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设计基础——人流引导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商业空间设计》作业
根据《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并且,根据每个同学自己对商业空间的理解。
特留结业作业如下:
一、根据自己学习优势可自主选择【手绘】、【电脑辅助】等作业形式;
二、作业要求:1、空间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自选一《原建筑平面图》作为设计依据;
2、在《原建筑平面图》基础上,做《某商业空间平面功能布置图》(CAD),要求功能分区合理,必要的功能区、面积、尺寸标注准确;
3、在《某商业空间平面功能布置图》的基础上做《人流动线设计及分析图》,包括水平和垂直动线分析;
4、在《某商业空间平面功能布置图》基础上做《某商业空间天花灯位图》;
5、根据某商业空间功能《某商业空间平面功能布置图》《某商业空间天花灯位图》做若干主要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图标要与平面图上的图标相一致;
6、在以上设计方案基础上做《某商业空间设计效果图》,要求不少与3个透视角度;
三、作业递交要求:
1、未经过老师辅导的作业一律视为“非本课程作业”,不给予成绩;
2、凡发现与他人作品雷同的作业一律不给予成绩;
3、作业递交方式:A1规格的作业图板和相关的电子文件(含:构思草稿、CAD图纸、效果图、设计说明)。
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是在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流体性和空间的相互关系,以提升空间的灵活性和舒适度为目标的设计方案。
流体空间布局设计突破传统的界限和限制,以流动性和开放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具活力和多样性的空间体验。
首先,在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中,必须考虑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需求。
通过提前了解使用者的工作或生活习惯,可以将不同功能区域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方便使用者的日常活动。
例如,将厨房、餐厅和客厅设置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方便家庭成员的交流和互动。
而将工作区域和休息区设置在靠近窗户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采光和视野。
其次,在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人流和物流的流畅性。
通过分析使用者的活动路径和动线,可以将不同功能区域相互连接,形成流畅的空间布局。
例如,在办公室中,将员工的工作区域、会议室和休息区设置在同一区域,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人员之间的距离和交通阻塞。
同时,在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空间的通透性和开放性。
通过合理利用建筑元素和家具布置,可以改善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例如,选择玻璃隔断和开放式的楼梯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通透性和视觉上的连贯性。
同时,合理选择家具和装饰品,可以提升空间的美感和舒适度。
最后,在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置,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例如,灵活使用移动隔断和家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活动,改变空间的形态和功能。
同时,合理运用多功能家具和嵌入式家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总之,流体空间布局设计方案是一种以流动性和开放性为设计理念的空间布局方式。
通过综合考虑功能需求、人流和物流的流畅性、空间的通透性和开放性,以及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可以创造出更具活力和多样性的空间体验。
大型商场中商铺人流动线规划原则一、人流动线的规划原则1、注重内外沟通,脉络清晰;2、注重立体人流的自然顺畅,平均分配关系;3、避免盲区和死角问题;4、合理设置宽度。
二、商场电梯布局的规划原则1、扶梯布局原则①.商场的电梯部数,布局位置,要以有效疏散运载人流作为出发点;②.避免电梯口的人流堵塞,电梯与过道衔接处的空间宽于过道,或有交叉过道。
③.引导顾客向上购物2、垂直电梯的布局原则①.货人分流商场垂直电梯,货梯与载人梯分开设置,实行有效的货流与人流的分流。
②.专用通道设置结合商场功能定位,避免行业经营冲突。
