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兴衰与辽宋关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25
辽、夏、金、元的统治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
边境冲突和民族征服战争使得内地汉族农业文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破坏,但与此同时,上述北方民族政权又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活跃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汉族王朝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契丹勃兴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逐渐壮大起来。
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盟长;唐中期以后,遥辇氏取而代之,称可汗。
乙室、迭剌部(耶律氏、萧氏)等部落氏族的结集。
2、辽朝建立3、语言文化辽宋关系不战不和,亦战亦和北宋建立之初,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对北方劲敌契丹则实施以防御为主的策略。
双方偶有边境局部冲突。
无官方正式交往, 而允许民间进行边境贸易。
太祖后期, 宋辽双方不断遣使交聘, 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这种关系因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辽景宗保宁十一年,979)率军亲征北汉而告结束。
高梁河之战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
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
上股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创发云。
《默记》卷中雍熙北伐(986)(雍熙)三年春正月庚寅,命曹彬、崔彦进、米信、田重进、潘美北伐契丹。
(三月)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取朔州又取应州,田重进围灵丘。
夏四月,潘美克云州。
五月,曹彬等与契丹战于歧沟关,我师败绩。
澶渊之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南下,京师震动当时大臣有请幸金陵幸西蜀者。
左相毕文简公病不出,右相寇莱公独劝帝亲征,帝意乃决,遂幸澶渊。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后,辽宋基本维持了和好局面,但亦时有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