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升级模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
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设计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时尚行业的迅速发展,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设计趋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设计趋势进行分析。
一、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纺织服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下是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趋势:1. 材料创新:纺织品的材料创新是产品创新的重要方面。
如新型纤维材料的应用,例如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可以赋予服饰更好的功能性能,如保暖、抗菌等。
2. 工艺创新:纺织服饰行业不断追求工艺上的创新,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细、个性化的服饰设计。
另外,无缝拼接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3. 风格创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纺织服饰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趋势进行风格创新。
如运动风格、复古风格、可持续发展等成为了当前的纺织服饰设计趋势。
二、纺织服饰行业的设计趋势设计是纺织服饰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以下是纺织服饰行业的设计趋势:1. 可持续发展设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设计成为了纺织服饰行业的重要设计趋势。
采用环保材料、循环利用等方式来设计和生产服饰,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定制化设计: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追求促使了定制化设计的兴起。
纺织服饰企业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定制出符合个人需求的服饰,提供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3. 合作设计:纺织服饰企业与设计师、艺术家等合作,共同进行创作,以获得更加独特、具有艺术性的设计作品。
这种合作设计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力。
4. 数字化设计: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设计在纺织服饰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
通过CAD软件等工具,设计师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服饰设计和样板制作,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总结起来,纺织服饰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设计趋势与材料创新、工艺创新、风格创新、可持续发展设计、定制化设计、合作设计以及数字化设计等密切相关。
纺织服饰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创业机会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变化,纺织服饰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并积极寻找创业机会。
本文将探讨纺织服饰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创业机会,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商业模式创新1. 线上线下融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纺织服饰行业也逐渐发展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实体店铺相互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约试衣和个性化定制,然后在实体店铺进行试衣和购买,既方便了消费者又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2. 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成为纺织服饰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
3. 微信小程序和社交媒体营销:纺织服饰行业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和品牌推广。
通过建立个性化的小程序,企业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和互动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口碑效应。
二、创业机会1. 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个性化定制成为纺织服饰行业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可以提供定制的设计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服装和配饰,或者提供个性化的印花和刺绣服务。
2. 可持续发展: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成为纺织服饰行业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技术,提供可持续的服装和产品。
同时,可以开展回收和再利用业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
3. 移动时尚平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纺织服饰行业创造了创业机会。
创业者可以开发移动时尚平台,提供时尚资讯、搭配指导、购物推荐等服务。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升级路径选择摘要: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处于低端环节,迫切需要升级。
本文应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升级障碍和升级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技术能力、市场扩张能力以及技术和市场相组合三种企业升级路径,并对我国亚光纺织集团和雅戈尔集团的升级实践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一、引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同一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被一段段地分开,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
由此,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上利润分布并不均匀,就像跨国公司的”哑铃型”组织结构,主要利润流向产品价值链的两端,一端是研发和设计,一端是品牌和营销,中间是生产制造,形成一条u 型曲线,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从制造业价值链来看,由于发达国家较高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已成为其获取利润的瓶颈,所以,它们主要从事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创期的生产以及产品营销环节,以攫取高附加值的垄断利润和经济租金,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获利最少的制造和组装环节。
中国纺织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残例证,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处于低端环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拼数量、竞压价、抢出口,其结果是极易陷入所谓的”贫困化增长”道路。
迄今为止,中国纺织行业的利润率为3% -5% ,服装行业则为5% -8% 。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最大的纺织服装贸易国,在频繁遭遇全球纺织品进口国的特保措施、反倾销、技术、环保等各种形式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纺织服装业升级,占据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价值的环节,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框架,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纺织服装产业数智化转型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纺织服装企业需要进行数智化转型。
本文将提出一些数智化转型方案,帮助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生产线上的数据。