三、铺位布局规划原则1、实用、利润、形象的统一商场铺位布局必须考虑到经营商家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同时更要兼顾到独立铺位与整体商场的协调性与互动性。
2、尊重消费者的行为人性化设计,使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显得更加自然顺畅和轻松愉快,购物方便且不易疲劳。
3、面积按定位划分根据整个商场定位划分商铺的面积。
20㎡以下占整个商场面积的10%,20㎡—40㎡占整个商场的30%,40㎡—80㎡占整个商场的20%,卖场占整个商场的40%。
商铺进深与门面比例不宜大于2:1。
垂直动线及出入口处要宽敞明亮。
4、使用率适中本项目的使用率控制在58%—65%之间。
四、商场内外部景观及商业小品设计原则以商场核心主题特色为基点,通过内外景观、小品的有效组合,与商场主题密切联系,保证内外景观、空间及与商场主题特色的和谐性与均好性。
室外有足够的广场,作为促销场所和消费者休闲的公共区域。
商场小品注重观赏性,大众化与艺术有机组合。
五、商场外立面设计原则1、与定位结合;2、与商场的特色结合;3、与区域环境结合;突出创新性、协调性、综合性、超前性,体现时尚、流行、经典、开放这一主题六、商场停车规划设计原则1、与商场规模定位结合,停车位数适当;2、停车购物的方便性,安全性;3、人车分流。
4、引导人流。
七、商场广告位的规划设计原则1、尺寸与楼身搭配合理。
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的人流引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街区作为城市中文化、消费、社交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人流引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它直接影响到商业街区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的人流引导,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人流引导的重要性人流引导是指通过设计手段和策略引导人们在商业街区中有序地流动,达到最佳的商业效果。
合理的人流引导能够有效增加商业街区的人气和流量,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促进商业街区的繁荣。
相反,如果人流引导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人流拥堵、商业衰退等问题。
二、人流引导的设计原则1. 分析商业街区的特点和需求在进行人流引导设计之前,要先对商业街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比如,商业街区的规模、定位、目标消费群体、业态布局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人流引导的设计方案。
只有充分了解商业街区的特点,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人流引导策略。
2. 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商业街区的交通流线是影响人流引导的重要因素。
要设计出合理的交通流线,使人们可以方便、顺畅地在商业街区中移动。
交通流线应该考虑到各种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宽度、交通信号灯等,确保人们可以迅速到达目的地,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
3. 配置明显的标识和导向系统在商业街区中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导向系统是引导人流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在地面、墙面、柱子等位置设置指示牌、标识牌,指引人们前往商铺、餐厅、停车场等目的地。
标识和导向系统应该具有明显的标识符号、简洁明了的文字信息,以便人们快速识别和理解。
4. 设计宽敞舒适的行人道和公共休息区商业街区的行人道和公共休息区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人流引导因素。
行人道应该宽敞舒适,足够容纳人流的流动,并保证行走畅通。
公共休息区可以设置座椅、休息亭等设施,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疲劳时得到休息和放松。
5. 创造丰富多样的商业环境商业街区的环境设计也是人流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商业环境,吸引人们驻足观光、消费。
商业设计商业设计为商品终端消费者服务,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规定并改变人的消费行为和商品的销售模式,并以此为企业、品牌创造商业价值的都可以称为商业设计。
商业地产产品设计是一个复合型专业设计,它涵盖了开发、商业、建筑、营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起着从商业和设计的角度串联多种专业的作用;是为了解决一般设计院不能解决的定位问题、商业规模问题、商业规划问题、商业建筑产品形态问题、建筑设计辅助等问题;商业设计的基础是建立在1、对不同消费者消费需求及习惯的把握2、对商业各种业态的需求及把握3、对各商家的需求及把握4、对新型商业形态的了解编辑本段商业设计类别商业设计类别1、商业规划设计(业态、客群)2、商业动线设计:人流设计、车流设计、物流设计3、商业空间设计:商业空间充分利用,重点商业空间(焦点、节点)设计4、商业布局设计:场、店、柜架、台、屏银设计;边、角、岛、空、(路)线设计;垂直交通、平面主交通、次交通、终端交通。
