和
神经细胞的正常运作等多种生理过程。
缺乏钾会导致肌肉无力、疲劳、心跳过缓或过快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消化液中的钾含量与食物的摄入和胃的排空速度有关。
当我们进
食的时候,胃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液体和食物混合形成胃内容物。
其中,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的食物会促进胃分泌消化液,从而增加其中
的钾含量。
同时,胃的排空速度也会影响消化液中的钾含量。
当胃排
空速度过快时,消化液中的钾含量会相应减少。
尽管消化液含有一定量的钾离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饮
食不良或过多食用含钾食物来提高消化液中的钾含量。
事实上,摄入
过量的钾对于人体来说同样有害。
因此,在保持合理饮食的前提下,
合理地摄入适量的钾能够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生理功能。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下列食物成分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促胆囊收缩素分泌作用最强的是()。
A.电解质B.蛋白质C.脂肪D.碳水化合物答案:B解析:促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由小肠上部I细胞分泌。
刺激缩胆囊素分泌的因素按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
糖类没有刺激作用。
2. 损毁动物的视上核将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尿量增加、尿比重增加B.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C.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D.尿量增加、尿比重下降答案:D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分泌,主要由视上核分泌。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若损毁动物的视上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导致尿量增加、尿比重下降。
3. 下列有关睾酮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精子生长发育B.抑制蛋白质合成C.促进骨骼生长D.促进副性征的出现答案:B解析:4. 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其原因是()。
[西医综合2016研]A.小肠吸收葡萄糖非常完全B.流经胰岛的血流量很少C.血流经胰岛时葡萄糖浓度已很低D.小肠分泌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答案:D解析:口服葡萄糖后,由于肠黏膜分泌抑胃肽,可在血糖水平升高前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导致胰岛素迅速而明显的分泌,超过由静脉注射葡萄糖所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
5. 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B.轴突C.胞体D.始段答案:D解析:6. 在细胞内依赖cAMP直接活化的底物酶是()。
A. PKAB. PKGC. PLCD. PKC答案:A解析:7. 下列哪一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A.房室结去极化B.心房肌去极化C.房间束去极化D.窦房结去极化答案:B解析:8. 安静卧位时,下列哪一项前后两个部位的血压差最大?()A.升主动脉和桡动脉B.肺动脉和左心房C.大隐静脉和右心房D.股动脉和股静脉答案:D解析:9. 与肠黏膜细胞吸收葡萄糖关系密切的转运过程是()。
消化液的生理功能
消化液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液体,存在于人体的胃、胰腺和唾液腺中。
它具有以下几个生理功能:
1. 提供消化酶: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胃酸、肠液中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唾液中的唾液酶等。
这些酶具有催化、加速食物分子的化学反应作用,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物成分。
2. 调节胃肠蠕动:消化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刺激胃壁收缩,帮助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这有助于将食物推动到肠道,并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维持酸碱平衡:消化液中的胃酸和肠液中的碳酸氢盐具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胃酸与胃液中的其它酸性物质可帮助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促进消化酶的活性。
肠液中的碳酸氢盐则可以中和胃酸,调节肠道的pH值。
4. 促进水分吸收:消化液中的水分可被食物吸收,有助于保持血液中的水平衡,并产生适当的黏液形成帮助食物在胃肠道中顺利通过。
总之,消化液的生理功能包括提供消化酶、调节胃肠蠕动、维持酸碱平衡和促进水分吸收。
它们协同作用,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