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3
契丹小字原字字形规范与原字总表
吉如何;吴英喆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3
【摘要】随着契丹文字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资料的陆续出土以及新原字的不断
出现,重新制定"契丹小字原字总表"的任务摆在面前。
为了给学术界提供一个可靠
的契丹小字原字表,我们比较各种新旧资料,并充分利用检索统计的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原字表"进行增减,鉴别出了430余个契丹原字。
并以通用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编排已发现的所有原字,重新制定了一个原字总表。
【总页数】6页(P127-132)
【关键词】契丹小字;字形鉴别;原字总表
【作者】吉如何;吴英喆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1.5
【相关文献】
1.从带点与不带点的原字论说契丹语"性"语法范畴 [J], 吴英喆
2.契丹小字183号227号原字研究 [J], 宝玉柱
3.契丹小字几个常用原字读音研究 [J], 清格尔泰
4.契丹小字■及其替换字研究 [J], 宝玉柱
5.契丹小字数词“影子字”探 [J], 陈乃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英喆先生“契丹小字”研阿究综述作者:张雪霞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摘要:吴英喆先生从事“契丹小字”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本文主要从“契丹小字”的墓志、单体字、语法范畴三个方面对吴英喆先生的“契丹小字”研究进行归纳综述。
限于所收集的资料和本人水平,文中一定有遗漏和不妥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吴英喆;“契丹小字”;研究综述吴英喆先生自2002年起写了一系列关于“契丹小字”研究的专著:与清格尔泰合著的汉文版的《契丹小字释读问题》、独撰汉文版的《契丹语静词语法范畴研究》、与芬兰学者杨虎嫩合著英文版的 New Materials on the Khitan Small Script:A Critical Edition of Xiao Dilu &Yelü; Xiangwen、独撰日文版的《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契丹小字新発見資料釈読』)。
一、吴英喆先生对“契丹小字”墓志的研究1999年,吴英喆先生首先发表了《契丹小字研究》一文,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是迄今发现的契丹小字文献中字数最多的一件。
由于原石蚀损,且行密字小,在其摹写和解读上,学界意见分歧较大。
吴英喆先生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后来发现的资料,对该墓志进行了重新对比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着重采用前人的成功经验,同时利用研究小组在电子计算机上建立的《契丹小字语料库》和《契丹小字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对墓志中所出现的原字、单字及附加成分出现频率、位置、组合规律等进行了归纳。
2008年,吴英喆先生与宝音德力根、吉如何合著的《关于新近发现的几件契丹文墓志》,其主要介绍了《契丹小字》、《契丹小字墓志铭》等相关的发掘信息,如墓志的组成、大小、内容和出现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以及关于契丹大字墓志的研究。
在2011年发表的《契丹小字及绝非赝品—与刘凤翥先生商榷》中,对于刘凤翥先生相继发表的《契丹小字和均为赝品》、《再论为赝品说》和《再论为赝品》三篇文章,吴英喆先生在赞许的同时,也对其鉴定文物的方法及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契丹文对照表摘要:一、契丹文的背景介绍1.契丹族的起源和发展2.契丹文的产生和历史地位二、契丹文的构成和特点1.契丹文的字母表及发音规则2.契丹文的书写方式和结构特点三、契丹文对照表的应用价值1.对研究契丹历史文化的意义2.对现代汉字研究的启示和影响四、契丹文对照表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1.对照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2.契丹文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正文:契丹文对照表是对契丹文字进行整理、归纳和对比的一项重要成果。
契丹文是契丹族在公元10 世纪至12 世纪期间使用的一种文字,起源于契丹国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所创制的“契丹大字”。
契丹文在当时的辽国境内广泛使用,对契丹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契丹文的构成和特点较为独特,其字母表共有66 个字母,分为15 个元音和51 个辅音。
契丹文的书写方式有横书、竖书和草书等多种,字形结构多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象形、指事的成分。
由于历史原因,契丹文逐渐失传,成为一种神秘的文字。
近年来,随着对契丹文研究的不断深入,契丹文对照表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这一对照表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有助于了解契丹文的结构和发音特点,推动契丹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
