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圆明园的毁灭》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45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20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一):前几天的语文课上,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每次读它都使我感到愤怒。
课文讲了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又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着圆明园。
圆明园中,不仅仅有众星拱月的布局,还有风格各异的建筑和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可恶的强盗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就统统掠走,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每当我读到那里,我就感到侵略者的贪婪、野蛮。
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又感到无比痛惜、无比愤怒。
此刻圆明园遗址内的残垣断壁正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历史,让我们谨记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并记住祖国以往遭遇过的劫难,从而激起大家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二):圆明园,最初位于畅春园北边,是康熙第四个儿子胤祯的居所,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就开始扩建圆明园。
之后登基的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就下令扩建圆明园,这使得圆明园变得更加宏伟了。
1860年夏天,为了迫使大清帝国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上头签字,英法两国联合组成了一支远征军,这支远征军由两万名士兵、两百艘战舰组成,从广州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地直达仅仅距离北京一百多公里的天津海面。
1890年8月1日,英法联军在天津塘沽登陆。
此后,英法联军便以占有压倒性优势的武器一路攻打到了北京郊外。
至此,圆明园的浩劫开始了。
几天后,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
又过了几天,法国军队开始偷走圆明园中的东西。
过了两天,英法联军开始拍卖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这场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当拍卖品的拍卖会持续了三天。
1860年10月18日凌晨,三千五百名英国士兵开始井井有条地烧毁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精选2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篇1圆明园,一个充满了历史奇迹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我的感受很多,很多。
惋惜——英法联军把那样一个好的皇家园林给毁了,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亭台楼阁,中外名胜风景……憎恨——那些侵略者,是他们把三代皇帝,雷式家族,画家,劳动人民的心血……烧了,抢了。
自责——当时的清政府,那么无能,腐败。
他们不但只有落后的武器,还有懦弱的思想……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当然侵略都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去拍卖,去叫价。
我国在无奈下,用高价买回了铜牛头,铜虎头……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出力,让国爱更强大!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篇2圆明园是我国最具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风景。
它曾被人们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和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论。
不过,它却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联军手里。
圆明园,这个伟大的奇迹在火焰中消失了。
英法联军,你为什么那么残忍,你不但掠走了圆明园中的一切,还放火烧它,你知不知道那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你们来尝一下放火烧掉巴黎和哈特菲尔德宫的感受!圆明园,你虽然没了,但是你的残根破柱曾激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心!我们一定会好好读书,长大后补偿你失去的一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篇3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圆明园的毁灭》读完这篇课文我不仅恨侵略者,还对当时的中国人民的腐败无能感到无奈。
昔日的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可是,这样举世闻名的建筑却在1860年10月6日被无情的,可恶的侵略者给肆意毁掉了。
2023年《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精选20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篇1《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主题,让学生专心感受字里行间中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忱,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初步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对于圆明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生疏,而且这座曾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早已不复存在,大多数图片都是断壁残垣的遗址图。
如何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它从前的美妙,并在毁灭后激发起他们内心的爱国热忱成了教学的难点,这也正是本篇课文作者匠心独用的地方——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许多笔墨来写它从前的辉煌。
在教学设计中,我共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不行估量”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了解圆明园从前的辉煌和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增加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体悟文章表达特点,初步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这样既融合了单元教学目标,又将本课重难点突出了出来。
那怎么逐一突破这些目标呢?我领先起先了多种途径的资料搜集。
先是参考已有的教学课件,再是大量文字资料的搜集,最终为了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又到网上搜集更精致、贴切的照片和视频,试图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及被毁灭的过程。
但第一次的试课后,我的备课思路就被打击了。
试课是在三班进行的,在学生完全没有预习和搜集资料的状况下两课时才讲完课文内容,这其中暴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学任务怎样用一课时完成?我几乎对课文的每一个部分都做了资料补充,虽然内容丰富充溢,但信息量过大,短短四非常钟,根本没方法一下接受,学生在体悟情感上会太偏重于感受美妙。
于是立刻调整课件内容,大胆将文物部分舍弃,只用举例说明其跨越年头之长,数量之多来说明价值宝贵。
同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空间更大,将主导问题也进行了调整。
其次次试课时课堂环节进行得顺当多了,时间也基本够用。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20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一):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完后,各种复杂的心境在我心里交织着,其中最强烈的感受是生气。
课文讲的是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那里的建筑十分宏伟,风景独特,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
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盖住了整个北京城。
侵略者们是多么贪得无厌又野蛮至极,他们一个个满载而归,却把圆明园往日的辉煌毁掉了,这时,我真是义愤填膺。
我同时也十分惋惜,如果当时中国强大,不让那些可恶的侵略者进入圆明园的话,圆明园是多么辉煌,圆明园将会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汇聚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但却毁于一旦。
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为英法联军的贪婪残暴感到愤怒,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耻辱,为振兴中华感到职责深重。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号称万园之园的它,有着成千上万的绝世美景。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更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抱着圆明园。
圆明园还收藏着历代的各种奇珍异宝、名人名画,所以它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令人痛恨和痛心的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1860年,英法联军悍然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强行掠夺文物,任意破坏建筑……使得珍贵、美丽的圆明园毁于一旦这不可是罪恶毁掉的,也是耻辱毁掉的。
这个耻辱说明了当时封建王朝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贪官污吏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整天花天酒地,中饱私囊,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造成我国当时的封建王朝经济落后,军事薄弱的结果。
读着《圆明园的毁灭》,仿佛漫步在只剩下几根残柱的圆明园内,倾听石柱含泪的控诉,倾听枯萎的树痛苦的讲述,倾听焦土重复的恳求:必须要让祖国强大起来好我答应您,伟大的圆明园的灵魂我答应您,祖国广阔的大地和天空我答应您,盘旋在世界东方的那条巨大的、金光闪闪的龙:我们必须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三):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通用15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今日,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境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
读完了这一文我明白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北郊,以往被誉为“万园之园”。
但在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终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
此刻,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可是,就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肺都气炸了。
这些侵略者如此野蛮贪婪,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才处处受到各国侵略者的欺负。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