交通导示设计5、商业复核设计6、设备设施与物管关系设计7、商业发展规划设计8、商业运营设计9、商业布局原则编辑本段商业设计的产品模式商业设计的产品模式1、复合型专业市场2、原生态室内商业街3、泛社区生活mall4、电影主题商业5、型城市中心商业6、儿童主题商业产品设计的第一部分,是商业设计。
商业设计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做局,设计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局,通过这个局使各方参与进来,并形成一个系统。
近年来,随着中国风的流行,中国概念大热。
中国元素成为很多设计师灵感的来源。
这一切能否成为中国设计的机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一批日本设计师在世界崛起,伴随着日本制造业迈向国际品牌的产业升级。
中国设计如今能否承担起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中的品牌重任?元素、理念、哲学如何能转化成产品和品牌力量?便宜一点、小一点、环保一点、或是精致一点……设计师和企业经常讨论这样的话题。
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升级之路上。
论商业建筑的人流系统的设计论商业建筑的人流系统的设计商业的建筑设计,在整体商业的招商销售及商铺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商业项目离不开它在商业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利用率。
一.商业建筑的外部人流系统设计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客流及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便利的入口商业项目位于公交换乘站点或地铁出入口附近,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
而道路或其它障碍物阻隔的街道两边,通过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进行连接,将能有效地把街道另一边的人流导入商场;另外,可在商场各楼层分别设置人流导入口,直接将地面或地下人流导入各个楼层,从而实现商场各楼层人流的均衡性及避免单一楼层导入人流的拥挤性。
2.停车体系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位置、入口及设计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
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周边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及的士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3.广场许多大型的商业项目都有设置广场,广场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它也可以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促销活动的空间。
4.形象设计商场门口的广告、霓虹灯、LOGO形象鲜明、突出的设计,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满足顾客的视觉享受,从而引导客流的前往和消费。
二.商业建筑的内部人流系统规划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建筑结构、商业设计、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一)建筑结构即人流系统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如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厅、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上规划设计。
商业设计基础——人流引导设计作者:储晓昉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0年第10期【摘要】随着网购的迅速发展,实体商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对于实体商场来说,如何吸引人流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从商业流线的设计角度来探讨商场客流的引导问题,结合项目的实践和调研,来梳理总结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人流说到商场的人流引导,也就是从外到内通过各种方法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进入商场,一般会想到明确的标识系统、大型的广告宣传、显眼的店招及外立面造型等,而本文将从商业流线的设计角度分析商场人流的引导问题,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多首层多入口设计(1)关于入口,商业较多的做法是引入市政交通及出入口,如地铁站出口;一是为了交通便捷,二是商场一定程度变成交通流线的一部分;同时大部分城市地铁出口在于地下,这样又形成了多首层、多入口的商业形式,且首层和地下的入口形成垂直方向的环通流线,途径的商铺都会增加客流量。