通过传感器、RFID技术等手段,可以实现对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线运行状态、产品质量等。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智能制造借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实现智能制造。
通过将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进行连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流程。
机器人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为差错,并及时发出警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三、供应链管理数智化转型还需要改变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
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这样可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运作效率,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
同时,通过对供应链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供应链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四、产品个性化定制数智化转型可以帮助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
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生产系统,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生产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同时,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客户的购买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品牌营销与消费者互动数智化转型也可以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改善品牌营销和与消费者的互动。
通过建立数字化的营销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产品改进和创新。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企业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安全与风险管理数智化转型也需要重视安全与风险管理。
纺织服饰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创新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纺织服饰行业也正迎来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趋势。
本文将介绍纺织服饰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包括材料创新、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定制。
一、材料创新1. 高性能纤维材料:随着科技材料的不断研发,纺织品材料已经从传统的棉、麻、丝、毛纤维发展到了新型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如碳纤维、芳纶、竹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抗菌性能和透气性,使得纺织品在功能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智能纺织材料:智能纺织品将传感器、导电纤维等技术应用于纺织品的制造中,使得纺织品具备了温度感应、湿度感应、呼吸功能等智能化特性。
这些智能纺织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度和健康的需求,为纺织服饰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二、智能制造1. 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纺织服饰行业能够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这一数字化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有助于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2.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
通过3D打印技术,服装设计师可以快速制作出复杂的图案、纹理和结构,大大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和物流的时间成本。
三、可持续发展1. 绿色纺织:在纺织制造过程中,采用环保的纺织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耗用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例如,应用可再生能源、水性染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等,以实现纺织品的可持续生产。
2. 循环经济:纺织服饰行业正逐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回收再利用纺织废料和衣物的材料,将其转化为新的纺织品原材料,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推出租赁服饰和二手服装市场,也是循环经济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具体体现。
四、个性化定制1. 量身定制:传统的标准尺寸服装对消费者而言可能无法完全符合身材要求,个性化定制能够提供更贴合消费者身材的服装,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
借助身体扫描和3D建模等技术,量身定制的实施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作者简介:何 涛,男,1970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市场营销。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纺织行业(西南地区)技术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15SA0144);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重点项目(FZSK2017B01)。
纺织服装业服务化转型及价值链优化文 | 何 涛 姜宁川摘要:初步建成纺织强国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
文章研究认为:实施“三品”战略,应该践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策略,推动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型制造能够有效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创立品牌,达成客户满意,增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服务型制造的转型过程中,供需交互与上下游协同是关键,应建设开放、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企业、产业集群与客户的协同创新。
文章还提出了服务型制造可选择 3 种价值链优化方式,强化“三品”耦合关系与协同提升,实现基于需求的服务化转型。
关键词:服务型制造;共享;“三品”战略;价值链Abstract: To establish textile power initially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6-2020).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diversifying product variety,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brand” should fulfill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and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s well a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Developing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can satisfy customers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upply-demand interaction and upstream-downstream synergy are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Besides that, an open, shared and win-win industrial ecosystem should also be built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mong enterprises, industry clusters and customers.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ree methods on how to optimize value chain for service-based manufacturing.Key words: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sharing; the strategy of “diversifying product variety,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brand”; value chain“十三五”以来,创新成为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动能。
