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精选word文档 (2页)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淮阳太昊陵沿途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河南观光旅游,大家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我是中原旅行社导游员XX,坐在我身后的这位就是咱们的司机张师傅了,此次旅行就有我们两位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如果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竭诚为大家解决的!俗话说呢,相聚即是缘分,我希望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在这短短的的日子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我们这次旅途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此、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淮阳太昊陵,我们由郑州出发,走京珠高速,大约两个半小时后就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淮阳太昊陵现在我们正行行驶在郑州市市区,马上要经过二七广场,我们看到的绿色双塔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 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 ,位于河南省周口市10县市中心,面积1468平方公里。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历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为国。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燃升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在此建都始称陈,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业的先河。
3000多年前,周武王到舜后妫满于陈,建陈国。
道教始祖老子生于陈国苦县, 这里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天下文官祖, 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为他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上古时代,这里一直是华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曾载《陈风》10首。
历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隐、苏轼、苏辙、晏殊、范仲淹等文坛巨匠留下歌咏淮阳的千百名篇。
厚重的历史文化,构筑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 , 有史可查的达 326 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
河南景区的导游词文档4篇Tour guide words in Henan scenic spots编订:JinTai College河南景区的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河南景区的导游词文档2、篇章2:洛阳老君山景区导游词文档3、篇章3:洛阳老君山景区导游词文档4、篇章4:洛阳老君山景区导游词文档篇章1:河南景区的导游词文档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泛舟于龙湖之中,希望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为各位洗去一路风尘,带来一路好心情。
龙湖因淮阳是龙都而得名,它由柳湖、东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我们脚下的这片湖面叫柳湖。
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万亩,俗称万亩龙湖。
湖中有岛,岛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
迎面这片陆地是龙湖中最大的岛屿,它的上面就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也就是今天的淮阳县城,可以说淮阳县城是一座水上城市。
大家想听一听城中的故事吗?古城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那只有等到下了游船以后再说了。
龙湖是怎么形成的呢?龙湖原来并没有这么大,它是因为黄河泛滥而形成的。
几千年来,淮阳城屡遭黄患,历代官民为保护这座古城不被淹没,每次黄水泛滥,就在城周围三至五里外修堤筑坝。
黄水退后,携带的泥沙沉积于堤外,堤外渐高,堤内渐洼,形成湖面。
1996年柳湖清淤时,在西边湖底发掘有一口宋井,据此可以断定,大面积的龙湖形成于元代和明初。
[船至九龙巨雕附近]这九条巨龙雕塑于1996年。
关于河南的导游词河南的景点这么多,那如何选景点写导游词呢?橙子为你推荐几篇导游词,希望你们喜欢呀。
河南戚城文物景区导游词大家好!欢迎观光戚城文物景区。
本人是景区讲解员××,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戚城文物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濮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现在我们带领大家去参观的景区就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而建成的,叫戚城文物景区。
(进入戚城景区)濮阳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戚城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
戚城文物景区总占地面积760亩,自1991年3月起,历时5年建成,其中有纪念景点5处,文物及遗址展示3处。
古书记载,淄阳上古名叫帝丘,是传说中五帝之一"颛顼"和他的部落生活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天称濮阳为"颛顼遗都"。
颛顼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观天象、制历法、改革原始宗教。
前面的这座高台建筑--玄宫,就是纪念人文始祖颛顼的。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在《大宗师》中说:"颛顼得道,以处玄宫"。
意思是说,颛顼悟出了天地之道,在玄宫主持了宗教改革,玄宫因此而得名。
这是颛项和夫人女禄的塑像,他们既是功勋卓著的中华人文始祖,1 / 8也被历代尊称为天地人三界的神灵。
从东面的壁画,我们可以看到头戴羽冠,。
手执玉钺的颛项帝被四周光环笼罩,表示其法力无边。
频项为黄帝之孙,他所处的时代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他规定男女有别,确立父系制度;他注重收集各部落先进的生产生活经验,收集百药以医万民。
颛顼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区分神职和人事,设立专门的司天和司地的官职,"通天"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此后逐渐演变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但另一方面,由于设立了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官职,农业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壁画上这是南正重,那是火正黎,"南正"和"火正"都是官职,重和黎就是颛顼的两个负责"司天"和"司地"的大臣,古书称之为"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太昊陵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你们一路上辛苦了。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阳光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坐在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已有20年的驾龄,在他的驾驶生涯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交通意外,有李师傅的保驾护航,大家尽可放下心来仔细观赏沿途的风土人情,我和李师傅很乐意随时为大家提供热心的服务。
今天我们观赏的景区是太昊陵。
希望大家玩的随意,游的开心,让我们共同留下一段圆满而美好的回忆。
好的,我们旅游大巴即将驶离郑州火车站前往目的地了。