(2)商业设置多个出入口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进入商业,可达性较多可以吸引商业所在地区周边道路的人流;另一方面出入口也可以避免商业人流过大造成的拥堵问题。
同时多入口也会让商业一定程度成为某种道路的变化形式,途径的行人也会形成一定的客流。
2、空间流线设计2.1平面流线的平缓角度及开阔视野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客户的视线,在设计平面流线时,需要注意让消费者在每个位置尽可能地看到更多的商铺店面,扩大视野。
如上海保利时光里项目整体空间是“风情街”模式,中间有三个挑空空间,原建筑走道宽度均等,但平面优化时建议减少中庭不规则的小走道空间,改为斜角(类梯形喇叭口)的布局,“喇叭口”面对店铺,扩大走道中消费者面对店面的可视角度,尽量让其从各个空间都能看到店招;同时店铺的入口尽量设在主通道上,而主要墙面位置预留给广告位。
但这平面优化也会造成少数锐角,应尽量使用平缓的钝角为主,钝角可以平缓地改变消费者行进路线,不会产生心理不适感。
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的人流引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商业街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商业和社交场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商业街区的设计并不仅仅只是考虑到店铺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同样重要的是人流引导的合理设计。
本文将探讨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人流引导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人流引导的重要性人流引导在城市商业街区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 提升商业街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人流引导能够使商业街区的人气和繁荣度得到提升,更多的人流量可以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客户和商机,进而推动整个商业街区的发展。
2. 优化商业体验:人流引导可以在人流拥堵的情况下有效分流人群,避免人群拥挤和排队等情况,提升人们在商业街区的购物和逛街体验。
3. 保障行人安全:人流引导不仅可以使人流有序流动,还可以确保行人的安全,避免因人群混乱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如踩踏事故等。
二、人流引导的设计策略在城市商业街区的人流引导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和方法:1. 道路规划和布局:商业街区的道路规划和布局决定了人流的走向和流动方式。
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道路宽度、人行道大小以及人车分流等措施,引导人流进入商业区域,减少车辆和行人的冲突,提升行人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 路牌标识和导向系统:在商业街区设置明确的路牌标识和导向系统,可以帮助行人更容易地找到目的地,同时引导人流有序流动。
3. 建筑物和景观设计:商业街区的建筑物和景观设计可以通过视觉引导的方式影响人流的走向和流动。
例如,通过设置醒目的商业标识和装饰,吸引人们注意并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商业区域。
4. 公共设施的合理设置:商业街区的公共设施的设置应考虑到人流的需求和便利性。
例如,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休憩座椅、垃圾桶、公共厕所等,为行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提升购物体验。