纺织服饰行业的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纺织服饰行业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创新成为了该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介绍纺织服饰行业中的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的案例,展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前景。
一、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应用3D打印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热门的技术之一。
在纺织服饰行业中,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通过3D打印,设计师可以快速制作出复杂的服装样品,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3D打印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独一无二的服装。
例如,一些高端品牌开始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服装配件,如鞋带、钮扣等,以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智能纺织品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纺织品在纺织服饰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纺织品是指具有感应、测量、计算、控制、通信等特点的纺织品。
通过嵌入传感器和智能芯片,智能纺织品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心率等数据的监测和采集,为用户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穿着体验。
例如,一些高科技运动品牌已经推出了智能纺织运动服,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状态,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指导,大大提高了运动效果和用户体验。
三、环保纺织技术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应用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纺织服饰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环保技术的应用。
环保纺织技术主要包括无水染色、回收利用等。
传统的染色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无水染色技术通过使用无水染料和特殊的染色设备,能够大幅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回收利用技术则是将废弃的纺织品进行再加工,制成新的纺织品,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环保纺织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社会的环保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四、智能供应链管理在纺织服饰行业的应用纺织服饰行业涉及到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智能供应链管理技术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的实时监控、精细管理和优化调整。
·108·一、引言纺织服装业是安徽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安徽省GDP 的增长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作为安徽省有名的服装产业集群之一,拥有200多家服装及其配套企业,30多家纺织企业,已经逐渐形成集织造、染整、水洗、印绣花、制线、成衣加工、包装、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
2009年,孙村镇纺织服装业每年生产加工上亿件服装,固定资产更高达13.9亿元,年创收入1.82亿元,解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然而,作为以外贸加工起步的纺织服装产业,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获取更多的分工报酬,而是因为各种障碍被锁定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即附加值最低的环节。
这样“凝固”的收益分配状态让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深刻意识到,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OEM (贴牌代工生产)模式进行创汇生产,孙村镇永远只能沦为为别人做“嫁衣”的境地,发展的格局也会越来越小。
只有当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自己真正的觉醒,并针对目前发展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改变,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涅槃重生[1]。
二、全球价值链下的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链最大的特点是贸易的一体化和服装生产的非一体化。
就是因为纺织服装业生产的非一体化,才导致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进行,再通过全球价值链组织生产。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产业才能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嵌入到全球价值链(GVC)中,依靠OEM 模式为大型的跨国公司进行简单的纺织加工和缝合制作工作,来获取相应的分工收益。
然而,这种分散的生产并没有随着收益进行分散,绝大部分的收益都随着价值链流入到了拥有研发设计、新材料、以及品牌营销环节,只有少部分利润流到成衣加工环节。
这种“悲惨增长”的现象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并不能带来技术提升和有效升级。
除此之外,依赖“贴牌加工”生产的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从宏观环境看,随时都有可能面对贸易摩擦、汇率增加、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比较优势下降等外在产业发展压力;从产业内部看,服装企业数量多但是规模普遍小、专业化程度不够且分工不协调、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使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缺乏市场竞争力。
然而,在全球贸易更加繁荣、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更大以及新兴纺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更强的背景下,孙村镇纺织服装业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果断的摆脱目前的“贴牌加工”生产模式,寻求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升级模式,从“微笑曲线”的底端逐渐上升到两端,从“粘贴复制式”的加工模式升为品牌营销和设计创造,变俘获式GVC 为均衡式GVC,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
三、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升级的模式选择(一)OEM →ODM →OBM 转型升级模式纺织服装产业生产过程中,ODM 代表的是原始设计创新,OEM 是指成衣加工生产,OBM 代表的是原始品牌营销,这三者分别位于“U”字形“微笑曲线”高-低-高三个位置。
位于最低端的OEM 是利润最微薄的环节,其创造的利润只占整个产业链利润的5%左右,而位于两个高端的ODM 和OBM 环节,创造的利润却是OEM 的5倍左右。
而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的生产模式就是属于位于“微笑曲线”底端的OEM 模式,孙村镇要想提高生产的利润,就必须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努力,即拥有创新的技术和自主品牌。
而针对像繁昌县孙村镇这样即没有生产技术又没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产业集群,只有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力都提升的前提下,建设并利用自主品牌,才能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即按照OEM →ODM →OBM 的模式进行转型[2]。
从OEM 到ODM,也就是沿着“微笑曲线”向左移动,即先以“贴牌生产”嵌入到全球价值链,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实现其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