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仅有一片废墟。
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2文中主要讲述了1860年,英法侵略者再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因兵力和武器都不够强大,抵挡不住敌人的攻击,节节败退。
侵略者来去无阻,直闯入了圆明园。
从那一刻起,圆明园的毁灭之路开始了。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抢、杀、掠、夺。
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实在运不走的,就把它销毁。
最后,为了掩盖他们的强盗行径,10月8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在园中到处放火。
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而圆明园——这座艺术节的瑰宝从此变成了废墟。
看完了整篇__,我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我愤怒清镇府的生活奢华,愤怒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我无可奈何圆明园的毁灭。
要知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过去的一切大家一不会再去追究,可是,这次英法联军的暴力行为将在中国历史刻下一个可耻的烙印。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珍贵文物。
2. 使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2.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对中国文化的损失。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和毁灭过程。
2.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
3.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理解圆明园的价值和毁灭的悲剧。
五、教学内容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介绍圆明园的创建、扩建和达到的辉煌程度。
2.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讲解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如布局、雕刻、园林等。
3. 圆明园的珍贵文物:介绍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及其价值。
4.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讲述圆明园在战争中的毁灭过程,以及损失的珍贵文物。
5. 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分析圆明园毁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文物流失、文化传承中断等。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圆明园文物的现状。
2. 开展圆明园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剪纸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剖析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教训和文化意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圆明园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悲痛情感和爱国情怀的体现。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书籍、论文等参考资料。
3. 准备圆明园主题的艺术创作材料。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间休息: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珍贵文物,认识到圆明园毁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内容圆明园,又称圆明园遗址,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
它曾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文物而闻名于世。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历史上却遭受了极其悲惨的毁灭,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痛苦记忆。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发生在1860年,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长达数日的破坏。
他们不仅洗劫了园中的宝贝,还纵火焚毁了园内的建筑和植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场毁灭行为不仅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痛。
圆明园的毁灭是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一次极大冲击。
园内的建筑和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的毁灭使得中国失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让世人感叹着这段历史的悲剧。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中国民族尊严的一次践踏。
当时的英法联军以列强的姿态入侵中国,他们不仅肆意破坏圆明园,还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掠夺。
这种侵略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让中国在世界上失去了尊严和地位。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文明需要保护,历史需要珍惜。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付出生命的人们。
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明和力量。
总的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悲剧,它给中国文化和民族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
然而,正是这段悲惨的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愿历史不再重演,愿文明永存。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通用15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今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
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农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
圆明园非常的美丽,圆明园有一些名胜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
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
本园占地210公顷,水域约4/10。
东部为园内最大水面福海,外围环列10个小岛,构成一处大型园林景区,共有10座园中园和建筑风景群。
福海略呈方形,东西皆宽五六百米,水面开阔。
盛时每逢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先后在此举行龙舟竞渡和放河灯等民俗活动。
我真想去圆明园游览一番啊!但是,好景不长,英、法联军在1860年的时候让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灰烬。
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耻辱!!!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
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与无能。
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
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
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__,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被愤怒的火焰燃烧着。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谁不想看看那曾经有着许多美丽传说,构筑极精美的',堪称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金碧辉煌的殿堂;那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那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那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那许许多多的奇花异草以及那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垣断壁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倾诉着当年的屈辱与痛苦。
2023年《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23年《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__,感受的非常深刻。
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它大约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用时一百五十多年才完工。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和历史文物,既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凡是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然后,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就这样毁灭在了英法联军的手下,这是祖国文化史上及整个世界史上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现在的圆明园就剩下了些残碑断柱,他们站在那里,代表着曾经的辉煌,也代表着曾经的耻辱。
这些既让我看清了过去清政府的无能和英法联军的霸道,也让我感受到生活在现在这个富强国家的自豪。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永远记住——落后就会挨打!不忘国耻,好好学习,我们一定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2023年《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我们都知道,圆明园是我国最伟大的皇家园林,花费了许多人无数的心血筑成的,但却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
我至今看到圆明园废墟的图片,看见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那儿的石头悲痛地向我圆明园那昔日的辉煌和那悲壮的历史。
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了这风景秀丽的圆明园。
他们被园中建筑、奇珍异宝惊呆了,贪婪地、疯狂地将奇珍异宝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每个侵略者的包里都装满了奇珍异宝。
更可恨的是,他们还把拿不走的用铁斧打烂,刹那间,园内空空如也,只剩下几根残柱和一些损坏的建筑。
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了成上千个无辜百姓,抢走了无数件奇珍异宝,把我们伟大的圆明园给毁灭了,把我们无数人智慧的结晶给毁灭了。
今天,在这蔚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它好像在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2023年《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3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了无限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