5. 人流监测和调整:商业街区设计完成后,通过人流监测系统可以收集到人流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商业服务设施在城市设计案列中的应用案例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目的与内容 (3)1.3 文献综述 (4)二、城市设计理论基础 (4)2.1 城市设计概念 (6)2.2 商业服务设施功能 (6)2.3 城市设计原则与方法 (8)三、商业服务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 (9)3.1 城市中心区商业服务设施布局 (10)3.2 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布局 (12)3.3 交通枢纽商业服务设施布局 (13)四、商业服务设施设计的要素 (15)4.2 美学性设计 (17)4.3 实用性设计 (18)4.4 环保性设计 (20)五、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21)5.1 案例一 (23)5.1.1 项目背景 (25)5.1.2 设计理念与目标 (26)5.1.3 设计实施过程 (27)5.1.4 案例总结与反思 (28)5.2 案例二 (30)5.2.1 项目背景 (32)5.2.2 设计理念与目标 (33)5.2.3 设计实施过程 (34)5.2.4 案例总结与反思 (35)5.3.1 项目背景 (37)5.3.2 设计理念与目标 (38)5.3.3 设计实施过程 (39)5.3.4 案例总结与反思 (40)六、结论与建议 (41)6.1 研究结论 (42)6.2 对城市设计的启示 (43)6.3 未来研究方向 (45)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探讨商业服务设施在城市设计案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中的商业设施规划与设计,展示如何有效地将商业服务融入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
内容涵盖了商业服务设施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多样化形式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商业服务设施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作用,包括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接着,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设计案例,如纽约的第五大道、伦敦的牛津街和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详细阐述了这些地区商业设施的规划理念、设计特色及其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基本流线设计一.工程概况舟山白泉缤纷天地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基地位于白泉路与兴泉路相交处,地块北侧为大竹山-白泉文化公园,南侧为一小型水库,东侧为规划中全新白泉镇政府机关行政中心,西侧为白泉交巡警中队。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商业办公用房,主体建筑包括2-3层的沿街商业和1层的大型生活超市及3-5层的办公。
项目占地面积为33410.4平方米,实际适建用地面积为3089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9002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居民购物休闲好去处,成为定海甚至舟山地区星级购物和休闲商业综合体。
二、项目设计理念1.开放式的商业街区:在精品商业、生活超市间引入开放式的商业内街,商业内街西起白泉路,东接兴泉路,北止城市文化公园。
通过广场退让、建筑退台及城市绿化的有机结合在首尾入口形成面向城市干道和文化公园的入口景观,增强了商业空间的引导作用;此外,商业街区还起到了组织外部流线的作用,引导人流方便的到达各自的入口,又将不同的流线进行了巧妙的分离,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2.扩大的人行道:为更好的组织进入地块的外部人流,满足大量顾客在高峰期集散的需求,并引入“扩大的人行道”的概念,广场与城市人行道实行无缝连接,步行人流能方便的从各个位置进入购物中心,这样的设计既能达到商业建筑聚积人气的目的,又解决了外部集散空间不足的难题。
3.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营造优雅的居住氛围,为业主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以商品房的设计手法与品质高度来打造商业办公项目。
4.交通采用人车分流,主车行道沿商业街周边布置,园区中心公园实现完全人行,大大提高了公园的档次。
三、总体设计1.遵照舟山市相关规划设计条件及业主建设要求,结合用地区块周边环境分析,本方案在总图布置中有如下的考虑:(1)努力协调好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充分体现地块的商业价值,以及提升城市的形象,依托城市公园打造地区星级购物和休闲中心,满足居民生活购物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且遵循消防要求。
购物中心水平人流设计提要:在注意建筑硬件没有硬伤的前提下,要注重室内空间设计对消费者人流的引导作用。
例如导示牌、店招、地面铺装、景观小品、颜色、照明、以及业态布置等等,都会对人流起到引导作用。
更多精品:客服建筑设计是骨架,室内空间设计是血肉。
在注意建筑硬件没有硬伤的前提下,要注重室内空间设计对消费者人流的引导作用。