首先呢,我先介绍一下郑州市的概况。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位居九州之中,北临黄河,西靠嵩山,东南部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自古以来都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塞,目前坐拥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有着“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等美誉。
郑州还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商业城市,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所以郑州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以郑州亚细亚为代表的各路商家便在这里逐鹿中原,演绎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商战。
郑州商业发达素有“商城”之称。
同时它也是一座历史文化久远的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素称五朝古都,曾有夏商管郑韩在此建都,辖区内出土过大量的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及仰韶文化等。
作为华夏文明初祖的轩辕黄帝的故里就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附近。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文化积淀,全市拥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拥有著名历史文化景区东汉三阙,中岳庙和嵩阳书院等,就连威震天下的少林功夫也是由这里走向世界的!既然来到郑州,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的新郑大枣了,新郑大枣是郑州的地方特产,它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之称。
新郑种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尝试改进种植技术,直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停止过。
新郑大枣营养价值极高,富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 c等物质,属于天然高营养果实,本地人都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日吃三枣,红颜不显老”。
周口淮阳太昊陵导游词篇一: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导游词周口淮阳太昊陵沿途讲解: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的到来,我是大家是导游,我的右手边是为咱们保驾护航的司机。
衷心的祝愿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也预祝本次旅途愉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周口太昊陵,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口的概况。
周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
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作八卦,结网置,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
“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
周口太昊陵导游词3篇周口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周口太昊陵的导游词,欢迎欣赏阅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太昊伏羲陵。
太昊陵坐落在谁阳县城北,古蔡河畔,城湖之滨,是祭祀三皇之首太吴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占地875亩,建筑雄伟,殿宇巍峨,古柏参天,劲松叠翠,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淮阳老城通往北关途中路东环城湖里,有个方形土岗,那便是伏羲当初画八卦的地方,叫做八卦台。
台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封图。
亭东有棵歪柏树,便是传说中的那棵神奇的八卦柏。
八卦台南边有一片较深的城湖水域,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做白龟池。
说来也巧,1984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少年在白龟池里竟钓出一只稀世白龟,重2.3市斤。
周身洁白,玲珑剔透。
其盖上花纹居然和传说中讲的完全相符,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
但因管理条件简陋,颜色已赂有改变,淮阳县已于1997年8月1日又由这一少年将其放归蔡池。
伏羲氏生于成纪,他率领部落,由西向东,逐水草而牧,选择了黄淮平原,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
伏羲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到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立下了伟大的功绩。
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
他的主要功德是结网罟、兴渔猎,养牲畜、充庖厨,画八封、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歌扶徕,正姓氏、制嫁娶,建屋庐、始定居,尝百药、制九针,造于戈、饰武功,以龙纪官、分理海内。
他在以古陈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序幕。
后人因此称他为“人祖”、“斯文鼻祖”、“龙师”。
“太吴”即是人民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象日月那样光明。
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
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人们就在宛丘筑陵、建庙。
据记载,伏羲陵墓始建于春秋,汉代在陵前建祠,以后历代帝王不断扩建太吴陵,成为帝王朝祖祭拜的重要场所。
家乡淮阳小导游词淮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县城。
以下是关于淮阳的小导游词,带你走进这个美丽的家乡。
一、淮阳的概况淮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北临淮河,南接长江,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人。
淮阳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和交通枢纽,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
二、淮阳的历史文化1. 淮阳城墙:淮阳城墙是淮阳历史文化的象征,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复。
城墙全长约5公里,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之一。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丽景色。
2. 孔庙:淮阳孔庙是中国古代祭祀教育圣人孔子的重要场所。
庙内设有祭孔亭、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是研习儒家文化的重要地方。
3. 九韶文化:淮阳是九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九韶是中国古代音乐九种基本音调的总称,被誉为“乐教之祖”。
淮阳有着丰富的九韶文化资源,每年都会举办九韶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
4. 正阳门:正阳门是淮阳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始建于唐朝,是淮阳城的主要城门。
门上有金字匾额“正阳门”,门前有石狮子和石马,非常壮观。
5. 淮阳黄酒:淮阳素有“黄酒之乡”的美誉,淮阳黄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
其工艺独特,酒质甘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淮阳的自然风光1. 淮阳湖:淮阳湖是淮阳县内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绕,景色优美。
湖边设有散步道和观景平台,可以欣赏到宁静的湖景。