同时,契丹文对照表对现代汉字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为探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契丹文对照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照表中的契丹文字样可能不够全面,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其次,对照表在解释契丹文含义方面尚不够准确,需要结合其他史料进行解读。
最后,契丹文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契丹文对照表是契丹文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然而,对照表仍存在局限性,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
分类号——UDC论文题目10126-30801080密级——编号——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与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比较研究研究生:鱼日蠹指导教师:昱墓挞副婴究旦专业:生国尘数民逮适宣塞堂研究方向:北友民速直文主婴究所在学院:墓直堂堂院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本文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凼苤直盍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型日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
作者今后使片j汉砭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1匕版权靴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o-学是论文作者签名:.尘芝旦妾指导教师签名:垂夔选日期:2业生互目§!旦日期:丝丛蕴』目i!旦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与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比较研究摘要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是,契丹人于十世纪初为记录契丹语而创制的两种文字。
其与汉字一并通行于辽朝境内,长达二百余年。
金灭辽之后,契丹文在金朝初期,仍被沿用了数十年之久。
迄今发现和出土的契丹大、小字文献有50余篇,其中绝大多数为帝后哀册或贵族重臣的墓志铭。
目前,契丹文字仍属未彻底解读的文字,因而被称为“二十世纪之迷"。
学术界一般认为小字是一种拼音文字,而大字是表意文字。
然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契丹大字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拼音成分。
关于若干契丹字的音义作者:赵哈申高娃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摘要:本文基于現有契丹文文献资料,主要以新发现契丹小字《耶律贴不太师墓志碑》的记载为突破口,对若干契丹字进行研究。
首先叙述了该墓志碑的基本情况,即对墓志碑的大小、材质、出土地、出土时间、墓主人、世系、撰者、撰刻时间、碑文内容等进行了介绍。
其次对碑文中出现的若干契丹字进行释读。
本文将拟音为pu。
经研究原字对应契丹大字,因此也读pu。
原字对应大字,读,因此原字应读作已知原字义为“仪”,将其拟音为yos。
并《仲越国王萧仲恭墓志铭》第19行之、、释作《礼记》《仪礼》《周礼》,即三礼书《礼记》《仪礼》《周礼》之缩写形式。
关键词:契丹字;音义;耶律贴不太师;墓志碑中图分类号:H211.5;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1-0001-05一、新发现契丹小字《耶律贴不太师墓志碑》简况《耶律贴不太师墓志》(以下简称《贴》)是一方墓志碑,由碑身和龟趺座组成。
墓志碑和墓志铭的区别在于摆放形式。
墓志碑通常是在墓志里立着安放在龟趺的背上而墓志铭是卧置于墓里。
该墓志碑身上圆下方,上方有麒麟纹饰,碑身正面右下方有花纹,材质为灰色砂岩,字迹清晰。
碑身长约110厘米、宽约50.5厘米、厚约8厘米。
碑身正面刻有14行,背面刻有13行,共刻有823个契丹小字。
由于墓碑右下方断裂,约残去14字,内容基本完整。
龟趺座长68厘米、宽54厘米、厚20厘米、内深14厘米。
该墓志碑的照片及拓本是内蒙古大学契丹文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从某古董商手里偶然获得,据收藏者介绍,2014年春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出土地点、出土时间不详,现收藏在某私人博物馆。
对该墓志进行深入研究之前,内蒙古大学契丹文研究人员在2014年9月、2015年4月、2017年5月前后3次赴该墓志碑收藏地对原石进行了考察和鉴定,一致认为该墓志是一件真品。
On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Some Khitan
Scripts
作者: 赵哈申高娃[1]
作者机构: [1]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1期
主题词: 契丹字;音义;耶律贴不太师;墓志碑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契丹文文献资料,主要以新发现契丹小字《耶律贴不太师墓志碑》的记载为突破口,对若干契丹字进行研究.首先叙述了该墓志碑的基本情况,即对墓志碑的大小、材质、出土地、出土时间、墓主人、世系、撰者、撰刻时间、碑文内容等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碑文中出现的若干契丹字进行释读.本文将( )拟音为pu.经研究原字( )对应契丹大字( ),因此( )也读pu.原字( )对应大字( ),( )读[p?t],因此原字( )应读作[p?t].已知原字( )义为"仪",将其拟音为yos.并《仲越国王萧仲恭墓志铭》第19行之( )、( )、( )释作《礼记》《仪礼》《周礼》,即三礼书《礼记》《仪礼》《周礼》之缩写形式.。
