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出砂临界井底流压计算模型的确定
- 格式:pdf
- 大小:151.65 KB
- 文档页数:3
98水平井合理提液成为制约开发的突出问题。
因此,进行了主要考虑某X油田地层疏松出砂、存在边底水两方面的因素,确定较为合理科学的生产压差,延缓底水上升的速度的研究,为水平井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一、某X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研究对于某X油田的疏松砂岩而言,存在一个出砂临界压差,着是指随着井底流压的降低刚刚出现出砂现象时的生产压差临界值,也就是说当实际油气井生产压差超过这一临界值后,井筒开始出砂。
根据不同的破坏机理有不同的破坏失效准则,选择最常用的莫尔-库伦准则来计算某X油田的出砂临界生产压差。
1.水平井地应力场坐标变换要得到水平井近井地应力分布模型,需要将原始地应力H σ、h σ、v σ进行相应的转化,再取井筒倾角为90°时就得到水平井近井地应力分布模型。
转变后的应力场坐标系为变为(x,y,z),其中z轴对于与井筒方向一致,x轴与y轴位于与井轴垂直的平面之中,变换坐标以后的各应力分量变换为:σσσσσσ、,然后再将变换后的地应力分量转换成极坐标的形式,变换后的水平井地应力坐标的6个分量与原地应力分布存在以下的关系:sin cos cos sin 00cos sin cos sin σσσσβσβσσβσβσσσσββσββ= =+ =+= = =−+(1)胜利油田的地应力计算公式(1300-3300m):22.580.03411.650.0220.0210.022H h v H H H σσσ=−+=−+ =+ (2)2.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的计算值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如式(2))可以得到临界出砂条件下的井底流压和岩石孔隙流体压力,则可以得出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为:(,)p w x wfp p p r p ∆=−0(,)(,)2tan()[(,)(,)]tan ()2424p r p p r p r p p r φφππσβτσβ−=++−+ (3)根据以上某X油田水平井主应力值结合莫尔-库伦准则的可以得到的某X油田疏松砂岩临界生产压差为2.11MPa,出砂临界井底流压为8.98 MPa。
井底常压法压井计算井底常压法是一种常用于地下水井压力测试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井底设置一个恒定的开口,使井底压力维持在大气压下,从而测量井底的涌出水量。
井底常压法压井计算主要涉及到井水涌出速度的计算和相关参数的估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井底常压法压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井底开口尺寸和形状井底开口的尺寸和形状是井底常压法压井计算的一项重要参数。
常见的井底开口形状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方形开口常用于岩溶地区,圆形开口常用于非岩溶地区。
开口尺寸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井筒直径进行估算。
第二步:确定井筒截面积井筒截面积是井底常压法压井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可以通过测量井筒的直径或通过井筒内壁的质量进行计算。
井筒截面积的估算可以通过测量井筒直径并按照圆形或方形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步:确定井底涌出速度井底涌出速度是井底常压法压井中的关键参数。
该值可以通过实际施工时的观测或通过理论推算进行估算。
井底涌出速度的估算可以基于井底开口尺寸、井筒截面积、地下水位情况等进行计算。
第四步:计算井底涌出水量井底涌出水量是井底常压法压井中需要计算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该值可以通过井底涌出速度和井筒截面积进行计算。
井底涌出水量的计算公式为:井底涌出水量=井底涌出速度×井筒截面积。
第五步:计算井底压力井底压力是井底常压法压井中需要计算的最终结果。
该值可以通过井底涌出水量和井筒截面积进行计算。
井底压力的计算公式为:井底压力=井底涌出水量÷井筒截面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井底常压法压井计算涉及到一些估算和近似,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井底常压法压井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观测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采油井有杆泵井下出砂防治措施研究【摘要】使用动态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对产量与地层出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可预防出砂的采油方案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井射孔段附近的地质条件以及流体物性条件下得出该井在不出砂前提下的产量取值范围,并由此进行不出砂时的抽汲参数优化设计。
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在对潜在出砂井的设计中,限制产量对防止油井出砂确实具有重要意义,该设计方法对疏松砂岩油藏射孔完井井型的采油方案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防砂预测模型有杆泵优化设计射孔完井油井出砂,易形成油层砂埋或油管砂堵使油井停产;使地下及地面设备严重磨蚀、砂卡;出砂严重时还会引起井壁坍塌而损坏套管致使油井报废。
因此,防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引起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地质条件和开采因素。
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油层的应力状态、岩石的胶结状态以及渗透率等;而开采因素则是人为可控的因素,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固井质量差、射孔方案的制定或者油井工作制度选择得不合理以及频繁而又低质量地修井作业都可能引起油气井出砂。
以中国某油田为例,该油田油藏平均埋深深达5700m左右,油层温度140℃,初期地层压力62mpa。
油藏储层为河砂岩,为属具层状特征的块状底水油藏。
开发初期,因对其层状特征认识不足,采用底部注水补充油藏能量但并未及时得到补充,致使自喷生产期未达到设计指标,于是很快就转入机采生产。
油田产量回升,但随之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层出砂加剧。