2. 松树岭:松树岭是淮阳县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茂密的松树林和翠绿的草坪,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 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淮阳县北部,是一个集森林、山脉、溪流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公园内有山清水秀的风景,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徒步旅行和自然观赏的好地方。
四、淮阳的特色美食1. 淮阳炖汤:淮阳炖汤是淮阳的传统名吃,以鲜、滋、香、醇而闻名。
汤料选用上等的草鱼、鲢鱼等鱼类,再加入瑶柱、火腿等食材,经过慢炖而成,汤色鲜亮,口感醇厚。
家乡淮阳小导游词淮阳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被誉为“豫中明珠”。
下面是关于淮阳的小导游词,为您带来淮阳的风土人情、历史名胜和传统美食。
一、风土人情淮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每年的农忙季节,农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田间的稻谷金黄一片,给人一种丰收之感。
而在农闲时节,村庄里的人们会举办各种庙会和民俗活动,如舞狮、舞龙等,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二、历史名胜1. 建文帝墓:位于淮阳城内,是明朝建文帝作为起义失败后被俘的地方。
墓前有一座建文帝像和一块用大理石雕成的巨大碑石,墓穴庄严肃穆,是淮阳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2. 潢川古城:潢川是淮阳的历史名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潢川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墙高大厚实,城门雄伟壮观。
城内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街、古井、古庙等,让人领略到当地的独特魅力。
3. 淮阳古运河:也被称为“淮阳小京杭”,是古代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河道宽阔平直,沿岸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如古老的码头、运河博物馆等。
夏日的晚上,河岸两旁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河面上的船只灯光闪烁,给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感觉。
三、传统美食1. 淮阳蒸鸡:淮阳蒸鸡是淮阳的特色美食之一,选用当地新鲜土鸡,用传统的蒸炉蒸制而成。
蒸鸡肉质鲜嫩,口感细腻,搭配特制的酱料,味道鲜美,是淮阳的名菜之一。
2. 淮阳老窖:淮阳是有名的酒乡,这里的淮阳老窖是传统的白酒品牌,历史悠久。
淮阳老窖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酒体细腻柔和,风味独特,是很多人心仪的美酒。
3. 淮阳豆腐干:淮阳豆腐干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豆腐干用当地独特的豆子做材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口感细腻,香味浓郁,是淮阳的传统美食之一。
四、总结淮阳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小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游客来到淮阳可以感受到农田的丰收季节的忙碌景象,参与庙会和民俗活动,游览古城和古运河,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
【参考文档】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泛舟于龙湖之中,希望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为各位洗去一路风尘,带来一路好心情。
龙湖因淮阳是龙都而得名,它由柳湖、东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我们脚下的这片湖面叫柳湖。
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万亩,俗称万亩龙湖。
湖中有岛,岛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
迎面这片陆地是龙湖中最大的岛屿,它的上面就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也就是今天的淮阳县城,可以说淮阳县城是一座水上城市。
大家想听一听城中的故事吗?古城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那只有等到下了游船以后再说了。
龙湖是怎么形成的呢?龙湖原来并没有这么大,它是因为黄河泛滥而形成的。
几千年来,淮阳城屡遭黄患,历代官民为保护这座古城不被淹没,每次黄水泛滥,就在城周围三至五里外修堤筑坝。
黄水退后,携带的泥沙沉积于堤外,堤外渐高,堤内渐洼,形成湖面。
1996年柳湖清淤时,在西边湖底发掘有一口宋井,据此可以断定,大面积的龙湖形成于元代和明初。
[船至九龙巨雕附近]这九条巨龙雕塑于1996年。
为什么有九条?又在湖中?因为传说龙生九子,九又是最大数,湖又叫龙湖,所以蛟龙游龙湖便不难理解了。
我们都是龙的子孙,今天也可以说是蛟龙游龙湖了!前面的这个高台是1996年清淤时建成的,它的下面是一口宋代古井,其套环式八棱青石井口,现存淮阳县博物馆。
为了保护它,并告诉后人,特建亭立碑,以示纪念。
【推荐】河南各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南各景区导游词引导语:河南地处中国腹地,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中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豫剧,在河南近代戏曲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河南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河南各景区导游词明道宫,位于河南鹿邑县城东部,始建于汉,兴于唐天宝年间。
距老子出生地10华里,老子晚年曾经在这里讲学,后百姓传说老子于此处骑青牛飞升成仙。
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朝天宝二年,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
沿33层台阶进入老君台上的山门,是正殿,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
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
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
沿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有享殿、玄元殿、迎禧殿、观复亭、崇道亭、腾云阁、文昌阁、八卦台、众妙之门牌坊、犹龙堤、弘道苑等景点。
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唐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宋徽宗赵佶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篇华章。
篇二:河南各景区导游词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亲笔为景区题写“道家之源”匾额。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泛舟于龙湖之中,希望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为各位洗去一路风尘,带来一路好心情。
龙湖因淮阳是龙都而得名,它由柳湖、东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我们脚下的这片湖面叫柳湖。
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万亩,俗称万亩龙湖。
湖中有岛,岛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
迎面这片陆地是龙湖中最大的岛屿,它的上面就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也就是今天的淮阳县城,可以说淮阳县城是一座水上城市。
大家想听一听城中的故事吗?古城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那只有等到下了游船以后再说了。
龙湖是怎么形成的呢?龙湖原来并没有这么大,它是因为黄河泛滥而形成的。
几千年来,淮阳城屡遭黄患,历代官民为保护这座古城不被淹没,每次黄水泛滥,就在城周围三至五里外修堤筑坝。
黄水退后,携带的泥沙沉积于堤外,堤外渐高,堤内渐洼,形成湖面。
1996年柳湖清淤时,在西边湖底发掘有一口宋井,据此可以断定,大面积的龙湖形成于元代和明初。
[船至九龙巨雕附近]
这九条巨龙雕塑于1996年。
为什么有九条?又在湖中?因为传说龙生九子,九又是最大数,湖又叫龙湖,所以蛟龙游龙湖便不难理解了。
我们都是龙的子孙,今天也可以说是蛟龙游龙湖了!