例如导示牌、店招、地面铺装、景观小品、颜色、照明、以及业态布置等等,都会对人流起到引导作用。
软硬结合的动线整体设计,才是好的动线。
动线规划不可一味地利用主力店带动一般店铺的人流,要适可而止或者潜移默化,而不能让消费者产生疲劳,形成逆反。
最后,动线一定是回路,而不能有射线存在,让消费者被迫回头流动。
购物中心内部的人流动线主要包括平面人流动线、垂直人流动线、以及两者的结合部。
、水平人流平面动线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曲与直的结合、角度的处理、宽窄的变化、长度的适宜、店铺临面、变化和有序、核心化、空间变化、回路设置等。
曲与直的结合:曲与直结合要达到两个目的,既要使消费者对整体格局有所把握,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时不能过于平直、单调,一望到底,尽收眼内,而缺乏了逛的乐趣。
角度的处理:平面动线之内,圆角优于钝角、钝角优于直角、锐角不要出现。
要平缓地、无意地改变消费者的行进路线,而不是强制性的。
宽窄的变化:一个是主、次通道的不同宽度设置。
此外在一些区段,适当的改变宽窄,进行流线型的过渡,或者在变宽的部分结合一些景观小品、导示设施或休息设施,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长度的适宜:长度指两个方面:一个是平面动线的总长度,要使消费者走尽量少的路,而经过所有的店铺。
另一个是单条动线的长度,不宜直线性过长。
店铺临面:店铺临面和动线长度要结合考虑。
从长度的角度考虑,在经过所有店铺的前提下,总长度愈短愈好。
但是如果动线设计适当增加一点长度之外,可以使一部分店铺的临面增加,则效果更好。
变化和有序:这是一个动线的设计理念,其实在处理曲和直、宽和窄的问题时,就已经体现了这个理念。
人员通道基础知识摘要:1.人员通道的定义和作用2.人员通道的分类3.人员通道的设计原则4.人员通道的安全性考虑5.人员通道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一、人员通道的定义和作用人员通道,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物、场地等空间内为保障人员流动而设置的通道。
其主要作用在于方便人们的出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以及确保安全。
在公共场所、商业建筑、办公区域等各类场景中,人员通道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人员通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人员通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民用人员通道:主要应用于住宅、商业、办公等民用建筑中,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出入需求。
2.工业人员通道:主要应用于工厂、仓库等工业建筑中,以满足生产作业和物流运输等需求。
3.紧急疏散通道: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迅速疏散提供安全通道。
三、人员通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人员通道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宽度适宜:通道的宽度应根据预计的人流量、安全性和舒适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单向通行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 米,双向通行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4 米。
2.直线通畅:尽量设计直线通道,避免曲折、狭窄的通道,以保证人流的顺畅和安全。
3.充足的光照:通道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通道的情况。
4.防滑措施:在通道地面使用防滑材料,以减少人们在通行过程中滑倒的风险。
四、人员通道的安全性考虑为了确保人员通道的安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逃生设施:在紧急疏散通道中,应设置逃生门、逃生楼梯等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人员。
2.防火措施:在人员通道附近应设置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以隔离火源和烟雾,保证通道的安全。
3.安全出口:在人员通道的尽头应设置安全出口,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顺利离开现场。
五、人员通道的实际应用案例人员通道在我国各类建筑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高层住宅中,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和便利,通常会设置双向通行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在商业综合体中,为了满足大量顾客的出入需求,会设置多条宽敞的通道和自动扶梯;在办公楼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会设置多条直线通道,方便员工快速到达工作岗位。