然后,ODM 厂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积累研发和设计人才,并时刻关注市场动向,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繁昌县孙村镇只有这样稳妥的提升自身,才能避免直接转入OBM 模式时带来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力都成熟的前提下,再升级到OBM 模式,即创造自主品牌并对其进行营销。
从而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移到下游,即最终实现服装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整个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二)反向OEM 模式在上述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会产生如下问题:OEM →ODM →OBM 转型成功得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时间可能会淡化孙村镇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孙村镇服装业本来就是因为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才会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但是由于很多新兴纺织业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会削弱其竞争力,这样一来,孙村镇纺织服装业转型反而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据此,另外一种升级模式可以考虑反向OEM 模式,这就要求繁昌县孙村镇服装产业时刻关注市场的动向,运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瞄准一家运营陷入低谷的品牌知名企业,抓准时机并及时将其收购。
后期通过自身的学习与运营,借助收购企业的品牌,技术以及销售渠道实现向OBM 的转型。
该模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但是仍然有孙村镇不足以驾驭的缺陷:资金不足,自主(下转第110页)摘要: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贴牌生产”(OEM)的弊端出发,将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嵌入到OEM—ODM—OBM 转型模式、反向OEM 模式、虚拟化模式和柯桥模式等四种模式中,分析出了在各种模式下的孙村镇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即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实现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附加价值高的两端攀升,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12-0108-002(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董文兵全球价值链下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升级模式研究(二)运用客户导向管理高校收入项目在国内的部分高校中,由于收入渠道较为多元以及缺乏必要的商业视角,使得自身与客户的定位不够科学。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运用平衡积分卡分解目标客户,并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
首先学校最直接的客户群体应当是在校的大学生,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资金与知识的交换行为,因此高校应当视学生为主要客户,并为其制定优质的服务。
再有高校的主要服务对消是政府与社会,因此高校应当发挥自身的建设性作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知识引导。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当增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意识,使毕业的学生可对社会做出正面的影响。
(三)优化高校运营机制由于部分高校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陈旧,以至高校的运营水平难以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针对客户制定更合理的内部财务考评机制。
首先学校应当与专业教师以及就业指导教师建立财务考评机制,将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与教师的收入进行合理的结合,使教师的工作与学生就业练习在一起,从而体现出平衡积分卡中对于客户主要需求的关注。
同时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人才输出平台,使学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
再有针对社会客户的服务,高校应当寻找新型绩效标准,使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有效转化成社会财富。
(四)合理运用财务手段促进内部学习与成长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奖励机制相对僵化,使得教师缺乏成长的动力并缺乏自我学习的热情。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当运用平衡积分卡调节薪资结构,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将客户的评价与教师的收入挂钩,由于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应当邀请学生进行参与。
通过这样的绩效评价方式,往往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再有针对高校中服务型职工,可将学校的总体收益与教职员工额度收入进行挂钩,将学校整体的发展作为绩效评价标准,从而带动职工的工作热情[3]。
四、结语我国的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首先由于高校的投资目标不明确,使得资源未得到合理的配置。
再有由于客户目标的不明确,使得高校的工作较为盲目。
还有由于自身机制的问题,使得高校的潜能难以得到发挥。
最后由于薪资机制的僵化,使得教师的工作热情难以得到激发。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积极转变心态,运用平衡积分卡理念,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标准,从而明确高校的客户目标,并提升其工作效率,以实现财务层面的收益。
【作者简介】陈鹏(1983-),男,本科,会计师,毕业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1]褚建坤,张玲,刘兴.平衡积分卡在我国高校管理运用中的指标构想[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06):60-62.[2]赵劲松.高校教学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01):57-62.[3]张征,黄虹.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J].改革与开放,2009(03):75-76.(上接第108页)品牌不够强大。
(三)虚拟化模式虚拟化模式是进行“贴牌生产”产业的首选升级模式,这种产业内部的企业或者集团都有设计—生产—营销等功能,但是这类企业往往借助于外部的资源及力量实现这些功能,从而增强该企业的综合能力。
此模式还可以促使“贴牌生产”的企业做到“小而精、大而专”,从而加快这类企业从OEM到OBM的转变。
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内部分工细致、明确并且企业间紧密合作,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孙村镇“海飞鹤”童装品牌家喻户晓,为整个服装产业集群创造便利的销售渠道和信息渠道,比如企业间需要具备的管理信息系统(MIS)、ERP系统、SCMS以及全面质量管理(TQM)等。
综合来看,孙村镇纺织服装业很符合该模式的要求。
(四)柯桥模式柯桥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产业集群与市场互带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的条件下,区域性纺织服装产业设计和研发平台的搭建以完成特定使命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能为产业集群提供前沿知识和技术信息,为打造更强势的产业集群创造条件,以改变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被动局面,实现俘获式GVC向均衡式GVC的转变以及其在“微笑曲线”产业链的位置。
尤其是对像繁昌县孙村镇纺织服装业这样以“贴牌生产”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产业集群来说,更急需改变。
柯桥模式的运作机制有以下三种:第一、设计与研发平台。
建立这类平台的主力军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相应的专业研发机构;第二、科技与资源的整合。
将国内外创新的技术、设计以及新颖的想法整合到设计与研发平台,实现资金、人才、成果的共享。
并将最终的科研成果投入到产业集群中去。
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将资金合理的投入到产业进群中,以提高产业资源整合的能力,这样也能充分的调动政府、技术人才、企业的热情,提高高校、专业研发机构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产业集群运转的高效性。