前面的这个高台是1996年清淤时建成的,它的下面是一口宋代古井,其套环式八棱青石井口,现存淮阳县博物馆。
为了保护它,并告诉后人,特建亭立碑,以示纪念。
前面这座小岛叫西铭山,也有叫鸡鸣山的,是因鸡、西相近而形成的。
宋朝时候陈州知州张咏深爱龙湖景色,在岛上花几年时间建造了别致的“望雨台”。
细雨时日,登台远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极具诗情画意。
“望台烟雨”是古陈州八景之一。
张咏通诗文,博才学,颇有名声。
宋真宗时,由寇准引荐,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因遭丁谓弹劾出任陈州知州七年。
一天,张咏看到丁谓逐寇准的奏报,恸哭失声,大骂丁谓,不久便郁郁而死,葬于宛丘县,今城西十二公里的柳林集。
清代诗人汪思回有诗《望台烟雨》赞曰:“园
僻常宜雨,台高故受烟,溪云笼树密,山翠帐湖妍,不尽陈州胜,因思张咏贤,追攀寻去住,暮霭隔前川。
”
民国初年,西铭山因附近居民取土做坯建房,破坏严重。
民国28年,县长苗德在此立一石碑,禁止取土,碑文说:此山半城半郭,载在县志,北望羲陵、柳湖,南瞻厄台、思陵,东有长湖、城垣峭壁,天然风景之佳,全县都不如这个地方。
1996年清淤时,增高了西铭山,进行了绿化、美化,重现了望台烟雨之景观。
各位朋友,前面这个舟形高台,就是淮阳著名的八景之一——苏亭莲舫,也就是宋代文坛巨匠苏辙的读书台。
苏辙字子由,生于1039年,死于1112年,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其父洵、其兄苏轼被誉为宋代“三苏”,后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北宋年间,苏辙来陈州做教谕。
他在《初到陈州》里说:“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苏辙对柳湖风景情有独钟,常到这块高台上读书作诗,并不断邀请苏轼、张安道、李简夫等人在此吟诗作画。
苏轼在《和子由》诗中有证:“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秆半隐堤。
饮豆羹藜思两鹄,饮河水赖长;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
提。
”后人敬仰苏辙文才和功绩,便在读书台上建亭纪念。
明成化六年,知州戴昕重修八角琉璃亭,亭基船形,象征“宦海扁舟”。
从此,苏亭莲舫成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
清代诗人吴履坦在《苏亭莲舫》一诗中赞曰:“十里荷香满碧湖,中央虚敞一亭孤,往稽世代人传宋,独著风流姓是苏。
翠盖阴中停画浆,红衣队里醉醍醐;只今玩赏横桥畔,景物犹堪入画图。
”
[船至湖心]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柳湖的中心,也就是进入了淮阳的七台八景又一景的“柳湖渔唱”的画面之中,你们看到这浩渺的水面,一定会想象到水下游鱼的欢畅,你看到湖岸上行行垂柳,一定会感悟到它对你的依依之情。
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就听一听清代诗人马祖悦的《柳湖渔唱》:“烟柳行行映碧波,渔舟高唱往来过,声残明月疏星晚,响入斜风细雨多。
”尤其当朝霞冉冉升起,或夕阳徐徐西下之时,天上霞光万道,湖上金光四射,游船轻轻摇动,鱼儿频频欢跳,其情其景更是令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各位朋友,泛舟柳湖的时间快要结束了,柳湖的北岸,就是闻名华夏的人文始祖的大型陵庙——太昊陵,请大家下船时注意安全,并整衣肃冠,作好朝拜人祖的准备。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