商业设计基础——人流引导设计随着网购的迅速发展,实体商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对于实体商场来说,如何吸引人流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从商业流线的设计角度来探讨商场客流的引导问题,结合项目的实践和调研,来梳理总结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标签:商业人流说到商场的人流引导,也就是从外到内通过各种方法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进入商场,一般会想到明确的标识系统、大型的广告宣传、显眼的店招及外立面造型等,而本文将从商业流线的设计角度分析商场人流的引导问题,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多首层多入口设计(1)关于入口,商业较多的做法是引入市政交通及出入口,如地铁站出口;一是为了交通便捷,二是商场一定程度变成交通流线的一部分;同时大部分城市地铁出口在于地下,这样又形成了多首层、多入口的商业形式,且首层和地下的入口形成垂直方向的环通流线,途径的商铺都会增加客流量。
(2)商业设置多个出入口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进入商业,可达性较多可以吸引商业所在地区周边道路的人流;另一方面出入口也可以避免商业人流过大造成的拥堵问题。
同时多入口也会让商业一定程度成为某种道路的变化形式,途径的行人也会形成一定的客流。
2、空间流线设计2.1平面流线的平缓角度及开阔视野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客户的视线,在设计平面流线时,需要注意让消费者在每个位置尽可能地看到更多的商铺店面,扩大视野。
如上海保利时光里项目整体空间是“风情街”模式,中间有三个挑空空间,原建筑走道宽度均等,但平面优化时建议减少中庭不规则的小走道空间,改为斜角(类梯形喇叭口)的布局,“喇叭口”面对店铺,扩大走道中消费者面对店面的可视角度,尽量让其从各个空间都能看到店招;同时店铺的入口尽量设在主通道上,而主要墙面位置预留给广告位。
但这平面优化也会造成少数锐角,应尽量使用平缓的钝角为主,钝角可以平缓地改变消费者行进路线,不会产生心理不适感。
2.2空间的点线结合,通道及广场的关系商业走道的动线过长会让消费者产生疲劳,感觉单调、无趣,所以直线通道不宜过长,要有一定变化性。
建议空间要“点线结合”,用中庭或广场将流线切分成多个小段,中庭和广场可以设置主次关系,而首层和地下层一般都会有个主广场,后期广场会定期设置不同主题活动,吸引不同层次的客群,让整个商场空间更具有层次性、趣味性。
(1)中庭或广场定期设置不同的活动或展览,不仅增加了参观人流,同时也带给商场独特的定位和“气质”。
如上海K11商场定期的艺术展,将K11定位成文化艺术的场所;又如北京侨福芳草地,整个中庭超高的挑空和中间的走道形成奇妙的空间关系,给人一种时光通道的趣味感,再结合定期的装饰艺术展,效果非常震撼。
(2)在中庭和广场的天花与地面设计独特的装饰,有不同的特色,让人觉得走了很多路后到达一个有氛围的空间或阶段性的目的地,同时将主题融入,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感。
比如时光里项目B1层,在入口和中间广场做了不一样的顶面设计,吊顶做了变换的灯光屏,可以使首层人群看到变换的灯光将其引入到B1层;同时顶面灯光效果可以跟着商场的主题调整图案,宣传主题,提高体验感和新鲜度。
(3)商场空间比较大,而中庭挑空区不仅在水平维度、更在垂直维度上扩大了空间,成倍地加大了消费者的视觉感受,所以中庭区域可以更好地结合天地墙及多层平立面关系来形成强烈的图案性、雕塑性。
如瑞士艺术家在老佛爷百货的中庭扶梯立面上做的视觉艺术,让很多人在多角度寻找“正圆”形态,给整个商场增加了艺术感的同时又带来了趣味性。
(4)商场内外的广场空间均可作为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的平台,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广场也可以是室内商铺空间的延伸,如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
(5)很多商业设有大型室外广场,是非常重要的“聚气”点,是途径的人流休憩和游玩的好去处。
结合室外景观设计、泛光照明设计给人较大的视觉冲击。
例如广州的天环广场,室外大型广场是它的标志,不仅有多层次的体验空间、下沉式广场、及Apple这类的主力店,还有艺术装置及游戏主题空间,同时结合了泛光照明,夜晚灯光效果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情侣、家庭等在此休憩游玩。
2.3商场的主要动线要结合业态布置经过尽可能多的店铺,并形成回路,避免让消费者走回头路。
[1]3、业态布置设计3.1主力店/次主力店的设置(1)首层入口主力店的店招及外立面会吸引较多的人流,比如深圳万象城,一层外立面最明显的就是LV和GUCCI的大型旗舰店。
大型旗舰店不仅提高了商业的定位,也对消费者形成了核心吸引力。
且主力店的外立面更为亮丽,从视觉上吸引顾客眼球,激起顾客消费的欲望,引入商场。
(2)水平流线上,主力店/次主力店建议设置在商业两端,普通店铺设置在商业体中部或围绕主力店分布。