油田生产已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由此可见,合理的开采制度对于易出砂区块的开发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流体渗流而产生的对油层岩石,特别是近井地带岩石的冲刷拖曳是油层出砂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口已完成固井射孔的井来说,生产压差越大,流体渗流速度越高,井壁附近流体对岩石的冲刷力就越大,从而使油层出砂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制定合理稳定的排采制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减少出砂的风险。
1 、井身结构下入的套管有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
2 、完井方式有裸眼完井、射孔完井、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四种。
3 、射孔参数主要包括射孔深度、孔径、孔密。
4、射孔条件是指射孔压差、射孔方式、射孔工作液。
5、诱喷排液的常用方法有替喷法、抽汲法、气举法和井口驱动单螺杆泵排液法。
6、采油方法分为自喷井采油、机械采油两大类。
7、自喷井的分层开采有单管封隔器分采、双管分采、油套分采三种。
8、自喷井的四种流动过程是地层渗流、井筒多项管流、嘴流、地面管线流。
9、气相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形态有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雾流五种。
10、自喷井的井口装置结构有套管头、油管头、采油树三部份组成。
11、压力表是用来观察和录取压力资料的仪表。
12、压力表进行检查校对的方法有互换法、落零法、用标准压力表校对三种。
13、油嘴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油井的产量。
14、井口装置按连接方式有法兰式、卡箍式、罗纹式。
15、采油树主要有总闸门、生产闸门、油管四通、清蜡闸门和附件组成。
16、机械采油法分为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
17、抽油装置是由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所组成的有杆泵抽油系统。
18、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有动力设备、减速机构、换向机构、辅助装置四大部份组成。
19、抽油泵主要有泵筒、吸入阀、活塞、排出阀四部份组成。
20、抽油泵按井下的固定方式分管式泵和杆式泵。
21、抽油杆是抽油装置的中间部份。
上连抽油机下连抽油泵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22、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载荷有静载荷、动载荷。
23、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静载荷有杆柱载荷、液柱载荷。
24、1 吋=25.4 毫米。
25、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主要有游梁式平衡、曲柄平衡、复合平衡、气动平衡。
26、泵效是油井日产液量与_泵的理论排量的比值。
27、影响泵效的因素归结为地质因素、设备因素、工作方式三方面。
28、光杆密封器也称密封盒,起密封井口和防喷的作用。
29、生产压差是指油层静压与井底流压之差。
疏松砂岩储层临界生产压差确定方法武海燕【摘要】出砂问题是疏松砂岩油藏开采无法回避的问题,岩石骨架出砂具有连续性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合理井底流压管理是生产过程中避免地层大量出砂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岩石力学参数获取难度大的问题,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经验公式,获得油田储层力学参数,根据剪切破坏机理计算临界出砂井底流压,计算结果与实际出砂井流压数据吻合较好.【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16)005【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储层力学参数;临界井底流压;疏松砂岩油藏;测井资料【作者】武海燕【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71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地层孔隙压力下降,地层有效应力增加,岩石产生弹性形变或塑性形变,岩石形变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剪切破坏。
生产过程中要提防岩石骨架出砂,否则可能导致地层坍塌、油井报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确定油井合理井底流压,严格执行油井生产制度是确保油井正常生产,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
针对岩石力学参数获取难度大的问题,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经验公式,获得渤海湾某油田储层力学参数,根据剪切破坏机理计算临界出砂井底流压。
1 疏松砂岩合理生产压差的数学模型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首先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变形也不断增加,当荷载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将导致岩石发生某种形式的破坏。
当油气储层岩石在地应力及流体流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剪切破坏或拉伸破坏时就会造成出砂[1]。
岩石破坏准则的建立与选用反映了岩石的破坏机制,基于对岩石破坏机制的认识不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破坏准则,目前最常用的是Mohr-Coulomb破坏准则[2]:当岩石破裂面上的剪切应力τ等于岩石材料本身的抗剪强度C(亦称为内聚力或黏聚力)与作用于该破裂面上的正应力σ引起的内摩擦阻力σtgθ(θ为地层内摩擦角)之和时,发生剪切破坏,造成岩石骨架出砂(图1)。