关于契丹语若干名词的解读契丹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曾经流传于契丹人所在的地区。
契丹人是一个古代的游牧民族,曾在东北亚和蒙古地区广泛游牧。
契丹语是契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契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契丹语名词可以分为两大类: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
普通名词是指一般指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词,如“人”、“树”、“爱”等。
专有名词是指个别人、事物或地方的特殊名称,如“伏尔加河”、“伯力”、“布尔干”等。
契丹语中的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是指可以用数字来计数的名词,如“一棵树”、“两个人”等。
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用数字来计数的名词,如“爱”、“水”等。
契丹语中的名词还可以分为主格名词和宾格名词。
主格名词是指在句子中作主语或表语的名词,如“我是学生”中的“我”,“这是一棵树”中的“树”。
宾格名词是指在句子中作宾语的名词,如“我爱你”中的“你”,“他送了我一本书”中的“书”。
在契丹语中,名词还有所有格和所有格后缀,所有格是指名词所有权的形式,如“我的书”中的“我”是所有格,表示这本书是属于我的。
所有格后缀是指在名词后面添加的所有格的形式,如“-g”、“-n”、“-d”等。
契丹语中的名词还有很多其他的形态,如复数形式、复合名词、拟声词等。
复数形式是指名词的复数形式,如“一棵树”的复数形式是“树木”,“一个人”的复数形式是“人们”。
复合名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组合而成的名词,如“雪山”、“银杏”等。
拟声词是指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或动作的名词,如“咕咕”、“嘎嘎”等。
在契丹语中,名词也有分类和等级的概念。
分类是指根据名词的意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生物、器物、地点等。
等级是指名词的高低级关系,如“王”是“君”的高级,“儿子”是“子”的高级。
在契丹语中,名词也有男性、女性和中性的区别。
男性名词是指男性物种或男性人称的名词,如“父亲”、“王”等。
女性名词是指女性物种或女性人称的名词,如“母亲”、“王后”等。
作者: 聂鸿音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满语研究
页码: 137-14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契丹小字;新资料;资料搜集;内蒙古大学;语文研究;神秘色彩;整理工作;研究院
摘要:契丹语文研究在最近十几年间的发展速度令人始料不及。
这种多少带些神秘色彩的文字正在引起国际上众多学者的兴趣,人们的研究视野也从最初的单字对译拓展到了对语音和语法的全面探索。
与此同时,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原始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近年来搜集到了五方契丹小字墓志和两张拓片,其中的两方墓志近日在英国刊布,这无疑会构成现阶段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银版契丹小字《萧图古辞墓志》考2根据释文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墓志铭的内容:这篇墓志铭是一个名叫习撚·白(后文将说明其身份)撰写,由墓主人哥哥的儿子胡都堇郎君用契丹小字誊写而成。
墓主人在生前最高的职位是尚书,所以墓志铭以“尚书”作为墓主的代称。
墓主人名图古辞,第二名为蒲奴隐。
他的祖父叫团宁,曾任大王,在辽代大王主要是南院大王、北院大王、乙室大王和奚大王,团宁究竟是什么大王史料无载,墓志铭相应文字也不是很好翻译,只能大致得知团宁大王在守卫辽国北疆立下大功,而且还担任过防范唐古部相关的职务。
团宁大王生有二子,长子称为末掇郎君,很早就去世了。
次子阿古轸,后来也担任过大王,并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和军职。
末掇郎君的夫人是韩德威招讨(契丹名普邻·琐韩,秦王韩匡嗣第五子,由于韩匡嗣家族赐姓耶律,被编入辽国皇室横帐季父房,世代与萧氏通婚)的女儿,名叫霞安石奴,在丈夫末掇郎君病故之后便改嫁给阿古轸当夫人。
阿古轸大王与霞安石奴之间生下二男二女,大儿子胡都堇·迪里钵太师,即墓志书写者的父亲,二儿子就是墓主人图古辞,两个女儿均早夭。
下面提到一个名为尚哥公主的人,由于墓志释读有限,无法判断此人和萧图古辞家族的关系。
接下来墓志开始介绍墓主的夫妻即子女的情况。
墓主夫人名为殿八公主,史书无载,估计是辽国皇室宗亲之女,她与萧图古辞共生二男五女,长子迪辇司徒,次子阿古郎君。
大女儿菩萨女嫁给撒懒大王之子朴太尉,二女儿郭落嫁给辽国皇室横帐仲父房特末太师,三女儿居士女,四女儿弥勒女,五女儿冬哥寡居。
然后,墓志开始介绍墓主人的官职履历,起步是祗候,入郎君孩儿班,转入北院,拜安州刺史,任宿值官,拜四藩部都监,然后在一些地方部落里包括鹤剌唐古部担任军官,鹤剌唐古,见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铭》第9行。
即实先生已在《<乣邻墓志>释读》一文中解出“唐古”,但是“鹤剌”一词没有着落,由《萧图古辞墓志铭》可知,即实先生抄本的第一个原字有误。
契丹字词拾零
高路加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1(0)4
【摘要】本文对几个契丹小字词语和原字进行了探讨,认为■、■为■(耶律)的单数
异写,读音为yala'u,即汉文中曳刺、爷老、夜落等的原型;■为[tete]或[tata],和汉文的惕德、鞑靼均为同一族名之译音:■为动词,意为拿、控制、建立等;■为动名词,意
为建造、建筑物等;■为名词,意为营造者、创造者等;原字文、幺同音,均为[ia];原字■、文、文、文、文的用法和读音均不同,文的读音和余[ai]相同或相近,文的读音可能含有音素[a]。
【总页数】5页(P66-69)
【关键词】契丹小字;词语
【作者】高路加
【作者单位】广州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C55