消费者在两端主力店之间走动时同时覆盖了中间的普通店铺。
(3)垂直流线上,设置多层主力店/次主力店,即每层都设置不同类型的主力店或次主力店,这样可以对消费者形成核心的吸引力,把客流上引、路径每层主力店/次主力店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经过商铺,这样可以使每层都有一定客流量,带动普通商业,增加消费率。
3.2特殊商业的设置(1)将会形成人流密集的餐饮、儿童教育、影院、游戏娱乐等商铺设施设置在商业的顶层或地下层,这样可以上引或下引客流,带动中低区商铺的客流。
保利时光里项目顶层走廊做了花廊及儿童空间設计,功能和视觉上引起客户兴趣,上引人流。
或像广州太古汇在顶楼设置了露天花园,也是吸引人流的做法。
(2)对商业的顶层或地下空间进行主题经营,从商业的风格、场景、甚至是产品入手,形成了时下流行的“打卡圣地”。
如上海大悦城8层的“摩坊166”,后现代的工业风格,整体商铺性质及风格是以漫画、作坊等主题为主,更适合年轻人,同时在这里经常举办工艺装置、手办展览等活动。
而在顶楼露台广场,还设置了摩天轮,摩天轮的路线是年轻人约会主题的规划,可实现引导客流和运营驱动,成功地吸引了核心目标客群年轻人。
3.3卫生间、电梯等服务设施的设置通过楼梯、扶梯、电梯的位置及运行方向的设计,合理增加顾客的滞留时间和经过的店面数量,从而增加消費机率。
而商业一般倾向于顾客乘坐视野开阔的扶梯和观光电梯,所以扶梯和观光电梯一般设置在主要显眼的空间。
如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中庭的观光电梯不仅是垂直交通,更是中庭的立面效果。
卫生间、服务台、车库等空间的设置,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顾客的行走流线,如卫生间一般均匀分布在商业楼层的两端或者区域的两端,这样也会一定程度地引导消费者途径更多的商铺。
4、装饰装修设计4.1主题装修辅助于特殊商业的设计(上文第三点第2小点),对于顶层或地下空间进行配套的主题装修是必不可少的。
如澳门的威尼斯人酒店,在酒店内部创造了一个室内“威尼斯”,不仅成为旅游胜地,也增加了商业消费。
还有上海世纪汇的地下商业——1192弄的老上海街区,所有店铺统一老上海码头与街道的设计,还设置了火车头、黄包车等上海特色的场景及拍照点。
1192弄所营造的氛围和带入感,也最终获取了核心目标客群——老上海阿姨爷叔们的喜爱,当然也不乏年轻人的喜欢。
商场提供了“形”作为基础——场景、品牌甚至是产品;而品牌和消费者则完善了“神”方面的塑造——店装、客群、服装等。
世纪汇1192弄这样的商业项目,很难说阿姨爷叔们是商场最爱的优质客群,但他们确实为该商业带来了消费,同时也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形成了“打卡圣地”,不得不说世纪汇的“1192弄”是个很典型的案例。
4.2所有楼层通道的装饰建议不要一成不变,在不同楼层进行风格转变,如果可能建议将每层根据不同主题进行装修风格区分,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记忆度。
4.3地面铺装地面铺装除了用装饰性效果来烘托商业气氛,更多地起到了以下作用:(1)划分区域:配合业态分布、空间划分来明确区域。
如上海绿地缤纷城等商业,地下和地上的装饰做法差异较大,区分了地上和地下的业态和档次,地下空间为消费较低的美食广场,地上主要为高端消费,所以地下空间的设计更为休闲惬意,平易近人。
(2)路线指引:商业空间比较大,地面装饰的图案会很清晰地展示给消费者,上文第二点第2小点已阐述关于在垂直空间中,图案化的效果在挑高空间会成倍地放大;那么在平面空间上,如何利用地面图案是很重要的,图案方向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导消费者的走向。
如风情街形式的保利时光里商业,其室内外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室内外联系起来,将人流从商业外部引入内部,此项目主要运用了地面的引导性图案来处理,“喇叭口”对外,从外向内收,形成强烈的方向性图案,用这种方向性图案引导消费者至各个垂直交通口,同时成为室内与景观地面的统一元素,在设计上又用此线型来界分商业的内外空间与材料变化。
(3)宣传广告:人的视觉中心一般在高度1.2米左右,地面的图案可以在视线中较好地呈现,所以可以在地面上做相关的宣传广告,和商业垂直立面广告相呼应,将平面广告等三维立体化。
如地铁通道内在地面上投影醒目的方向标识来引导人流。
4.4天花装饰天花装饰和地面铺装的作用比较接近,除了划分区域、流线指引等,一般会比较好地结合标识系统引导人流,而且醒目、有特色的天花会更能吸引消费者,所以天花的设计也是商业设计师的最爱。
如上文说到保利时光里商业的中庭顶面灯光屏设计,又如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中庭顶面巨大的LED屏,不断变动的图案,不仅是天花装饰,也是作为主题宣传或者广告发布的屏幕,和立面宣传形成三维一体,给顾客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记忆深刻。
结语:商业设计需要从最初的流线设计开始考虑,以引导人流为设计理念,来增加商业的客流,进一步提高实体商业的消费率,相信中国的实体商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1]商业综合体项目人流流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