基于出砂特征半径的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尉亚民;王爱萍;董长银;刘春苗【摘要】在水平井近井地带地应力分布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破坏特征半径的概念,以特征半径处作为地层破坏出砂的判断位置,分别使用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Hoek-Brown准则建立相应的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并对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计算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与井斜角有关,其具体变化规律与原始主应力中垂向主应力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关系有关;在同一地区,水平井水平段方位的选取会明显影响其生产中的出砂程度;水平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与特征位置半径的选取有直接关系.%Based on the formation stress distribution model around horizontal wellbore , the concept of characteristic break radius was put forward firstly and used as the evaluation location to judge whether the well sanding or not. Three rock failure criterions, which concerns Mohr-Coulomb, Drucker-Prager and Hoek-Brown, were applied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downhole pressure condi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itical sanding pressure drawdown prediction models were estahlished. The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oduction parameters and rock characteristic on the critical sanding pressure drawdow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itical sanding pressure drawdown is related to the hole angle, but the varying tendency depend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itial formation vertical stress and 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 In the same reservoir,the well orientation angle affects the sand production degree directly. In addition, the critical sanding pressure drawdown chang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break radius obviously.【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5)002【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水平井;地应力;出砂预测;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出砂特征半径【作者】尉亚民;王爱萍;董长银;刘春苗【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青海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水平井出砂预测对于水平井防砂完井方式优选、工作制度优化及开发方案制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是水平井出砂预测的核心内容。
砂岩气藏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方法赵彩庭;邓金根;王利华【摘要】当砂岩气藏渗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井底附近地带的岩层结构遭受破坏造成气井出砂。
出砂危害极大,确定合理的出砂临界压差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了大量真实岩心气井出砂临界流量径向驱替模拟试验,从而测定砂岩气层发生出砂时的气体临界流量,并计算出储层条件下的出砂临界压差。
与4种出砂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优选了适合砂岩气藏的最佳模型。
进行了模型的误差分析与模型系数修正,形成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气田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方法。
该技术首次在南海某深水气田进行了成功应用,指导了该气藏完井方式的选择和合理生产压差制度的制定。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砂岩气藏;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方法;模拟试验【作者】赵彩庭;邓金根;王利华【作者单位】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1当砂岩气藏储层渗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井底附近地带的岩层结构遭受破坏从而造成气井出砂[1-2]。
致使气井生产周期缩短、产量下降,甚至造成气井停产、报废,同时开采设备、地面工艺情况迅速恶化。
气井出砂严重影响气藏的高效开发。
特别是深水恶劣开采环境,储层的出砂临界压差的准确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出砂临界压差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10],但目前常用的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模型大多针对油藏,对砂岩气藏的出砂临界压差研究较少。
为此,笔者在前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1-13],测试了南海某砂岩气藏裸眼完井条件下的出砂临界流量,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地层条件下的出砂临界压差,从而优选适合砂岩气藏出砂临界压差预测模型。
1.1 试验装置及流程利用南海某深水砂岩气藏探井全直径岩心(图1),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制的气井出砂临界流量试验装置,模拟气井裸眼完井条件下的出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