【相关文献】
1.契丹、沙子里、托克马克与怒江——历史上的契丹及契丹人 [J], 任爱君
2.拓跋语与契丹语词汇拾零 [J], 武内康则; 申英姬
3.学字词用字词——语用视角下的低段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探究 [J], 陈琳琪
4.消亡民族音乐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古代契丹-辽音乐史料图文集》、《中国古代契丹-辽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漫议 [J], 孙星群
5.从地缘角度分析契丹民族的崛起困局——以契丹与隋、唐王朝关系演变为中心[J], 郑毅;庞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星槎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28-28页
主题词: 契丹文字;契丹字;契丹小字;耶律阿保机;汉字;西夏国;辽史;联想;义例;造字
摘要: <正> 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期发表紫溪同志写的'关于西夏国書的介紹'一文,末了引証宋洪迈'容斋随笔'記契丹語'僧敲月下門'为'月明里和尚門子打'一节,使我联想起契丹国書也有介紹一下的必要。
契丹文有大字、小字二种。
大字是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所制,造字的义例是依仿汉字偏旁,加以增减,一共三千多个。
小字是他弟弟迭剌在天貿三年(公元924年)招待回鹘使者,学会了回鹘語文,造出来的。
'数少而該。
契丹小字宫殿解
王弘力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0(0)1
【摘要】契丹族与蒙古族有着共同的渊源,契丹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契丹文字记录了大量契丹语词汇和语音语法材料,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语言、阿尔泰语系语言,尤其是研究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族语言发展历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契丹小字还通过转写汉语借词,记录了当时汉语音韵事实.契丹字的解读对于历史科学和语言科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宫”的契丹小字的两种写法作了分析,又对“殿”的契丹小字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总页数】3页(P64-66)
【关键词】契丹人;蒙古语族;阿尔泰语系;斡鲁朵;北方民族;耶律斡特刺;汉语音韵;汉语借词;语言科学;详稳司
【作者】王弘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美术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C55
【相关文献】
1.金光平先生与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纪念金光平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J], 金适
2.契丹语的元音长度——兼论契丹小字的拼写规则 [J], 大竹昌巳
3.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区别 [J],
4.契丹大字与汉字、女真文比较研究——契丹大小字关系略谈 [J], 陶金
5.从契丹大小字到女真大小字(特约稿) [J], 金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契丹小字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字,也是中国汉字的来源之一。
虽然契丹小字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仍然是研究辽代历史、文化和语言
的重要资料之一。
本文汇总了契丹小字中常见的词汇,按照语言学和
文化分类,带您一起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一、家庭和社会生活类词汇
1. 女婿(yalan):指女儿嫁出去的丈夫。
2. 公主(gungšu):表示宫廷中的皇家女性或贵族女性。
3. 皇室(milwat):指皇帝及其家族。
4. 头领(bürgen):指领导一个群体或部落的人。
5. 离婚(sišümü):指双方协商后解除婚姻关系。
二、衣物和饮食类词汇
1. 羊毛(qabqal):指织毛衣服所用的原料。
2. 面粉(čaqal):指为制作饼干、面条等而磨成细粉的谷物。
3. 酸奶(arqlaga):指用奶酸发酵后制成的一种饮品。
4. 沙漠(boölük):指缺少水源、植被、道路等的荒漠。
5. 豆腐(tūfū):指用植物原料发酵后制成的一种食品。
三、军事和治理类词汇
1. 护卫(batur):指负责护卫皇帝或贵族的军事力量。
2. 兵器(kirlang):指用于战争或军事活动的武器和装备。
3. 城墙(uyangga):指用于防御或围攻的城市建筑结构。
4. 税收(čugul):指政府收取的各种税款和费用。
5. 立法(nomun):指制定和颁布法律、条例和政策的行为。
四、宗教和哲学类词汇
1. 道教(doyi):指一种宗教体系,主张通过修炼修身达到超乎世俗的境界。
2. 经文(čuγur):指各种宗教经典和文献。
3. 佛教(pota):指源自印度的宗教体系,主张通过禅修和修行达到解脱。
4. 牛津(cinī):指一种哲学思想,追求理性和实证研究,注重推理和辩证。
5. 表演(huwem):指传统戏剧、音乐和舞蹈等表演艺术形式。
以上是常见的契丹小字词汇,展示了辽代文化和语言的一些方面。
这些词汇在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和翻译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契丹小字词汇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